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现象你熟悉吗?手机,我们生活中已经离不开了?你是否想过,作为中学生,手机对我们的作用有多大,手机对我们又有多少危害?
初一男生的小翔(化名)在记者发毒誓保证不会告诉他爸妈后,终于同意向记者展示他手机里的秘密。
他手机的“收信箱”,其实空空如也。“我每次看完短信都会立即删掉,如果让爸妈看到可是不得了。”
在之后短短的30分钟内,手机“嘟嘟”的短信声响了大约60次,平均每分钟两次。记者对他“指尖运动”的熟练程度惊叹不已。他每分钟能输入约30个中文字!
小翔骄傲地向记者提供了他的最高纪录———每天发300多条短信,妈妈因考试奖励的充值卡里的150元不到一星期就让海量的短信消耗了。
记者“贴身追踪”小翔一周,发现他的短信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同学间的感情问题,二是港台的娱乐“星闻”。而关于学习方面的,只有一条:“数学第三题选C!”
小翔的母亲告诉记者,给孩子买手机主要是为了安全。“我们工作都很忙,他放学后得自己坐车回家,有时还要自己去上补习班,我们放心不下,怕路上出危险。另外,他和同学之间也可以交流一下学习问题。”
.........
合作讨论: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
(分小组合作讨论,综合各小组成员意见,选定中心发言人准备展示。)
利的方面:
①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②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③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④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⑥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手机对学生的危害: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
手机网页可以随时浏览到黄色、暴力内容,而且可以随时利用短信等进行传播。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
现在的部分中学生简直是父母身上的吸血虫,总有许多中学生缠着父母买。不给孩子买吧,怕同学瞧不起孩子,难为了家长,助长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
思考: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老师建议:校内没有带手机的必要
中小学生在校内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在校内如果有急事,可以借老师的手机打一下,完全可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没有带手机的必要。
⒈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到校是合法的
《教育法》:
第26条第1款要求学校“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第28条第1款要求学校“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⒉对违规学生的手机可暂代保管
《教育法》赋予学校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为学校的教育管理预留一定的伸展空间,有专家认为:学校的自由裁量权必须在学校目的的达成与学生权利的保护两种利益间求取最佳的平衡点,要遵循最小侵害原则。代管不是处罚而是救助,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暂时远离诱惑,它遵循了“出于善意,着眼于学生更好发展”、“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的教育性原则”。
国外的做法:
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
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
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
德国:欲禁止手机在学校使用
德国已开始就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问题展开了公开讨论。
强烈建议:
(1)有手机的抓紧拿回家;没有但是有这个想法的,立即取消这个想法!
(3)严禁中学生在校园内携带手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结束语:
同学们:
想想劳碌的父母,为了自己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校园里倡导禁止使用手机,共创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
关键词:手机使用PPT课件,手机使用主题班会PPT下载,健康主题班会PPT下载,.PPT格式;
本站素材仅供学习研究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