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社会吸引力不断增强,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

(一)健全国家职业教育制度框架。

把握好正确的改革方向,按照“管好两端、规范中间、书证融通、办学多元”的原则,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服务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与人才支持。建立健全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办学标准,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创业。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

(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优化教育结构,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省级统筹,建好办好一批县域职教中心,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每个地(市、州、盟)原则上至少建设一所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指导各地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科学配置并做大做强职业教育资源。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政策、金融支持力度,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办好内地少数民族中职班。完善招生机制,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精准服务区域发展需求。积极招收初高中毕业未升学学生、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下岗职工、返乡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中等职业学校作用,帮助部分学业困难学生按规定在职业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并接受部分职业技能学习。

(三)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招生办法,提高生源质量,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学前教育、护理、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根据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学校序列。

(四)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

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范职业院校设置;实施教师和校长专业标准,提升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能力。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建设和在职业院校落地实施。巩固和发展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联合行业制定国家教学标准、职业院校依据标准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格局。

(六)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七)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八)实现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从2019年开始,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有序开展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职业院校对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成员,支持其根据证书等级和类别免修部分课程,在完成规定内容学习后依法依规取得学历证书。对接受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并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在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时,可免试部分内容。从2019年起,在有条件的地区和高校探索实施试点工作,制定符合国情的国家资历框架。

三、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

(九)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

借鉴“双元制”等模式,总结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健全专业设置定期评估机制,强化地方引导本区域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的职责,原则上每5年修订1次职业院校专业目录,学校依据目录灵活自主设置专业,每年调整1次专业。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遴选认定一大批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每3年修订1次教材,其中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及时动态更新。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

(十)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

(十一)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

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充分调动各方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带动各级政府、企业和职业院校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面向先进制造业等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统筹多种资源,建设若干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开放共享,辐射区域内学校和企业;鼓励职业院校建设或校企共建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提升重点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积极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指导各地各校借鉴德国、日本、瑞士等国家经验,探索创新实训基地运营模式。提高实训基地规划、管理水平,为社会公众、职业院校在校生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十二)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建设多元办学格局

(十三)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职能转变,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政府主要负责规划战略、制定政策、依法依规监管。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各级人民政府可按规定给予适当支持。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人员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兼薪制度。2020年初步建成30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的民办职业教育准入、审批制度,探索民办职业教育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退出机制。

(十四)做优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

职业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按照国家教学标准和规定职责完成教学任务和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同时,也必须调动社会力量,补充校园不足,助力校园办学。能够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职业标准、教学标准完成的职业技能培训,要更多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以下简称培训评价组织)等参与实施。政府通过放宽准入,严格末端监督执法,严格控制数量,扶优、扶大、扶强,保证培训质量和学生能力水平。要按照在已成熟的品牌中遴选一批、在成长中的品牌中培育一批、在有需要但还没有建立项目的领域中规划一批的原则,以社会化机制公开招募并择优遴选培训评价组织,优先从制订过国家职业标准并完成标准教材编写,具有专家、师资团队、资金实力和5年以上优秀培训业绩的机构中选择。培训评价组织应对接职业标准,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按有关规定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负责实施职业技能考核、评价和证书发放。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防止出现乱培训、滥发证现象。行业协会要积极配合政府,为培训评价组织提供好服务环境支持,不得以任何方式收取费用或干预企业办学行为。

五、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

(十五)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十六)健全经费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要建立与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地方政府要按规定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在保障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时,优化教育支出结构,新增教育经费要向职业教育倾斜。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各地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可适当高于当地普通高中。各地在继续巩固落实好高等职业教育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达到12000元的基础上,根据发展需要和财力可能逐步提高拨款水平。组织实施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工程等。经费投入要进一步突出改革导向,支持校企合作,注重向中西部、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助学金覆盖面,完善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落实对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倾斜政策,健全职业教育奖学金制度。

六、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

(十七)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

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关工作进行“双随机、一公开”的抽查和监督,从2019年起,对培训评价组织行为和职业院校培训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实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报告向社会公开。完善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积极支持第三方机构开展评估,将考核结果作为政策支持、绩效考核、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建立职业教育定期督导评估和专项督导评估制度,落实督导报告、公报、约谈、限期整改、奖惩等制度。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定期听取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情况汇报。

(十八)支持组建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

为把握正确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创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模式,提出重大政策研究建议,参与起草、制订国家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开展重大改革调研,提供各种咨询意见,进一步提高政府决策科学化水平,规划并审议职业教育标准等,在政府指导下组建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成员包括政府人员、职业教育专家、行业企业专家、管理专家、职业教育研究人员、中华职业教育社等团体和社会各方面热心职业教育的人士。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听取咨询机构提出的意见建议并鼓励社会和民间智库参与。政府可以委托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作为第三方,对全国职业院校、普通高校、校企合作企业、培训评价组织的教育管理、教学质量、办学方式模式、师资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等情况,进行指导、考核、评估等。

七、做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

(十九)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项要求,保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正确方向。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职业院校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将党建工作与学校事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考评。指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校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和学生会组织建设,汇聚每一位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十)完善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江西抚州市赣东大道1111号(老校区)

江西省抚州市文昌大道2766号(新校区)

copyright2009-2020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AllRightsReserved

THE END
1.赣教云首页 注册 登录 2024实施方案上报 2022中期评估整改 2023中期评估整改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与安全保障 中学化学实验精品课 江西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工作室 肖丽 蒙芳恒爱特教工作室 蒙芳 语文微写作教学研究工作室 易欢欢 邹荣梅走在专业成长路上名师工作室 https://basic.jxeduyun.com/homeIndex?HelperID=16
2.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市域产教联合体的组织属性如何把握2024-12-04优化职业教育结构 促进新质生产力提升2024-11-28高职院校赋能新质生产力的着力环节2024-11-06多方协同 形成合力 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2024-11-06建设产业工人队伍须强化职教“造血功能”2024-11-01以“六大特质”推进职教高质量发展2024-10-30以新质生产力为引导 赋能https://zjs.jxjtxy.edu.cn/index.php?s=news&c=category&id=5
3.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图书馆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振秋: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创新职教人才培养·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郭天平:持续探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现代职教数智学习场域中的学习评价:价值意蕴与共生结构·“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与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https://tsg.jxlsxy.com/xkzx/6453c3a5876e41f6ace34bc859cbbe40.htm
4.江西关于进一步深化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学习期满,经考核合格并公示无异议后转入高职教育阶段继续学习,具体考核办法由牵头培养的高职学校制定。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升入高职教育阶段的学生人数纳入高职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总量管理,(3+2)培养模式计划数原则上不超过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项目计划总数的50%。http://www.91haozy.com/news/detail?id=1d71368c506542a8b2d6ece331bc0f621038
5.人民网吉安职业技术学院荣获2024年江西省高校教育数字化优秀加快建设数字(智慧)校园,推进教育教学和服务管理数字化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内容、关键抓手。近日,江西省高等教育学会正式揭晓《2024年江西省高校教育数字化优秀应用案例》入选名单,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信息中心与各教学部门携手申报的《构建智慧教室重塑教学空间 打造开放学习生态》案例入选。 https://www.japt.com.cn/info/1022/18462.htm
6.江西终身学习平台总站继教平台江西省终身学习平台正式上线江西省终身学习平台正式上线江西省终身学习平台正式上线江西省终身学习平台 12 2019-11 测试通知公告第三条 测试通知公告第三条测试通知公告第三条测试通知公告第三条测试通知公告第三条测试通知公告第三条测试通 11 2019-11 http://jxzs.jxjy.chaoxing.com/mh
7.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德育 课程教学 体育 美育 劳动教育 课后服务 特殊教育 教师研修 家庭教育 教改经验 教材 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德育 课程教学 体育 美育 劳动教育 虚拟仿真实训 教师能力提升 教材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思政课 课程 体育 https://www.smartedu.cn/
8.2021年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搭建与应用技能竞赛方案(中职组协办单位:江西财经大学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为保证比赛顺利进行,设立江西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搭建与应用技能竞赛执行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 赛项执委会构成如下: 主任:邹志华赣州农业学校党委书记 副主任:肖胜龙 江西财经大学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负责人谢 敏赣州农业学校副校长 https://blog.csdn.net/qq_45871601/article/details/129463824
9.院校动态新闻频道校企合作中心主任孙鹏老师介绍,今年年初,学院与企业合作成立了职教集团。学院以现有的49个招生专业为纽带,主动搭建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始了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之路。学院以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服务面向,以集团为纽带和桥梁,以整合共建资源为切入点,以构建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办http://www.zhijiaow.com/NewsList_19_48.html
10.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2023年)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和报送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学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组织召开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培训会,成立编制工作组,对编制任务内容进行分工安排,结合学校基本情况、人才培养、服务贡献、产教融合、发展保障、面临挑战及工作亮点、特色等方面内容,并以http://www.xyzjzx.cn/a/news/notice/5197.html
11.2023年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同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指示及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抓手,以依法治校、规范管理为保障,坚定“服务产业需求、服务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办学使命,抢抓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机遇,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加快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http://www.ytyg.jx.cn/details_2023njyzlndbg.html
12.搭建平台合作交流互学互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综述作为世界上职业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举办世校赛对服务国家战略、输出职教品牌和完善大赛赛事体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国创新赛事理念、机制和设计,积极构建中外技能比拼和人文交流平台,促进各国职业教育互学互鉴。 (一)举办世校赛的重要意义 1.搭建国内外职业院校师生切磋技能平台 http://www.xymyedu.com/infodisp.asp?id=1867
13.网络课堂实施方案(精选12篇)(3)语文选择统编版,数学选择人教版,英语选择人教PEP版,目前数学因改版暂未开放资源,建议通过“线上教学网课视频汇总”方式进行学习。 2、江西智慧教育平台 (地址:xxx); 3、通过江西四大运营商(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的家庭电视机顶盒观看。详见停课不停学秋季课程学习(含智慧作业)观看说明地址:xxx; https://www.ruiwen.com/word/wangluoketangshishifangan.html
14.青少年机器人技术等级学习平台113 河北 衡水市 桃城区 衡水市职教中心 杨凡 18330827938 衡水市考试服务中心 114 河北 廊坊市 固安县 固安县第三小学 康珊珊 18518567158 廊坊市考试服务317 江西 德兴市 市属 德兴市银城第三小学 笪冬月 13979349000 南昌市考试服务中心 318 江西 赣州市 南康区 赣州市南康区第四小学 曾韬 15970941090 南昌http://robottest.cn/other/service/service.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