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线上教学”是我校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的重要体现,我校积极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与挑战,统一思想,主动求变,勇于探索。根据《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安排》,4月20日至4月24日我校以线上教学的模式继续开展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第九周的教学工作。
一、基本情况
4月20日至4月24日期间,共有在线教学课程260门、1468门次;共有同学46148人次上课;共有194位教师进行了在线教学。学校积极落实了在线教学第九周对同学“全覆盖”的要求,基本保证同学每天在线学习。
二、信息反馈
国际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王兰:
通过前期对2019级市场营销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调研发现,只有8.82%的同学对市场营销专业在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非常清楚,一般、不太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共占35.29%的比例。5.88%的同学目前对未来的就业意向非常清楚,一般、不太清楚和完全不清楚共占47.06%的比例。
利用腾讯会议进行课上小组作业展示+答辩,得益于前几周网络授课的成功开展,同学对于腾讯会议如何进行PPT播放、如何开麦、开视频等功能非常熟悉,小组作业展示效果较好。每组陈述完,其他组同学可以随机提问,任一组员均可回答问题,最后由教师提问和从评价标准的7个方面进行总结和点评。
戏剧影视美术专业教师杨婕茹:
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推进,大家已经完成了前九周的线上学习,经过这几周的不断磨合,我和同学们都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也逐渐适应了线上教学的新模式,虽然与以往线下讲学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为了能让同学们很快的融入课堂,我在备课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和研究教学方法,总结出了不少有利于孩子们学习和理解的经验。
接下来的几周教学内容越发的重要且接近核心,难度也在随之增加,希望之后的教学一切顺利,同学们也能汲取到更多的知识。
工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教师高金桥:
线上课堂以腾讯会议为主,给同学们进行板书讲解。授课期间采用随机点名的方式进行抽查,为了保证大家的学习效果,鼓励同学们们在聊天室互动并截图记录。
除了保证线上互动的质量,课后作业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闭环,基本上每周都会给同学们布置翻译作业,在中英互译中强化英文运用的水平以及重点单词的巩固。
人文学院思政教研室教师杨晓琴:
不知不觉线上教学已经进入第九周了,每周每天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早已经没有了刚开始线上直播授课时的那种紧张与忐忑。对于九周以来的线上教学,我的感受很多。
一、线上直播教学课程准备比线下课堂的内容还要多。
线上直播教学要比线下课堂教学复杂得多。这是因为,直播授课不仅仅要准备网络硬件、软件,还要充分备课、备同学,要花费比线下课堂还要多的心思和努力管控课堂、检测教学效果。
线上教学的短板是没法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无法督促同学们的听课状况,这需要我在课件制作、案例选择、知识点讲解、考勤提问等问题上花费更多的心思。如果一下午四节课连上下来,疲劳的感觉远远超过课堂教学的感受。
二、线上直播教学对教师与同学们的要求更高。
线上教学对同学的要求更高,要求同学们有高度的自觉和自制力,能克服网络课程随意性听课的挑战。如果同学们能做到认真听课,记笔记、做作业、回答问题,就需要他们能像正常课堂上课一样,人在课堂,心更在课堂。但是,思政的大合班课程这一点效果还是很不理想的,一部分同学还是管不住自己,表面上在线听课,但实际上并没有在真正听课。这一点从提问和做作业就能直观地检测出来。
三,线上教学需要更多的过程考核手段来检测同学们的学习状态,教师的工作量更大了。
由于不能面对面教学,线上教学时教师为了检测同学的学习效果,掌控课堂听课状态就需要准备比线下课堂教学更多的过程考核的手段。比如: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单元小测、课堂提问、笔记检查等等,这些工作量要比课堂教学的内容多出很多。所以,教师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付出的体力、脑力劳动也比线下课堂教学的更多。
四、线上教学也给教师授课新模式、多手段提供了非常好的途径。
国际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郭伟:
虽然偶尔网络有断网的情况,同学们大都对我特别理解,耐心等待我通过录视频的方式补课或等待网络畅通再学习,我没有听到任何怨言。讲到涉及逻辑计算、财务基础、股票软件的使用、新的概念和指标的时候,如果同学们感到有难度,通过讨论区给我反馈,我放慢讲课速度,又重新给同学们进行讲解,直到同学们在讨论区确认懂了之后,再讲解新的内容。
总之,从传播知识点和答疑解惑的角度,我认为网络课程和现场授课目前观察效果不会有很大差别,通过讨论区互动,可以减轻有些害羞的同学不敢表达的心理,感觉同学们更加主动能够反馈课堂问题了。课后,也会查看同学的笔记,对于记得认真的给予表扬,不是很认真的同学督促其补充和加油!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段雪丽:
虽然刚开始的直播让我和同学们有些紧张和担心,但是经过半学期的直播课,不断尝试多种在线授课方式,这无疑也是一种收获,对于同学们而言,除了应该学习的课程外,自我管理能力和网络资源的应用能力应该都有提升;对于我而言,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敢于面对直播课堂,学会应用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尤其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技能。
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师王禾奕:
课程已经进行到第九周,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们,基本上都从最初的磨合期到适应期再到当下的疲态期。课程即将过半,如何保持同学们学习的新鲜感,再次激发同学们的线上学习兴趣已然成为老师在备课中需要考虑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看到同学们的评教反馈后自己颇感泄气,本想通过不同的在线授课方式鼓励同学们参与到课程中来,但效果却不如自己预期的那样完美。在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度沟通后,我将课程做了如下改进:
1.调整线上授课平台
最初我的课程是腾讯会议加雨课堂模式,但同学们的反馈是电脑加手机答题的模式过于繁琐,于是我去掉了雨课堂答题,改为腾讯会议聊天区进行问题探讨。在授课过程中,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实时反馈。这样一来,感觉师生关系融洽了许多,教学过程也更加顺畅。
2.作业更加开放性
在进行了教学反思后,发现之前在布置作业时确实比较机械化,因此在近两周布置作业时作业内容更具有开放性,让同学们有更多选择的可能,能够结合当下发生的一些新鲜事利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在文创课上,我结合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招生宣传让同学们完成作业,同学们能发挥自己的创意完成宣传视频和招生海报,还有的同学将专业宣传与线上云赏樱相结合,很契合当前的招生情势。从同学们们完成的作业中,我发现以前看似很低调的同学原来非常具有创意思维,这也是线上教学带给我的一些发现。在无法面对面教学的当下,不少同学们其实还是想让老师更加了解他们,而我结合实际布置的作业恰恰打开了这样一扇窗。
学期即将过半,总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真诚地与同学们进行沟通。作为老师首先是把自己的课备好,而课程内容可以从同学们的兴趣点出发,课程要随时进行更新与调整。现在的我也会在课前放一些励志歌曲,虽然无法面对面授课,但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国际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陈崇:
诚然,网络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延续的设计课面授教课模式,这意味着其硬核劣势,比如:
2.实验类作业课上实践与指导,交互设计课经常需要编码和硬件工具互动实验,以检验创意的可行性。由于设计学科教学内容的多元,线上教学除了内在要求教师充分备课,还要预备多套教学方案。尤其是课程进行到第九周,很多同学们对线上课堂新鲜感已经过了,这就要求多套教学手段来有效地组织课堂的讨论和互动。
3.除了教师付出的翻倍努力之外,线上教学要求同学们有高度的自觉性。除了克服惰性坚持听课的挑战外,还要克服硬件设备落后、做作业材料不足、听完就忘课下认真复习等线上课堂弊端,不定期抽查成为必要手段,可以有效杜绝同学们挂机的情况。
在此特殊情况下,我们要有的放矢积极开拓合理而高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效技术支持来保证教学效果,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已经结课的课程要撰写总结、批改成绩、整理优秀作业线上展览,新开课的课程要准备教学PPT,课程资料,计划大纲,同学们线上见面会,留课前作业等。
课堂平台我主要以使用腾讯会议为主,全程稳定且卡顿现象很少,就是不能同时全班开着视频,因为家用路由器不够的原因也担心有些同学们的网络不太稳定,影响听课效果。为了避免同学们们走神,我会在课程中间停下来,就刚才讲过的重点难点知识抽查提问,讨论。这样不仅有效避免线上课程互动差的不足,也可以起到监督和加深难点知识理解的作用。同学们或上麦或文字,课堂互动十分积极。线上课堂新模式、多元手段是我课堂一直寻求的突破,“互动式”课堂符合“开放式、国际化、应用型”的教学定位。当然线上课堂要求教师解锁更多元的软件与线上知识,这些都是除了网课带来的辛苦之外的意外收获,提升了自我职业能力。
三、合理改进
通过九周的线上教学实践,教师们和同学们发现,在线教学除了必须克服师生高水平互动等难题之外,也被激发出传统课堂所不具备的诸多优势。这场疫情改变了教师们的教学方、转变了教学观念、学习了现代教育技术、为实现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做了技术准备和心理支持。同时,也改变了同学们的学习环境,改变了教学管理的常规形态,却没有改变教师们对教学方式的探索和教学效果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线上教学过程中,学校将会同各二级学院积极总结分析,及时解决共性问题,并加强对教师教学的督查和指导,继续推广借鉴线上教学优秀案例经验,鼓励加强教师间交流研讨,不断提升教师线上教学技能和水平,充分调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保障线上教学质量和运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