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竞赛是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国家二类职业技能竞赛,为保证竞赛活动组织有序,大赛方式公平公正,竞赛专门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和竞赛组委会(名单详见附件1)。
二、竞赛工种
竞赛工种(赛项):4-04-04-02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算力网络与信创系统方向)
三、竞赛分组
根据参赛选手职业类型分为职工组和学生组。
(二)学生组:各类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全日制在籍学生。
四、竞赛内容
(一)竞赛内容:以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相结合,综合考查参赛选手的网络安全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1.理论知识竞赛模块
2.技能操作竞赛模块
根据电信和互联网行业实际网络业务情况,并结合近期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围绕算力网络、信创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重点应用方向,构建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典型业务场景和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方向电信各业务场景等竞赛环境,涉及典型攻击防护、威胁分析、安全加固、应急响应等方面,综合考查参赛选手在各项安全技能掌握水平,助力筑牢电信和互联网网络安全防护屏障。
(二)竞赛命题标准:由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组成,按照《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2020年版)》高级工以上技能要求实施,总成绩中理论考试成绩占20%、实际操作成绩占80%。
五、竞赛安排
竞赛分为选拔赛和全国总决赛两个阶段。
(一)选拔赛阶段:2024年11月8日前完成
(二)全国总决赛阶段:2024年11月30日前完成
由竞赛组委会统一组织全国总决赛。比赛形式包含安全卫士个人赛、安全卫士团队赛,其中:
安全卫士个人赛:通过理论解题和夺旗赛模式,在考查参赛选手在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技术、系统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基础上,设定算力、信创、关基等领域信息系统及安全事件仿真场景,考察选手面向实战的情报技术、渗透技术、持久化机制技术、横向移动技术、命令控制、威胁检测,以及多层监测、检测、防御、溯源和应急处置等综合技战能力。
安全卫士团队赛:团队赛分为网络攻防对抗赛、应急响应挑战赛和漏洞挖掘挑战赛三个赛道。各赛道采用独立计分方式,围绕算力网络、信创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开源软件等重点领域,构建网络攻防场景、应急处置场景和漏洞挖掘场景。网络攻防对抗赛参考典型安全事件及技战术,采用互攻互防、动态防御和安全加固的形式开展;应急响应挑战赛基于典型事件、活跃APT组织攻击手法特征,以案例分析和技术实操结合的方式开展;漏洞挖掘挑战赛针对重要软件产品及代码安全,采用技术实操方式设计漏洞挖掘、代码分析和产品破解等场景。
(三)闭幕仪式
全国总决赛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六、竞赛报名
(一)所有参赛选手须拥有唯一中国国籍(不含港澳台地区);
(二)职工组参赛选手须为企事业单位正式合同制人员并连续工作六个月以上;
(三)学生组参赛选手须为2024年在校就读在籍学生;
(四)参赛报名的个人和团队所属主体单位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且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同一主体(独立法人)单位参赛队伍只能有1支入围参加全国总决赛团队赛(不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集团公司推荐的参赛队伍);
(五)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及已通过竞赛获取“全国技术能手”申报资格的人员,不以选手身份参赛;
(六)具有全日制学籍的在校创业学生不以职工身份参赛;
(七)在往届竞赛(含往届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管理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前5名且为职工身份的人员不得参赛;
(八)由各省、集团公司自行组织安排的选拔赛,具体报名安排以各省主办单位、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集团公司通知为准;
七、竞赛奖励
(一)全国总决赛中安全卫士个人赛的职工组和学生组分别设有特等和一、二、三等奖,获奖人员由主办单位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
(二)全国总决赛中安全卫士团队赛的职工组和学生组分别设有特等和一、二、三等奖,获奖人员由主办单位颁发奖杯和荣誉证书。
(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特、一、二等奖的选手颁发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网络安全人员能力认证(技术类专业级)证书,获得三等奖的选手颁发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网络安全人员能力认证(技术类基础级)证书。
(五)全国总决赛中安全卫士个人赛的职工组比赛成绩获前10名报请竞赛组委会审核无异议后颁发“信息通信行业技术能手”称号。已经获得以前年度“信息通信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的选手,不再重复颁发。
八、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
(二)公平公正,注重实效
竞赛组委会及各赛事组织单位要切实履行竞赛管理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竞赛全过程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竞赛重点环节督导工作和技术评判工作,确保赛事公平公正;竞赛活动要聚焦网络安全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突出岗位练兵、实战实用,努力推动实现网络安全技能人才数量与质量的并行提升。对竞赛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与竞赛组委会办公室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