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育厅政策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设区市教育局、赣江新区社会发展局,各职业学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拓宽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现就进一步深化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立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探索创新政、校、行、企共同深度参与的职业教育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向县域下沉,针对性培养急需紧缺的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二、改革目标

一是通过急需紧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地方优势产业集群升级提供新动能;二是推动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县域,建设一批县域产业学院,提升职业教育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三是选优建强一批优质中职学校和特色专业,提升关键办学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四是打造中职、高职、地方、产业紧密互动的产教融合新模式,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新探索和新借鉴;五是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使学生在就业和终身发展上更有竞争力。

三、工作安排

(一)培养模式

按照“初中起点、连续培养、中高贯通”的办学原则,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分以下2类培养模式实施,前3学年为中职教育阶段,后2学年为高职教育阶段。

1.中、高职学校分段(3+2)培养模式。1-3学年在中职学校培养,4-5学年在高职学校培养。

2.高职学校全过程(5年制)培养模式。1-5学年均在高职学校(含产业学院)培养。

(二)实施主体

项目实施主体为高职学校(含职业本科学校)、分级评价为B档及以上中职学校、开设急需紧缺专业的C档中职学校。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应有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合作企业为所在行业规上企业,与职业学校有良好合作基础和较强合作意愿,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各方在合作办学上达成全面共识,并系统形成可操作的工作方案,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完备。

(三)区域要求

中职学校所在县(市、区)应当有良好产业基础,在省内具备相应竞争优势,有行业龙头企业支撑,有利于集中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多元办学体制改革。中、高职学校原则上应位于同一设区市范围内。支持高职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采取独立建设,或对现有县域中职学校改造升级等方式建设县域产业学院,开展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

(四)专业安排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原则上应当为服务省级重点产业链且人才培养周期较长的专业。中、高职学校分段(3+2)培养模式的前后段对接专业原则上应当为同一专业大类。坚持宁缺毋滥,A、B档中职学校原则上可与高职学校共同开展不超过6个、3个专业的培养项目,开设急需紧缺专业的C档中职学校可开展1个专业的培养项目,为突出专业特色,汇聚工作力量,每所中职学校原则上只能与1所高职学校进行合作。

(五)培养要求

(六)招生安排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应根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按照考生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志愿录取征集志愿后仍存在缺额的,可以由招生学校自主招生录取。各地各校在招生录取中必须严格执行招生计划,严禁超计划招生。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学习期满,经考核合格并公示无异议后转入高职教育阶段继续学习,具体考核办法由牵头培养的高职学校制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升入高职教育阶段的学生人数纳入高职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总量管理,(3+2)培养模式计划数原则上不超过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计划总数的50%。

(七)学籍管理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中,中职教育阶段在中职学校完成的,由中职学校办理录取及学籍注册手续,学生完成中职教育阶段学习,考核合格后,发放中职学校毕业证并转入高职教育阶段学习,由转入的高职学校办理高职学籍注册手续。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全程均在高职学校完成的,直接由高职学校按要求办理学籍注册手续。

四、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设区市教育局要定期研究并协调解决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指导督促项目的实施。各参与学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由院(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和行业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健全工作制度,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二)压实工作职责

省教育厅负责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整体工作制定、计划安排。各设区市教育局按照省教育厅公布的中职学校分级评价结果和区域内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所辖中、高职学校申报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专业进行审核。高职学校负责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的申报工作,市属高职学校或中、高职学校分段(3+2)培养模式需提供所在设区市教育局的审核意见。

(三)规范招生宣传

各地各校要规范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的招生宣传工作,不得在省教育厅公布项目申报结果和招生计划前开展招生宣传,不得向学生、家长承诺无条件直升高职。各设区市教育局在公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时将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招生计划一并向所有考生公布。对于中、高职学校分段(3+2)培养模式,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需向学生公布转段升学要求,并做好解释说明。

(四)规范项目申报

(五)严格风险防范

本指导意见自2025年1月10日起施行。2021年9月19日起施行的《关于深入推进中高职一体化长学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工作的指导意见》(赣教规字〔2021〕19号)同时废止。

THE END
1.江西江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申报条件 https://taou.cn/a/gkX92i 职称中等职业教师 END 阅读2 声明:本文内容由脉脉用户自发贡献,部分内容可能整编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脉脉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发邮件至maimai@taou.com,一经查实,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56897004&efid=pLY2g7o4-nNqV5wMhtjC6g
2.最新版职教云,重塑职业教育,引领未来技能革新之路职教云概述 职教云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职业教育平台,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它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全面、便捷、高效和智能的学习体验,职教云的出现,使得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地分布,让更多人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https://www.rebeyong.com/post/4608.html
3.江西教师继续教育网助力教育事业,外交部发言人点赞《江西教师继续教育网》的意义 江西省积极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依托《江西教师继续教育网》这一平台,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服务渠道,外交部发言人在此对此表示高度评价,并认为这一举措对于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素质、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https://5g.tsinglearning.com/post/11040.html
4.政策法规纪实网“平安江西”“法治江西”建设需要,以“新双高”(高水平办学能力、高质量产教融合)建设为契机,以刑事执行、司法信息安全两个全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联合,努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推动课堂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http://zcfgjs.org.cn/show-110751.html
5.部门新闻年会以“扬帆启航,智创未来”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大会表彰了2024年度高校信息化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我校荣获2024年度江西省高校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24年,图书信息中心在学院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坚持以网络安全为基础保障,积极推进职业http://tsxxzx.jxxdxy.edu.cn/news-show-835.html
6.人民网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荣获2024年江西省高校教育数字化优秀加快建设数字(智慧)校园,推进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数字化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关键抓手。近日,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正式揭晓《2024年江西省高校教育数字化优秀应用案例》入选名单,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信息中心与各教学部门携手申报的《构建智慧教室重塑教学空间 打造开放学习生态》案例入选。 https://www.japt.com.cn/info/1022/18462.htm
7.不可信软件:“JXGZa”不正规不合法!亲身被骗经历防范!!近期很多不法分子为达到快速引流的目的,广泛利用弹窗,链接等新形式广撒网。对此,提醒广大网友,千万不要轻信那些通过网上渠道展示的“交友”“约x”“刷单”等信息。多一人转发,少一人被骗!帮助他人远离! 不要迟疑,否则平台跑了,悔之晚矣!处理周期:5-15个工作日(个别平台例外)http://www.jurencaifu.com/122990.html
8.投诉南昌勇往直前(职上教育)虚假宣传,退费无果南昌勇往直前(职上教育)公司多次诱导消费,夸大宣传,引诱学员花费巨额资金报名所谓“特训保障拿证班”,在缴纳2980元学费后再诱导缴费7700元,宣称考不过协议全退,且在学院缴费之前并未告知退款条件,剥夺了学员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后期学习效果很差,多次催促后临近考试前才告知所谓密训卷。待成绩出来未通过考试后,多次https://www.xfb315.com/tousu/98044772
9.重庆市万州现代信息工程学校2024年开设哪些专业?2024年重庆市万州现代信息工程学校最新招生专业,共11个,分别是: 计算机类的计算机应用专业, 通信类的通信运营服务专业, 航空运输类的飞机设备维修专业, 航空运输类的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 航空运输类的民航运输服务专业, 教育类的幼儿保育专业, 旅游类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类的社会工作事务专业, 电子商务https://www.zhijiao.cn/school/kszy/11699
10.江西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打开链接“https://vocational.jx.smartedu.cn/”进入江西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首页,如果没有赣教云账号可点击右上角注册按钮,如下图所示: 选择身份角色注册账号,如选择教师注册,如下图所示: 注册成功后,学校显示待审核状态,学校管理员审核通过后即可正常登录系统。 https://vocational.jx.smartedu.cn/help/
11.我校召开职教云2.0网络教学平台培训会九江职院新闻网讯(教务处 胡斌)3月21日下午2:00,我校在四号学术厅召开职教云2.0网络教学平台培训会。教务处副处长郭文星主持会议,各教学部门教学口领导、校级立项在线开放课程组全体教师及课程试点教师参加会议。 会议邀请了智慧职教平台研发中心技术人员讲解职教云2.0平台,技术人员从平台建课、题库卷库、课堂面授、数https://www.jvtc.jx.cn/info/1025/9682.htm
12.江西的职教高考分数线是多少?答:目前,江西省还没有执行“职教高考”政策,三校生可以参加“三校生高考”报考大学。 江西省三校生高考,可以报考7所本科大学,61所专科大学。 一、三校生可以报考7所本科大学,名单及分数线如下: 1、江西农业大学公办 511分 2、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公办 508分 https://www.whdxky.com/53089.html
13.院校动态新闻频道“现在职教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所教非所用,有些职业学校的培养模式,跟企业需求、市场需求离得太远。” 中华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余祖光表示。 分管职业教育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也表示,中国政府部署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建设一个从教育模式、教育机制到人才http://www.zhijiaow.com/NewsList_19_48.html
14.江西水利职业学院职教大脑数据上报平台建设项目项目编号:JXJM江西水利职业学院职教大脑数据上报平台建设项目 三、中标(成交)信息: 供应商名称:联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供应商地址:广州市天河区科韵路16号自编1栋501 成交金额(元):585000.00 四、主要标的信息: 五、评审专家名单:李德良、杨安金、刘雄鹰 六、公告期限: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个工作日。 https://www.jxslsd.com/zcglc/2024/1111/c496a22003/page.htm
15.妇女职业教育(精选十篇)赤色女子职业学校是江西苏区妇女教育中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办学形式, 学制稳定、常年招生, 属于比较系统的常规教育。湘赣苏区、湘鄂赣苏区和闽浙赣苏区等较大的县份都开办了赤色女子职业学校。 (一) 赤色女子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 开办赤色女子职业学校主要是为了提升劳动妇女的基本文化水平和培养她们的职业技能, 帮助她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f6n85d.html
16.江西中专招生网江西中专招生网是轨道交通类中专技校网上报名入口,致力于中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为江西省中专、职高、技校提供专业的信息化服务。为江西省广大家长和学生提供学校详情、就业信息、网上报名服务等。https://zz.jxxysf.com/
17.《职教论坛》职教论坛杂志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主管、中国教育学会;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主办的职业教育北大核心期刊,月刊,该刊创办于1985年,审稿周期最快1-3个月。 主管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学科:社会科学II 专业:职业教育 主办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出版周期:月刊 https://www.wyseo.cn/qikan-detail/zjlt/
18.南昌职业大学是虚假大学吗?答:是正规本科院校学校对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互联网+”新业态,开设职教本科专业25个、高职专科专业(方向)30个,具有45个X证书试点资格,形成了商务管理、智能制造、信息技术、艺术创意、文化教育、音乐表演等专业群。 二、办学特色1.在基地平台上,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详情]https://m.gaokao.cn/gk-mb/144/909
19.职教高地建设的江西探索自2020年8月教育部、江西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简称“职教高地”)启动以来,江西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把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几个月努力,职教高地重点建设任务依次启动,系列创新举措递次推出,基本形成了整省系统推进的良好格局。 http://m.cetv.cn/difang123/p/385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