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项目竞赛,使高职学生能熟练进行网络规划与实施、
配置网络设备的基础信息、搭建网络与部署信息化系统、搭建移
动互联网与实现无线网络优化、实施出口安全防护与远程接入、
搭建网络服务与配置企业应用、完成网络设计与规划等信息化全
网融合领域的核心技能,促进信息技术技术专业建设与教学改
才培养模式,为电子信息行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三、竞赛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
1
(一)选手需具备能力。
本赛项基于企业真实项目和工作任务,结合企业岗位对学生
部署的网络项目进行分析、设计、连接、配置、调试和排障;对
网络中的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相应配置,实现全网的互联互通,
并保障网络安全。同时掌握赛场规范和撰写文档规范等。此外,
竞赛同时考核参赛选手工作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沟通和人际交
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致力于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的自我学习
能力。
(二)竞赛内容。
1.网络构建
依据网络构建的服务需求,构建复杂的网络及服务,完成各
类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根据行业中网络助理工程师、网络工
程师认证要求,用户需求及设计要求,在所有网络环境出现的网
络设备上,例如:路由器、数据中心交换机、网关、无线设备等,
应用各种类型的服务配置,包括软件及硬件升级,设计并执行
灾难恢复流程等。参赛选手需要掌握以下并不仅限于以下技能。
根据拓扑规划,根据设备在实际案例中的位置规范配置
设备。
会配置设备的远程访问,会配置接口描述,按照标准规
范密码等。
2
恢复与重置网络设备密码。
根据软件版本发布规定升级到专属的软件版本。
配置交换机安全技术(如SSH、ACL、SNMP等)实现网
络安全性。
会进行网络联调、测试和验证。配置虚拟局域网技术,
实现网络广播隔离与区域划分。
配置交换机DHCP中继,实现用户动态获取地址。
配置交换机生成树技术,实现网络冗余与备份。
配置交换机路由技术(如静态、RIP、OSPF、BGP等),
实现网络连通。
根据需求描述及对功能理解,完成路由器配置。包括静
态路由、RIP、OSPF、BGP等,实现网络连通。
掌握IPV6常用路由协议,会组建IPV6网络,实现网络
连通。
会配置IPV6隧道技术,实现IPV6overIPV4通信。
配置和应用常用广域网技术(如PPP等)。
配置交换机高可靠性技术(如链路聚合、DLDP、BFD、
Track等),实现网络中链路快速收敛。
配置交换机VRRP技术,实现网关冗余与备份。
会实施路由策略,通过CLI命令行或SDN方式控制路由
按照指定策略转发。
配置交换机网络设备虚拟交换技术,实现数据中心网络
3
的虚拟化,实现网络中心网络的高可靠。
配置无线控制器转发模式,实现无线网络中用户数据本
地转发或集中转发。
使用无线控制器创建SSID,实现无线用户关联SSID。
配置无线控制器热备功能,实现双AC的负载均衡。
实现无线认证,实现无线用户安全准入。
使用无线控制器配置AP隔离,实现无线用户二层隔离。
使用无线控制器配置限制,实现特性用户流量限速。
使用无线控制器配置数据加密,实现用户通信安全。
网。
使用出口网关WebPortal认证,实现用户身份认证。
使用出口网关流量控制,实现特定业务速率限制。
使用出口网关行为审计,实现内网用户数据安全审计。
使用出口网关实现VPN,基于行业应用场景实现外网用户
安全访问内网服务,实现隧道技术,包括不限于GRE隧
道,IPSec隧道等。
会实施无线地勘,能绘制无线规划平面图、设计APP点
位图、配置热图。
2.Windows部署
依据设计图纸要求,配置和管理Windows用户及应用服务
器;在活动目录环境中实现用户、组和计算机账户统一管理,
4
配置对共享文件夹的安全访问;为Windows远程管理安装和配置
终端服务;创建控制用户桌面的设置等安全性的策略。参赛选
手需要掌握以下并不仅限于以下技能。
管理本地、漫游和强制的用户(配置)文件。
在活动目录环境中实现用户、组和计算机帐户。
配置对共享文件夹的访问。
为远程管理安装和配置终端服务。
安装和配置终端服务,为瘦客户端提供应用程序。
配置文件系统权限。
创建控制用户桌面的设置和安全性的策略。
管理策略的应用。
通过策略来部署软件。
配置和管理网络服务器。
配置网站的身份验证。
为服务器执行系统还原。
管理备份过程。
从服务器硬件故障中还原系统。
配置DNS服务器的服务。
配置RAID(磁盘冗余阵列)。
远程管理网络的附属存储。
实现虚拟化软件。
在虚拟计算环境中执行系统还原。
5
管理审计设置和审计日志。
配置DHCP。
验证DHCP的保留配置。
安装操作系统映像。
配置网络策略服务器。
3.Linux部署
根据需求配置系统网络连接,依据信息系统构建要求,完成
基于Linux系统(包括CentOS、UOS)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构
建;在符合RHEC、LPI2技术水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管理多台
Linux服务的网络资源、存储资源、计算资源的分配与管理,提
供安全有效的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服务。参赛选手需要掌握以下并
不仅限于以下技能。
安装和配置Linux服务,如Apache、MySQL等。
根据预装计划分区。
配置文件系统。
安装操作系统后对软件包进行管理。
选择适当的网络配置和协议。
为Linux安装选择适当的参数。
配置必要的外设。
为合法用户的安全访问管理存储设备。
挂载和卸载不同的文件系统。
创建和修改文件和目录。
6
执行内容和目录搜索。
创建链接文件。
修改文件和目录的权限和所有者。
识别和修改文件和目录默认权限。
对可记录式媒体进行访问和数据写入。
管理Linux服务或进程以有效利用资源。
管理运行级别和系统初始化。
通过标识、执行、撤消和管理等控制进程。
修复(软件)包和脚本。
监测和诊断网络活动。
管理打印作业和打印队列。
执行远程管理。
通过创建、修改和使用命令来管理基本的shell脚本。
通过创建、修改和删除命令来管理用户和组帐户。
管理和访问邮件队列。
使用守护进程来调度将要执行的作业。
配置客户端网络服务和设置。
配置基本的服务器网络服务。
实现基本的路由和子网设置。
配置系统和执行基本的makefile修改以支持编译应用程
序和驱动程序。
配置用于挂载硬盘或者分区的文件。
7
实现DNS。
配置网络接口卡。
配置Linux打印服务。
应用基本的打印机权限。
配置日志文件。
配置X窗口系统。
建立环境变量。
管理服务器/工作站安全参数以维护操作系统和数据完
整性。
配置安全环境文件。
给定安全需求,实施适当的加密配置。
设置进程和特殊权限。
给定安全需求,实现基本的IP表/链。
为文件和身份验证实现安全审计。
建立用户级安全。
配置便携式系统硬件。
配置RAID(冗余磁盘阵列)。
搭建OpenDayLight开源控制器,实现对OVS和Mininet
的虚拟平台的流表下发和拓扑发现。
(三)其他要求。
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还需要能有序组织和安排工作、注
8
意赛场安全、保持环境整洁、个人着装规范、注意安全保护(如
安全用电规范等)、遵守赛场纪律以及自我管理等职业能力;
此外,提交的文件有效、命名的文件名称符合赛题要求、文件内
容排版规范及撰写的文档符合规程等职业素养与能力评价,都作
为考核评分点。
竞赛前1小时,选手进行抽签,确定技能竞赛的工位号。详见表
1。
项目日期场次竞赛地点
选手报到2月25日领队、选手预备会前提交
A组08:30-12:30广西水利电力
技能比赛07:30
2月26日B组14:30-18:30职业技术学院
比赛总结22:00-22:30长堽校区
五、竞赛试题
本赛项不设理论考试,对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考核,见本赛项
规程的竞赛内容。
六、竞赛规则
(一)参赛资格。
参见2023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网络系统管理》
9
赛项比赛实施方案。
(二)遵循准则。
1.学生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参赛证参加比赛。
2.参赛选手出场顺序、位置由抽签决定,不得擅自变更、调
整。
3.参赛选手提前15分钟进入赛场,并按照指定位号参加比
赛。迟到15分钟者,取消比赛资格;比赛开始15分钟后,选手
方可离开赛场。
4.选手在比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
5.比赛结束时,参赛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不得以任何理由
签名确认,方可离开赛场。
七、竞赛环境
(一)竞赛环境安静、整洁。须设立紧急疏散通道,医疗服
务站。
(二)比赛场地可容纳30组队进行比赛,且满足赛项比赛
所需的设备设施。
(三)比赛场地开放,领队、指导教师可通过视频监控观摩
参赛选手比赛保证公开、透明。
10
(四)赛场有志愿服务人员,同时有治安人员维护比赛现场
秩序与卫生。
八、技术规范
《网络系统管理》赛项是以教育部颁布的职业学校(或院校)
(三级)规定的技能要求为标准。
参赛代表队在实施竞赛项目中要求遵循如下规范。
序号标准号中文标准名称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电子信息大
1人教育司类
2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3GB21671-2008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局域网系统验收测评规范
4GB/T22239-2008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九、技术平台
大赛所用专用设备及工具清单见表2,材料及软件见表3,
场地禁止自带设备和材料。
表2《网络系统管理》赛项设备及工具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
CPU:Inteli7及以上。
内存:16G及以上。
1StandardPC硬盘:512G的SSD固态硬盘及以上。台2
网卡:千兆网卡(1块);无线网络适配器(1
块)。自带USB口用于连接调试线缆。
2显示器19英寸及以上台2
模块路由器(RG-RSR20-14E(LAB)
3路由器/RSR20-X-28)台3
4交换机(1)数据中心交换机(RG-S5760C-48GT4XS-E)台2
11
三层可控交换机
5交换机(2)(RG-S5750-24GT4XS-L/RG-S5310-24GT4XS)台3
二层可控交换机
6交换机(3)(RG-S2910-24GT4XS-E/RG-S5300-24GT4XS)台2
7出口网关网络安全设备(RG-EG2000F/RG-EG3210)台2
8无线控制器无线控制器(RG-WS6008)台2
9无线接入设备胖、瘦一体AP(RG-AP520/AP850)台3
配件(1)电源适配器(RG-E-120(GE)/130(GE))块3
配件(2)串口接口模块(SIC-1HS/SIC-2HS)块6
10配件(3)串口线缆(CAB-V.35DTE/V.35DCE)条3
配件(4)万兆模块(XG-SFP)块2
配件(5)电源模块(PA70I/PA150IB-F)块3
配件(6)配置线缆条1
表3《网络系统管理》赛项材料及软件
序号软件名称版本单位数量
1WindowsServer2019Datacenter中文版套1
2Windows10Enterprise中文版套1
3CentOSLinuVersion7以上套1
4VPNClientOPENVPN2.4以上套1
5Zabbix-AgentZabbix-Agent3.4以上套1
6OfficeVersion2013以上套1
7PuttyVersion0.7以上套1
8Folder2isoVersion3.1以上套1
9TftpdVersion4.6以上套1
10无线地勘系统无线地勘系统套1
11解压缩软件RAR4.0以上套1
12PDF阅读器AdobeReaderX111以上套1
13网络调试工具SercureCRT8.1以上套1
14截图工具FScapture6.5以上套1
15FTP客户端FlashFXP5.4以上套1
16FirefoxBrowseFirefox85以套1
12
17RemoteViewerRemoteViewer0.2以上套1
18virt-viewervirt-viewer9.0以上套1
表4《网络系统管理》场地禁止自带设备和材料
序号设备和材料名称
1电子设备,如平板、手机、多媒体播放器、录音器,照相机,摄影机等。
十、评分标准
(一)制订原则。
大赛裁判工作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以教育部
络管理员职业标准》规定的应知、应会的要求为评分原则,依据
参赛选手整体表现综合评定,全面评价参赛选手职业技能水平。
(二)评分方法。
1.裁判员选聘。按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和裁判工作管理
裁判长由大赛裁判委员会向大赛组委会推荐,由大赛组委会聘
任。裁判长组建裁判组,执行裁判长负责制。
2.裁判员人数。总人数为7人(其中裁判长1人,裁判员6
人)。
3.成绩审核方法。
竞赛对参赛队提交的答题卡文件结合设备配置实施情况进
行检测、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评分。采取分步得分、累计总分的计
13
分方式。各环节分别计算得分,错误不传递,按规定比例计入团
队总分。根据赛题情况划分模块,每两名裁判负责一个模块进行
独立评分,取两名评分裁判的平均分作为该参赛队该模块的最后
得分。两名裁判评分差距超过5%时,由裁判长主持复核。
4.成绩公布方法。
比赛评分完成后,按照规程流程进行赛项点评及比赛成绩
发布,比赛成绩发布各模块平均得分和平均分,按照场次、赛位
宣读各参赛队成绩。
(三)评分标准。
表5《网络系统管理》赛项考核模块和评分标准
分数
模块编号模块名称
评价分测量分(%)合计(%)
A系统服务/5050
B网络构建/5050
十一、奖项设定
十二、赛项安全管理
(一)赛场组织与管理员应制定安保须知、安全隐患规避方
法及突发事件预案,设立紧急疏散路线及通道等。确保比赛期间
所有进入赛点车辆、人员需凭证入内;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
品及比赛严令禁止的物品进入场地;场地设备设施均可安全使
14
用。
(二)参赛选手在参赛过程中,必须服从场内裁判及工作人
员的指挥,严格按照制作规程进行操作,正确使用器具及设备。
(三)赛场设置警戒线,赛场24小时有人看管;比赛前两
天起,赛场实行全方位封闭,除工作人员外,选手和指导老师等
非工作人员不准进场。赛场设置联网的监控体系,可以对赛场进
行24小时监控。
(四)裁判员在比赛前,宣读安全注意事项,当现场出现突
发事件时,应及时给予处置。
十三、申诉与仲裁的程序
(一)参赛队对不符合赛项规程规定的仪器、设备、工装、
材料、物件、计算机软硬件、竞赛使用工具、用品;竞赛执裁、
赛场管理、竞赛成绩,以及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等,可向赛项
裁判长及大赛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二)申诉主体为参赛队领队。
(三)申诉启动时,参赛队以该赛项领队亲笔签字同意的书
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非书面申诉不予受
理。
全部完成)2小时内,超过时效不予受理。
(五)赛项裁判长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
15
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申诉方对复议结果仍
有异议,可由该赛项领队代表参赛学校递交加盖学校公章的书面
报告向大赛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大赛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
最终结果。
(六)申诉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仲裁结果;不得以任
何理由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仲裁结果由申诉人签收,不
(七)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
(八)申诉方必须提供真实的申诉信息并严格遵守申诉程
序,提出无理申诉或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的应给予取消参
赛成绩等处罚。
十四、竞赛观摩
(一)观摩对象。
教育工作者、专家学者、大型企业领导者、业界精英、专业学生
等观摩比赛,赛场情况通过监控系统在一楼大屏进行现场直播,
保证公开、透明
(二)观摩方法及纪律要求。
参加观摩的代表须遵守大赛纪律,按照大赛组委会的组织有
序观摩。比赛期间,保持观摩室安静。凡观摩人员均不得进入赛
场内部进行拍照、交流、观看。
16
十五、竞赛须知
(一)大赛人员须知。
为确保大赛工作安全、有序开展,涉及大赛工作的人员应自
查健康状况,一旦发现身体有不适症状,及时向所在单位报告,
并尽快就诊检查。
(二)参赛队须知。
1.参赛队名称统一使用选手所在学校全称,团体赛不接受跨
校组队报名。
2.参赛选手在报名资格审查通过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备
赛过程中,选手因身患疾病或不可抗拒原因不能参赛,所在学校
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