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关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执行情况报告中等职业教育教育部思政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确立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并通过一系列项目推动理念落地落实。经过近两年贯彻实施,职业教育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重大改革项目取得了重要突破、痛点难点堵点正以点带面逐步缓解。全面实现《实施方案》目标,需要继续加强组织协调,形成部门合力;需要系统推进改革,实施重点突破;需要部省共建“高地”,倒逼地方创新;需要改革评价制度,突出类型特征。

作者简介:周凤华,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评估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宏观政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集团化办学等。汤霓,女,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评估、比较职业教育。

一、国家和地方协同推进“二十条”落地落实落细

二、七个方面“二十条”的执行情况与突破

“二十条”印发以来,各地各部门全面部署、明确重点、逐项落实,形成了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工作格局,取得了诸多进展与成效。

(一)建立完善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

1.确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二十条”确立了中等职业教育的两个“重要基础”:即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础,又是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在国家政策激励下,2019年中职学校招生出现回暖,比2018年增长43万人,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41.70%,职普比大体相当。为了进一步发挥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作用,教育部明确“中职教育规模不降、资源不减”,为进一步稳定中职的基础地位提供了政策保障。

3.稳步推进职业教育本科试点。“二十条”提出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后,全国立项建设22所职教本科,其中15所职业院校更名为“职业大学”,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019年,专科起点本科招生31.75万人。各地积极探索高职本科有效衔接的模式,形成分段贯通培养、四年一贯制培养等多种模式。职业本科教育成为新增长点,纵向贯通体系不断延展。

4.探索职教高考制度和建设国家资历框架。以“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为主要指标,各地建构了以对口单招、五年一贯制、“3+2”等多元化升学考试制度。湖北的“分类高考”、山东的“职教高考”等新政策有效助推职业教育体系内外衔接沟通的全面升级。上海设计了10条学制路径,探索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专科高职教育-本科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体系。2020年,教育部委托国家开放大学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简称X证书服务平台)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信息平台(简称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已上线试运行,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学生获取的X证书都将进入服务平台,与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个人学习账户系统对接,记录学分,并提供网络公开查询等社会化服务。目前,两个平台为前三批73家培训评价组织、4246家试点院校建立了机构帐户,为参加X证书考核的215740名个人用户建立了个人学习帐户,登记学习成果99048个。地方和院校层面积极探索资历框架建设,将各级各类学历证书、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等学习成果建立起沟通与衔接的标准。职教高考制度和国家资历框架为职业教育纵向贯通、横向融通提供了标准与路径。

(二)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建立起了一系列有别于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国家标准。

1.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标准是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职业教育逐步建立完善了专业目录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五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共建有中高职2个专业目录,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10个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标准,9个中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347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136个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51个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19个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中职专业教学标准面向16大类别,高职专业教学标准面向19大类别,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2.1+X证书制度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新变革。1+X证书制度是统筹考虑、全盘谋划职业教育发展,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而做出的重大制度设计。2019年起,教育部会同发改、财政等十多个部门印发试点方案、证书监督管理办法、试点指导意见等10多个文件,形成部门联动、上下协同、多方配合、定期调度的工作机制。截至2020年10月29日,全国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院校共4068所,试点总人数约320万人,累计培训教师近20万人次,开展证书培训45.2万人次,6万余名考生参加证书考核,通过率达65.9%。1+X证书制度的创新和推广,推进了关于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的制度改革。

3.发挥职业院校优势开展高质量培训。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三年共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5000万人次以上的目标任务,职业院校要承担一半以上的任务。2019年,高职“百万扩招”任务完成116万。全国30个省市区(除西藏)约1205所高职院校面向区域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和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扩招,部分省份“超额”完成扩招任务。如江西省承担高职扩招任务4.3万人,实际扩招6万人;山东省承担高职扩招任务6.8万人,实际扩招10.4万人;甘肃省承担高职扩招任务1.9万人,实际扩招2.3万人。高职扩招为区域技能人才的“再教育”、“再就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和思路推进“三教”改革,校企“双元”育人格局不断深化。

1.产教融合试点推动形成工作新格局。2019年,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进行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试点要求。全国21个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24家先期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开始试点建设。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多个省、市开展了本区域的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广东省出台了《广东省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工作方案》,福建省、海南省印发了《关于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工作的通知》,河北、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等省发布了《关于开展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试点工作的通告》,江苏省出台了《产教融合型企业认定和管理办法》,广东省、山东省、天津市、青岛市等遴选了第一批建设培育的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试点是推动行业企业与职业院校成为命运共同体的机制创新,撬动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强大动力。

2.校企共育“双师型”教师。2019年,我国职业教育专任教师超过135万人,其中“双师型”教师超过48万人,占比达35%;中职专任教师超过84万,“双师型”教师占比达31%;高职专任教师超过51万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40%。8月,教育部遴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120个,覆盖26个省、市、区,这些团队都有院校教师和行业企业的技术人员、社会能工巧匠参加。为了进一步提高“双师型”的比例和质量,10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提升职教教师的改革线路。紧接着,教育部等四部门公布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102家企业入选。各地依托这些基地,积极落实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每年累计不少于1个月的企业实践制度,切实发挥好企业培养培训“工匠之师”的优势。

3.创新教材形式和深化教法改革。2019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加强中高职教材质量管理。完善职业教育教材规划、编写、审核、选用使用、评价监管机制。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材编写,注重吸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创新教材形态,推行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式教材。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推广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以及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模式,探索优化远程协作、实时互动、翻转课堂、移动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疫情期间在线教学,1300多所高职院校和近1.1万中职学校在春季学期将课堂陆续迁至网上,职业院校参与者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意识极大提升,教师全面体验了在线教学的过程。

(四)行业企业、社会培训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机制逐步完善,多元办学格局逐渐形成。

2.集团化办学成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形式。发轫于1992年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产生于实践,根植于基层,不断发展壮大,在新时代迸发出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根据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平台数据,2019年全国由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建各类职教集团(联盟)近1500个,覆盖了90%以上的高职院校、近50%的中职学校,参与的企业数量近30000家。集团或以专业为纽带服务行业发展,或以区域为特色支撑地方产业升级,成为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形式。部分地方依托职教集团平台,探索混合所制办学试点,如山东省发布了《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试行)》,是全国首个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文件,参与混改的试点院校达到40余家,是为推动校企共建命运共同体的有益探索。2020年,公布了首批150个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建设单位,为提质培优行动的重要举措,激励和推动职业院校进一步释放办学活力。

3.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成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建设的主体。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二十条”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创新。2019年2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全面启动。3月至12月,前三批共遴选发布了73家培训评价组织的92个X证书。2020年9月,第四批274家培训评价组织的361个X证书已完成公示。1+X证书制度试点大规模推广,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深度参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将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吻合度、前瞻性。

(五)克服“五唯”顽疾,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提升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水平。

3.制定完善生均拨款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全国建立了职业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2019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2617亿元,比上年增长6.20%。生均教育经费总支出中等职业学校为21203元,比上年增长7.36%。各省(市)均出台了中职生均拨款标准,有的地方还按专业大类和地区差异制定拨款标准,如山东省和广东省。各地在保证高职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达到12000元的基础上,加大经费投入水平。如广东省规定公办高职院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不低于区域本科高校的80%,入选“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生均综合定额拨款标准提高到与区域普通本科高校同等标准。2020年,山东省财政厅下达10亿元助力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下达6.5亿元,重点支持入选“双高”计划的14所高职院校;下达1.2亿元,对全省所有55所公办高职给予生均拨款支持,由学校统筹用于事业发展。

(六)建立国家职业教育咨询指导委员会,持续推进和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

1.成立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2019年10月31日,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通知决定组建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由宏观管理、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学术研究等领域的人士组成,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推动和咨询机构,在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指导下,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章程》开展工作。

(七)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三全育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有机统一。

1.德育和思政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实现为国育才、为党育人。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0年2月,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把德育和思政教育与公共课和专业课人才培养方案有机结合,实现“德技并修”。

2.各地各部门协同推进职业教育各项改革落实。在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带动和引导下,各地加大了部门之间的协同,共同推进职业教育各项改革落实落地。为激励部分地方的努力程度,教育部已公布了2018、2019年两批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给予激励支持省(区、市)名单,11个省(区、市)入选,分别是浙江、山东、河南、湖南、广东、青海六省和河北、福建、江西、甘肃四省。该成果为《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进一步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重要指标之一,督促各地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

三、全面实现“二十条”目标的对策与建议

“二十条”印发后,各地各部门动作迅速、行动积极,落实力度较大。总体而言,各项政策推进较快,取得了许多阶段性成果,各项目标基本达成,有的取得了重要突破,成就前所未有。但同时存在各地各部门统筹力度不一、推进力度不一,与类型特色配套的政策不健全等问题。为进一步落实“二十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加强组织协调,形成部门合力

(二)系统推进改革,实施重点突破

职业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在系统推进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领域,全力攻坚突破。首先,应抓住政策红利,从中央到地方出台政策“组合拳”,有系统地、有层次地推进需深化改革的配套衔接政策。其次,应准确抓住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堵点领域,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更多含金量高的配套政策实施有效突破,努力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地位待遇、激发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的内生动力、强化职业教育条件保障等方面取得实效。

(三)部省共建“高地”,倒逼地方创新

2020年,山东在全国率先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新高地。部省共建职教“高地”,是从更高层次下好职业教育改革这盘“大棋”,率先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为进一步落实“二十条”,应边探索边总结,积极推动全国其他省(市)整省推进“职教高地”建设,加强职业教育改革省级层面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省级层面各部门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充分调动各地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倒逼改革。

(四)改革评价制度,突出类型特征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职业教育亟须建立一套与其类型特色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尤其要把深化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基础工程,积极探索建立区别于知识评价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方式。根据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推动人才评价和选拔多元化,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THE END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pdf职业教育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pdf 4页内容提供方:135***5548 大小:142.28 KB 字数:约1.6千字 发布时间:2024-02-28发布于宁夏 浏览人气:153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国家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220/8066124122006036.shtm
2.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解读.pdf国家 职业 教育改革 实施方案 职教 20 解读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解读.pdf(30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2 国务院“职教20条”开宗明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 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https://www.renrendoc.com/p-27316644.html
3.职业教育法(2022年4月20日修订)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简称职业教育法,是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宪法制定。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大通过,2022年4月20日修订,最新修订版全文如下。 https://www.0797cx.cn/page37?article_id=110670
4.湖北省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规划信息第53条城乡教育设施布局 坚持科教立市,以提高全市公众整体素质为方向,整合提升现有教育资源,逐步建立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完善与城乡地区空间结构和乡村人口分布相协调的教育设施体系,达到学前教育系统优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教育满足需求,职成教育逐步推进,民办教育放活培植的目标。规划到http://zwgk.honghu.gov.cn/hhzrzyghj/10939/202209/t20220923/109577.shtml
5.2019岁末,复盘职业教育改革“大棋”职教20条 事件: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2019年1月,李克强总理正式签发“职教20条”。4月4日,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孙春兰副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 http://www.jyb.cn/rmtzgjyb/201912/t20191230_285143.html
6.《职业教育法》20年:成就问题及展望对于《职业教育法》而言,它的制定一方面在于保障《宪法》《教育法》所规定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规范相关义务主体的责任;另一方面就是对职业教育进行制度安排,顶层设计我国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教育法》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在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https://www.gdfs.edu.cn/tu/info/6011/2937.htm
7.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重磅出炉西安千策《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最大利好是首次以国务院文件形式,明确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而不再强调高职教育的大专层次属性,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得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为同等重要地位、真正并列的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http://www.xjtusoft.com/m/view.php?aid=221
8.职教二十条(极简版)政策文件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广泛开展职业培训。 (八)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 https://www.peixianedu.cn/content/show/1715.html
9.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第四条 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http://m.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747736&page=1
10.职教20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解读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建设机械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下属的分支机构,成立于1992年。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民政部正式批准并重新登记注册。该机构的会员单位是由国内外从事生产、经营建设机械的企业和建设机械研究等具有法人资格并在建机行业中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经http://www.zgjjzyjy.org/newss.asp?id=2695
11.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 20 条).pdf 附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 20 条).pdf】已下载40次 end 上一篇: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学生学业预警办法(试行) 下一篇: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在校生学籍电子注册信息勘误工作流程版权所有: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地址:中国·满洲里 华埠大街1号邮编:021400 邮箱:mhttps://www.mzlxy.cn/info/1212/9284.htm
12.《山东省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问答》全文1.政府对残疾人教育有什么规定? 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全面实施残疾儿童、少年免费义务教育,提高残疾人义务教育水平,实施残疾儿童免费学前教育和残疾学生免费高级中等阶段教育,逐步实行残疾人免费高等职业教育;按照有关规定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和残疾人学生给予国家助学金等资助,保障其完成学业。 https://www.zglx.org.cn/index/infolist/view/id/55/ids/677582.html
13.全国专升本比例已达20%!这类高校招生将有变化…——中国青年网二是科学设置。完善职业本科学校设置标准和专业设置办法,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符合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学校,升级部分专科专业,试办职业本科教育。 三是打造示范标杆。以部省合建方式“小切口”“大支持”,遴选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职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txs.youth.cn/xw/202202/t20220224_13475966.htm
14.看过了《第二十条》,也来了解下“职教20条”吧!什么是“职教20条”? 在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 一、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1.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 2.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3.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4.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 http://www.hnxdf.com/news/hynews/14827.html
15.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的重大任务和使命。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促进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实训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02https://lib.ynenc.cn/xsdt/70870533721335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