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航(601111)公司公告中国国航:2022年度报告新浪财经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国航,英文名称为AirChinaLimited,简称AirChina,是中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航空公司。“凤凰者,仁鸟也”“见则天下宁”。中国国航的企业标识由一只艺术化的凤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书写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以及英文“AIRCHINA”构成。凤凰是中华民族远古传说中的祥瑞之鸟,为百鸟之王。凤凰“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撷英咀华,志存高远。中国国航推崇的凤凰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传递吉祥,引领群伦,超越自我”。中国国航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身为中国民航业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引领者,秉承凤凰精神,致力于打造完美航程,传递平安吉祥,致力于引领行业发展,打造国家名片,致力于创新进取,追求事业辉煌。中国国航于2004年12月1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753)和伦敦证券交易所(交易代码AIRC)上市;于2006年8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601111)上市。

中国国航总部设在北京,辖有西南、浙江、重庆、天津、上海、湖北、新疆、广东、贵州、西藏、温州分公司。截至报告期末,中国国航主要控股子公司有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含昆明航空有限公司)、澳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大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国航进出口有限公司、成都富凯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汕头实业发展公司等;合营公司主要有北京集安航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等;另外,中国国航参股国泰航空有限公司、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航空有限公司等,且为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中国国航以“全球领先的航空公司”为愿景,坚持“安全第一,四心服务,稳健发展,成就员工,履行责任”的使命,推崇“人本,担当,进取,乐享飞行”价值观,品牌定位为“专业信赖,国际品质,中国风范”。中国国航拥有中国历史最长的常旅客计划——“国航知音”,通过整合控股、参股公司多品牌常旅客会员,统一纳入“凤凰知音”品牌。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公司负责人董事长马崇贤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总会计师孙玉权先生及会计机构

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本公司2022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或公积金转增股本。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八、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否

十、重大风险提示

目录

第一章释义......5

第二章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7

第三章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1

第四章公司治理......29

第五章环境与社会责任......53

第六章重要事项......58

第七章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65

董事长:马崇贤先生董事会批准报送日期:二〇二三年三月三十日

第一章释义

一、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章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姓名

联系地址

传真

电子信箱

三、基本情况简介

四、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五、公司股票简况

七、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千元币种:人民币

(二)主要财务指标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八、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同时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二)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递延税项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准则差异对净利润及净资产的影响而引起的。

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当时出售联营企业港龙航空有限公司给国泰航空所产生的处置收益不同而引起的未实现利润的差异。该准则差异会在本集团处置国泰航空的股权投资之时消除。

九、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十、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十一、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第三章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董事长致辞2022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本集团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努力应对经营困难、持之以恒提升服务、稳步推进深化改革、持续深化董事会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保持了平稳有序态势。

以保持安全平稳态势体现责任担当。本集团始终将保证安全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和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全面践行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和民航局工作要求,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顺利完成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结合生产运行特点,深入开展全机队技术状态普查,持续加强航班运行风险防控,加强重点航线安保评估,强化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安全运行。着力推进作风建设,提升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规章意识,夯实安全工作基础。期间高质量完成北京冬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保障任务。

以顽强拼搏的意志稳住经营基本盘。本集团始终坚定控亏脱困的决心意志,面对严峻复杂的经营形势,科学统筹生产组织与安全运行,保持经营基本盘的稳定。结合市场需求动态调整运力,立足服务国内大市场,推动国内国际运力投入结构优化,稳定主基地市场份额,力保生产规模。精细营销把控,积极维护客运市场秩序,加强销售组织和收益管理、丰富服务产品组合,稳定航班收益。深化客货联动机制,巩固客机货班规模优势,积极扩大收入。严格成本管控,调整飞机引退节奏、提升大项成本管控精度,全力降本节支。守牢风险底线,积极调整债务结构,加强资金统筹管控,确保流动性安全。

以持之以恒的韧劲提升服务水平。本集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服务管理体系,深入开展民航服务规划实施年,完善服务标准体系,推动员工职业化建设。持续优化航空出行服务流程,提升航班正常性。推出名片式的国航特色服务产品,通过一系列软硬件的改造升级,打造更具竞争力、更具影响力的服务品牌,改善旅客出行体验。实现国内航站“无纸化”出行服务全覆盖,全面投产运行全球地面航班保障平台,提升服务数字化水平。

以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改革创新。本集团准确把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职责使命,心系“国之大者”,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战略定力,加快建设首都机场世界级枢纽;积极参与大兴机场运营,助力打造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纵深推进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实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面覆盖,顺利完成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加力提速数字化转型,提升数据资产管理能力,深化数据安全管理,完成数据资产中心开发。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制定“双碳”行动方案,完善绿色发展管理体系,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和效率。

以董事会建设为抓手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本集团以推动“专业尽责、规范高效”的董事会建设为抓手,组织完成了董事会的换届工作,聚焦董事会运行、决策、服务保障,系统提升董事会的运行品质和决策质量。加强董事会监督作用的发挥,提升公司抗风险能力,力争以高质量的董事会建设助力创建世界一流航空运输集团的建设。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本集团扎实推进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奋斗方向。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本集团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航空运输集团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航空运输业概况2022年,中国民航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599.3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607.6万吨,分别为2019年的46.3%、38.1%、80.7%。行业各经营主体全年亏损高达2,160亿元,超过前两年亏损额的合计。

2023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中国民航运输市场也将迎来显著复苏。根据民航局工作报告,2023年预计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76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6亿人次,货邮运输量617万吨,总体恢复至2019年的75%左右水平,力争实现盈亏平衡。

(二)公司市场地位

作为中国唯一载旗航空公司,公司肩负着打造国家航企名片、落实“民航强国战略”的历史重任。公司机队结构持续优化,现已拥有广泛的国际航线、均衡的国内国际网络,最有价值的客户群体和最强大的品牌影响力。本集团以创建世界一流航空运输集团为目标,已跻身世界航空运输企业第一阵营。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安全运行本集团牢固树立安全责任就是政治责任意识,认真贯彻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措施,围绕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目标,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持续加强安全管理、飞行训练、机务维修、运行管理“四个体系”建设。结合生产运行特点,持续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管控及关键风险管控,狠抓飞行技术品质提升,飞行数据管理及应用系统顺利投入使用,深入推进安全大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扎实做好航空、空防、货物与危险品等“八个安全领域”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专项提升年行动。持续完善公司总体应急预案,提升公司应急响应能力。推进安全从业人员作风建设和宣教工作,完善安全作风量化考核机制,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讲堂活动。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北京冬奥会/残奥会、春运、两会、撤侨、进博会等一系列重要运输任务,北京冬奥会及冬残奥会保障实现了安全零差错、人员零感染、服务零投诉。

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安全飞行103.18万小时,安全运输旅客3,860.58万人次,持续保持整体平稳安全态势。

效益攻坚聚焦航空运输主业,全力以赴开展效益攻坚。本集团坚定控亏脱困决心意志,统筹安全运行与生产经营,以“收入最大化、边际贡献最大化、收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为原则组织生产经营,扎实推进提质增效,稳住了经营基本盘。

依托国内市场,全力增投国内重点城市。持续打造北京至上海、杭州、成都、重庆、广州、深圳六条高品质快线,通过增加航班密度、稳定宽体机投入、优化航班时刻,进一步匹配公商务旅客出行需求,实现服务品质和收益品质双提升。精细化调整时刻、航点、飞机衔接等要素,通过优化航班环、飞机环、机组环,降低运行成本,确保安全、运营管理水平

和经营效益的同步提升。密切监控市场变化,平衡量价关系,提升收益品质。持续深化客货联动机制,巩固客机货班规模优势,报告期内执行客机货班1.5万班次。

严格成本管控,调整飞机引退节奏,缓解成本刚性;提升大项成本管控精度,深挖运行成本压降潜力;抓住利率窗口期,推进债务置换,降低平均借款利率、节支财务费用。守牢风险底线,做好中长期资金安排,确保资金安全稳定。

服务提升本集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打造世界一流服务的战略目标。持续升级服务产品,优化改善服务环节,加快服务数字化转型,系统提升服务品质,切实提升旅客满意度,打造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服务品牌。

营造具有国航品牌特色的全新视觉与舒享体验。推进“紫轩、紫宸”自营休息室新版设计标准落地,打造更具文化品味和互动性的休息室;全新上线“凤舞云端”客舱新视觉套系产品、机载娱乐系统操作界面以及更具国航文化特色的“国航宝贝——龙小宝、凤小贝”IP新形象,为旅客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和独具东方美感的文化体验;打造“云飨中华”机上餐饮理念,成立空中美食研究院,搭建“空中酒窖”,开创经济舱点心餐、早餐新模式,打造国航餐饮口碑,塑造国航味道。

数字化转型加力提速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建立数字化转型融合团队,完成飞机资产管理系统顶层架构设计;商业模式二期正式启动项目建设,完成产品中心、营销中心建设和呼叫中心重构。提升数据资产管理能力,深化数据安全管理,完成数据资产中心开发,统筹重大IT建设项目数据管理。全面投产运行国航全球地面航班保障平台,实现了航班监控指挥、资源智能调度、移动赋能一线的三角闭环管理,航班运行管控能力全面提升。优化升级乘务员资质管理系统,实现乘务员训练和资质电子化运行。

风险防控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深化“重法治、强内控、促合规、防风险”四位一体协作机制,着力完善风控合规体系建设和涉外合规能力提升,组织开展“合规管理强化年”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快实施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风险防控。

稳固风险研判运行机制。遵循治理决策程序,通过深度调研和专题诊断,积极稳妥研判年度重大风险并综合施策;提高风险量化精细程度,进一步完善重要风险事项分级分类滚动监测并开展闭环管理;实施年度境外法律风险排查常态化机制,突出涉外合规经营风险管控重点。提高决策风险评估质量。以确保合规为前提,实现“三重一大”事项决策风险应

评尽评,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推动风险评估工作深入融入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和重大项目管理。健全风险防控协同机制。管理层督导重点任务进度,集中研判风控管理难点,推广风控管理实践经验;持续夯实风控合规与纪检、巡视、审计的信息共享机制,在管理协同中共筑风险防范三道防线。全面夯实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严格风险分级分层管理,压实风险消减责任到岗到人,增强风险管理全过程的驾驭能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强大的品牌优势中国国航品牌定位为“专业信赖,国际品质,中国风范”。作为中国航空运输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推动者、引领者,国航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秉承凤凰精神,致力于打造完美航程,传递平安吉祥;致力于引领行业发展,打造“国家名片”;致力于创新进取,追求事业辉煌。本集团拥有堪称世界一流的安全运行表现和国内领先的综合运行实力,在消费者中有着广泛的品牌认知度和良好的品牌美誉度。

2022年,国航围绕冬奥会及冬残奥会运输服务保障开展冬奥主题传播,讲好国航冬奥故事,树立“双奥”航空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积极开展品牌对外交流合作,以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大型展会为平台展现自身运营实力与品牌形象,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一汽红旗、全聚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合作,改善服务品质,提升品牌价值和品牌竞争力。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榜单,国航位列2022年世界品牌500强第285位,位列202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24名,品牌价值2,136.59亿元;同时,公司荣获2022年“中国品牌年度大奖航空服务No.1”与2022年“中国品牌年度特别大奖——文化品牌大奖”。

北京枢纽的市场领导者公司主基地位于“中国第一国门”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具备打造东北亚地区国际大型航空枢纽的得天独厚的最佳区位优势,并且拥有首屈一指的本土公商务旅客群体,北京的区位优势和客源结构优势有利于公司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地位。

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投运,北京形成“一市两场”的运营格局。作为目前在两场运营且业务量最大的主基地航空公司,充分把握北京枢纽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持续集中资源和精力,加快完善枢纽功能、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保障水平、持续优化航线网络,打造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世界级航空枢纽,同时助力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成为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

报告期内,本集团依托国内市场,集中优势资源,持续打造北京至上海、杭州、成都、重庆、广州、深圳六条高品质快线,进一步匹配公商务旅客出行需求,利用高频次、高品质航线确保北京主市场的核心地位。通过对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班时刻、航点、飞机衔接等要素进行精细化调整,实现航班环、飞机环、机组环的“三环”优化提升,提高运行保障效率。扎实推进和落实部分国际航班陆续恢复直航北京,20余条北京直航国际航班陆续恢复。

均衡互补的航线网络公司长期以来坚持“国内国际均衡发展,以国内支撑国际”的市场布局原则,深入推进全球化网络布局,持续打造北京世界级枢纽,建设成都国际枢纽,落实国家发展战略。在多年的经营积累中形成了广泛均衡的国内、国际航线网络,覆盖了中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

深耕“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和欧美非航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新优势,助力中国民航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成都天府-扬州、成都天府-临沂、成都天府-衡阳航线,重庆-南通、杭州-十堰、呼和浩特-巴彦淖尔等航线,完成成都双流-拉萨-山南隆子机场、成都双流-拉萨-日喀则定日机场首航工作。2022年,稳妥有序恢复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实现北京-法兰克福、上海浦东-伦敦、杭州-罗马、成都-香港等43条国际、地区客运航班航线的复航和增班。

高质量的客户基础配合公司枢纽网络战略,本集团定位于中高端公商务主流旅客市场,目前拥有中国最具价值的旅客群体。截至报告期末,凤凰知音会员已超过7,511.26万人,常旅客贡献收入占公司客运收入的51.9%。中国国航APP新增注册用户156.53万人,总用户数已达1,598.7万人。新开发客户435家,有效大客户数量达到2,839家。

持续的创新管理机制本集团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扎实推进“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落地。积极参与重大科技协同攻关,加力提速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将创新深度融入到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奋斗征程中。

强化创新顶层设计,提升创新管理能力,推动“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落地实施。自主研发创新管理工作平台并上线运行,平台横向覆盖创新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创新基地三大创新渠道,纵向贯通从创意征集到创新成果转化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全面提升创新管理能力打造有效载体。进一步推进创新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体系建设,成立飞行领域创新实验室。“飞机地面燃油交输系统项目”获得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科技创新示范案例奖,“飞机状态预测和维修作业管理平台”获得2021年度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二等奖,创新成果加速积累。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主营业务分析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由于汇率波动,本期发生汇兑净损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影响。·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购建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为确保流动性安全,融资规模增加。

2.收入和成本分析

2022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28.98亿元,同比减少29.0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为

509.08亿元,同比减少29.76%,其他业务收入为19.90亿元,同比减少2.94%。

(1).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的说明客运收入本集团2022年实现客运收入382.96亿元,同比减少200.21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减少而减少收入215.11亿元,因客座率下降而减少收入31.65亿元,因收益水平上升而增加收入46.55亿元。

本集团2022年客运业务的运力投入、客座率及单位收益水平如下:

分地区客运收入

货邮运输收入本集团2022年实现货邮运输收入100.85亿元,同比减少10.29亿元。其中,因运力投入减少而减少收入25.14亿元,因载运率上升而增加收入1.86亿元,因收益水平上升而增加收入12.99亿元。

2022年货邮运输业务的运力投入、载运率及单位收益水平如下:

分地区货邮运输收入

(2).产销量情况分析表

(3).重大采购合同、重大销售合同的履行情况

(4).成本分析表

本集团2022年营业成本为828.12亿元,同比减少30.31亿元,降幅3.53%。营业成本构成如下:

成本分析其他情况说明·航空油料成本同比增加20.59亿元,主要是航油价格上涨及用油量下降的综合影响。·起降及停机费用同比减少31.68亿元,主要由于起降架次同比减少。·飞机保养、维修和大修成本同比减少12.71亿元,主要由于生产运行投入同比减少。·员工薪酬成本同比增加6.47亿元,主要是恢复缴纳企业年金的影响。·航空餐饮费用同比减少7.78亿元,主要由于旅客人数同比减少。·其他主营业务成本主要包括民航发展基金以及与航空运输主业有关的非属上述已特指项目的日常支出,同比下降5.26%,主要由于生产运行投入减少。

(5).报告期主要子公司股权变动导致合并范围变化

(6).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7).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A.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95.7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37%。

报告期内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50%、前5名客户中存在新增客户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形

B.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2022年,本集团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为245.98亿元,占年度采购总额的47.76%。

报告期内向单个供应商的采购比例超过总额的50%、前5名供应商中存在新增供应商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情形

3.费用

2022年度,本集团销售费用为35.30亿元,同比减少9.22亿元,主要是销售量及乘客人数下降带来的代理业务手续费减少。管理费用为47.99亿元,同比增加3.00亿元,主要是工

资、薪金及福利费增加。财务费用为103.35亿元,同比增加62.08亿元,其中,利息支出(不含资本化部分)为64.73亿元,同比增加9.78亿元;汇兑净损失为40.89亿元,上年同期为净收益12.35亿元。

4.研发投入

(1).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千元

(2).研发人员情况表

(3).情况说明

(4).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5.现金流

2022年,本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167.62亿元,2021年为现金流入净额

128.88亿元,主要是营业收入同比下降的影响;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68.71亿元,较2021年的44.53亿元增加54.30%,主要是购建固定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净额为180.97亿元,较2021年的17.11亿元增加

957.50%,主要是为确保流动性安全,融资规模增加。

(二)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三)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1.资产及负债状况

(1)资产结构分析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总资产为2,950.1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4%。其中,流动资产为222.45亿元,占总资产的7.54%;非流动资产为2,727.66亿元,占总资产的

92.46%。

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为114.36亿元,占流动资产的51.41%,较上年末减少31.56%。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及使用权资产为2,089.62亿元,占非流动资产的76.61%,较上年末增加2.32%,主要是本年引进飞机以及计提折旧的综合影响;在建工程为329.09亿元,占非流动资产的12.06%,较上年末减少5.60%。

(2)负债结构分析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总负债为2,734.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59%。其中,流动负债为924.82亿元,占总负债的33.82%;非流动负债为1,809.69亿元,占总负债的

66.18%。

流动负债中,带息债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中带息负债、应付短期融资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带息债务等)为600.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30%;非流动负债中,

带息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租赁负债、长期应付款中带息负债)为1,697.4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11%。

本集团的带息债务按照币种分类明细如下:

(3)偿债能力分析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为92.69%,较上年末上升14.76个百分点。本集团的流动比率(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为0.24,较上年末降低0.09。同时,本公司已获得多家国内银行提供数额最高为1,961.01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其中约851.56亿元已经使用,约1,109.45亿元尚未使用,可以充分满足本集团流动资金和未来资本支出承诺的需求。

(4)资本支出

2022年,本集团的资本性开支共计212.01亿元。其中,用于飞机类投资总额为174.79亿元,主要包括飞机及发动机购置、飞机加改装、飞机模拟机等;其他资本性开支项目投资为37.22亿元,主要包括基本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地面设备购置及长期投资项目现金部分。

(5)资产抵押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根据部分银行贷款及融资租赁协议,共抵押账面价值约为

954.99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895.65亿元)的飞机和建筑物、账面价值约为0.2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0.26亿元)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本集团有约8.28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7.75亿元)的所有权受到限制的货币资金,主要为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准备金。

(6)承诺及或有负债

本集团资本承诺主要为未来几年内支付的若干飞机和有关设备的购置款项,于2022年12月31日的金额为585.0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05.22亿元增加91.69%;投资承诺主要用于已签署的投资协议,于2022年12月31日的金额为5.1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0.22亿元。本集团或有负债的详情请见财务报告附注八。

2.境外资产情况

(1)资产规模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境外资产为154.2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5.23%。

3.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四)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1.运营数据表

以下是本公司、深圳航空(含昆明航空)、澳门航空、北京航空、大连航空及内蒙航空的业务运营数据汇总。

2.机队情况

2022年,本集团共引进飞机36架,包括7架A350、9架A320NEO、12架A321NEO和8架ARJ21-700飞机。退出飞机20架,包括4架A330-200、8架B737-800、5架B737-900和3架A319飞机。

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共有飞机(含公务机)762架,平均机龄8.59年。其中,本公司机队共有飞机487架,平均机龄8.61年。本公司引进飞机31架,退出飞机11架。

本集团机队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注:本集团机队未来引进退出情况以实际运营为准。

(五)投资状况分析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确认长期股权投资的余额为125.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4.08%。其中,按权益法核算的合营企业权益为21.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9.02%,主要是本年新增投资企业及确认分占合营企业投资收益的影响;按权益法核算的联营企业权益为103.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1%,主要是本年确认分占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及其他综合收益的综合影响。其中,对国泰航空的股权投资余额为102.24亿元。对外股权投资总体情况详见财务报表附注五、9。

1.重大的股权投资

2.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4.报告期内重大资产重组整合的具体进展情况

(六)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七)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注:1、截至报告期末,中航有限是中航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故中航集团公司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本公司51.70%的股份。

2、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持有山航集团49.4%的股权,山航集团持有山东航空42%的股权。

报告期内,本公司主要附属公司和参股公司的经营业绩如下:

本公司主要附属公司和参股公司的机队情况及业务运营数据如下:

*注:截至报告期末,北京航空机队共有托管公务机4架、自有公务机1架,平均机龄9.52年。报告期内,北京航空完成公务航空运输310班次,同比增加5.44%;完成837.17飞行小时,同比减少14.87%;运输旅客2,361人次,同比减少6.61%。

(八)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中国民航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民航将肩负起国家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战略产业作用。发挥民航促进循环、扩大流通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完善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重大生产力布局相适应的现代机场体系和航线网络,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及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进一步优化海外市场布局,扩大全球覆盖范围,服务我国更加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发挥民航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推动制造商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促进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壮大。发挥民航业对消费升级的先导作用,不断创新服务产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发挥民航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牵引作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推行多式联运,推动交通强国的加快建设。

2、中国民航客运持续恢复并逐步实现增量发展

中国经济基本面未发生变化,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经济将实现稳定复苏。尽管世界经济格局正在进行深刻调整,但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没有变,我国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依托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着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民航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市场空间依然广阔。

2023年,中国民航迎来复苏拐点,未来商务出行、旅游度假等将继续成为航空运输市场拓展的推动力,航空出行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大众化。“十四五”时期,多地推进新机场建设和机场改扩建工程,空中交通管理能力稳步提升,更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3、中国航空市场竞争格局

中国航空市场预计竞争压力将有所缓解。需求方面,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中向好,行业恢复发展的基础将更加牢固,预计国内市场需求将持续复苏向好。供给方面,主要航司依据市场情况对机队引退节奏进行主动调整,2022年全行业机队规模(全年累计平均在册架数)较2021年低速增长,“十四五”期间行业机队规模增速放缓,有利于缓解短期运力整体过剩带来的经营压力和“十四五”后续恢复期和增长期的业内竞争。政策上,民航航班时刻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支持核心资源向枢纽机场主运营公司倾斜,引导市场中各类型航司差异化经营,减少同质化竞争。

(二)公司发展战略

“十四五”时期,国航将坚持围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空运输集团”的发展目标,坚持“枢纽网络、客货并举、成本领先、品牌战略”四个战略方向,聚焦安全管理提升、市场布局优化、资源结构调整、产品服务升级、数字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关键领域,推进工作开展。

安全管理建设再上新台阶,安全管理体系、飞行训练体系、机务维修体系、运行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安全管控机制更加健全,安全管理效率不断提升,责任落实更加明确,“十四五”期间持续保持高水平安全运行态势。

市场布局优化汇聚新优势,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决策部署,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优化基地市场布局,突出优势和重点,汇聚发展新优势。四角菱形四极组群核心网络结构更加完善,国航系网络协同持续深化。

资源结构调整呈现新面貌,核心资源与市场特点更加匹配,建立机队长期发展优势,优化飞行、人力资源配置效率,维修、投资布局与主业发展布局匹配程度不断增强。

产品服务升级达到新水平,产品服务品质实现明显提升,服务特色更加突出,搭建贯通高效的标准体系,全流程服务保障更加通畅,各业务板块服务协同更加高效。

数字创新发展迈向新阶段,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在集团发展中核心地位逐步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效力更加突显,数字化转型实现新的突破,数字化平台建设取得关键进展。

绿色低碳发展展现新作为,节能环保管理体系运行更加高效,减污降碳措施更加有效,污染防治成果更加显著,碳排放和碳资产管理更加专业,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活动更加丰富。

(三)经营计划

公司确定的2023年工作重点为:一是要坚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抓好安全生产;二是要以更加精准的措施保障生产恢复;三是要众志成城坚决打赢减亏脱困攻坚战;四是要聚焦

重点持续推进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五是要驰而不息地提升服务与产品水平;六是要持续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证。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外部环境风险

市场波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仍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导致整体需求恢复动力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本集团将把握新发展阶段特点,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主动应对市场波动风险。

油价波动航油为本集团主要的营运成本之一,本集团业绩受航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本报告期,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若平均航油价格上升或下降5%,本集团航油成本将上升或下降约11.38亿元。

汇率波动本集团的若干租赁负债、银行贷款及其他贷款主要以美元为单位,本集团的若干国际收入、费用亦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单位。假定除汇率以外的其他风险变量不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使人民币升值或贬值1%,将导致本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的净利润和股东权益分别增加或减少2.74亿元人民币。

2、竞争风险

同业竞争2022年,同业竞争主体并未明显减少,本集团仍面临较强的同业竞争压力。本集团将坚持枢纽网络战略,全力打造北京首都机场世界级枢纽和成都天府机场国际枢纽,完善航线网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与市场其他竞争主体实现差异化发展;围绕枢纽及主要基地优势市场,打造“国航快线”,以高品质产品巩固核心市场竞争优势。

替代竞争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铁网络,并已向中西部拓展,中短途运输方面存在铁路分流客源风险。长远来看,高铁将改变中国经济地理版图,高铁与民航的竞合关系将使空铁联运成为打造航空枢纽的有力支撑。

七、公司因不适用准则规定或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特殊原因,未按准则披露的情况和原因说明

第四章公司治理

公司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董事会充分发挥“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职能作用,提高决策水平、强化监督职责,运作规范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公司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稳步提升,有力支撑创建世界一流航空运输产业集团战略实施,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公司治理结构运作规范

公司各治理主体沟通顺畅、运转协调。董事会与党委会:31项重大经营管理事项,经党委前置研究讨论后,按照规定由董事会作出决定。董事会与股东大会:依法合规组织召开股东大会4次,向股东大会提交23项议案并获审议通过;加强投资者关系工作,通过多渠道与境内外股东或潜在投资者保持沟通,形成良性互动。董事会与监事会:董事会自觉接受监事会监督,支持配合监事会开展内控评价测试和内控、风险、合规一体化建设等工作。监事会成员列席董事会会议,对董事会审议的财务报告、内控评价、关联交易、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等事项发表了意见。董事会与经理层:董事会支持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提高决策效率,董事会对经理层提交的53项议案进行了审议。

(二)完善公司治理制度建设

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治理制度体系,充分发挥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础作用,促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2022年制定《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负债管理规定》、修订《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担保管理规定》《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使用与管理制度》《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管理规定》等公司治理制度。

(三)持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公司有关生产经营和对股价产生重大影响的信息,均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确保全部股东能够平等获得公司信息,维护投资者权益。2022年,公司按照上市规则,高质量完成上海、香港、日本三种版本定期报告及临时公告、股东通函的编制与披露工作。报告期内,披露临时公告境内

份、境外

份、通函

份。公司2021-2022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被上海证券交易所评价为A级,即信息披露优秀类。

(四)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公司治理与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治理的规定是否存在重大差异;如有重大差异,应当说明原因

二、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保证公司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等方面独立性的具体措施,以及影响公司独立性而采取的解决方案、工作进度及后续工作计划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机构、财务等方面不存在不能独立的情况,也不存

在不能保持自主经营能力的情况。

三、股东大会情况简介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股东大会情况说明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本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第六届董事会董事薪酬的议案、第六届监事会股东代表监事薪酬的议案、选举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选举第六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议案、选举第六届监事会股东代表监事的议案。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2年2月26日披露的《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的《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2022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会及2022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会决议公告》。

四、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情况

(一)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持股变动及报酬情况

注:1.独立董事段洪义先生、李福申先生、禾云先生、徐俊新先生和谭允芝女士的独立董事酬金依据国

的报酬总额。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最近5年的主要工作经历:

董事

马崇贤先生:57岁,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大学学历,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1988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0年4月至2021年5月任国航副总裁、党委常委,2016年12月至2021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2021年5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并兼任本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2021年6月任国泰航空非常务董事,2021年7月任本公司执行董事,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任本公司副董事长。2022年9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本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明远先生:57岁,毕业于厦门大学计划统计专业。1988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11年2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2011年2月至2023年3月任本公司副总裁,2011年4月兼任国航香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2020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党组成员,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6月兼任西藏航空有限公司副董事长,2022年3月兼任澳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23年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2023年2月任本公司党委副书记,2023年3月任本公司总裁、董事、副董事长。

冯刚先生:59岁,毕业于四川大学半导体专业。1984年7月参加工作,2014年4月至2019年1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14年8月至2017年10月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任本公司副总裁。2019年11月任中航集团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本公司党委副书记,2020年5月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

PatrickHealy(贺以礼)先生:57岁,毕业于剑桥大学,取得现代语言(荣誉)文学士学位。2013年1月任太古股份有限公司饮料部门常务董事,2014年12月任香港太古集团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10月任太古可口可乐有限公司主席,2019年11月任国泰航空有限公司常务董事及主席,2019年12月任本公司非执行董事,2021年8月任太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肖鹏先生:57岁,毕业于中国民用航空学院航空机械系飞机发动机维修专业。1988年8月进入民航工作,2022年11月起任中航集团公司工会主席,本公司工会主席、总工程师。2023年3月起任本公司职工董事。

李福申先生:60岁,大学本科学历,工学学士,高级会计师。2021年6月任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2021年7月任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2022年2月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禾云先生:61岁,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研究生学历。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任审计署企业审计四局局长。2022年2月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徐俊新先生:58岁,高级经济师,持有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2021年9月任中央企业专职外部董事,2021年12月任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2022年2月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谭允芝女士:

岁,香港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独立执业大律师,国际仲裁员、调解员,2006年获颁授“资深大律师”头衔。因公职方面的贡献获授勋太平绅士、银紫荆星章。现任德辅大律师事务所主席、香港高等法院原讼法庭特委法官。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主席,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香港大律师公会体育法委员会主席,行政长官创新及策略发展顾问团成员,法律改革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及政治委任制度官员薪津独立委员会成员,西九龙文化区管理局董事会成员,香港管弦协会有限公司董事会成员,香港贸易发展局内地业务咨询委员会委员。2022年

月任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监事

肖健先生:59岁,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历。1983年进入民航工作,2016年3月起任中航有限董事、党委委员,2016年3月至2022年10月任中航有限党委书记、副总裁、纪委书记。2022年10月任中航有限总裁,2023年2月任本公司监事,2023年3月任本公司监事会主席。

王杰先生:57岁,毕业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学历。1989年8月进入国航工作,2014年11月至2022年11月任公司商务委员会副主任、党委书记,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任本公司职工监事,2022年10月任中航有限党委书记、董事、副总裁、纪委书记。

秦浩先生:54岁,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历。1989年8月进入国航工作,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任本公司职工监事,2021年4月任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党委书记,2021年5月任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吕艳芳女士:51岁,西北政法学院法学专业,法学学士。1996年进入国航工作,2017年8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国航股份)法律部总经理,2018年4月任中国航空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监事,2018年8月任中国航空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监事会主席,2020年12月任本公司监事,2021年6月任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监事并于2021年10月任监事会主席。

郭丽娜女士:52岁,毕业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财政学专业、经济学硕士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工商管理专业、工商管理硕士,正高级会计师。2001年10月进入民航工作,2017年4月任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监事,2020年7月任大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监事并于2020年9月任监事会主席。2022年2月任本公司监事,2022年2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审计部总经理,2022年3月任公司审计部总经理。

王明珠先生:55岁,毕业于河北大学哲学专业,高级政工师,1991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22年12月起任本公司飞行总队党委书记、副总队长,2023年3月起任本公司职工监事。

李树兴先生:55岁,内蒙古林学院农学学士,1991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22年10月起任本公司商务委员会党委书记、副主任、工会主席,2023年3月起任本公司职工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

王明远先生:简历详见董事部分。

谭焕民先生:58岁,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专业。2016年12月至2019年1月,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党组纪检组组长。2019年1月至今任中航集团公司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2019年1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张胜先生:50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美国城市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学学历,工商管理硕士。1992年7月进入民航工作。2020年5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0年5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2020年6月任本公司副总裁。

陈志勇先生:59岁,毕业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飞行技术专业,一级飞行员。1982年10月进入民航工作,2012年12月任本公司副总裁、党委常委,2014年5月兼任深圳航空董事,2014年5月至2020年9月兼任深圳航空总裁、党委副书记,2020年3月兼任深圳航空董事长,2020年7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孙玉权先生:49岁,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2019年7月至2022年2月任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金融部总经理。2022年2月任中航集团公司总会计师、党组成员,2022年3月任本公司党委常委,2022年3月兼任中国航空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国航空传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23年3月任本

公司总会计师。

倪继良先生:56岁,毕业于中国民用航空学院航空机械系飞机发动机设备维修专业。1988年7月进入国航工作,2017年9月至2020年4月任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党委副书记。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任本公司总工程师,2020年4月兼任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21年11月任中国飞机服务有限公司董事。2022年4月任中航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22年5月任公司副总裁、党委常委。

张华先生:57岁,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专业,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2016年8月任中航集团公司总法律顾问,2017年8月任本公司总法律顾问,2018年4月任中翼航空投资有限公司监事,2020年3月兼任大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22年9月兼任北京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长,2022年6月任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2年12月兼任中航集团公司首席合规官,本公司首席合规官。

肖鹏先生:简历详见董事部分。

肖烽先生:54岁,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历,高级会计师。1990年7月进入国航工作,2012年9月任Ameco董事,2014年7月至2023年3月任本公司总会计师,2015年10月任国航海外控股公司董事,2015年11月任中航兴业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2016年2月任中航财务董事长,2017年1月任国泰航空非常务董事,2022年6月任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23年3月任本公司总经济师。

王迎年先生:59岁,毕业于四川广汉航空专科学校飞机驾驶专业,一级飞行员。1984年8月进入民航工作,2011年2月任北京航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2014年11月至2023年2月任本公司总飞行师,2017年11月兼任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董事长。

严斯蒙先生:40岁,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理论和计算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2021年9月任本公司总信息师。

申建明先生:55岁,毕业于中国空军第一飞行学院飞机驾驶专业,一级飞行员。1987年进入民航工作,2022年10月任本公司安全总监。

黄斌先生:59岁,毕业于中国民航学院计划财务专业,高级会计师。1983年进入国航工作,2021年9月任本公司董事会秘书,2021年12月任本公司总裁助理。

(二)现任及报告期内离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情况

1.在股东单位任职情况

2.在其他单位任职情况

(三)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报酬情况

(四)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情况说明

1.2022年2月25日,公司2022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李福申先生、禾云先生、徐俊新先生、谭允芝女士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段洪义先生、许汉忠先生、李大进先生不再担任独立董事,薛亚松先生不再担任职工董事;选举何超凡先生、吕艳芳女士、

郭丽娜女士为公司第六届监事会股东代表监事,赵晓航先生不再担任股东代表监事。同日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何超凡先生为第六届监事会主席。同日,赵晓航先生因任期届满,不再担任公司副总裁。

2.2022年5月12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聘任倪继良先生为公司副总裁。

3.2022年6月2日,徐传钰先生因工作原因,不再担任公司安全总监职务。

4.2022年6月30日,赵阳先生因工作原因,不再担任公司总裁助理职务。

5.2022年8月1日,柴维玺先生因退休,不再担任公司副总裁职务。

6.2022年9月27日,宋志勇先生因工作调整,不再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和董事长职务。同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选举马崇贤先生为公司董事长,不再担任公司副董事长、总裁职务。

7.2022年10月19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聘任申建明先生为公司安全总监。

8.2022年11月28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聘任肖鹏先生为公司总工程师。

9.2023年1月13日,何超凡先生因退休,不再担任公司监事会主席及监事职务。

10.2023年2月10日,公司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肖健先生为公司股东代表监事。2023年3月10日,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选举肖健先生为本公司监事会主席。

11.2023年2月10日,王迎年先生因退休,不在担任公司总飞行师职务。

12.2023年3月2日,公司召开第三届第八次职工代表大会,选举肖鹏先生为公司职工董事,选举王明珠先生、李树兴先生为公司职工监事,王杰先生、秦浩先生不再担任公司职工监事。

13.2023年3月13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聘任王明远先生为公司总裁,同意提名王明远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候选人,以股东大会选举其为董事为前提,董事会同意选举王明远先生为副董事长。2023年3月30日,公司2023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王明远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王明远先生任副董事长。

14.2023年3月13日,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六次会议聘任孙玉权先生为公司总会计师,聘任肖烽先生为公司总经济师,同时肖烽先生不再担任总会计师职务。

(五)近三年受证券监管机构处罚的情况说明

五、报告期内召开的董事会有关情况

六、董事履行职责情况

(一)董事参加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情况

连续两次未亲自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说明

(二)董事对公司有关事项提出异议的情况

七、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情况

(一)董事会下设专门委员会成员情况

(二)报告期内召开29次会议

(三)存在异议事项的具体情况

八、监事会发现公司存在风险的说明

九、报告期末母公司和主要子公司的员工情况

(一)员工情况

(二)薪酬政策

公司坚持“为岗位价值付薪、为个人能力付薪、为绩效结果付薪”的理念,以增强企业活力、提升效益效率为中心,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持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在收入能增能减上求突破。优化工资总额管控机制,加快提升劳动生产率,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优化企业负责人考核分配机制,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动态调整一线岗位人员薪酬政策,确保骨干队伍整体稳定;健全薪酬对标分析机制,推动差异化精准激励,有序推动实施中长期激励,强化对核心人才正向激励力度。

(三)培训计划

2023年,公司将持续推进干部员工教育培训计划,通过不断完善全流程培训管理,进一步做好重点领域专业化能力培训,大力开展各级各类网络脱产培训,继续做好分类分级线下培训项目,增强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干部队伍培根铸魂,赋能助力,为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航空运输集团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劳务外包情况

十、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一)现金分红政策的制定、执行或调整情况

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公司2021年度股东大会批准,本公司2021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

经审计,按照境内外会计准则,本公司2022年度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负值。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本公司2022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

(二)现金分红政策的专项说明

(三)报告期内盈利且母公司可供股东分配利润为正,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方案预案的,

公司应当详细披露原因以及未分配利润的用途和使用计划

十一、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的情况及其影响

(二)临时公告未披露或有后续进展的激励情况

股权激励情况

员工持股计划情况

其他激励措施

(三)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报告期内被授予的股权激励情况

(四)报告期内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考评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的建立、实施情况董事会管理人员培养及薪酬委员会负责研究高级管理人员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并提出建议,审查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并对其进行年度绩效考核。公司通过股票增值权方式建立有效的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调动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好地促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达成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管理层利益相一致。

十二、报告期内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实施情况

报告期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情况的说明

十三、报告期内对子公司的管理控制情况

是否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是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类型: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十五、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自查问题整改情况

第五章环境与社会责任

一、环境信息情况

(一)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及其主要子公司的环保情况说明

1.排污信息

2.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报告期内,Ameco现有废水、废气防治污染设施全部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其中,北京地区针对燃气锅炉安装低氮燃烧器和氮氧化物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系统联网;针对废水排放,按要求在废水总排口安装了化学需氧量、氨氮、

pH、总磷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系统联网;针对喷漆废气排放,按要求在废气排放口安装有机废气收集治理系统及非甲烷总烃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系统联网。成都分公司针对燃气锅炉安装低氮燃烧器;针对废水排放,按要求在废水总排口安装了化学需氧量、氨氮、pH、总磷、总氮自动监测设备,并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要求上传;针对喷漆废气排放,按要求在废气排放口安装有机废气收集治理系统。

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Ameco新改扩建建设项目,按照环保法规要求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4.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为强化突发环境事件防范管理,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障环境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环境影响,根据国家和地方法规要求,Ameco针对涉及的环境污染事故风险,制定了应急预案,按要求进行专家评审和报属地生态环境保护局备案。为了提高应对紧急情况下的处置能力,Ameco制定了应急演练计划,并按计划进行了应急演练。

5.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按照环境保护部《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6号)、《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48号)要求,Ameco北京基地厂区、A380厂区和成都分公司分别制定有环境自行监测方案,包括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北京基地厂区、A380厂区监测数据上传至生态环境部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系统,同时在北京市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和Ameco官网公开;成都分公司监测数据均按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要求上传。

6.报告期内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

7.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二)重点排污单位之外的公司环保情况说明

本集团始终秉承“绿色运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牢抓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响应国家低碳环保号召,规范健全环境管理体系,重视低碳环保意识培育,强化能源资源管理,严控污染物排放,在不断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谋求绿色低碳发展。

1.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

2.参照重点排污单位披露其他环境信息

3.未披露其他环境信息的原因

报告期内,本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民航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聚焦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任务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航空全产业链条低碳需求,推动航空运输绿色变革。

持续完善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能力;着力加强能源管理,稳步实现低碳发展;加强污染防治风险管控,稳步推进禁限塑工作;落实民航蓝天保卫战工作要求,“应用尽用”推进APU(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替代设施,不断深化“油改电”工作成果;科学管理碳排放,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积极推进环保公益,履行社会责任。

2022年,“净享飞行绿色出行项目”和“飞机地面燃油交输系统”分别荣获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绿色发展示范案例奖和科技创新服务示范案例奖。入围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名单,是唯一入选的航空企业。

(四)在报告期内为减少其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具体说明:

本集团积极把握战略发展机会,主动响应国家双碳战略部署,落实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指导意见要求,并结合《“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编制公司碳达峰行动方案,通过六大技术路径,主动调整能源结构,控制碳排放总量,平衡绿色与发展、安全、服务、效益,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着力提升全员减污降碳意识强化顶层管理,召开绿色发展工作会,总结部署年度目标任务。提升能力建设,举办航空碳达峰碳中和形势及应对策略和国家节能环保法律法规解读及案例分析专题培训,提升环保人才队伍专业素养、业务素质、风险意识和管控能力;录制节能环保专题课件,并纳入职工培训计划中,着力提升全员减污降碳意识。

实施飞机运行阶段节油措施科学评估运行条件、有效控制返航备降、合理控制飞机重量、持续优化航线机型匹配、精准提升飞机大角度转弯,从而有效提高载运能力,提升运行品质,降低燃油消耗。2022年累计节约航空燃油7,767.8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4,468.6吨。

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料国产化应用,完成A350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调机,成为国内首家使用国产可持续航空燃料交付宽体客机的航司,也是国内首家在空客、波音机型上均开展可持续航空燃料应用的航司。

使用地面电源替代APU(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积极推进APU替代设施,按照“应用尽用”原则,深入推广使用400赫兹静变电源和地面空调设备,进一步减少飞机地面排放。2022年使用APU替代设施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24.8万吨。

推动地面保障车辆油改电大力推进车辆“油改电”专项工作,结合行业特点制定车辆电动化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充电桩建设,加速新能源车辆投产。截止2022年期末,本集团自建场内充电桩329台,新能源车保有量1,058辆,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450.2吨。

举办“民航低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组织召开“民航低碳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会议聚焦民航发展新趋势,围绕“双碳”目标,共同探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现状、发展路径和合作模式。

严格落实外部碳排放管理要求分别完成欧盟、全国、北京市以及民航四套碳排放体系的监测、核查、报告及履约工作,在民航局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参与ICAO-CAEP(国际民航组织航空环境保护委员会工作组)、IATA-SEAC(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可持续与环境顾问委员会)、星空联盟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为行业积极发声。

提供旅客“碳中和”飞行服务以国家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和绿色低碳全民行动为指导,推出净享飞行绿色出行服务,将乘客绿色出行理念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相结合,为旅客提供飞行碳足迹计算及碳抵消服务,旅客可以自愿选择通过飞行里程或现金支付的方式,参与国内植树造林等碳减排项目,自主实现“碳中和”飞行,降低航空出行碳排放对于环境的影响。同步扎实推进“国航长江保护五年计划”,持续助力生态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引领绿色低碳的新风尚。

二、社会责任工作情况

(一)是否单独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

请见公司与本年报同时披露的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网址:www.sse.com.cn。

(二)社会责任工作具体情况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具体情况

(一)报告期内定点帮扶指导理念

报告期内,本集团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有关重要论述精神为根本遵循,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严格按照“四个不摘”工作要求,坚决扛起定点帮扶政治责任,持续优化“航空+”帮扶模式,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持续发力,用心用情用力助力定点帮扶的广西昭平县、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奋进乡村振兴。

(二)履行定点帮扶责任的进展情况

报告期内,本集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做好定点帮扶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从讲政治高度履行好定点帮扶政治任务。召开2次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开展5次定点帮扶工作座谈会,学习贯彻上级有关乡村振兴工作指示精神,结合地方实际研究谋划帮扶举措。董事长、党组书记带队赴广西昭平县开展工作调研,督促指导帮扶地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党组副书记2次赴帮扶地区,1次通过视频调研形式了解当地乡村振兴工作情况和帮扶项目进展情况;纪检监察组组长,总法律顾问分别带队组成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组,赴帮扶地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和专项审计,检查帮扶资金使用情况,确保干净帮扶、廉洁帮扶。全年50余人次赴帮扶地区围绕产业、消费、教育等重点领域调研,推进项目实施。

本集团始终坚持并发挥党的领导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继续向定点帮扶地区选派2名挂职帮扶干部,1名驻村第一书记,增派5名优秀青年赴帮扶地区支持工作。持续发挥资源优势,内引外联,积极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进一步优化“航空+”帮扶模式,围绕定点帮扶工作重点项目,通过深化航空餐食采购研发、大力推广里程积分兑换帮扶产品、借助航空媒体、各类博览会等契机加强宣传推广,进一步将帮扶工作融入全产业链条。

(三)后续定点帮扶工作计划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本集团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严格按照“四个不摘”部署要求,继续向定点帮扶的广西昭平县和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投入无偿帮扶资金额度不低于4,000万元。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的中心任务,细化完善帮扶举措,紧盯谋划、实施、评估等关键环节,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工作落实,助力帮扶地区全面乡村振兴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履行好党中央赋予中央企业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六章重要事项

一、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到报告期内的承诺事项

(二)公司资产或项目存在盈利预测,且报告期仍处在盈利预测期间,公司就资产或项目

是否达到原盈利预测及其原因作出说明

(三)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及其对商誉减值测试的影响

三、违规担保情况

四、公司董事会对会计师事务所“非标准意见审计报告”的说明

五、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或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和影响的分析说明

(一)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二)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三)与前任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沟通情况

(四)其他说明

六、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情况

审阅本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的半年度财务报表及审计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财务报表的费用总额为9,522,000元(含增值税税金);审计部分本集团之子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财务报表的费用总额为7,295,000元(含增值税税金)。

审计期间改聘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说明

七、面临退市风险的情况

(一)导致退市风险警示的原因

(二)公司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三)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九、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本报告期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

十、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涉嫌违法违规、受

到处罚及整改情况

十一、报告期内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诚信状况的说明

十二、重大关联交易

上的公告。

与国货航集团进行的交易2011年10月27日,因本公司与国货航集团之间的交易构成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下的关连交易,本公司与国货航签署了《框架协议》,于2013年9月26日、2016年8月30日,经两次续期,有效期延至2019年12月31日。2018年12月28日,本公司完成向本公司控股股东的全资子公司资本控股转让国货航51%股权事项,自此本公司与国货航集团之间的交易同时构成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下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项下的关联(连)交易。

上述持续关联交易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实际发生的交易额和交易额上限如下:

与中航集团进行的交易:

(二)资产或股权收购、出售发生的关联交易

(三)共同对外投资的重大关联交易

(四)、关联债权债务往来

(五)公司与存在关联关系的财务公司、公司控股财务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金融业务

1.存款业务

2.贷款业务

3.授信业务或其他金融业务

十三、重大合同及其履行情况

(一)托管、承包、租赁事项

(二)担保情况

(三)委托他人进行现金资产管理的情况

(四)其他重大合同

十四、其他对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有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的说明2022年5月30日,公司发布《关于筹划重大事项的提示性公告》,公司正在筹划取得山航集团的控制权,并进而取得山东航空的控制权。2022年6月14日,公司发布《关于筹划

2023年3月21日,公司发布《关于筹划重大事项的进展公告》,截至公告日,本次股权转让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完成交割,本公司已取得山航集团的控制权,直接持有山东航空

第七章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一、股本变动情况

(一)股份变动情况表

1.股份变动情况表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总数及股本结构未发生变化。

2.股份变动情况说明

3.股份变动对最近一年和最近一期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等财务指标的影响(如有)(适用√不适用

4.公司认为必要或证券监管机构要求披露的其他内容

(二)限售股份变动情况

二、证券发行与上市情况

(一)截至报告期内证券发行情况

(二)公司股份总数及股东结构变动及公司资产和负债结构的变动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总股本为14,524,815,185股,股本结构如下:

(三)现存的内部职工股情况

三、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情况

(一)股东总数

(二)截至报告期末前十名股东、前十名流通股东(或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1、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是香港联合交易所下属子公司,其主要业务为以代理人身份代其他公司或个人股东持有股票。其持有本公司1,688,630,345股H股中不包含代中航有限持有的166,852,000股。

2、依据《境内证券市场转持部分国有股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施办法》(财企〔2009〕94号)和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公告(2009年第63号)规定,公司控股股东中航集团公司和中航有限分别持有的127,445,536和36,454,464股股份目前处于冻结状态。

前十名有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数量及限售条件

(三)战略投资者或一般法人因配售新股成为前10名股东

(四)其他情况说明

2023年1月16日,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股份完成股份登记后,公司前十名股东情况如下:

本次非公开发行前后公司股本结构变动表如下:

四、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一)控股股东情况

1法人

2自然人

3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情况的特别说明

4报告期内控股股东变更情况的说明

5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注:截至报告期末,中航集团公司直接持有和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航有限间接持有公司共计51.70%的股份。

(二)实际控制人情况

1法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公司不存在实际控制人情况的特别说明

4报告期内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情况说明

5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6实际控制人通过信托或其他资产管理方式控制公司

(三)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其他情况介绍

五、公司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质押股份数量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

比例达到80%以上

六、其他持股在百分之十以上的法人股东

七、股份限制减持情况说明

八、股份回购在报告期的具体实施情况

一、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一)企业债券

(二)公司债券

1.公司债券基本情况

单位:亿元币种:人民币

“12国航01”“12国航03”交易场所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22深航01”“22深航02”“22深航03”“22深航04”交易场所为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表中所列债券均不存在终止上市交易的风险。

公司对债券终止上市交易风险的应对措施

逾期未偿还债券

报告期内债券付息兑付情况

2.发行人或投资者选择权条款、投资者保护条款的触发和执行情况

3.为债券发行及存续期业务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

4.

上述中介机构发生变更的情况

5.报告期末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募集资金用于建设项目的进展情况及运营效益

报告期内变更上述债券募集资金用途的说明

其他说明

6.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8.公司债券其他情况的说明

(三)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

1.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基本情况

表中所列债券“22国航SCP004”“22国航MTN001”“20深航空MTN001”“21深航空MTN001”“22深航空MTN001”的交易场所均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均面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发行,均依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交易流通规则执行,均不存在终止上市交易的风险。

4.报告期末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5.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6.担保情况、偿债计划及其他偿债保障措施在报告期内的执行和变化情况及其影响

7.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其他情况的说明

(四)公司报告期内合并报表范围亏损超过上年末净资产10%

亏损情况报告期内本集团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

386.19亿元,约占上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

产的62.89%。

(五)报告期末除债券外的有息债务逾期情况

(六)报告期内违反法律法规、公司章程、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规定的情况以及债券募集说明书约定或承诺的情况对债券投资者权益的影响

(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近2年的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二、可转换公司债券情况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

页次

一、审计报告1-6

二、已审财务报表

1.合并资产负债表1-3

2.合并利润表4-5

3.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6-7

4.合并现金流量表8-9

5.公司资产负债表10-11

6.公司利润表12

7.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13

8.公司现金流量表14-15

9.财务报表附注16-135

财务报表补充资料

1.非经常性损益明细表

2.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报差异调节表

3.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

第2页

审计报告(续)

德师报(审)字(23)第P01765号

(第2页,共6页)

三、关键审计事项(续)

1.飞机退租大修准备计提(续)

事项描述(续)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将飞机退租大修准备计提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

审计应对

我们针对飞机退租大修准备计提执行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的方法和关键假设的适当性;

通过将以前年度管理层采用的假设与其实际结果的比较对飞机退租大修准备计提进行追

新计算程序,检查管理层按照飞机退租大修准备计提方法计提准备所使用基础数据及计算的准确性。

2.常旅客奖励里程单独售价的确定

事项描述

第3页

(第3页,共6页)

2.常旅客奖励里程单独售价的确定(续)

如财务报表附注三、22及31所示,国航股份实行常旅客奖励计划,根据运输服务与奖励里程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将收到的价款在运输服务和奖励里程之间进行分配,奖励里程所分配的价款作为合同负债(预计一年后到期部分计入其他非流动负债)列报于合并及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国航股份建立了信息技术系统,以追踪每项销售的服务提供时点,并追踪派发的常旅客奖励里程及后续的兑换及使用里程数的情况。

我们针对常旅客奖励里程单独售价的确定执行的审计程序主要包括:

术系统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评估国航股份确定常旅客奖励里程单独售价所采用的方法的合理性;

抽样检查与第三方合作伙伴结算单据中的结算价格,与奖励里程单独售价进行比较;

结合历史兑换情况及可能对未来兑换活动造成影响的常旅客计划变动情况,评估管理层

在估计常旅客奖励里程预计兑换率时采用假设的适当性;

第4页

(第4页,共6页)

四、其他信息

国航股份管理层对其他信息负责。其他信息包括国航股份2022年年度报告中涵盖的信息,但不包括财务报表和我们的审计报告。

我们对财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不涵盖其他信息,我们也不对其他信息发表任何形式的鉴证结论。

结合我们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我们的责任是阅读其他信息,在此过程中,考虑其他信息是否与财务报表或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存在重大不一致或者似乎存在重大错报。

基于我们已执行的工作,如果我们确定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错报,我们应当报告该事实。在这方面,我们无任何事项需要报告。

五、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国航股份管理层负责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并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治理层负责监督国航股份的财务报告过程。

六、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我们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包含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但并不能保证按照审计准则执行的审计在某一重大错报存在时总能发现。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第5页

(第5页,共6页)

六、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续)

在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职业判断,并保持职业怀疑。同时,我们也执行以下工作:

(1)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以应对这些风险,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由于舞弊可能涉及串通、伪造、故意遗漏、虚假陈述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未能发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高于未能发现由于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

(6)就国航股份中实体或业务活动的财务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负责指导、监督和执行集团审计,并对审计意见承担全部责任。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

2022年

(金额单位:人民币千元)

第1页

合并资产负债表(续)2022年12月31日

合并利润表

2022年度

合并利润表(续)2022年度

合并股东权益变动表

第6页

(续)2022年度

第7页

合并现金流量表

第8页

合并现金流量表(续)

第9页

公司资产负债表

第10页

公司资产负债表(续)

第11页

公司利润表

第12页

公司股东权益变动表

第13页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现金流量表

第14页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现金流量表(续)2022年度

第15页

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别注明外,金额单位为人民币千元)

第16页

一、本公司的基本情况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是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于2004年9月20日以国资改革[2004]872号文批复同意设立,并于2004年9月3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中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所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A股及境外上市H股已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及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本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市顺义区天柱路30号院1号楼1至9层101。本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100007178710060,本公司及其子公司(以下统称“本集团”)主要从事提供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及国际航空客运、货运邮运及维修业务。

本集团的母公司和最终母公司为于中国成立的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集团”)。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和本公司净流动负债金额分别约为人民币702亿元和人民币535亿元。本集团及本公司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取得外部融资的能力。考虑到本集团及本公司预期的经营现金流量以及于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尚有已获得未使用的银行信贷额度约为人民币1,109.45亿元,在编制本财务报表时,本公司管理层相信本集团及本公司可以获得充足的资金满足偿还债务和资本性支出的需要。因此,本财务报表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

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是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无论公允价值是可观察到的还是采用估值技术估计的,在本财务报表中计量和披露的公允价值均在此基础上予以确定。公允价值的计量参见附注三、26。

第17页

三、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本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合并及公司财务状况以及2022年度的合并及公司经营成果和合并及公司现金流量。

2.会计期间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3.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记账本位币和编制本财务报表所采用的货币均为人民币。本财务报表中,除有特别说明外,均以人民币千元为单位列示。

本集团下属子公司及联营/合营企业根据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自行决定其记账本位币,编制本财务报表时,这些子公司及联营/合营企业的外币财务报表按照附注三、8进行了折算。

4.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4.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按合并日其在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合并方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的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中的股本溢价,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则调整留存收益。

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各项直接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4.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及商誉

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第18页

三、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续)

4.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续)

4.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及商誉(续)

购买方在合并中所取得的被购买方符合确认条件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在购买日以公允价值计量。

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作为一项资产确认为商誉并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首先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计入当期损益。

因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并按照成本扣除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

5.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子公司的合并起始于本集团获得对该子公司的控制权时,终止于本集团丧失对该子公司的控制权时。

对于本集团处置的子公司,处置日(丧失控制权的日期)前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已经适当地包括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中。

对于通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其自购买日(取得控制权的日期)起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已经适当地包括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中。

对于通过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子公司,无论该项企业合并发生在报告期的任一时点,视同该子公司同受最终控制方控制之日起纳入本集团的合并范围,其自报告期最早期间期初起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已适当地包括在合并利润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中。

第19页

5.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续)

子公司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按照本公司统一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厘定。

本公司与子公司及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于合并时抵销。

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

少数股东分担的子公司的亏损超过了少数股东在该子公司期初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其余额仍冲减少数股东权益。

6.合营安排分类及会计处理方法

本集团的合营安排全部为合营企业。本集团对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具体参见附注三、“12.3.2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7.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现金是指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现金等价物是指本集团持有的期限短(一般指从购买日起三个月内到期)、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

第20页

8.外币业务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8.1外币业务

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涉及境外经营的,如有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列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处置境外经营时,计入处置当期损益。

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以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记账本位币金额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或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8.2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为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境外经营的外币财务报表按以下方法折算为人民币报表: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资产、负债类项目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的股东权益项目按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所有项目及反映利润分配发生额的项目按交易发生当期平均汇率折算;年初/期初未分配利润为上一年折算后的年末未分配利润;年末/期末未分配利润按折算后的利润分配各项目计算列示;折算后资产类项目与负债类项目和股东权益类项目合计数的差额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并计入股东权益。

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经营的现金流量,采用与现金流量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额,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以“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单独列示。

年初/期初数和上年/期实际数按照上年/期财务报表折算后的数额列示。

第21页

8.外币业务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续)

8.2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续)

9.金融工具

本集团在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实际利率法是指计算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以及将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分摊计入各会计期间的方法。

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计存续期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或该金融负债摊余成本所使用的利率。在确定实际利率时,在考虑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有合同条款(如提前还款、展期、看涨期权或其他类似期权等)的基础上估计预期现金流量,但不考虑预期信用损失。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以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扣除已偿还的本金,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法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再扣除累计计提的损失准备(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9.1金融资产的分类、确认与计量

初始确认后,本集团对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分别以摊余成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进行后续计量。

第22页

9.金融工具(续)

9.1金融资产的分类、确认与计量(续)

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且本集团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则本集团将该金融资产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本集团此类金融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流动资产中对关联方发放贷款和长期应收款等。

金融资产的合同条款规定在特定日期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且本集团管理该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的,则该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此类金融资产自取得起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列示为其他债权投资,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到期的,列示于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余取得时期限在一年内(含一年)项目列示于其他流动资产。

初始确认时,本集团可以单项金融资产为基础,不可撤销地将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确认的或有对价以外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此类金融资产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列示。

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表明本集团持有该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交易性的:

证据表明近期实际存在短期获利模式;

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除外。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不符合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条件的金融资产均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在初始确认时,为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本集团可以将金融资产不可撤销地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第23页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列示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自资产负债表日起超过一年到期(或无固定期限)且预期持有超过一年的,列示于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

9.1.1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本集团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按照实际利率法确认利息收入。除下列情况外,本集团根据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乘以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1)对于购入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本集团自初始确认起,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经信用调整的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

(2)对于购入或源生的未发生信用减值、但在后续期间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本集团在后续期间,按照该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其利息收入。若该金融工具在后续期间因其信用风险有所改善而不再存在信用减值,并且这一改善可与应用上述规定之后发生的某一事件相联系,本集团转按实际利率乘以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来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9.1.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第24页

9.1.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9.2金融工具减值

本集团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及财务担保合同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进行减值会计处理。

本集团对由收入准则规范的交易形成的应收账款按照相当于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本集团在前一会计期间已经按照相当于金融工具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了损失准备,但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该金融工具已不再属于自初始确认后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情形的,本集团在当期资产负债表日按照相当于未来12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该金融工具的损失准备,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转回金额作为减值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第25页

9.2金融工具减值(续)

9.2.1

信用风险显著增加

本集团利用可获得的合理且有依据的前瞻性信息,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以确定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对于财务担保合同,本集团在应用金融工具减值规定时,将本集团成为做出不可撤销承诺的一方之日作为初始确认日。

本集团在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时会考虑如下因素:

(1)同一金融工具或具有相同预计存续期的类似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的外部市场指标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2)金融工具外部信用评级实际或预期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3)预期将导致债务人履行其偿债义务的能力发生显著变化的业务、财务或经济状况是否发生不利变化;

(4)债务人经营成果实际或预期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5)债务人所处的监管、经济或技术环境是否发生显著不利变化。

通常情况下,无论经上述评估后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当金融工具合同付款已发生逾期超过(含)30日,则表明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已经显著增加。除非本集团无须付出过多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证明虽然超过合同约定的付款期限30天,但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以来并未显著增加。

于资产负债表日,若本集团判断金融工具只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则本集团假定该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如果金融工具的违约风险较低,借款人在短期内履行其合同现金流量义务的能力很强,并且即使较长时期内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存在不利变化但未必一定降低借款人履行其合同现金义务,则该金融工具被视为具有较低的信用风险。

第26页

9.2.2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

当本集团预期对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利影响的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该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信息:

(1)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

(2)债务人违反合同,如偿付利息或本金违约或逾期等;

(3)债权人出于与债务人财务困难有关的经济或合同考虑,给予债务人在任何其他情况下

都不会做出的让步;

(4)债务人很可能破产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5)发行方或债务人财务困难导致该金融资产的活跃市场消失。

9.2.3

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

本集团对于其他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其他流动资产中对关联方发放贷款、长期应收款等)、其他债务工具(于其他流动资产列示)及其他债权投资按照单项资产考虑预期信用损失。

第27页

预期信用损失的确定(续)

对于金融资产,信用损失为本集团应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现金流量之间

差额的现值;对于财务担保合同,信用损失为本集团就该合同持有人发生的信用损失向其做出赔付

的预计付款额,减去本集团预期向该合同持有人、债务人或任何其他方收取的金额之

间差额的现值;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信用损失为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与按

原实际利率折现的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的差额。

9.2.4

减记金融资产

9.3金融资产的转移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予以终止确认:(1)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

(2)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3)该金融资产已转移,虽然本集团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是未保留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将所转移金融资产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及因转移金融资产而收到的对价与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中对应终止确认部分的金额之和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若本集团转移的金融资产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计入留存收益。

第28页

9.3金融资产的转移(续)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未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本集团继续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金融负债。

9.4金融负债的分类及计量

本集团根据所发行金融工具的合同条款及其所反映的经济实质而非仅以法律形式,结合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定义,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分类为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

金融负债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本集团的金融负债全部为其他金融负债。

9.4.1

其他金融负债

除财务担保合同外的其他金融负债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终止确认或摊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第29页

9.5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本集团(借入方)与借出方之间签订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原金融负债,且新金融负债与原金融负债的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的,本集团终止确认原金融负债,并同时确认新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全部或部分终止确认的,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新金融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9.6权益工具

本集团对权益工具持有方的分配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发放的股票股利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

9.7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

当本集团具有抵销已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法定权利,且该种法定权利是当前可执行的,同时本集团计划以净额结算或同时变现该金融资产和清偿该金融负债时,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以相互抵销后的金额在资产负债表内列示。除此以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资产负债表内分别列示,不予相互抵销。

10.存货

10.1存货的分类

存货包括航材消耗件、机上供应品、普通器材及其他。存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10.2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存货发出时按加权平均法核算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第30页

10.存货(续)

10.3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依据

存货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差额提取存货跌价准备。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如果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导致存货的可变现净值高于其账面价值的,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予以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10.4存货的盘存制度

存货的盘存制度采用永续盘存制。

10.5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低值易耗品采用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

11.持有待售资产

当本集团主要通过出售(包括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非持续使用一项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收回其账面价值时,将其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

分类为持有待售类别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根据类似交易中出售此类资产或处置组的惯例,在当前状况下即可立即出售;(2)出售极可能发生,即本集团已经就一项出售计划作出决议且获得确定的购买承诺,预计出售将在一年内完成。

本集团以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孰低计量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的,减记账面价值至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后续资产负债表日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出售费用后的净额增加的,恢复以前减记的金额,并在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后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内转回,转回金额计入当期损益。划分为持有待售类别前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予转回。

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中的非流动资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第31页

12.长期股权投资

12.1共同控制、重大影响的判断标准

12.2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

对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现金、转让的非现金资产以及所承担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以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在合并日按照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按照发行股份的面值总额作为股本,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所发行股份面值总额之间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购买日按照合并成本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除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对于因追加投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但不构成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确定的原持有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

第32页

12.长期股权投资(续)

12.3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

12.3.1

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公司财务报表采用成本法核算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是指本集团能够对其实施控制的被投资主体。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初始投资成本计量。追加或收回投资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当期投资收益按照享有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确认。

12.3.2

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本集团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联营企业是指本集团能够对其施加重大影响的被投资单位,合营企业是指本集团仅对该安排的净资产享有权利的合营安排。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采用权益法核算时,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份额,分别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同时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按照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计算应享有的部分,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利润分配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并计入资本公积。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净损益的份额时,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确认。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与本公司不一致的,按照本公司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确认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对于本集团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交易,投出或出售的资产不构成业务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享有的比例计算归属于本集团的部分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但本集团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属于所转让资产减值损失的,不予以抵销。

第33页

12.3后续计量及损益确认方法(续)

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续)

12.4长期股权投资处置

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其账面价值与实际取得价款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3.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

投资性房地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与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其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则计入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其他后续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本集团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并按照与房屋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一致的政策进行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各类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率及年折旧率如下:

第34页

14.固定资产

14.1确认条件

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仅在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本集团,且其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才予以确认。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如果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且其成本能可靠地计量,则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并终止确认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除此以外的其他后续支出,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4.2折旧方法

除发动机替换件按飞行小时数以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外,其他固定资产折旧釆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各类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预计飞行小时、预计净残值率及折旧率如下:

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本集团提供经济利益的,适用不同折旧率。

预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本集团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第35页

14.固定资产(续)

14.3其他说明

本集团至少于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发生改变则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15.在建工程

16.借款费用

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予以资本化;一般借款根据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乘以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确定资本化金额。资本化率根据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计算确定。资本化期间内,外币专门借款的汇兑差额全部予以资本化;外币一般借款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第36页

17.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土地使用权、电脑软件、星空联盟入盟权等。

无形资产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自可供使用时起,对其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在其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直线法分期平均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本集团各类无形资产预计净残值为零。无形资产按照其能为本集团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确定使用寿命,无法预见其受益年限的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各项主要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如下:

使用寿命

土地使用权40-67年电脑软件5-10年星空联盟入盟权不确定

星空联盟入盟权于本公司加入该联盟期间内持续有效,因此使用寿命不确定。

期末,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必要时进行调整。

本集团对于研究阶段的支出,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18.长期资产减值

本集团在每一个资产负债表日检查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使用权资产、在建工程、使用寿命确定的无形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果该等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则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减值迹象,每年均进行减值测试。

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以单项资产为基础,如果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则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为资产或者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

如果资产或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按其差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第37页

18.长期资产减值(续)

上述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予转回。

19.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为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和制服费等。长期待摊费用在预计受益期间分期平均摊销。

20.职工薪酬

20.1短期薪酬的会计处理方法

20.2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离职后福利分类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

第38页

20.职工薪酬(续)

20.2离职后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续)

按照中国有关法规要求,本集团职工参加由政府机构设立管理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金额按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

本公司及本公司部分子公司已实施企业年金计划,员工可自愿参加。

本公司子公司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机维修公司”)为其年金计划实施前的退休人员每月提供企业养老补贴(“退休后福利计划”)。该项退休后福利属于设定受益计划。

(1)服务成本(包括当期服务成本、过去服务成本和结算利得和损失);

(2)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

(3)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所产生的变动。

服务成本及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的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所产生的变动(包括精算利得或损失)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该部分其他综合收益在以后期间不能重分类计入损益。

20.3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方法

21.预计负债

第39页

21.预计负债(续)

如果清偿预计负债所需支出全部或部分预期由第三方补偿的,补偿金额在基本确定能够收到时,作为资产单独确认,且确认的补偿金额不超过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

22.收入

(1)提供运输服务收入,包括客运和货邮运输收入;

(2)其他提供劳务和销售商品收入。

合同中包含两项或多项履约义务的,本集团在合同开始日,按照各单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或服务的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单项履约义务。

本集团主要提供客运和货邮运输服务,并将除下述常旅客奖励计划外的提供运输服务作为一项履约义务,于本集团提供运输服务时按照分摊至该项履约义务的交易价格确认收入。本集团出售的机票在尚未承运时计入流动负债,通过“票证结算”进行核算。

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

第40页

22.收入(续)

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续)

客户未行使的合同权利

23.政府补助

政府补助是指本集团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政府补助在能够满足政府补助所附条件且能够收到时予以确认。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第41页

23.政府补助(续)

24.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24.1当期所得税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当期和以前期间形成的当期所得税负债(或资产),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预期应交纳(或返还)的所得税金额计量。

24.2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

对于某些资产、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以及未作为资产和负债确认但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确定其计税基础的项目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产生的暂时性差异,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

第42页

24.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续)

24.2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续)

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及税款抵减,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资产负债表日,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则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予以转回。

24.3所得税的抵销

当拥有以净额结算的法定权利,且意图以净额结算或取得资产、清偿负债同时进行时,本集团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以抵销后的净额列报。

第43页

25.租赁

租赁,是指在一定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的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对价的合同。

在合同开始日,本集团评估该合同是否为租赁或者包含租赁。除非合同条款和条件发生变化,本集团不重新评估合同是否为租赁或者包含租赁。

25.1本集团作为承租人

25.1.1

使用权资产

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外,本集团在租赁期开始日对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租赁期开始日,是指出租人提供租赁资产使其可供本集团使用的起始日期。使用权资产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该成本包括:

约定状态预计将发生的成本。

本集团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有关折旧规定,对使用权资产计提折旧。本集团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使用权资产在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剩余使用寿命两者孰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25.1.2

租赁负债

除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外,本集团在租赁期开始日按照该日尚未支付的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对租赁负债进行初始计量。在计算租赁付款额的现值时,本集团采用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折现率,无法确定租赁内含利率的,采用增量借款利率作为折现率。

第44页

25.租赁(续)

25.1本集团作为承租人(续)

租赁负债(续)

在租赁期开始日后,发生下列情形的,本集团重新计量租赁负债,并调整相应的使用权资产,若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已调减至零,但租赁负债仍需进一步调减的,本集团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因租赁期变化或购买选择权的评估结果发生变化的,本集团按变动后租赁付款额和修订后的折现率计算的现值重新计量租赁负债;根据担保余值预计的应付金额或者用于确定租赁付款额的指数或者比率发生变动,本集团按照变动后的租赁付款额和原折现率计算的现值重新计量租赁负债。租赁付款额的变动源自浮动利率变动的,使用修订后的折现率计算现值。

25.1.3

短期租赁和低价值资产租赁

第45页

25.1.4

租赁变更

租赁发生变更且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本集团将该租赁变更作为一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

该租赁变更通过增加一项或多项租赁资产的使用权而扩大了租赁范围;增加的对价与租赁范围扩大部分的单独价格按该合同情况调整后的金额相当。

租赁变更未作为一项单独租赁进行会计处理的,在租赁变更生效日,本集团重新分摊变更后合同的对价,重新确定租赁期,并按照变更后租赁付款额和修订后的折现率计算的现值重新计量租赁负债。

25.1.5

售后租回交易

本集团作为卖方及承租人

25.2本集团作为出租人

25.2.1

租赁的分类

实质上转移了与租赁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几乎全部风险和报酬的租赁为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为经营租赁。

第46页

25.2本集团作为出租人(续)

租赁的分类(续)

本集团作为出租人记录经营租赁业务

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本集团采用直线法,将经营租赁的租赁收款额确认为租金收入。本集团发生的与经营租赁有关的初始直接费用于发生时予以资本化,在租赁期内按照与租金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分摊,分期计入当期损益。

本集团取得的与经营租赁有关的未计入租赁收款额的可变租赁收款额,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5.2.2

转租赁

本集团作为转租出租人,将原租赁及转租赁合同作为两个合同单独核算。本集团基于原租赁产生的使用权资产,而不是原租赁的标的资产,对转租赁进行分类。

25.2.3

经营租赁发生变更的,本集团自变更生效日起将其作为一项新租赁进行会计处理,与变更前租赁有关的预收或应收租赁收款额视为新租赁的收款额。

26.公允价值的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基于公允价值的输入值的可观察程度以及该等输入值对公允价值计量整体的重要性,被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47页

27.日常维修及飞机大修准备

例行保养、维修费用在发生时于当期损益内列支。

28.利润分配

资产负债表日后,经审议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股利或利润,不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的负债,在附注中单独披露。

29.关联方

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的,构成关联方。关联方可为个人或企业。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

此外,本公司同时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确定本集团或本公司的关联方。

30.分部报告

本集团以内部组织结构、管理要求、内部报告制度为依据确定经营分部。如果两个或多个经营分部存在相似经济特征且同时在各单项产品或劳务的性质、生产过程的性质、产品或劳务的客户类型、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方式、生产产品及提供劳务受法律及行政法规的影响等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的,可以合并为一个经营分部。本集团以经营分部为基础考虑重要性原则后确定报告分部。

本集团在编制分部报告时,分部间交易收入按实际交易价格为基础计量。编制分部报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编制本集团财务报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

第48页

31.主要会计判断和估计

编制财务报表时,本集团管理层需要运用估计和假设,这些估计和假设会对会计政策的应用及资产、负债、收入及费用的金额产生影响。实际情况可能与这些估计不同。本集团管理层对估计涉及的关键假设和不确定因素的判断进行持续评估,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除附注五、31载有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类的离职后福利和附注十载有关于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假设和风险因素的数据外,其他主要估计金额的不确定因素如下:

商誉减值

本集团至少每年测试商誉是否发生减值。这要求对分配了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预计。对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进行预计时,本集团需预计该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同时选择恰当的折现率确定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除金融资产之外的非流动资产减值(除商誉外)

飞机退租大修准备

飞机的退租大修准备在租赁期间进行预提并记入当期损益,退租大修准备的计算涉及多项可变因素及假设,包括飞机的预计使用情况和预计维修成本等。这些可变因素及假设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据以往修理相同或相似型号的飞机的历史数据进行判断及估计的。不同的判断及估计可能会影响预提的退租大修准备金额并影响当期损益。

第49页

31.主要会计判断和估计(续)

常旅客奖励计划

本集团实行常旅客奖励计划,本集团根据运输服务与奖励里程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将收到的价款在运输服务和奖励里程之间进行分配,将奖励里程分配的金额确认为合同负债(预计一年后到期部分计入其他非流动负债),运输服务分配的金额在服务提供时确认为当期收入,因此需要对奖励里程的单独售价进行估计。奖励里程单独售价的厘定涉及对兑换率的估计。预计兑换率是根据历史数据并考虑未来年度预计兑换的情况确定的,因此不同的判断及估计可能会影响合同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及当期损益的金额。

预计超期票证收入

递延所得税资产

第50页

32.重要会计政策变更

财政部于2021年12月30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以下简称”解释15号”),规范了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或者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的会计处理和亏损合同的判断。

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或者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的会计处理

经评估,本集团认为采用该规定对本集团财务报表并无重大影响。

亏损合同的判断

第51页

四、税项

1.主要税种及税率

注:本集团内除附注四、2(3)所载的分公司及子公司适用15%的优惠税率政策外,所有位

于中国大陆的集团内公司均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率。

本公司的子公司中航兴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兴业”)及AirChinaDevelopment

Corporation(HongKong)Limited(以下简称“香港发展”)于中国香港注册成立。按中国香港法定的所得税税率16.5%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AirMacauCompanyLimited(以下简称“澳门航空”)于中国澳门注册成立,按中国澳门法定的所得税率12%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2.税收优惠及批文

第52页

四、税项(续)

2.税收优惠及批文(续)

(3)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2012]12号),以及《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20年第23号),本公司之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内蒙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航空”)、本公司之子公司成都富凯飞机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富凯”)、本公司之西南、重庆及新疆分公司、本公司之子公司昆明航空有限公司、本公司之子公司飞机维修公司下属的部分分公司因符合西部大开发减免条件,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可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根据《关于2021-2030年支持民用航空维修用航空器材进口税收政策的通知》(财关税[2021]15号),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在中国民航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制定印发的免税进口的维修用航空器材清单中,对民用飞机整机设计制造企业、国内航空公司、维修单位、航空器材分销商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性能不能满足需求的维修用航空器材,免征进口关税。

五、合并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1.货币资金

第53页

五、合并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续)

1.货币资金(续)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所有权受到限制的货币资金约为人民币828,166千元(2021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774,951千元),主要为存放中国人民银行法定准备金、质押银行存款、保证金以及到期日为三个月以上的定期存款。

其他货币资金主要为在途货币资金和保证金。

货币资金中主要包括以下外币余额:

2.应收账款

(1)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如下:

第54页

2.应收账款(续)

(2)应收账款减值准备变动如下:

(3)本年度核销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人民币10,410千元,减值准备金额为人民

币10,410千元。

(4)本集团应收账款的风险敞口分布在多个合同方和多个客户,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对前

五大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为人民币1,032,111千元,占应收账款余额的57%。

于2022年12月31日,按欠款方归集的年末余额前五名的应收账款情况:

第55页

(5)应收账款中主要包括以下外币余额:

3.预付款项

(1)预付款项按性质分类如下:

(2)预付款项的账龄情况如下:

第56页

3.预付款项(续)

(3)按预付对象归集的年末余额前五名的预付款项情况

4.其他应收款

(1)其他应收款按性质分类如下:

(2)其他应收款的账龄情况如下:

第57页

4.其他应收款(续)

(3)其他应收款减值准备的变动如下:

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其他应收款主要为本公司之子公司深圳航空应收深圳市深航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深航房地产”)及其下属子公司的往来款项,本年收回人民币4,753千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应收深航房地产的款项为人民币293,685千元,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

(4)按欠款方归集的年末账面价值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情况:

第58页

(5)其他应收款中主要包括以下外币余额:

5.存货

本年存货跌价准备的变动情况如下:

第59页

6.其他流动资产

对关联方发放贷款为本公司之子公司中国航空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航财务公司“)发放予本集团关联企业的贷款,贷款年利率为3.20%至3.60%(2021年12月31日:

3.50%)。

7.其他债权投资

第60页

8.长期应收款

9.长期股权投资

本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的长期股权投资中,不存在重大的由于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而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情况,故无需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各长期股权投资的变现及境外投资收益汇回不存在重大限制。

第61页

9.长期股权投资(续)

(1)占合营企业之权益

2022年度本集团应占合营企业之权益明细:

注1:按公司章程规定,对公司经营活动中重大事项的决议均需本公司与合营方达到或超过80%表决权通过方可生效,为此认定为合营企

业。

注2:按公司章程规定,对公司经营活动中重大事项的决议均需本公司或本公司子公司与合营方一致通过方可生效,为此认定为合营企业。

第62页

(2)占联营企业之权益

2022年度本集团应占联营企业之权益明细:

注:对山航集团和山航股份备查登记的超额亏损,详见附注六、2(4)。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附注

(续)2022年12月31日(金额单位:人民币千元)

第63页

10.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上述投资属于非交易性权益工具并且本集团预计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出售,因此本集团将上述权益工具投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注:河南航空原为本公司之子公司深圳航空的合营企业。2011年,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

民法院(以下简称“郑州中院”)裁定准许河南航空进行破产重整程序。由此深圳航空与其他股东丧失了对河南航空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施加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权力。2020年10月19日,郑州中院判决批准河南航空破产重整计划,截至到期日2021年1月19日重整计划尚未执行。目前河南航空仍处于破产重整中,等待法院下一步裁决。根据河南航空的公司章程规定,深圳航空对河南航空的负债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偿付责任。

第64页

11.投资性房地产

第65页

12.固定资产

第66页

12.固定资产(续)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以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1,995,756千元(2021年12月31日:

约人民币2,231,517千元)的固定资产(飞机及建筑物)作为银行借款的抵押。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正在为账面价值总计约人民币4,853,832千元(2021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4,616,525千元)的若干房屋申请产权证明及登记过户房产至本集团名下。本公司管理层认为本集团有权合法、有效地占用并使用上述房屋,上述事项不会对本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的整体财务状况构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

13.使用权资产

第67页

13.使用权资产(续)

本集团租赁了多项资产,主要为飞机及发动机。本集团有在租赁期结束时按低于市价的价格行使购买部分飞机及发动机的选择权。

本年度计入当期损益的简化处理的短期租赁费用为人民币577,538千元(2021年:人民币908,551千元),低价值资产租赁费用为人民币344千元(2021年:人民币996千元)。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与出租人已签订租赁合同但租赁期尚未开始的不可撤销租赁的未折现租赁付款承诺为人民币275,285千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329,598千元)。

第68页

14.在建工程

注1: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在建工程中无用作银行借款的抵押物(2021年12月31日:无)。

注2:本年的其他减少主要是飞机的引进方式转变所致。

第69页

14.在建工程(续)

在建工程利息资本化情况如下:

注:该金额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在建工程中的利息资本化的累计金额。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各在建工程项目不存在重大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故不需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15.无形资产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25,008千元(2021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25,829千元)的土地使用权用作银行借款的抵押。

第70页

15.无形资产(续)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正在为账面价值总计约为人民币840,757千元(2021年12月31日:无)的若干土地申请产权证明及登记过户至本集团名下。本公司管理层认为本集团有权合法、有效地占用并使用上述土地,上述事项不会对本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的整体财务状况构成任何重大不利影响。

16.商誉

17.长期待摊费用

第71页

18.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第72页

18.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续)

(3)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项目如下:(续)

(i)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亏损将于以下年度到期:

注:本公司于中国香港注册成立的子公司,可抵扣亏损无到期年限。

(4)抵销后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净额列示如下:

19.短期借款

第73页

19.短期借款(续)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短期借款年利率为2.00%至4.05%(2021年12月31日:

1.30%至4.05%),没有任何未按期偿还的短期借款。

20.应付短期融资债券

该金额为本公司发行在外的短期融资债券,年利率为1.81%(2021年12月31日:为本公司及本公司之子公司深圳航空发行的短期融资债券,年利率范围为2.34%至3.1%)。

21.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不计息,并通常在3个月内清偿。

于2022年12月31日,账龄超过1年的应付账款约人民币25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23亿元),主要为应付起降服务款、航材及修理款、电脑订座费和训练费等,本集团与对方继续发生业务往来,上述账款尚未结清。

应付账款中主要包括以下外币余额:

第74页

22.合同负债

合同负债按照合同的类型列示如下:

常旅客积分奖励计划变动如下:

预计一年以后到期的常旅客积分奖励计划产生的合同负债计入其他非流动负债。

23.应付职工薪酬

(1)应付职工薪酬列示

第75页

23.应付职工薪酬(续)

(2)短期薪酬

(3)离职后福利–设定提存计划

注:根据国资委2009年12月30日对中航集团试行定额供款的企业年金制度的批复,中

第76页

24.应交税费

25.其他应付款

注1:于2022年12月31日,吸收存款为中航集团及其他关联方存放于本公司之子公司中

航财务公司的款项,存款按年利率0.35%至2.10%(2021年12月31日:0.35%至

2.03%)计息。

注2:于2022年12月31日,应付中航集团及其他关联方款项主要为资金拆借款,按年利

率2.75%至3.50%(2021年12月31日:2.65%至3.40%)计息。

其他应付款中主要包括以下外币余额:

第77页

26.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项目情况如下: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没有任何未按期偿还的逾期借款。

27.长期借款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长期借款年利率为2.00%至5.79%(2021年12月31日:

2.25%至4.65%),没有任何未按期偿还的长期借款。

第78页

28.应付债券

于2022年12月31日,应付债券余额列示如下:

注:于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发行的面值共计人民币65亿元的公司债由中航集团

提供担保,担保期限为各期债券的发行首日至各期债券的到期日后6个月止。

29.长期应付款

第79页

29.长期应付款(续)

注1:于2022年12月31日,应付中航集团款项主要为应付中航集团的资金拆借款,按年利

率2.00%至3.54%(2021年12月31日:无)计息。

注2:于2022年12月31日,吸收存款主要为中航集团及其关联方存放于本公司之子公司

中航财务公司的款项,存款按年利率2.10%(2021年12月31日:无)计息。

注3:一年内到期的飞机退租大修准备已含在应付账款中。

30.租赁负债

租赁负债的到期期限分析如下:

租赁负债中主要包括以下外币余额:

2022年12月31日2021年12月31日

原币金额汇率折合人民币原币金额汇率折合人民币

美元5,726,6016.964639,883,4826,663,5516.375742,484,805日元9,179,9430.0524481,02911,499,0530.0554637,220

第80页

30.租赁负债(续)

本集团租赁负债主要为就租赁飞机而应付出租方的款项,这些租赁安排通常为期5至20年。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租赁负债使用的折现率为0.32%至4.90%(2021年12月31日:

0.37%至4.90%)。

31.长期应付职工薪酬

本公司之子公司飞机维修公司为其年金计划实施前的退休人员每月提供企业养老补贴(“退休后福利计划”)。该项退休后福利计划属于设定受益计划。

(1)设定受益计划负债在财务报表中确认的金额及其变动如下:

第81页

31.长期应付职工薪酬(续)

(2)精算假设分析

本集团承担上述退休人员精算福利计划导致的精算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和死亡率降低风险。

利率风险: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参照政府债券的市场收益率作为折现率进行计算,因此政府债券的利率降低会导致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增加。

死亡率降低风险:设定受益计划负债的现值参照原有退休人员的死亡率水平进行计算,因此死亡率的降低等因素导致的福利剩余期限的增加会导致负债金额的增加。

估算设定受益计划义务现值时采用的主要精算假设列示如下:

注:死亡率参照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16年发布的《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

(2010-2013)—养老类业务表》确定。

用于确定设定受益计划负债的主要精算假设为折现率和平均死亡率。敏感性分析基于其他假设不变的基础上,上述假设于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合理波动得出,当然下述敏感性分析并不能代表设定受益计划负债的实际变化。

折现率减少0.5%,设定受益计划负债增加人民币8,264千元;死亡率假设改为原假设的95%,设定受益计划负债增加人民币4,922千元。

第82页

32.预计负债

注:河南航空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00千元,本公司子公司深圳航空认缴注册资本人民

币255,000千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深圳航空共投入资本金为人民币51,000千元,尚未投入资本金为人民币204,000千元。2011年河南航空进入破产重整程序。2020年10月19日,郑州中院判决批准河南航空破产重整计划,截至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到期日2021年1月19日,重整计划尚未执行。目前河南航空仍处于破产重整中,等待法院下一步裁决。根据目前破产重整的进程,深圳航空管理层认为,鉴于深圳航空资本未完全投入,深圳航空很可能需按持股比例(即51%)继续承担河南航空的累计损失,以认缴的出资金额为限。因此,深圳航空根据持股比例累计确认预计负债人民币204,000千元。

33.递延收益

注:该政府补助主要为财政部下发的飞机改装经费支出,用于本集团飞机改装以满足其

第83页

34.股本

本公司的股份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其种类及其结构如下:

35.资本公积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附注(续)2022年

第84页

36.其他综合收益

财务报表附注(续)2022年

第85页

37.盈余公积

38.未分配利润

根据本公司的公司章程,可供分配利润为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报表数与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报表数两者中孰低的金额。

本公司于2022年5月25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本公司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负值,故2021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

39.营业收入及成本

营业收入列示如下:

第86页

39.营业收入及成本(续)

第87页

本年末,分摊至尚未履行的常旅客奖励计划的交易价格约为人民币2,028,222千元(2021年12月31日:人民币约2,706,173千元)。预计将在三年有效期内会员兑换里程或里程失效时结转至当期损益。

40.税金及附加

计缴标准参见附注四。

41.销售费用

第88页

42.管理费用

43.研发费用

44.财务费用

利息资本化金额已从利息支出中扣除,并计入在建工程。

财务费用中于本年度确认租赁负债利息费用为人民币3,363,993千元(2021年:人民币3,302,207千元)。

第89页

45.其他收益

注1:合作航线收入系本集团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加强和地方政府合作,根据双方协议

约定开辟的合作航线,并依据协议所获得的收益。

46.投资损失

47.资产减值损失

第90页

48.信用减值利得

49.资产处置收益

50.营业外收入

51.营业外支出

第91页

52.所得税费用

第92页

53.每股亏损

基本每股亏损按照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本年净亏损,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不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因此基本及稀释每股亏损相同。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拥有国泰航空29.99%的股权(2021年12月31日:29.99%),而国泰航空则拥有本公司18.13%的股权(2021年12月31日:18.13%)。因此,国泰航空持有本公司股权中的29.99%部分以股本扣减形式作为库存股调整。

54.现金流量表项目注释

第93页

54.现金流量表项目注释(续)

(2)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3)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第94页

(4)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第95页

(5)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六、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1.在子公司中的权益

第96页

六、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续)

1.在子公司中的权益(续)

(1)于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重要子公司的情况如下(续):

第97页

(3)重要非全资子公司的主要财务信息

下表列示了上述子公司的主要财务信息,该子公司的主要财务信息是集团内部交易抵销前的金额,但是经过了合并日公允价值以及统一会计政策的调整:

2.在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中的权益

第98页

2.在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中的权益(续)

注:北京维修于2022年8月22日注册成立,本公司认缴的出资比例为50%。

第99页

(2)重要联营企业的主要财务信息:

下表列示了本集团重要联营企业的主要财务信息,其主要财务信息是按投资时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调整以及统一会计政策调整后的金额。此外,下表还列示了这些财务信息按照权益法调整至本集团对联营企业投资账面价值的调节过程:

第100页

(2)重要联营企业的主要财务信息(续)

(3)不重要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汇总财务信息如下:

(4)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发生的超额亏损:

第101页

七、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1.母公司

对本公司对本公司统一社会母公司名称企业类型注册地法人代表业务性质注册资本持股比例表决权比例信用代码

中航集团有限责任北京马崇贤投资控股、人民币40.98%40.98%91110000710930392Y国有独资飞机租赁15,500,000,000元及设备维修

此外,中航集团通过于中国香港成立的全资子公司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有限”)持有本公司10.72%的股权。本公司的母公司和最终控制公司均为中航集团。

2.子公司

本公司的重要子公司详见附注六、1。

3.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情况

4.其他关联方情况

第102页

七、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续)

4.其他关联方情况(续)

第103页

5.本集团与关联方的主要交易

(1)出售商品/提供劳务

第104页

5.本集团与关联方的主要交易(续)

(1)出售商品/提供劳务(续)

注:为了优化交易结构,本公司于2022年与国货航签署了《持续性关联(连)交易框架协

议》及《客机货运业务独家经营协议书》。根据协议约定,本公司以独家经营方式继续与国货航进行客机货运业务合作,并向国货航收取客机货运独家经营收入,双方原于2019年签署的《客机腹舱承包经营协议书》终止。

本集团向关联方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价格由交易双方参照市场价格后协商确定。

除上述各项外,本集团还向中航集团若干业务单位及其他关联方提供其他服务,所涉及之交易金额相对本集团各期之业绩并不重大。

第105页

(2)采购商品/接受劳务

第106页

(2)采购商品/接受劳务(续)

第107页

本集团采购关联方产品或接受关联方提供的劳务的价格由交易双方参照市场价格后协商确定。

除上述各项外,中航集团若干业务单位及其他关联方向本集团提供运输、酒店及其他服务,所涉及之交易金额相对本集团各期之业绩并不重大。

第108页

(3)关联方租赁情况

本集团与关联方之间的租赁交易由双方参照市场价格后协商确定。

第109页

上述关联方交易为本公司之子公司中航财务公司与本集团关联方之间的关联交易,其贷款利率由交易双方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该类型贷款规定的利率上限后协商确定;存款利率由交易双方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就该种类存款规定的利率下限后协商确定。

(6)其他关联交易

于2004年8月25日,中航有限与中航兴业订立两项许可协议,据此,中航有限同意向中航兴业授出许可,给予中航兴业按免收使用费基准分别在香港及澳门使用若干商标的权利,前提是中航兴业为中航集团的直接或间接子公司。2021年及2022年均未支付该商标使用费。

本公司与中航集团订立数项协议,对本公司将商标授予中航集团使用、中航建设开发提供建筑工程管理服务、向中航集团提供包机服务、财务服务、与中航集团之间的物业租赁、提供订票及货运服务、与中航传媒订立的传媒业务合作、与中航集团订立的相互提供服务协议及与中航有限订立的服务协议作出限定。

6.本集团与关联方之承诺

(1)投资承诺

本集团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承担的投资承诺详见附注九、2。

第110页

6.本集团与关联方之承诺(续)

(2)资本承诺

资本承诺主要为本集团与中航建设开发签署的建筑承包合同。

7.关联方应收款项余额

第111页

7.关联方应收款项余额(续)

8.关联方合同负债余额

第112页

9.关联方应付款项余额

第113页

9.关联方应付款项余额(续)

第114页

(3)长期应付款

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为中航财务公司为中航集团及其关联方提供的金融财务服务,该类金融财务服务基于正常商业条款。

除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资金拆借以外,上述各项应收及应付合营企业款项、联营企业款项、股东款项及其他关联方款项均不计利息及无抵押。此外,除部分款项有固定还款期外,其他款项均无固定还款期。

(4)租赁负债

第115页

八、或有事项

根据中航集团为筹备本公司H股在香港联交所及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而进行的重组,本公司与中航集团及中航有限于2004年11月20日订立重组协议(以下简称“重组协议”)。根据重组协议,除由本公司于重组后所从事业务构成或产生或与其有关的负债外,本公司并无承担任何负债及无需对中航集团与中航有限重组前引致的债务(无论独自或共同)承担责任。本公司亦承诺就中航集团及中航有限因本公司违反任何重组协议条文而蒙受或引致的任何损失向中航集团及中航有限提供补偿保证。

九、承诺事项

1.资本承诺

2.投资承诺

于2012年,本公司与其一家合营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承诺向其出资美元5,000千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投入美元1,500千元,仍有美元3,500千元投资款项未支出。

于2022年,本公司与其一家合营企业签订投资协议,承诺向其出资美元95,000千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投入美元25,000千元,仍有美元70,000千元投资款项未支出。

于2022年12月31日,除上述已披露的事项外,本集团无其他须作披露的重大承诺事项。

第116页

本集团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货币资金、银行借款、公司债券、租赁负债、其他计息借款等。这些金融工具的主要目的在于为本集团的运营融资。本集团具有多种因经营而直接产生的其他金融资产和负债,如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其他应付款等。

本集团的金融工具导致的主要风险是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及信用风险。本集团的整体风险管理策略是减缓这些波动对财务业绩的影响。

本集团从事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降低金融风险对本集团财务业绩的不利影响。基于该风险管理目标,本集团已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并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程序,以辨别和分析本集团所面临的风险。本集团会定期复核这些风险管理政策及有关内部控制系统,以适应市场情况或本集团经营活动的改变。本集团的内部审计部门也定期或随机检查内部控制系统的执行是否符合风险管理政策。

1.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金融工具的一方不能履行义务,造成另一方发生财务损失的风险。本集团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项、对关联方发放贷款(于其他流动资产列示)、债权投资(于其他流动资产列示)、债务工具(于其他流动资产列示)和其他债权投资。本集团所承受的最大信用风险敞口为该等金融资产的账面金额。本集团没有提供任何可能令本集团承受信用风险的担保。管理层会持续监控信用风险的敞口。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对前五大客户的应收账款和前五名的其他应收款情况详见附注

五、2及附注五、4。

本集团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本集团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要求将货币资金主要存放于具有高信用等级的国有与非国有银行。截止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管理层认为货币资金面临的信用风险为低风险且具备较强的流动性,预计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极小。

第117页

1.信用风险(续)

于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应收账款情况如下:

于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尚未发生信用减值但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减值准备的应收账款如下:

注:其他中主要包括应收国货航货运仓位销售款、应收中航集团款项、应收本集团参与

本集团对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信用风险相比初始确认日并未显著增加的其他应收款项按照单项资产估计其未来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在信用风险已显著增加时,对于上述金融资产按照其整个存续期内估计的信用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本集团其他债权投资主要为已上市债券,本集团于各个资产负债表日定期监控该类债券的外部信用评级。于2022年12月31日,其他债权投资中的已上市债券的信用评级均为AAA。

本集团评估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的具体方法、确定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依据、划分组合为基础评估预期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的组合方法、直接减记金融工具的政策等参见附注三、9。

第118页

2.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本集团在履行以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方式结算的义务时发生的资金短缺的风险。

本集团流动资金主要依靠充足的营运现金流入以应付其到期的债务承担,以及依靠获得外部融资来应付承诺的未来资本支出。就未来资本承诺及其他融资要求,本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已获得中国的多家银行提供总计为人民币1,961.01亿元的银行授信额度,其中约人民币

851.56亿元已经使用,约人民币1,109.45亿元尚未使用。

下表概括了本集团金融负债按未折现的合同现金流量所作的到期期限分析: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因市场价格变动而发生波动的风险。本集团市场风险主要包括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

第119页

3.市场风险(续)

汇率风险

除在附注五、1、2、4、19、21、25、27及30中披露的外币余额外,本集团其他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大部分均以人民币结算。

本集团的若干资产及负债主要以美元、欧元、日元及港币为单位,本集团的若干费用亦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单位。本集团的海外办事处通过售票产生的外币收入及时汇回国内,用于支付集团日常经营产生的外币费用和偿还一年内的外币债务。如有缺口,本集团及时以人民币购汇用于支付。然而,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及港币的汇率于报告期内的波动,成为本集团在报告期内确认汇兑差额的主要原因。

敏感性分析

假定除汇率以外的其他风险变量不变,本集团于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及港币的汇率变动使人民币升值1%将导致净利润和股东权益的变动增加/(减少)情况如下,此影响按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列示。

第120页

汇率风险(续)

敏感性分析(续)

于2022年12月31日,在假定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币的汇率变动使人民币贬值1%将导致净利润和股东权益的变化和上表列示的金额相同但方向相反。

上述敏感性分析是假设资产负债表日汇率发生变动,以变动后的汇率对资产负债表日本集团持有的、面临外汇风险的金融工具进行重新计量得出的。上述分析不包括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上一年度的分析基于同样的假设和方法。

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因市场利率变动而发生波动的风险。本集团的净利润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即短期存款、其他计息金融资产及负债的利息收入及费用均受利率变动的影响。

在利率风险管理方面,本集团合理搭配付息债务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的比例,规避利率风险。本集团于资产负债表日持有的计息金融工具的利率及金额请参考附注五、1、6、7、19、20、

25、27、28、29及30。

下表为利率变动的敏感性分析,反映了在其他变量恒定的假设下,利率发生可能的增加/(减少)时,将导致净利润和股东权益的变动情况((减少)/增加)如下:

第121页

利率风险(续)

本集团持有若干以美元计价,并基于伦敦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计息的租赁负债,于2022年12月31日尚未完成参考基准利率替换。

4.公允价值

下表列示了本集团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持续和非持续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于本报告期末的公允价值信息及其公允价值计量的层次。

于2022年度,公允价值的计量没有在第一层级与第二层级之间的转换,也没有转入或者转出到第三级的情况。本年度,本集团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并未发生改变。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年末公允价值

第122页

4.公允价值(续)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的年末公允价值(续)

对于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权益工具投资,其公允价值计量主要使用活跃市场的买入报价加上流动性折扣的调整。

不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情况

除下表所列的项目外,本集团管理层认为,财务报表中按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接近该等资产及负债的公允价值。

应付债券的公允价值归属于第二层次,其公允价值是根据现金流量折现的方法进行计算,关键输入值是能够反映发行方信用风险的折现率。

第123页

十一、资本管理

本集团资本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障本集团的持续经营,能够通过制定与风险水平相当的产品和服务价格并确保以合理融资成本获得融资的方式,持续为股东提供回报。

本集团定期复核和管理自身的资本结构,力求达到最理想的资本结构和股东回报。本集团考虑的因素包括:本集团未来的资金需求、资本效率、现实的及预期的盈利能力、预期的现金流、预期资本支出等。如果经济状况发生改变并影响本集团,本集团将会调整资本结构。

本集团通过资产负债率(总负债除以总资产)来监管集团的资本结构,保持稳定。

于2022年12月31日,本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如下:

十二、其他重要事项

1.分部报告

经营分部

出于管理目的,本集团根据产品和服务划分成业务单元,本集团有如下两个报告分部:

(1)航空营运分部主要指以提供航空客运及货邮运服务为主业的业务单元;

(2)其他分部主要指以提供除航空客运及货邮运以外服务为主业的业务单元。

管理层出于配置资源和评价业绩的决策目的,对各业务单元的经营成果分开进行管理。分部业绩,以利润总额为基础进行评价。本集团在核算分部财务信息时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一致。

经营分部间的交易定价,参照与第三方进行交易所采用的公允价格制定。

第124页

十二、其他重要事项(续)

1.分部报告(续)

经营分部(续)

2022年度及2021年度的分部信息

于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的分部信息

第125页

集团信息

产品和劳务信息

主要客户信息

达到或超过本集团收入10%的客户为中航集团及其附属公司,其收入占本集团收入的21%(2021年:16%),详见附注七、5。

第126页

十三、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本公司于2022年8月2日召开的第六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2022年9月20日召开的2022年

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2022年第一次A股类别股东会及2022年第一次H股类别股东会审议通过,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3050号)核准,向包括控股股东中航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含3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357,444,555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2023年1月3日,本公司以每股人民币8.95元的发行价格向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1,675,977,653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4,999,999,994.35元,扣减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计人民币6,983,407.03元后,本公司本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人民币14,993,016,587.32元。

2.2022年12月30日,本公司与山钢金控资产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钢金控”)和青

岛市企发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企发”)分别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拟以人民币20,064,883.27元的价格受让山钢金控持有的山航集团8,159,085.92元注册资本(对应协议签署日山航集团1.4067%的股权),拟以人民币12,898,394.49元的价格受让青岛企发持有的山航集团5,245,126.68元注册资本(对应协议签署日山航集团0.9043%的股权)。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本公司持有山航集团51.7178%股权。同日,本公司、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财金”)、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高速”)和山航集团签署《关于山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以下简称“增资协议”),本公司、山东高速拟共同向山航集团增资,本公司投资人民币66亿元,山东高速投资人民币34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本公司持有山航集团66%股权,山东高速和山东财金合计持有山航集团34%股权。截至2023年3月20日,本次股权转让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完成交割,本公司取得对山航集团的控制权。

十四、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

1.应收账款

第127页

十四、公司财务报表主要项目注释(续)

1.应收账款(续)

(3)于2022年12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应收账款情况如下:

第128页

(4)尚未发生信用减值但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减值准备的应收账款如下:

作为本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一部分,本公司对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应收账款按照共同的信用风险特征划分客户组合并在组合基础上确定预期信用损失。该类客户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与预期信用损失情况如下:

(5)本年度核销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人民币10,410千元,减值准备为人民币

10,410千元。

(6)于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金额前五名如下:

(7)应收账款中主要包括以下外币余额:

第129页

2.其他应收款

第130页

2.其他应收款(续)

(4)于2022年12月31日,其他应收款金额前五名如下:

(5)本公司其他应收款余额中包括应收子公司款、应收联营企业款等分别如下:

上述其他应收关联公司款项为正常的关联交易款项,无抵押且不计利息,还款期于一年以内或无固定还款期。

(6)其他应收账款中主要包括以下外币余额:

3.长期股权投资

第131页

3.长期股权投资(续)

本公司于2022年12月31日的长期股权投资中,除对子公司中航兴业的投资以外,不存在重大的由于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变化等原因而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投资的账面价值的情况,故不需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子公司:

股权投资成本

(续)2022年

第132页

(2)占合营企业之权益:

2022年度本公司应占合营企业之权益明细:

本年增减变动在被投资

第133页

(3)占联营企业之权益:

2022年度本公司应占联营企业之权益明细:

第134页

(4)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4.营业收入及成本

第135页

5.投资损失

本公司投资收益的汇回均无重大限制。

本集团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确认依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公告[2008]43号)的规定执行。

财务报表补充资料(续)

二、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报差异调节表

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与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的主要差异如下:

本公司境外审计师为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补充资料(续)

二、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报差异调节表(续)

注:

i.递延税项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准则差异对净利润及净资产的影响而引起的。

ii.该价值差异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原因构成:(1)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制定的会计政

策,长期资产均按历史成本记账,因此按中国企业会计准则所要求记账的长期资产评估增减值及其摊销与减值,于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应予以冲回;

iii.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对当时出售联营企业港龙航空有限公司给

国泰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泰航空”)所产生的处置收益不同而引起的未实现利润的差异。该准则差异会在本集团处置国泰航空的股权投资之时消除。

THE END
1.中国国航网站无障碍http://www.airchina.com/
2.AirChinaLimitedFlightTicketsInquiry&Booking,FlightsChina Taiwan, China Hongkong, China Australien Japan Korea, Republik Singapur Malaysia Neuseeland Thailand Indien Philippinen Vietnam Indonesien Vereinigte Arabische Emirate Europa ?sterreich D?nemark Frankreich Deutschland Griechenland Ungarn Italienhttps://www.airchina.de/
3.airchinaapp下载手机版2024最新免费安装air china app,一般又称国航app,Air China app。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Air China是中国*的载旗航空公司,承担着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的专机任务,星空联盟成员。航线网络覆盖中国及全球主要城市,拥有航线298条,通航城市154个,覆盖31个国家和地区,带您体验便捷、轻松的国航之旅。 https://www.liqucn.com/app-rn-27034-5
4.AirChinaLimitedFlightTicketsInquiry&Booking,FlightsYou can reserve a seat in advance through the Air China website, app or service hotline (95583-1-2) when you book an Air China-operated international flight with a ticket number preceded by "999".Are the best seats already gone when you check in for your flight? Don't worry, you cahttps://www.airchina.co.uk/
5.AirChinaLimitedFlightTicketsInquiry&Booking,Flights航空券に関する情報は、中国国際航空の公式チャネルである中国国際航空コールセンター95583、日本コールセンター0570-095583、中国国際航空ウェブサイトwww.airchina.com、エアチャイナアプリ、エアチャイナWeChat/Alipayミニプログラムなどを通じて確認するよう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http://www.airchina.jp/
6.国航股份领导班子名单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airchina国航领导团队: 马崇贤:董事长、党委书记 王明远:副董事长、总裁、党委副书记 崔晓峰:董事、党委副书记 谭焕民:纪委书记、党委常委 张胜:副总裁、党委常委 孙玉权:总会计师、党委常委 倪继良:副总裁、党委常委 郑为民:副总裁、党委常委 阎非:副总裁、党委常委 http://m.leader.jiaotongjie.cn/285399.html
7.AirChinaLimitedFlightTicketsInquiry&Booking,FlightsSearch ? All Cabin Class Travel Deals from Los Angeles(LAX) San Francisco(SFO) Washington(IAD) More Preferred Seat Pre-Paid Baggage Chauffeured Transfer Welcome to Order Preferred Seat You can reserve a seat in advance through the Air China website, app or service hotline (95583-1-2) http://www.airchina.us/
8.AirChinaLimitedFlightTicketsInquiry&Booking,Flights为了避免给您带来损失,请您提高警惕,不要随意进行提供验证码、下载APP、点击链接等操作,您可通过国航官方客服电话95583、国航官方网站www.airchina.com 、中国国航APP、中国国航微信/支付宝小程序等正规渠道进行信息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airchina.hk/HK/CN/Home
9.中国国航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英文名称为“AirChinaLimited”,简称“AirChina”,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根据国务院批准通过的《民航体制方案》,2002年10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并以联合三方的航空运输资源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https://vibaike.com/12908/
10.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英文名称为“Air China Limited”,简称“Air China”,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根据国务院批准通过的《民航体制改革方案》,2002年10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成立了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并以联合三方的航空运输资源为基础,组建新的中国国际http://data.carnoc.com/corp/airline/ca.html
11.国航新闻The partnership gives Air China the ability to use CIBT’s p 全部显示 请注意 2024-02-21 四步申办中国签证指引 尊敬的旅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于2023年12月29日发布的《外国人赴华签证最新安排》 全部显示 请注意 2024-02-08 关于在国航国际及地区航线经济舱实施品牌运价的https://wav.ca.amadeus.com/US/CN/info/news/
12.中国国航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英文名称为“AirChinaLimited”,简称“AirChina”,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唯一载国旗飞行的民用航空公司,具有国内航空公司第一的品牌价值,在航空客运、货运及相关服务诸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02年10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联合中国航空总公司和中国西南航空公https://www.80wzbk.com/siteinfo/1911.html
13.盘点十大知名航空公司品牌十大品牌一、中国国航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英文名称为“AirChinaLimited”,简称“AirChina”,其前身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于1988年。国航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实现2001年至2007年连续7年盈利,在中国民航居于领先地位,品牌价值不断扩大。2007至2011年国航连续五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成为中国民航一家进入“世界品牌50https://www.chinapp.com/shidapinpai/203192
14.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门户网站airchina.com本站收录的"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门户网站“数据均来源网站“airchina.com”及互联网,以上数据具有时效性,因网站域名、网站名称及内容会受域名过期、网站服务器故障、域名所有者更替或内容变化,而存在以上内容失效、错误等情况,请多谅解。 访问者分布(%) & 网站排名变化曲线 http://www.948v.com/prodetail1126136.html
15.中国国际航空公司www.airchina.com.cn网站标题: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飞机票查询预订_航班查询_**打折特价机票 网站网址: http://www.airchina.com.cn 发布者IP:未记录发布者IP 网站标签: 机票,机票查询,航班查询,机票预订,特价机票 网站内容描述(仅供参考):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提供国际国内飞机票查询预订、航班动态查询、行李查询 、网上值机http://www.fwol.cn/gotoweb.php?id=5003892
16.中国国际货运航空股份有限公司EN 新闻查看更多 > 2024年10月29日火凤凰送珍宝归,国货航牵中意情 2024年10月29日国货航代表中航集团参加首届中国民航货运员职业技能大赛斩获佳绩 2024年08月30日国货航重庆分公司正式揭牌 开启公司西南区域航空货运市场新篇章 2024年08月29日国货航开通成都-列日-成都全货机航线 https://www.airchinacargo.com/
17.中国国际航空简介上市公司简介北京官方编辑评论:中国国际航空简介公司简介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航”,英文名称为“AirChinaLimited”,简称“AirChhttps://www.plfrog.com/review/21243.html
18.中国国航获得国际权威服务评级机构SKYTRAX的四星级航空公司认证截止2011年5月,国航拥有以波音、空客为主的各型客货飞机287架(不含控股公司),航线280条,覆盖31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航强大的航线网络,旅客可顺畅到达181个国家的1,160个目的地。国航深受商务旅客的青睐,“国航知音”会员数量现已突破1500万人。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国航网站www.airchina.com。https://cnmobile.prnasia.com/story/4749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