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微波光子学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光通信技术》官网

微波光子学作为融合了微波射频技术和光电子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广泛应用于通信、传感、生物、医学、航空航天、军事和安全等领域。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系统向宽带化、阵列化和小型化不断发展,微波光子技术被认为是解决信息系统面临的速率和带宽瓶颈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不仅具有微波射频技术泛在与灵活的优点,而且具有光子技术宽带与高速的优点。

为了总结交流我国微波光子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外微波光子学技术发展和交流,开拓微波光子学技术应用领域,中国光学工程学会联合多家单位将于2023年7月7-9日在南京举办“第八届微波光子学技术及应用研讨会”。会议以牵引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需求、推动工程应用为特点,聚集微波光子学技术领域的领军专家和科技团队,搭建无缝对接的交流合作平台,形成合力,促进微波光子学自身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应用领域的产业发展。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承办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

空间微波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智能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探测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北省光子信息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西光网络与光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多维感知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办单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支持单位

珠海天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鳌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星光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瀚宇光纤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武汉光实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仕佳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市晧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盈思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康冠世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大会主席

吕跃广(院士,中国工程院)

祝宁华(院士,中国科学院)

姚建平(院士,加拿大渥太华大学)

大会共主席

杨小牛(院士,中国工程院)

王永良(院士,中国科学院)

王沙飞(院士,中国工程院)

罗先刚(院士,中国工程院)

苏东林(院士,中国工程院)

罗毅(院士,中国工程院)

程序委员会主席

李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潘时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组织委员会主席

胡明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孟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李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陆志宏(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孟飞(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

李朝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朱文贵(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刘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李立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陈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征文方向

1.高速宽带光电子器件

2.微波光子集成芯片

3.数字和模拟微波光纤链路

4.光子学微波信号产生和分配

5.宽带微波光子处理技术

6.微波光子波束成形技术

7.光子模数/数模转换器

8.微波器件和系统的光学表征

9.微波光学超材料与超表面

10.微波光子雷达与成像

11.微波光子传感与测量技术

12.毫米波和太赫兹波微波光子技术

13.光与无线融合微波光子技术

14.光子学毫米波/太赫兹通信与检测

15.微波光子技术的航空航天应用

16.微波光子技术的生物医学应用

17.微波光子学技术的创新性应用

18.智能微波光子技术

19.空间激光与微波通信技术

20.微波光子通信对抗技术

大会报告

●JoseCapmany(瓦伦西亚理工大学UniversidadPolitecnicadeValencia,Spain)——ProgrammableintegratedPhotonics:leadingthenewrevolutioninsignalprocessingandcomputing

●姚建平院士(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微波光子与光子集成

●常瑞华院士(深圳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VCSEL光芯片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重要价值和应用

●潘时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波光子技术的雷达应用与发展思考

●陈建平(上海交通大学)——光模式转换技术最新进展及集成化发展趋势

专题分会

专题一微波光子器件和集成技术

召集人:

瞿鹏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恽斌峰(东南大学)、钱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亢海龙(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委员(音序):

戴道锌(浙江大学)、孔月婵(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刘宇(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刘建国(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熊兵(清华大学)、张新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秘书:

肖永川(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

邀请报告(音序):

●陈开鑫(电子科技大学)——应用于薄膜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低成本高效模斑转换技术与低功耗热偏置技术

●崔大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研究所)——高速高功率光电探测器技术与进展

●冯俊波(联合微电子中心)——微波光子硅基混合集成技术

●高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面向雷达系统的微波光子技术应用挑战与对策

●国伟华(华中科技大学)——基于薄膜铌酸锂的调制器研究进展(主旨报告)

●孔月婵(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微波光子芯片及集成技术(主旨报告)

●时尧成(浙江大学)——硅基微波光子器件集成技术研究

●孙长征(清华大学)——面向微波光子学的高性能光调制器与光探测器

●谢小军(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高效薄膜铌酸锂异质集成光电探测器

●恽斌峰(东南大学)——光控多波束形成芯片研究现状与发展思考

●张文富(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频梳技术与应用研究

●周林杰(上海交通大学)——硅基相控阵激光波束成形和扫描(主旨报告)

●朱文国(暨南大学)——铌酸锂电光高速扫摆器研究

专题二微波光子处理技术

周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刘阳、郑小平(清华大学)

陈建平(上海交通大学)、陈明华(清华大学)、戴一堂(北京邮电大学)、顾杰(电子信息控制重点实验室)、马达(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徐坤(北京邮电大学)、张杰君(暨南大学)、赵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赵明山(大连理工大学)

张博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陈明华(清华大学)——硅基集成微波光子信号产生与处理技术探讨(主旨报告)

●江天(国防科技大学)——光频梳光源及其在微波光子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唐震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波光子混频技术及应用

●杨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硅基芯片化超宽带光控波束形成技术

●钟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面向全光处理系统的微波光子关键技术

专题三微波光子雷达及关键技术

潘时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予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王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杨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二十三所)、李王哲(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陈向飞(南京大学)、李沛轩(西南交通大学)、李若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刘尊龙(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三十五所)、王安乐(空军预警学院)、于晋龙(天津大学)、莫修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张亚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董屾(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微波光子雷达应用探索与挑战

●刘永(电子科技大学)——面向雷达系统的微波光子信号源及数字化接收技术(主旨报告)

●莫修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微波光子技术在机载平台的应用(主旨报告)

●王祥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波光子宽带稀疏成像雷达

●邢孟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光子雷达超高分辨成像和新体制研究(主旨报告)

●周沛(苏州大学)——基于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的宽带雷达信号产生及应用

专题四微波光子通信技术

张杰(北京邮电大学)、尹怡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李少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董毅(北京理工大学)

池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邓雄(西南交通大学)、高永胜(西北工业大学)、李朝晖(中山大学)、裴丽(北京交通大学)、秦玉文(广东工业大学)、王云才(广东工业大学)、尹飞飞(北京邮电大学)、余思远(中山大学)、余显斌(之江实验室)

王怡昕、尹子恺(北京邮电大学)

●常林(北京大学)——面向高速率微波光子通信的下一代集成光源

●丁伟(暨南大学)——基于反谐振空芯光纤的微波光子链路

●唐明(华中科技大学)——基于空分复用光纤的微波光子信号传输与处理(主旨报告)

●魏伟(北京理工大学)——微波光子多天线相参收发通信系统

●闻和(北京邮电大学)——支持通感一体化的微波光子技术平台

●张俊文(复旦大学)——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的毫米波太赫兹智能融合通信

专题五智能微波光子技术

刘永(电子科技大学)、邹卫文(上海交通大学)、李伟(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

陈宏伟(清华大学)、董建绩(华中科技大学)、项水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伟锋(北京理工大学)

曾珍(电子科技大学)

●陈宏伟(清华大学)——集成光学衍射神经网络

●戴道锌(浙江大学)——高性能硅基微波光子器件(主旨报告)

●董建绩(华中科技大学)——可重构光学矩阵运算芯片

●郭旭涵(上海交通大学)——多维硅基光场调控和单片集成

●项水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基于半导体激光器的光脉冲神经元和光神经形态计算

●张伟锋(北京理工大学)——硅基微波光子可重构信号处理器

●赵尚弘(空军工程大学)——面向电子战的光子辅助微波频率测量关键技术(主旨报告)

专题六微波光子测量与传感

郑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涛(重庆大学)、邹喜华(西南交通大学)、张尚剑(电子科技大学)

蔡海文(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龚鹏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林桂道(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王祥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李奕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黄礼刚(重庆大学)——基于外腔自适应分布反馈的超窄线宽激光时频调控及动力学测量研究

●王文亭(中科院雄安创新研究院)——高性能集成化光学频率梳器件

●王子南(电子科技大学)——基于正交信道的大带宽准分布式声波传感

●韦联福(西南交通大学)——基于液氦上电子系统的微波弱信号量子探测

●朱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波光子信号多维参数测量

●郝腾飞(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基于光电振荡器的微波光子信号产生与处理技术(MPTA2023-11-004)

专题七光子AI处理和量子计算

范静涛(清华大学)、董晓文(华为公司)、虞绍良(之江实验室)

苏翼凯(上海交通大学)、石暖暖(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王健(华中科技大学)

胡勇(之江实验室)

●王兴军(北京大学)——高算力密度硅基光子加速器(主旨报告)

●丁冬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微波传感

●林晓(浙江大学)——界面切伦科夫辐射

●强晓刚(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硅基集成光学量子计算技术研究

●田永辉(兰州大学)——基于片上多维复用的神经网络光子加速器

专题八激光微波融合通信技术

徐常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韩秀友(大连理工大学)

李小军(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刘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徐忠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俊文(复旦大学)

梁慧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

●韩秀友(大连理工大学)——微波光子有源对消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主旨报告)

●李嘉琪(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面向高集成多功能飞行器的微波光子射频前端应用技术

●李宇航(清华大学)——面向空间相干光通信的kHz线宽多波长光纤光源

●梁慧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星地链路激光微波一体化传输技术

●汪滴珠(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空间激光通信技术发展及思考

●赵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超宽带微波光子传输技术

●于文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无人机蜂群分布式高精度协同技术(MPTA2023-19-003)

专题九面向通抗的微波光子技术

谭庆贵(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刘明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钟欣(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陈智宇(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顾华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蒋炜(空间微波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李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二二厂)、马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孙树风(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吴龟灵(上海交通大学)

孙一唯(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刘静娴(微波光子技术四川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从系统视角探索微波光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主旨报告)

●宋新刚(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抗干扰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及微波光子技术应用

●陶理(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微波光子毫米波抗干扰通信技术

●王文杰(西安交通大学)——微波光子在信道模拟中的应用研究(主旨报告)

●翟伟乐(西北工业大学)——光子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技术研究

●朱子行(空军工程大学)——光载无线通信射频干扰消除技术

同期活动

活动一产学研圆桌论坛

本活动将围绕微波光子学领域的焦点问题和开放性话题,通过不同视角的争辩与质疑,碰撞观点,打开思维,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立以应用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主题:集成微波光子技术

●召集人:潘时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简介:集成化是微波光子系统得到大规模应用的前提。微波光子技术的光电融合属性决定了微波光子集成芯片具有频率跨波段、结构跨尺度、材料种类多、工作机理多等特点。本圆桌论坛针对微波光子应用对高性能高集成芯片的需求,研讨集成微波光子技术的发展路线、关键技术、平台建设以及产业化。

●发言嘉宾:

周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微波光子系统集成与封装的一点思考

李明(中科院半导体所)——集成化光电振荡器

余思远(中山大学)——面向微波光子的光子集成

孔月婵(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微波光子异质/异构集成关键技术

冯俊波(联合微电子中心)——硅基微波光子芯片集成技术面临的挑战

李强(南京理工大学)——集成微波光子芯片热管理挑战与关键技术

陈向飞(南京大学)——精准光子集成及其在微波光子学应用

活动二专家讲座

本活动将邀请微波光子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授课,围绕重要的基础概念、原创成果和前瞻理念开展学术报告和知识讲座,帮助听众深化理解、激发兴趣、开阔视野。

1.电子战的基本原理

●主讲人:

周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2.微波光子频谱处理

戴一堂(北京邮电大学)

活动三微波光子企业家论坛

本次交流会将邀请多位在创新创业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科创企业、科研院所、创投机构和媒体代表,介绍自己在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实践与经验,共同探讨微波光子学领域的技术演进路线、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聚集策略。

●主题:微波光子技术产业化

●召集人:王天祥(华为公司)、傅剑斌(苏州六幺四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王天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微波光子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潜力和产业化前景

宗柏青(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MWP会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的通用目的技术吗?

肖希(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面向微波光子应用的硅基混合集成光子器件与产业化

刘朋(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波光子技术在航空航天的应用与产业化

周科吉(玖锦科技有限公司)——微波光子领域光电测量应用探讨

何迟光(珠海天启技术有限公司)——RoF行为模型及其产业化应用

活动四技术难题“揭榜”公告

微波光子技术正处于从基础研究向实际应用发展的关键时期,但仍然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为了挑战行业难题,组委会在会前发布微波光子技术难题“揭榜”公告,采用揭榜挂帅方式提出若干项微波光子技术关键难题,欢迎全国35岁以下青年学者揭榜,揭榜成功者将有确定的支持渠道(国家级)。会议期间有意向的揭榜者针对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在会上与专家进行交流。此次揭榜活动的目的是引导青年学者踊跃投身科研攻关第一线,促进青年学者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活动五工艺平台/创新技术/产品展示

活动六人才招聘

活动七中国微波光子学术新星快报告

投稿指南

投稿要求

2.如果您希望发表到会议的合作期刊,请作者按照期刊的格式要求提交全文。通过期刊初审后我们将以邮件形式通知作者。

投稿网址

截稿日期

2023年5月31日(第二轮)

支持期刊

PhotoniX(SCI)、ScienceBulletin(SCI)、Opto-ElectronicAdvances(SCI)、PhotonicSensors(SCI)、SPIE会议文集(EI)、红外与毫米波学报(SCI)、红外与激光工程(EI)、光学精密工程(EI)、光子学报(EI)、中国光学(EI)、半导体学报(EI)、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中文核心)、现代雷达(中文核心)、光通信研究(中文核心)、光通信技术(中文核心)、半导体光电(中文核心)、物理等。

会议注册

注册网址

会议费

●3209元/人,2023年6月16日前缴费优惠为3009元/人。

●学生优惠为2209元/人(不含在职学生),2023年6月16日前缴费优惠为2009元/人。

缴费方式

1.银行汇款:

户名:中国光学工程学会

账号:0200296409200177730

开户行:工行北京科技园支行

附言备注项:MPTA+参会人姓名

2.在线支付:

注册完成后,可跳转到在线支付页面,选择“支付宝”在线完成支付。

酒店住宿

●会议地点:

南京珍宝假日饭店(南京江宁店)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双龙大道1706号

●住宿费:

住宿费自理,会议协议价:高级单间440元/间/晚(单早),高级标间440元/间/晚(双早),豪华双床房470元/间/晚(双早),行政标间490元/间/晚(双早)

THE END
1.线上教学老师招聘网2025年线上教学老师招聘信息线上教学老师招聘专场进行时 10万起 全国学历不限经验不限 汇聚众多行业名企 领导好发展空间大五险一金 本期新增2908个职位 在线教育50-99人 林女士 人事行政总监 线上教学老师 【沈阳-东湖】 5-10k 经验不限大专 一生万物 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在线社交/媒体不需要融资1-49人 https://www.liepin.com/zpxsjxls10t7t/
2.@所有人春风送岗:有一种心安一一家门口就业澎湃号·政务二、招聘岗位:淘宝客服 主要工作职责: 1、负责公司产品在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的客户在线咨询。 2、维护客户关系,用心跟进好每个下单客户,客户收到货以后,引导客户给予好评,保证店铺的评价和评分,避免投诉和差评。 3、负责店铺直播,讲解商品,与客户互动回答问题。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203752
3.面向全国日本招聘:网络在线在家兼职日语老师,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人数: 20 招聘对象: 社会人才 工作地区: 山东-青岛市 年龄要求: 不限 专业要求: 不限 收藏职位 推荐给好友 打印 微信分享 职位已停招职位描述: 岗位职责:在家通过电脑网络在线授课。根据自己的日语情况,授课内容在下面课程中任意选择:日语入门课、口语课、听力课、动漫赏析课、游戏赏析课、声优配音课、https://yjs.job1001.com/job_detail/cm1457853454649_47448170.htm
4.中公网校【中公网校】中公教育旗下在线学习培训辅导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直播授课、班主任督学、题库练习等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教学讲练多位一体的学习体验。课程涵盖国省考、事业单位、教师、金融银行、国企、警法等公职考试。http://edu.offcn.com/
5.7月9日截止!天津外国语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线上教学人员招募通知授课方式:在线授课 授课平台:塔德奥大学自有教学系统 每班课时:4小时/周 教材:《新实用汉语基础教程》(第一册至第四册) 二、报名条件 1.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文专业、西班牙语专业等相关专业背景,需要有实际线上或线下对外汉语教学经验。一外或二外为西班牙语,能使用西班牙语进行交流。 https://duiwaihanyugkk.com/h-nd-232.html
6.教育部暑期严查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北京9月新学期教师轮岗抢抓毕业生离校前关键期,5月6日至6月10日,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和徐州工程学院四所在徐高校联合举办“新疆地区”“传媒艺体类”“人文社科类”“理工基础类”四场线上招聘活动,重点为相关专业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以及意向到边疆就业的毕业生搭建求职平台。四场招聘累计参会企业242家,1485人投递简历https://edu.sina.cn/eduonline/2022-07-22/detail-imizirav4934047.d.html
7.河南5部门鼓励疫情期间线上职业技能培训,9大平台免费开放!做好疫情期间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与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衔接,加强与人力资源市场就业需求信息对接,鼓励企业依托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开展网络招聘。建立劳动者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台账,做好培训积分管理。 ●实施流量优惠、技能培训补贴等支持政策 基础电信企业对在疫情期间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予以流量优惠,加大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https://www.henan.gov.cn/2020/02-12/1291601.html
8.潜在周报:第42周收录193起投融事件,国内外O2O领域出现井喷现象投资方未透漏。自客是广州老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自由职业者招聘平台,为连接企业、自由职业者、多重职业者而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自客于2016年8月22日正式上线,网页版、微信端同步开放。自客倡导“人才共享”,致力于解放人才价值,成就每一个自由职业者的梦想。 https://www.tmtpost.com/2503435.html
9.公司工作计划(通用15篇)技术比武、鉴定考试等灵活多样形式;在培训方法上要把授课、主角扮演、案例、研讨、现场观摩等方法相互网站文章撰写发布xx篇、微信粉丝用户达xx人、建立具有我司特色的全方位网络营销平台和工作流程等,这些人员招聘是综合办公室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随着政务区各项配套设施的建成,物业基层人员处于一人难求的局面https://www.unjs.com/fanwenku/419608.html
10.早道网校早道网校-数万人在线学习的权威日语学习网站,首推直播+录播授课模式,以“快学快用”为核心,通过“讲,学,练,测,评”教学体系辅以强大的课后管家服务,帮学员高效地完成在线日语学习目标!http://www.izaodao.com/
11.在职研究生招生联展网在职研究生招生联展网是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发布平台,为学员提供准确的在职硕士、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职博士、高级研修班、中外合作办学等在职读研类别的招生简章、招生学校、招生专业、招生地区、报考条件、报名时间、报名入口等内容,是报考在职研究生的门户网站。https://www.eduour.cn/
12.硕博英才网博士招聘高校人才招聘教师招聘硕博英才网-本网收录了高校高层次人才招聘、教师招聘、学科带头人等招聘信息,是海内外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求职查询平台。 微信公众号 博硕社群 发招聘 特推北京大学医学部韩国军课题组2024年招聘博士后 特推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2024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高层次人才) http://www.shuobojob.com/
13.关于培训方案14篇在线考核考题由各位授课教师提供,人力资源部统一上传到e企学企业培训平台;线下应用考核通过观察测试等手段考查受训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对培训知识或技巧的应用及业绩行为的'改善,由其所在部门的领导、同事及人力资源部共同鉴定。 八、培训评估: 通过培训后的各种问卷调查和一段时间后的员工表现综合评估培训效果,发现培训中https://www.ruiwen.com/peixunfangan/542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