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文+职业技能”语言服务新路

国际中文教育是中国提供优质语言服务的重要前提,而“中文+职业技能”是国际中文教育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中文+职业技能”不仅为语言服务提供多功能支持,也为语言服务顺应国际形势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资源机制建设、复合型师资培养、数字化赋能、多元主体间性角度切入,能够为探索如何实现“中文+职业技能”语言服务新路的可持续发展凝智聚力。

优化“中文+职业技能”资源机制

马莉高皇伟

联动内外发展。内外双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在驱动力是职业院校国际化,外在驱动力是国家政策和企业需求。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明确指出,要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加强职业学校与境外中资企业合作,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本土复合型人才成为境外中资企业的发展短板。中国职业教育体系规模虽然位居世界第一,但国际化经验尚有所欠缺。语言是复合型人才发挥作用的前提,复合型人才的缺失呼唤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而“中文+职业技能”正是其实现的有效途径。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需要。语言互通是经济往来的前提,“中文+职业技能”从语言学习的供给侧入手,将单纯的语言学习拓展到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其本质在于将职业技能作为中文的附加能力,实现语言学习的经济价值。这不仅有利于国际中文教育提质增效、增强中国职教标准话语权,而且能够满足本土学员职业规划需求,为当地提供经济动能和智力支持,有利于增进中外双方产业合作,实现经济互利共赢和双循环相互促进。

运行机制问题导致难以形成综合效应。首先,课程体系内部未能实现有机融合,中文与职业技能课程分散独立,二者甚至在学习博弈中此消彼长,最后折中的结果经常是中文占据上风,职业学习浅尝辄止,从而背离了培养初衷。其次,理论与实践的鸿沟未能破解,“中文+职业理论+技术实践”的组合出现问题,尤其是疫情期间云课堂和云实习的虚拟性使语言和职业实践的效果双双打了折扣。此外,配套保障措施不足,国家尚未出台对企业支持该类项目的优惠及经费补偿政策,办学过程中政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优化机制建设。增强资源的适配性,改善供需机制。“中文+职业技能”作为一种需求导向型语言教育,应实现从普适型向区域型、行业型转变,以语言服务为引领,对接当地实际需求和生源质量,注重与当地法规、文化相适应,灵活选择“中文+”的具体项目,推进职业中文教材本土化建设,打造双师双语型师资队伍。在培养方式上采取订单式培养,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快速满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力求使双方在语言和技术培养理念上达成共识。

(本文系教育部语合中心项目“‘一带一路’东南亚国家中文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研究”(20YH09B)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

培养“中文+职业技能”复合型师资

王燕飞

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海外产业一线对“中文+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新形势下的发展对语言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中文+职业技能”复合型师资培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严重制约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加快构建高素质复合型“中文+职业技能”师资队伍,是顺应世界各国对高水平复合人才需求的新举措,对助力中资企业在海外发展、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向纵深迈进具有重要意义。加大海外本土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是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途径。

强化协同,融合培养。国际中文教师和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缺乏融合,无法与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精准对接,成为当前师资培养需要破解的一道难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探索协同培养模式,重构培养方案,促进培养体系的多元化发展,为深入推进“中文+职业技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在职培训。推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普通高校国际中文教师的双向转化。一方面,职业技能专业教师应加强与本校语言类教师合作,创建教学研究团队,做好语言和技能教学的分工和衔接;另一方面,强化校际合作,促进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深度融合,合作共建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团队,互派教师到共建单位访学、讲学,共同参与研究课题,发挥各自在职业技能教育和国际中文教育中的优势,加强教学、科研、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不断完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联合培养复合型师资的教育机制。

三是企业孵化。促进企业职业技能人才成为复合型师资。企业车间的一线工人师傅熟知行业新动态、技术新发展、岗位新要求,是实施“职业技能”人才培训的一线教师。通过加强与国际中文教育的接触和合作,使他们了解职业汉语教材、教法,提升语言教学技能,从而助力“中文+职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海外:长远规划,大力扶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海外本土复合型师资队伍,是实现海外“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因此,应把培养海外本土复合型师资当作一个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培养水平,储备高素质的复合型师资。走出当前海外复合型人才过度依赖国内师资培养的窠臼,进入海外人才培养专业、精准、集约的轨道。

一是“引进来”。加大专业技能类公费留学生的比例,吸引海外高素质留学人员到理工院校、职业技术院校留学,从政策、资金面上提高职业技能专业对海外留学生的扶持;所培养的优秀毕业生,优先推荐给本土“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海外中资企业做复合型人才培训师,从就业上对留学生加强保障,解除留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二是“走出去”。加大复合型师资培训师的外派力度,加强与海外本土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联合培养,在本土高等院校开展中长期学历教育,培养“中文+职业技能”类师范生;在有条件的大学、鲁班工坊、孔子学院、中资企业、华人团体中开展短期师资培训,为本土中文教师和职业技能教师提供“中文+职业技能”在职培训。

三是开展“线上”培养。建设网络培训平台,加快网络课程开发,加强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促进数字资源和教学平台建设,打造网络课堂,实现云端授课常态化,解决“双师型”师资难以派遣以及海外学习者“进不来”的问题。

(本文系教育部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创新项目“基于三个平面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国际中文师资培训中的应用推广”(21YH014CX1)、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服务的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ZDA135-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推进“中文+职业技能”数字化融合发展

曾云

“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是我国从国家战略层面部署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发展提出的宏伟愿景。武汉大学赵世举教授强调,应努力构建以语言服务为理念,事业、产业、物业、副业、职业“五业”并举的多元化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新格局。加速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数字化融合发展,理应成为我国从语言服务大国迈向语言服务强国的应然之为和必然之途。

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从价值角度来看,“中文+职业技能”数字化融合发展通过同时提高学员的中文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进而实现高水平就业,最大程度地发挥语言服务强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同时也为国际中文教学资源的建设开辟了全新领域,体现出新时期积极的教育教学价值。

“中文+职业技能”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数字音/视频、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在线学习系统、仿真模拟系统、电子书籍、多媒体软件、电子文件、数据库等多种类型,具有处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呈现多媒体化、检索快速化以及平台互动化的独特优势。在开发模式上,应着力打造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共同体。一是“教教融合”,组建来自国际中文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领域的专家合作团队,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考评机制等层面实现协同共建;二是“教企合作”,教企双方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在人员、技术、资源等支撑条件上实现优势互补,并按照国家教育资源建设开发标准和技术规范共同推进开发任务。以《工业汉语》教材系列为例,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数字化资源的应用和设计主体,负责把握资源开发的方向和重点,而企业则承担开发方案的落实、操作指南的制定、产品的后期维护等各项工作,首期已完成在线学习网站和手机App终端软件的开发工作,在赞比亚等国取得良好的使用反馈。

加速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是实现“中文+职业技能”深度融合的核心支撑要素。加速建设优质数字化教学平台,应强调三大原则:一是“以教师为主体”,凸显教师作为开发者和建设者的角色;二是“以学员为中心”,平台应具备良好的知识管理功能和操作界面,能够满足学员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三是强调通过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以及优化师生的角色特征和行为控制,来实现高水平的师生互动。

在技术层面上,平台建设应避免功能和模式单一的突出问题,重点做好管理员、教师和学员等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为此,应高度重视科技赋能,邀请专业化的制作团队,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开发功能强大的网络课堂和智慧教室等教学平台,实现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以及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多地“鲁班工坊”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开发及应用步伐明显加快,有效保证了复合型国际中文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完成。

构筑数字化实训的新模式。“中文+职业技能”数字化融合发展以学员中文语言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升为主线,加速构筑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实训新模式,能够实现行业与学校、产业与实训、学与教、语言与技能的互联互通,从而生成丰富的语言服务内涵,助力提升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效能。

“中文+职业技能”数字化实训新模式以数字化实训应用系统作为依托,具有场景丰富、成本低廉的显著优势,既注重职业实操能力的提高,又强调中文语言环境的沉浸,能够在双轨融合中推进育人目标实现。国内已有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对“中文+职业技能”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开发及应用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北京利君成公司承建的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数字化虚拟实训室,融合了虚拟仿真技术、智能语音技术、3D显示技术等多项先进数字化技术,实现学员与工作场景的“亲密接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员的学习兴趣,更有效解决了传统实训存在的损耗严重、成本过高、覆盖面太窄的问题。数字化虚拟实训室专门嵌入了酒店管理中文学习模块,学员除了能够习得专业中文词汇及表达外,还可以与虚拟人物进行中文对话。

(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本科生学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江西省为例”(22YB16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赣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开创主体间性的“中文+职业技能”新局

白叶吴坚

为提高中文学习者应对日趋多元复杂就业形势的能力,为中文学习者提供更好的语言服务,帮助学习者过好语言生活,国际中文教育被赋予新的学科价值,“中文+职业技能”教育不仅成为学科发展新动能,也为语言服务提供了新思路——结合当下语言服务的实际需求,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参与主体不仅天然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且各主体均有自身优势主场。但各主体间内聚性不足,缺乏同一空间内的协作经验。打造具有主体间性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可为语言服务中的多元化主体搭建协作平台,让参与主体发挥自身优势,同时提供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语言教育和满足市场客观需求、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语言服务。

“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是以提供语言服务为导向的教育,其重要主体是学校,核心是教育。但除学校外,企业、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公益组织、华人华侨组织等都可能且应该成为参与主体。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政府机构、行业协会为教育质量保驾护航,企业、社会组织可为教育本土化的前期调研和后期评估提供重要信息。每一个环节都是重要的一环,打造具有主体间性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目的是使所有重要环节环环相扣,形成良好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学习生态系统,而良好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学习生态系统又是提供优质语言服务的重要基础。

时代发展需要语言服务开拓新思路,语言服务需要依托具有主体间性的“中文+职业技能”教育打造语言服务新格局,语言服务新格局则能够让中国更好地面向未来、联通世界。

(本文系教育部语合中心国际中文教育基地项目“服务海外本土中文教师的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构建与应用拓展研究”(22YHJD102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中文教师教育学院)

THE END
1.学职平台教育部指导建立,面向大学生群体的学业与职业发展平台。为学生选择专业、择业、就业,高校人才培养、选拔、就业指导,以及企业人才储备、招聘提供全面专业的服务。https://xz.chsi.com.cn/xz/zyts
2.学职平台本站血鸟导航提供的学职平台-全国大学生学业与职业发展平台相关数据内容都来源于网络或站长收集,不保证外部链接和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对于该外部链接的指向,不由血鸟导航实际控制,在2023年11月23日 上午6:53收录时,该网页上的内容,都属于合规合法,后期网页的内容如出现违规或不对称,欢迎联系我们邮箱进行删除https://www.baobaocun.com/thread-677403-1-1.html
3.就业网,三亚城市职业学院校长 。 王广发董事长还是北京市工商联(商会)副会长、南南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东宇全球化智库基金会副理事长、全球化智库(CCG)资深副主席、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会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思维与领导能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高端智库项目特邀研究员、外交学院董事、中国政法大学董事https://www.sycsxy.cn/h-nr.html?groupId=26&mid=12
4.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云南省昆明市|本科及以上|中国共产党昆明市委员会组织部https://24365.smartedu.cn/student/m/jobs/2905E17ED19100C0E0630A0100164DB5/detail.html
5.flask毕设校园求职平台(程序+论文)[5] 虞菊花, 乔虹. "基于Python的Web页面自动登录工具设计与实现"[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定义网页的结构和内容,如段落、链接、图片等。 CSS (Cascading Style Sheets):用于描述HTML文档的样式实践项目:通过实际项目来应用所学知识,这是提高技能的最佳方式。 程序界面: 源码、数据库获取↓↓↓https://blog.csdn.net/zhihao503/article/details/144349368
6.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官网手机端,领航未来的职业路径探索与综合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移动端平台,致力于引领未来职业路径的探索与研究。该平台提供职业规划的专业指导,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我及职业方向,进行个性化职业规划。通过综合研究各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提供实时职业信息更新,助力大学生明晰未来职业前景,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http://www.hnspacenet.com/post/67271.html
7.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就业工作人员及毕业生用户操作指南 2024-10-24 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通知 2024-10-23 笔谈|学深悟透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为建设教育强国提供有力招生就业工作支撑 2024-10-21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5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 2024-10-15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https://3mxlj.win.cy.ncss.cn/ncss/jydt/yw/
8.2019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电子商务(630801)。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基本修业年限 三年。 职业面向 与就业岗位 职业面向 本专业职https://www.hnwmxy.com/jiaoxuekeyan/jiaoxuebiaozhunfabu/rencaipeiyangfangan/2019_r/2020/0703/6462.html
9.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案例:淄博职业学院——数字赋能,助力高等学历解决了传统线下录课的场地、技术等问题。目前我院通过睿课软件开发制作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网络课程69门,积极探索山东省职业院校课程的共建共享机制。 图 睿课在线课程制作软件 4、搭建集“教、学、管”为一体的教学管理平台 网梯公司为我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配套的《淄博职业学院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平台》(如下图),该https://cdce.eol.cn/news/361857.html
10.@全体大学生,职业规划资源免费获取,千万别错过!由学职平台联合北大、北师大、南师大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领域教授、专家联合研发,测评结果准确,随时随地自主测试。 栏目2:职业探索 包含我的职业推荐清单与职业库。职业推荐清单中根据所学专业、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测评推荐了多个与你匹配的职业;职业库中,包含121项职业描述,详细说明了各项职业在做什么,具备的知识技能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485160
11.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图书馆江西省教育厅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何永明介绍:“目前,关于校企合作激励机制我们还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目的是希望解决职业院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办学活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向行业企业靠拢、与市场接轨。” 启动“职教高考”改革试点,打通升学通道 https://lib.ynenc.cn/xsdt/777939670395610715.html
12.探索无限可能,生涯咨询室为你“职”点迷津职业咨询预约方式及流程 一、微信公众号预约 1.关注“衡阳师范学院云就业平台”公众号,点击微信公众号右下角“毕业生”栏目进入“辅导预约”选择咨询师,点击左下角“立即预约”填写相关信息,选择咨询时间段,提交并确认预约后即预约成功。 2.点击链接进入公众号预约: http://jy.hynu.cn/detail/news?id=1086262&type_id=149
13.巴中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转发《四川势学技术厅关于发布2022年度现将《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发布2022年度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和人才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转发你们,请严格按照文件要求,仔细阅读通知及指南内容,认真研判,严密组织,积极申报。科研处受理截止时间为2021年8月17日16:00。各单位在项目申报过程中遇有疑问,可直接咨询省科技厅申报指南对应热线https://www.bzzyjsxy.cn/s.php/keyan/item-view-id-16313.html
14.关于大学职业规划范文(通用16篇)现代社会,对于大学来讲已经是普及全国了,并且也将近饱和状态了,因此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对大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要求也提高了,因此想要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学更多的知识。 四、职业环境 对于我们英语专业的人来讲,形式虽然还是可观的,但是挑战不断,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https://mip.oh100.com/zhichang/3476558.html
15.奋进2021?中国职教学会城市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提质培优为缓解城市间职教人才就业问题,推动技能型人才更精准与用人单位对接,努力打通城市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之间的壁垒,积极探索信息化互联对接平台,城职委组织力量开展了“职业技能人才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结对帮”方案研制,目前已经完成平台功能模块架构,正期待头部企业领衔落地。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https://www.chinazy.org/info/1040/10600.htm
16.工贸学院助力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建有温州唯一一家由高校运营的文创产业园区——浙江创意园,以此为依托建成国家广告产业园、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服务文创、设计、电商等行业;建有多个知识产权培训基地、人才培训基地以及特色产业学院,园区化协同育人成为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典范。 搭建跨域合作平台,探索产教深度融合https://www.zjitc.net/info/1016/59740.htm
17.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教育部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获得这个重磅消息后,小编就登入平台,探索了这个广阔的知识空间,并着重关注了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发现职教平台上不仅有职业教育各领域的课程,还有戏曲的沉浸式3D博物馆,十分惊艳。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开启这个智慧教育的 “元宇宙”,感受教育数字化变革带来的独特学习体验。国家职业教育https://www.cefaweb.com/
18.中国(陕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提出,探索 放宽特定服务领域自然人移动模式下的服务贸易限制措施,探索允许境外专业人才按照有关要求取得国内职业资格和特定开放领域的就业机会,按照对等原则推动职业资格互认;允许取得国际专业资质或具有特定国家和地区职业资格的金融、规划等领域现代服务业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在试点地区https://www.singlewindow.shaanxi.cn/c/a/12f9220a-6d28-4744-b366-118f693db762?st=3
19.欢迎访问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官方网站亲爱的同学们: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是由杨秀英理事长出资创办,2008年开始高等专科办学,2018年12月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是全国首批、海南唯一一所职业本科大学。学校秉承“科学、务实、厚德、创新”校训,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http://www.hnkjedu.cn/
20.让知识为生活赋能COSE职业技能在线学习平台是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推出的在线学习项目,通过COSE平台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提升职业素养,拓展职业方向。https://dev.91zhiy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