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教师教育“奋进之笔”教育

教育是强国的基石,而教师是强教的基石。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意见》抓住新时代教育发展中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强国必先强师,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到了极端重要地位。《意见》从加强师德师风、振兴教师教育、深化教师管理改革、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确保政策落地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举措,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关键环节,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意见》针对当前教师教育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要大力振兴教师教育,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先头省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的教师教育以不断满足基础教育对教师队伍呼唤为目标,以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为引导,以破解师范生培养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难题、热点和关键环节为发力点,注重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地方和学校积极性、创造性,先后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一系列配套方案,积极探索和实践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为助推浙江教育现代化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完善体系,协调发展

师范教育专业是为未来教育培养教师的专业,必须具有前瞻性。基础教育有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特殊教育学校等六种类型,教师的培养从类型和数量上应该与之相匹配。浙江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庄华洁指出,为满足基础教育对教师发展的需要,自2012年始,浙江特别增设了特殊教育本科专业点,增加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专业点,积极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规模,使得面向六种类型学校的教师培养全覆盖,短板逐渐补齐。通过分类考核引导全省18所高师院校错位发展、差异定位,经过几年努力,各校优势和特色逐步彰显,如浙江师范大学侧重高中学科教师培养,杭州师范大学主要培养优质初中与小学教师,丽水学院、衢州学院重点培养农村初中、小学教师等。

招生改革,优化生源

“有情怀、爱学生、擅教育、乐教学”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基础素质。《意见》中提出要改革招生制度,选拔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切实提高生源质量。处长庄华洁表示,在在当前大的社会环境下,教师职业的吸引力还有待提高,努力招到有好教师潜质的生源是改革的主要目标。为真正能录取到“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就读师范专业,2012年起借助于浙江省高考招生选拔方式改革,在师范专业推进“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考试”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招生选拔方式,在师范生录取前增加面试环节。

经过多年的努力,全省18所高校当中目前已有85%的高校,都有师范专业采用“三位一体”的招生方式。2017年学前和小学教育两个专业通过“三位一体”方式招生录取的师范生比例已经超过50%,2020年这两个专业通过“三位一体”方式招生将达到100%,其他师范专业也在逐步推进。

接轨需求,协同培养

经过各方调研和借鉴,包括先进省份和先进国家的做法,结合浙江的实际,2015年,浙江印发《浙江省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实施方案》。通过“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构建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中小学协同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教师发展学校既是师范生的实践场所,也是在职教师培训的实践基地,同时是高校教师参与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教师参与师范专业教学的平台,真正实现了培养培训的一体化,高校与中小学校同发展。

为深化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2017年浙江印发《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标准》,目前,已建设各类教师发展学校1200余所,至2020年还将建设100所省级示范性教师发展学校。同时还规定高校40岁以下教师教育类教师每五年必须到中小学校挂职半年,教师教育类课程中不少于20%由一线优秀中小学教师授课,加强教师培养“供与需”的连接。协同培养教师机制的建立,联通了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学校,更新了三方的理念,师范生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地方政府、中小学校的责任;高校不仅仅有培养人才的义务,也有培养在职教师、参与基础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义务。

图为东城中学英语组在杭师大专家指引下进行课例研究

强化实践,促进提升

为强化师范生培养的实践性,所有高校都建立了师范生进入中小学实习前必须通过教师技能测试的制度。除保证师范生6个月实习外,还规定师范生实习期间上讲台授课时数不少于10节等。自2006年起每年开展全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2013年起连续四年由浙江师范大学承担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形成了“班、系、院、校、省、国”六级递进的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平台。技能竞赛在中小学校很有影响,每年都有中小学名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观摩竞赛直接选拔优秀师范生入职。

分层分类,自主选择

教师培训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本省教师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全省53.9万名中小学教师在培训管理平台注册并自主选择培训,190余个培训机构年均发布项目1.2万个,教师年人均培训达到83学时,其中自主选课占70%以上,培训平均满意率达到98.15%。

统筹规划,特色创新

依据浙江省教育厅在顶层设计上的政策导向,各级教育部门积极落实主体责任,统筹规划设计和实施本地区的教师培训工作,整体推进教师队伍建设进程。

围绕着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目标,拱墅区教育局规划了教师队伍发展四大使命:打造若干名在省市具有学科领导作用的领军人物(10名左右),自培省特级教师3-5人;培养一群在省市具有学科影响力的品牌教师(50-100名);培育一批能够指导和组织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队伍(200-400人);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扎实学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队伍(4000名左右)。从数字中就不难发现,就是一个梯级的金字塔型人才队伍。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副局长费蔚表示,根据浙江省分层分类的培训理念,江干区设计了“T”型研训体系。“T”型研训体系的这横向指培训要面向全员教师、新教师、骨干教师、民办教师、班主任、培训者、学校干部等不同群体。“T”型研训体系的纵向指对重点群体实行有深度、梯队式培训。根据横向的不同群体和纵向的不同层次来设计培训项目。横向群体中,以新教师为例,设计了“一核三环”的课程培训体系,“一核”指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核心,“三环”指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体验课程。纵向来说,以骨干教师的培养为例,设计了“一新两锐”工程,“一新”指新教师在接受三年的基础性培训后,其中有优秀的可以进入为期两年的新教师高阶培训,“两锐”指精锐教师培养工程和新锐教师培养工程。

嘉兴教育学院作为嘉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园)长专业发展培训中心,一直把教师培训作为一项关乎教育发展奠基式事业在扎实开展。为统筹引领全市做好师干训工作,嘉兴教育学院副院长都建明表示,全方位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综合素养;全方位加强教育干部培养培训,提高基础教育治理水平;全方位开展德育与心理健康研训,做好红船德育工作;全方位做好市属学校校本研修指导工作,注重过程监控和管理;全方位做好教育培训接轨上海工作及服务性、结对性培训工作,努力实现沪嘉教育师训干训同行。同时做好高端项目引领,以名师培养工程和名校长培养工作为抓手,通过理论研修+实践蹲点+现场教学+工作坊及专项课题+网络研修,打造完善的培训模式;以高中教师专业发展90学分培训为抓手,以项目实施带动整体推进学分制和分层分类培训;做好精细化培训,坚持以异地蹲点为工作抓手,以名师名校长教学管理展示为实践特色等为载体创设良好平台。

完善管理,质量监控

2014年,浙江省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对师范生培养及教师培训质量持续监控,为全省教师教育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同时作为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副主任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指导办公室负责人的周跃良指出:师范生培养方面,围绕培养质量涉及的关键环节,如培养目标与定位、课程体系、“三位一体”招生、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实践教学、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等,每年分不同主题,连续三年开展面向所有高校的专项督查,促进高校重视师范生培养、加大投入、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

教师培训方面,建立省、市、县(区)、培训机构四级培训质量监控体系,实施各级负责人听课制度、省级培训质量监督专家队伍和不同地区轮回检查制度。

在此工作基础上,将监控、监测以及督查等产生的数据,形成培训质量报告以及师范生培养常态数据分析报告,每年进行发布。根据师范生培养督查报告,各师范院校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将教师培训质量抽查结果,应用于各地年度教师培训绩效考核。

比如在浙江省能力提升工程中,通过过程数据抓取、研修现场查看、培训课程检查、培训结果抽查、区县满意度等维度,对整个培训过程进行全程实施监控,定期发布监测结果,确保能力提升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实施。浙江自主开发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诊断性测评、过程性测评、发展性测评,能够对教师学习情况、学校及各个机构管理工作都有一个较好的评估。同时,组织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大赛等等,形成了一系列能力提升工程成果,积极推广应用。

面向未来,迈上新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民对接受高质量教育向往更迫切,教育对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呼唤更强烈,《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打响了教师教育改革迈向新征程的发令枪,全面振兴教师教育时不我待。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庄华洁指出,下一步将瞄准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的新要求,发力在薄弱点和关键点:

实施省级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深化师范生招生制度改革,切实提高生源质量;回应高中课改和高考改革对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呼唤,开展复合型高中教师培养试点;全面推进师范专业认证,促进师范生培养整体水平提升;深入落实师范教育创新工程,开展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重构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完善高校、中小学校和地方政府三方协同实施教师教育机制,推进教师发展学校等级建设和示范性建设;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发布《浙江省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规程》和实施指南,开发师范生教育实践信息管理系统。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制管理,依据教育部《教师培训课程标准》优化培训课程;开展培训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探索“互联网+教师教育”有效模式和载体,推进新技术与教师教育的结合。

THE END
1.[顶]基于之江汇互联网校进行双师教学的培训培训内容有双师教学理论与实践:介绍双师教学的概念、特点、优势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和效果。通过案例分析,让教师们深入理解双师教学的内涵和实质。 之江汇互联网校平台操作:详细讲解之江汇互联网校平台的基本功能、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教师们将学会如何在该平台上进行直播授课、录制课程、发布资源、管理班级等。https://yun.zjer.cn/space/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31440&id=39545554
2.高职院校教师数字化能力提升培训班课程方案可根据委托单位的培训需求“量身定制”教学方案,详情请咨询电话,以下课程仅供参考 教学方案 相关项目案例(部分) 浙江大学—教育厅局长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班 浙江大学—重庆市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专题培训班 浙江大学—济南市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培训班 浙江大学—晋江市教育信息化应用专家培训班 http://zdpx.zju.edu.cn/zjupxkc_51573_419.html
3.关于举办温州市2024年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者培训班的通知各县(市、区)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负责教师培训工作业绩考核的分管主任(院长)和经办人。 四、其他事项 1.请各相关单位尽早确定培训人员,及时填写报名回执,于12月6日前通过钉钉发送给叶文娟老师。 2.差旅费回原单位报销。 附件:温州市2024年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者培训班报名回执 https://edu.wenzhou.gov.cn/art/2024/12/11/art_1329890_59032890.html
4.浙江省中医药经济管理人才培训登陆方式> 企业财会培训(企业委托) > 浙江省中医药经济管理人才培训 浙江 培训登录方式:姓名+手机号(直接登录,无须注册) 备注说明:培训登录采用预授权方式,无须学员注册。学员登录的姓名和手机号由培训主管单位提供预导入系统,如果学员无法登录培训,请学员与培训主管单位联系。[http://kf.esnai.net/default.aspx?controller=KB&action=View&id=12487
5.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管理中心www.zjooc.org.cn?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管理中心课程共享联盟课程管理中心课程共享平台网站首页通知公告政策文件资讯动态数据发布精品课程资料下载通知公告更多>>关于开展浙江省高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情2024年11月25日关于开展2024秋季学期线上一流课程和职业教育2024年07月02日关于开展2024春季学期线上一流课程、职业教https://www.ed4.cn/links/59d5019938bdbffc2858.html
6.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培训管理平台学校教师基本信息录入操作流程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培训管理平台学校教师基本信息录入操作流程简介一、总体业务流程二、学校教师基本信息录入流程用户角色:学校(每个学校有一个学校管理帐号)1.学校登录管理平台平台网址1:浙江教育厅链接进入(http://www.zjedu.gov.cn/gb/index1.html)1.1点击这里进入https://www.360docs.net/doc/dc2652063.html
7.浙江省教师管理平台网篇5:浙江省教师管理平台网 为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使教师培训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着眼于学校的发展,着眼于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注重学校紧缺专业教师的培养,注重探究型教师的培养。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nh0tg76.html
8.浙江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登录官网入口.doc浙江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登录【官网入口】.doc, 点击进入浙江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登录 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操作指南 登录并收藏此网站,以后每位教师经常要用到。老师们可以熟悉此网站,便于以后操作。 每位教师的账号为xs+继续教育学籍号(数字),密码为身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021/5000322313003012.shtm
9.第一学期校本培训工作总结2、努力抓实了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1)加强信息服务,为教师研究提供方便。组织全体教师采用集中和自学的形式,学习20xx年版的《课程标准》,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按要求将自学内容及时记录,写出读书笔记,每月组织检查。还订阅了《浙江教育》、《小学教师》等大量教育教学期刊,供老师学习借鉴教科研前沿https://www.unjs.com/gongzuozongjie/4023896.html
10.浙江省教师培训质量监控管理平台调查问卷尊敬的老师,您好!为了更好地完善质量监控管理平台,便于开展教师培训相关工作,我们特开展本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希望能得到您的真实想法与宝贵意见。谢谢您的合作! 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 *1. 请选择省份城市与地区: *2. 您的角色是?【多选题】 https://www.wjx.cn/jq/32418703.aspx
11.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总结精选15篇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及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元月15日至17日,城关中学举行了为期三天的教育资源云平台及电子白板应用等方面的校本培训,开展了学校、年级组、教研组等不同层面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论坛及年终总结会,全体老师都积极踊跃地参加了本次活动。 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1147940.html
12.浙江省中医降提升服务应用系统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23年浙江省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补招录工作的通知2023-08-28政策法规 查看更多> 基地信息 查看更多> 下载中心 查看更多> 中医继教操作手册和远程课程技术要求2024-07-04版权所有: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 CopyRight By www.zjgme.org.cn 技术支持:北京华医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zjgme.org.cn/
13.淘课网淘课网联合全国数万优秀培训师和培训机构,给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互动的、积聚人脉的管理培训服务.包括提供培训需求诊断、培训课程采购、培训资料下载等服务.https://www.taoke.com/
14.教育部:遏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恶意涨价等乱象违规机构通报为加紧规范当前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管理,遏制恶意涨价、倾销课程等乱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1月27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召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头部大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坚持科学选拔人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严https://edu.sina.cn/eduonline/2022-01-30/detail-ikyakumy333502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