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莺飞草长,爱的人正在路上,我知他风雨兼程,途经日暮不赏,穿越人海,只为与你相拥。”
刷抖音时,娱sir听着这个BGM的声线与易烊千玺有些相似,好奇难道四字弟弟发了新歌?于是就打开了音乐app,按照惯例使用检索关键歌词,找出歌曲。
(截图来自网易云音乐)
检索结果有5个,番位第一的是歌名为“此时已莺飞草长”,出自网易音乐人:初相见。由于娱sir对网络歌曲演唱者没有那么熟悉,但按照惯性还是点开了平台检索结果的第一首。
这一点开,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首歌,歌曲是纯音乐,但与娱sir听到的正版《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毫无关系,就只是采用了副歌流传度最高的歌词作为歌名。
不是洗歌,就是贴着名字蹭热度,华语音乐什么时候成了这副模样?
是碰巧同名还是职业“碰瓷”?
网易云音乐显示,这个用户名为初相见的音乐人,目前共计出了63张专辑,49首歌曲是2019年6月之后上线的,其中《阴天傍晚车窗外》属于付费收听歌曲,2元/张,目前销量271张,创作于2019年8月1日,于2019年8月15日上线。
换句话说,这首使用了孙燕姿《遇见》歌词为歌名的曲子,初相见社团成员(这居然还是个社团)夏欧用了14天创作并制作完成上线。
如果是《遇见》是陈年老歌不能说明问题,那么与易烊千玺《陷落美好》同名或许就是赤裸裸的碰瓷了。
根据歌曲信息,《小欢喜》是7月26日上线,而电视剧《小欢喜》7月31日上线,两者前后脚。
这样的情况,初相见不是仅有的案例。
而相比初相见、九姨等毫不费力的纯音乐碰瓷,酷狗用户名为“不跑调”音乐人,碰瓷碰的就更加完整一些。
同样的歌名骚操作“我承认我自卑我真的很怕黑”“如不是你突然闯进我生活”等等。但是他填词了,有模有样的像是一首歌曲。
根据公开的信息显示,这位“不跑调”是墨枫文化旗下的音乐团队。天眼查显示,该公司于去年4月成立,酷狗音乐显示该公司旗下音乐人共计81位,但娱sir翻遍了这81位音乐人的信息,都未能找到与不跑调对应的人。
比起这些材料不全的公司,歌手信息不明的碰瓷,同名这个操作,宋孟君玩的顺手多了。重复一遍这位音乐鬼裁的名字,宋孟君,从百度百科提供的信息来看,09年出道。
在那些“掀起互联网C2B音乐新浪潮”的报道里,将这位多次深陷涉嫌抄袭的“音乐人”称为年“90后神曲偶像第一人”,夸赞他创造了一条独特的音乐制作流水线。
而所谓的音乐制作流水线,就用云猫文化的宣传案例来说明一下:
魔鬼逻辑,无懈可击。这样是不是就更好理解上文所提到的九姨、不跑调、初相见等所谓音乐人的操作了。
寄生虫式蹭IP
靠着所谓流水线做大做强的宋孟君,将这种模式称为互联网音乐C2B,也就是为市场需求提供音乐服务。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蹭热搜关键词来获取流量,与上面那些来历不详的所谓音乐人的操作是一模一样的,《王者荣耀》《王者峡谷》也是这个套路。
乍一听,好像没什么问题,可仔细一想,这些操作,好像在哪里见过?
网大届著名的蹭IP案例。
是那部叫《道士出山》的网大、是《汽车人总动员》和《汽车总动员》、是《我不是潘金莲》之后的各种9个“潘金莲”以及周星驰的《美人鱼》前后的超7类“美人鱼”等等。
彼时,网大的这类操作被称为“寄生虫”,紧跟着的关键词是“低俗”“low”以及“粗制滥造”。
而如今这些网络歌曲的生产流水线上,所谓捕捉热点,也不过是套着类似的壳,与正版前后脚,用正版的影子谋利。
配上总是好巧不巧像某首歌曲的调调,这种套路化的歌曲,的确是可以批量生产,可是一旦“创作”被批量化生产,音乐行业还有什么未来呢?作为创作者,无法惊为天人,那是天赋所限,有遗憾,不丢人。
但如果不能为这个行业锦上添花,冠着“音乐人”的头衔,是不是应该守住某些底线。
流量,是门生意
《天下无贼》里葛优扮演的梨叔,对着来打劫却结结巴巴的范伟说:我最烦你们这些打劫,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
洗歌至少还需要点“拼贴”技术,而蹭ip,识字就行。
无论是宋孟君还是那些在音乐平台上奇奇怪怪昵称的所谓音乐人,他们的蹭关键词法之所以管用,本质上跟平台的推荐机制以及监管有很大的关系。
但这些计划,奖励机制本质上都需要作品能够给出足够漂亮的播放量与点击量。
按照这个标准,2018年,在酷狗音乐宋孟君的个人歌曲播放量就达到了9.2亿。所有作品下载量达到了808万次。换句话,宋孟君拿来主义的流量,是一笔巨大的买卖。
“行业非常鄙视这样的行为,他不仅在败坏整个音乐行业的风气,还有损正版以及认真创作的音乐人的利益,甚至,容易滋生行业腐败。”
在所谓的工业流水生产线上,奖励创作如果变成了奖励快速涉嫌抄袭和花式蹭热度,除了谴责冒牌者,检索关键词推送的却是冒牌货这样的情况,平台亦有不可推卸的监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