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型校园这一年:聚焦未来深耕细作全力推进新型校园规划建设丨回望2020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习主席的嘱托激励澳门学子奋发图强

怀进鹏调研全国研考准备工作

习近平: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2024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英国举办

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国家医保局国家移...

关于举办第十一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通知

关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读本赠阅及欺凌防治教育活动”虚假信息的公告

关于部分证书失效的公告

关于举办2024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一期)的通知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2024年春季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非事业编制)

关于教育部党组第六巡视组巡视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公告

关于举办2024年高校基建培训班(第三期)的通知

第十一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盛大开幕

数智赋能:提升应用型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力丨IFIE2024·分论坛三

智慧康养学习工场(2024)项目正式发布丨IFIE2024

战略引领:塑造应用型高校创新生态丨IFIE2024·分论坛二

时代定位:培养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丨IFIE2024·分论坛一

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赋能中国宝武海外矿产开发教育培训出海项目正式发布

平台导入滇西大,打造发展新引擎

新试验:“大平台+”赋能滇西大

专家组进校助滇西大“变轨超车”

专家组进校指导兰州文理学院应用型课程建设

专家组进校助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特色转型

专家组进校助力钦州学院打造转型样板

产教融合专家组赴滇西大指导工作

“教育之弦”卓越创新伙伴成员名单更新

中心印发《“教育之弦”卓越创新伙伴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教育的改革创新也提出鲜明的时代要求。

2020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始终紧跟国家战略需求和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未来为导向,认真思考教育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不断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希望能够更好地引领、推动、助力我们的教育面向新时代,扬帆起航。

近期,“教育之弦”将推出年终系列报道,回望2020,开局2021。

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型校园这一年:聚焦未来深耕细作全力推进新型校园规划建设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创“建设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型校园”引领性教育创新工程。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从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出发,将校园作为学校改革创新的承载体,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教育行业、服务学校发展,全力推进建设绿色、智慧和面向未来的新型校园。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部党组决策部署,推动工作见成效

落实中央部署,抓好疫情防控

服务雄安新区,引领数智发展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的重大部署,受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承担教育部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课题《雄安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形成《关于谋划建设雄安新区数字图书馆的报告》《雄安数字图书馆建设总体方案》《雄安新区数字图书馆建设标准规范体系》等6份专项方案。此项工作得到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充分肯定。

落实指示精神,推动“厕所革命”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小学校“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承担教育部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课题《中小学校卫生厕所建设技术要求研究》《中小学校卫生厕所清洁管理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作为教育部的政策文件《中小学校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技术方案》《中小学校卫生厕所运行与维护管理工作指南》,由教育部办公厅下发至各省教育厅。同时编制了《厕所新建改建案例集》《学校厕所清洁管理手册》,为基层单位提供生动参考案例。

以产品为核心,完善咨询服务体系,推进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

深度挖掘重大项目,不断完善校园规划建设咨询服务标准交付方案

▋深化康复大学校园规划前期咨询,将康复大学打造成为绿色、智慧的新型校园

▋启动中心2020年“一号工程”,为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创新港)提供总体规划管理咨询服务

坚持知识产出和价值转化并行,完善校园规划建设咨询服务体系

▋高校绿色校园规划建设技术导则体系

▋高校新建校园规划建设前期咨询服务体系

▋高校校园总体规划修编专家论证服务体系

服务地方区域教育发展,与山东省教育厅开展全面战略合作,2020年为青岛农业大学等7所省属高校完成了校园总体规划修编论证,引导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建立科学规范的规划修编机制。

▋区域基础教育设施功能布局、绿色校园策划及论证服务体系

结合《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雄安新区起步区教育专项规划》等要求,编制《雄安新区基础教育服务设施功能配置、交付条件和智能化要求》《雄安新区绿色学校要求》,研究雄安新区基础教育智慧方案,保障雄安新区基础教育服务设施建设的稳步推进。

构筑职业院校绿色智慧新型学校发展平台,启动职业教育咨询服务

▋成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绿色智慧学校工作委员会

以“绿色智慧赋能新型学校规划建设”为主题,召开了成立大会,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绿色智慧学校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建立了以7位院士领衔的高水平专家指导委员会,初步构筑了职业院校绿色智慧新型学校发展平台。

▋为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提供项目建设前期策划服务

中国职业教育博物馆和职业体验馆是中国职业教育文化集中呈现的重要载体,通过提供项目建设前期策划服务,致力于将两馆打造为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教育基地和职业教育文化的影响力中心。

加强学术研究,推动知识成果产出

开展课题研究

承担教育部教育规划与战略研究专项课题《高校多校区办学成本对照分析》《教育部直属高校“十三五”基本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研究》,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发布指南

发布《高校既有校园绿色规划建设指南》《高校新建校园绿色规划建设指南》《“校园电影院线”放映建筑设计指南》。

出版图集、专著

编撰出版“新时代教育创新系列丛书”之《新时代高职院校优秀校园与建筑图集》。出版《校园建筑与环境疫情防控手册》。

加强宣传推广,树立绿色校园品牌

举办第五届中国绿色校园发展研讨会

举办高校“十四五”校园规划建设专题研讨会

邀请教育部有关领导及部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部分高校基建规划部门领导、专家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人员共商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工作,为高校开展“十四五”校园规划建设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创新形式,持续搭建培训、学术交流平台

为更好地助力高校质量谋划校园规划建设,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以线上公开课的形式,开展了新时代绿色、智慧校园规划建设专家报告会。下半年通过线下方式,举办高校基建系列培训班,巩固校园规划建设宣传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培训品牌影响力。

THE END
1.喜报我校十五门课程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2023年9月,我校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的15门课程正式运行。入选课程包括1门专业资源库课程、13门在线精品课程、1门视频公开课。学校近年来积极推动数字课程资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此次课程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体现了学校几年来线上教学资源和课程建设的成效。 http://www.vtcsy.com/info/1016/20571.htm
2.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公布,16门北京职校课程入选新浪财经16门北京精品课程包含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新能源汽车技术、ARM微控制器与嵌入式系统、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北京市商业学校的幼儿园保教基础、数学等,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的网店运营管理、组合盆栽的设计与制作等。 教育部表示,入选课程申报单位要主动与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联系,按要求将课程统一接入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http://finance.sina.com.cn/jjxw/2024-12-09/doc-incyvxpv2671871.shtml
3.教科处工作总结为进一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周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进一步规范全县幼儿园办园行为,防止和克服幼儿教育“小学化”、“保姆化”倾向,xx年1月份组织召开了xx县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出台《xx县学前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xx县幼教辅导网活动实施方案》和《xx县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实施方案》。https://www.gdyjs.com/shiyongwen/gongzuozongjie/259688.html
4.课程智能制造作为国家战略是“十四五”规划重点内容,是加快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强劲动力。代表着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制高点,是抢占全球经济竞争新优势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科技,3D打印、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技术、纳米科技等智能制造领域的突破和变革,引领我们走进未来科技社会。https://higher.smartedu.cn/course/6260b153f29a9e60d0f25c14
5.示范引领作用范文12篇(全文)(7)德育工作突出,胜任班主任工作或协助班主任工作,成绩突出。(8)坚守教学一线,课堂教学随时面向全镇开放,积极承担示范课教学任务。每学期至少承担4节示范课或公开课。 (9)积极承担镇、县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有关本学科教师继续教育教材的开发建设任务。 (10)要与名优骨干教师建立“网上工作室”,通过网络这个沟通平台进https://www.99xueshu.com/w/ikey6czh813j.html
6.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41期(总期91期)在线培训课程同时,根据新的发展要求,在"绿色发展"一级指标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2项负向二级指标,引导国家级经开区探索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新路径。为促进共享协调发展,新增"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二级指标,推动国家级经开区为促进就业作出更大贡献;专门设置了相关考核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17.html
7.艺术设计学院为适应行业技术升级和产业发展的新要求,课程设置遵循“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并以岗位需求为主导,专业特点为根本,依托“三全育人”实践、“三教改革”成果,结合企业走访调研,构建“学训一体,以岗定课”、“课赛同步,以赛提技”、“课证融通,以证定标”、“创新驱动,智慧融合”的设置原则,推进建筑室内设计专业高https://www.gzjszy.cn/site4/n248/20230928/i4691.html
8.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近三年,机器人工程专业教师参加国家协同育人项目、省市校级教研科研课题等20余项,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团队带头人张融教授教科研能力较强,先后获得2021年度中国产学合作促进奖,一项发明专利、八项实用新型专利,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工程训练大赛均获得湖北省一等奖、湖北“工匠杯”协作机器人技能大赛二等奖http://jx.wuit.cn/info/1070/64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