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主办的教育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主办的教育平台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指导,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智慧教育平台。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聚合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可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育服务。

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启动。

2023年2月9日,从教育部媒体吹风会获悉,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将于2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我国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大会以“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为主题,围绕数字化转型、数字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师生数字素养提升、教育数字治理等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截至2023年5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一年多来,访客量超11亿人次,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和服务平台。

中文名

外文名

SmartEducationofChina

别名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正式上线

2022年3月28日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获联合国奖项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日宣布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获得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国王教育信息化奖。该奖项是联合国系统内教育信息化最高奖项。

发展历史建设背景,平台宗旨,各地平台,江苏就业服务考试服务,学历学位留学服务平台运营平台栏目,平台板块获得奖项。

发展历史

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一期项目主要包括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和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4个子平台。

2022年3月初,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线试运行,该平台由原来的“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升级而来,现有资源达到21334条,其中新上线10335条,比原来增加接近一倍。

2022年3月28日,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启动,“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分三期建设。3月28日上线的是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6月底完成其他各中心的开发和上线,12月底完成平台各规划功能的开发与上线。

截至2022年7月12日,门户和4个平台的总浏览量已超过30.3亿次,总访客量达4.3亿人。

2022年7月14日,国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智慧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资源,服务师生自主学习、教师改进教学、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丰富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2022年9月2日,教育部网站消息,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协共同组织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2022年“暑期教师研修”专题结业,教育部于近日举行结业仪式,总结工作成效与经验做法。

2022年9月9日,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总访客量超6亿,已成世界第一大教育资源平台。

2023年2月,从教育部获悉:我国已基本建成世界第一大教育教学资源库。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13]

截至2023年5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一年多来,访客量超11亿人次,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和服务平台。据统计,平台共连接52.9万所学校,面向1844万教师、2.91亿学生和广大社会学习者,汇聚中小学资源4.4万条。[23]

建设背景

中国慕课从2013年起步,教育部遵循“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支持各方建设了30余家综合类和专业类高等教育公共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近年来,先后成立了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慕课大会、世界慕课大会,发布了《中国慕课行动宣言》《慕课发展北京宣言》,推出了两个在线教学国际平台,系统推进慕课与在线教学的“建、用、学、管”,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发展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2月底,中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万门,选课人次近8亿,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次超过3亿,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不断深化,高校教师使用混合式教学比例已经从疫情前的34.8%提升至84.2%,基本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理念、技术、标准、方法、评价等在内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方案。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高校师生及社会学习者对优质在线教育资源、高品质在线教育服务、规范化在线教学管理的需求日益强烈。

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平台宗旨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在此背景下,教育部推出“智慧高教”平台,旨在解决各类学习者在使用中遇到的资源分散、数据不通、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这是一个为全国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教与学服务的国家级资源平台。这还是一个为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提供教与学大数据分析研判的智能化管理平台。

各地平台

北京

北京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北京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北京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主办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承办单位: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

天津

天津智慧教育平台SmartEducationOfTianjin;

天津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天津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天津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天津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内蒙古

内蒙古智慧教育平台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

上海

上海智慧教育平台

指导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单位:上海市电化教育馆[19]

江苏

江苏智慧教育平台

江苏智慧教育平台;指导单位:江苏省教育厅;主办单位:江苏省电化教育馆

试点省份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湖北

湖南

重庆

四川

青海

宁夏

就业服务

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

一·职·为·你

我要求职

我要招聘

专场招聘

就业指导

职业测评

实习岗位

考试服务

高考特殊类考生名单公示

高考招生政策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成绩查询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查询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查询

补办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证明

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查询

普通话水平测试证书查询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成绩查询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证书查询

学历学位

高等教育学籍查询

高等教育学籍学历在线验证

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查询

高等教育学历认证

学位证书网上查询

学位认证

留学服务

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

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安置

国家公派留学人员派出

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存档

平台运营

作为智慧教育平台,平台采用了先进的智联网引擎技术,在三个方面实现了技术创新与突破。

一是服务智能化。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快捷搜索、智能推荐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多种符合个性化学习要求的智慧服务,优化了用户体验。

二是数据精准化。平台对课程信息及学习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计算、分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定制化、精准化分析服务。

三是管理全量化。将所有在线课程平台的学分课程纳入管理范围,可集中反映我国在线课程发展全貌,具备门户的汇聚集中能力、开关控制能力,实现“平台管平台”。

平台栏目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平台栏目:平台共有36个二级栏目,现有资源总量超过2.8万条。该平台的手机App版本,也将于近日启动应用。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组成板块: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教材资源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师服务中心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平台课程:平台首批上线的2万门课程,是从52000多门优质课程中优中选优出来的,覆盖13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包含了林毅夫、张文宏、樊锦诗等众多名师大家、院士学者的优质课程。

就业资源:面向2022届毕业生,汇集了380余万个岗位信息;已经上线了“互联网+就业指导”直播课91期;平台还上线了“宏志助航”系列就业指导培训课程资源118个,提供44项职业测评、125个职业百科和578个职业案例。

平台板块

研究生教育板块(包含5个模块)

(一)在线开放课程。课程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基础。该模块上线除军事学外的所有学科专业门类的研究生课程,共建共享优质研究生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更好筑牢研究生知识基础。

(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特别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教学方式。该模块提供目前规模最大、数量最多、覆盖类别最全的“中国专业学位案例库”,包含4500个文字案例、视频案例、小微案例和短视频案例。共享“中国临床病例成果数据库”,提供8万余个由一线医师撰写的规范化病例报告。

(三)学术研究。学术研究与合作是研究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块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科研信息。一是助解选题之难,提供了近四年20万条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检索”,为研究生选题提供参考。链接中国科协网站提供“院士开讲”节目,发布中国科协组织评选的重大科技问题,开拓研究生学术视野,强化问题意识。二是守住规范底线,建设了“学术规范与科技伦理自测题库”,共含500道题,可自动生成试卷,供学校组织考试和学生自测使用。三是夯实方法基础,提供论文写作指导和科研工具使用课程。四是弘扬科学家精神,上线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8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视频。

(四)导师发展。为加强导师培训交流力度,落实第一责任人职责,助力高质量教学和科研,向导师提供“教学交流”、“能力提升”、“政策解读”等方面在线资源。

(五)产学研服务。学以致用、服务创新发展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生教育板块融通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平台,共同构建产学研服务“超市”,创造供需对接环境与条件,统筹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板块目前已汇聚30余万条企业创新需求,方便与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师生的科研成果实现对接,并进一步促成成果转化和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

获得奖项

2023年6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获得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国王教育信息化奖。

THE END
1.职业教育教师能力提升中心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其他 详情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网络课程资源征集公告发布时间:2024-06-13 下载文件 :选送课程资源信息表.doc网站运维: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学员服务:4008757650 京ICP备12020869号-29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540号 https://teacher.vocational.smartedu.cn/h/home/others/2024-06-13/1513.html
2.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下一篇:关于举办第四期全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程序设计师资培训班的通知 教育行政机构| 高职院校| 教材出版机构| 学会与协会| 中青在线备案号: 浙ICP备13000515号-6 版权所有: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 Copyright ? 2019-2025 tech.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tech.net.cn/hyphone/newsshow.html?column=114&id=97116
3.我校6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近日,我校6门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上线“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是“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子平台,平台设有“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教师能力提升中心”“教材资源中心”4个中心,现有专业教学资源库663个https://www.sxyyc.net/jsfzzx/info/1004/1186.htm
4.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专业课程学习教师能力提升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专业 课程 学习 教师能力提升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专业 课程 学习 教师能力提升http://www.ertong61.net/news/2410.html
5.苏州市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公布!项目规模为2800平方米,建设化工设备操作与检维修实训区、化工特殊作业安全实训区、化工工艺安全实训区、个体防护与应急处置实训区、电工作业区、焊接与热切割作业区、高处作业区、事故警示教育与伤害体验区等几大区域。 社会关爱项目(3项) 17、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提升 https://i.ifeng.com/c/8WX5svFrky1
6.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官网直达来源:智慧职教 山东 动物检疫检验技术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第一产业 农、林、牧、渔业 农林牧渔大类 来源:微知库 教师能力提升中心 … 教材资源中心 … 智慧教研室 … 个人中心 退出 通过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您将获得最新的职业教育资源和服务,助您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期待着为您提供高https://www.baobaocun.com/thread-76199-1-1.html
7.首页智慧职教以知识点/技能点为基本颗粒度,以整个专业的知识/技能树为整体架构,通过系列元数据对素材实现系统化管理,从而使得每个素材都能被便捷地查询和调用。https://www.icve.com.cn/
8.回顾2023教育数字化相关政策和大事—中国教育在线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校要深化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应用,优先使用全国性、区域性资源库,鼓励建设有特色的校级资源库。 教育部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 教育部办印发《关于实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的通知》,提出要提高数字https://www.eol.cn/info/dongtai/202312/t20231229_2552155.shtml
9.中国教育报评论员快评这些高层次教师含清北本硕生、厦大博士生,可领取大额补贴奖金。在此之前,浙江绍兴嵊州市教育体育局发布《20 作者:张湘怡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 2024-10-31瞄准解决当前制约国家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http://www.jyb.cn/rmtsy1240/zt/dyjhzt/202203/t20220305_21109245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