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指经教育行政部门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举办的中等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学校、技工学校等教育活动。
职业教育体系按是否能获得相应文凭可以分为学历教育阶段和非学历阶段,学历教育阶段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与普通中等、高等教育并行的阶段;而非学历教育按照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分为招录考试、资格准入考试、职业技能培训、兴趣爱好培训、企业培训等。
中国职业教育行业体系划分
如今国家不断加大对包含职高在内的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和资源倾斜力度,主要可从资金支持、招生政策扶持两方面来理解:1、资金支持:免除学费+设立国家奖、助学金。2、招生政策扶持:扩大中职招生规模。
国家及各省市中等职业学校政策
三、中等职业教育行业现状
1、学校数量
近些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数量持续减少,2021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下降至9829家,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为打造优质中职学校,区域内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资源进行了主动整合,另一方面,一些不符合办学条件、办学质量不高的中职学校被要求停止招生,优胜劣汰。
2010-2021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走势图
2、教职工数及专职教师数
整体来看,2013-2021年的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数及专职教师数呈现出下降走势。据教育部数据,2021年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数及专职教师数分别为108.12和84.95万人。
2013-2021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数及专职教师数
3、招生人数、在校生及毕业人数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职业型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本基础。2021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招生以及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738.5万人、656.2万人和484.1万人。
2013-2021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在校生及毕业人数统计
四、职业教育产业链一览
职业教育行业上游主要由技术支持商、师资服务商和内容服务商构成,为学校、培训机构、培训平台提供底层支持。中游包括学历和非学历各类教育服务提供方,细分赛道众多,各赛道集中度低。下游则为职业教育需求方,分为B端用户(学校、企业等)和C端用户(学生、求职人群等),通过线上及线下渠道获得教育培训。
职业教育产业链
五、中等职业教育行业发展建议
1.推动中等教育人才培养行业分布结构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我国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与此同时,随着我国高职扩招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战略机遇期。从国家层面来讲,中等职业教育需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方针,坚持终身教育的发展理念,注重促进人才培养行业分布的结构优化。针对各行业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不足,政府有关部门应持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政策支持,特别是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合理、动态调整教育经费在中等职业教育各学科中的分配结构,建立与国民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相适应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
2.坚持不同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分类发展
从地区层面来讲,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历史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各地区的产业布局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区对于人才的需求类型、需求层次也存在较大差异。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利用开放政策优势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始终走在产业升级的最前端,相应的职业教育体系发展也比较成熟。因此,东部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要紧跟产业升级步伐,对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动态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对于广大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现代产业基础薄弱,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较为滞后。因此,在中西部地区,要制定科学的中等教育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强与东部中等职业教育的协作,注重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构建与本地区产业结构相适应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体系。
3.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2025-2031年中国北京市中等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主要包括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发展分析、发展模式分析、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