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背后的引擎:你有倚天剑吗? 这是 中谷物流 第二篇。上一篇,我们纵观公司发展历史的财务数据,发现公司自2013年以来一直维持良好的收益水平,可是公司... 

上一篇,我们纵观公司发展历史的财务数据,发现公司自2013年以来一直维持良好的收益水平,可是公司估值却很低,为什么?我这几天看了公司的招股书、2020及2021年报,说老实话,公司的结构性优势不明显,不是那种一眼就让人热血沸腾的类型。

这是招股书关于公司业务的介绍,可以说公司干的不错,全国第二,业务布局广泛。

1、全方位、多层次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体系

本公司通过港口、航线、联运线路的有机结合,构筑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体系。

“双核”港口地理位置相邻而辐射地区各有侧重,腹地货源货种有所不同,可以有效平衡季节因素等对集装箱物流行业供需的影响,充分保障稳定的货源。通过水水中转、海铁联运、公路运输等将服务能力延伸至经济腹地,使得本公司对沿海腹地的覆盖更充分,服务于更多的客户。“双核”战略促使本公司获得更多核心港口资源,可以根据港口的饱和、拥堵程度灵活地进行运力安排和调度,优化航线网络和提高航线的周转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亦有利于提高本公司的市场份额。

(2)服务精品、运营高效的航线优势

本公司航线布局完善,拥有超过60条中国沿海航线、超过30条长江航线、超过160条珠江航线,通达全国沿海及各江河流域的主要水系,构成的“一纵两横”结构、班期稳定、覆盖面广的航线网络,本公司亦聚焦客户需求适时加密旧航线、拓展新航线,不断向内陆区域延伸,适应客户的发展步伐并提供高质量物流服务,提升客户黏性、与客户共同发展。

(3)深入腹地的多式联运网络

本公司依托港口资源及航线网络逐步向两端陆路运输延伸,联通铁路网络、公路网络,形成多式联运物流平台,产业触角从沿海、沿江省市经济腹地不断向内陆延伸。多式联运的开展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开拓内贸集装箱货源。公司基于港口、航线网络资源基础上,整合集装箱卡车资源,灵活调配分布全国的集装箱卡车运力。同时,本公司与铁路部门、铁路场站协议合作,嫁接铁路场站周边资源并通过“铁路+公路”扩大服务半径,将物流网络延伸至西北、西南等纵深腹地,打通新的连接西北、西南的物流大通道,激发客户潜在物流需求。多式联运的开展受到国家政策支持,符合国家政策与战略发展方向,公司的业务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优化运输通道,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公司多式联运业务的开展,扩展了公司的客户范围,使得公司能够服务于中西部经济腹地等潜在客户,公司作为拥有丰富的港口、航线网络资源及延伸至经济腹地的铁路及集装箱卡车资源,且服务能力强的集装箱物流企业,具备良好的发展机遇,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基础。

2、高效、专业的集装箱物流运营体系

3、具备领先的服务创新能力

面对市场竞争,本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追求卓越的服务品质,以优质服务体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1)打造多式联运集装箱物流服务闭环

(2)提供“定港、定线、定时、定班、定船”的优质精品航线服务

(3)提供定制化的“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和立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本公司通过与陆路集装箱卡车运输供应商合作将业务触角延伸至内陆腹地,近年来随着“门到门”业务规模提升,本公司陆运集装箱卡车运力不断上升。本公司定期对集装箱卡车运输供应商进行考核,促使集装箱卡车运输供应商不断完善和提高服务品质,共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4、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本公司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自设立以来坚持自主研发,建立了适应公司集装箱物流体系的稳定高效的信息系统。本公司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适时升级更新信息系统,保证系统功能与公司业务发展要求高度匹配,实现了业务和财务数据的实时管控和风险管理,有效提升了内部管理效率。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和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公司不断优化升级现有信息系统,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公司自主研发的物流业务综合管理平台,覆盖了订舱管理、集装箱管理、船舶管理、陆路运输管理、驳运管理、运价管理等核心业务环节,贯穿订舱等各个方面,基本实现对集装箱物流完整业务流程的信息监控、跟踪及资源调度,促进了服务质量提高。

5、良好的品牌形象

本公司专注于集装箱物流业务,经过在行业内多年来的精耕细作,已经在客户中积累了广泛的认知度和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集装箱物流的全部服务流程、集装箱及集装箱船舶的运营、客户的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在执行严格、标准化的质量控制的同时,本公司亦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定制服务,打造优质的品牌形象,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奠定基础。

2016年初,本公司推出SQ箱服务(Superiorqualitycontainer),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对集装箱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和加固,解决客户对高品质集装箱的需求。本公司涉猎冷链物流市场,采用冷藏集装箱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2017年度,本公司开展汽车整车集装箱物流服务,采用汽车整车集装箱载具匹配40英尺高箱,每个集装箱可装载3-4台整车,具备装卸便利、安全性高、封闭运输优势,并且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对公路运输的替代优势显著。

6、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本公司秉持“文化先行”的发展理念,将企业文化视为“核心竞争力”。本公司在多年发展中不断自我丰富、自我更新企业文化,形成凝聚力高、实用性强、经营管理理念可有效贯彻的特色企业文化。本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认真、高效、负责”为企业作风,重视客户的满意度,并通过各种创新提高服务品质。公司基于数据与事实的理性分析,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用户满意度评测体系”,并在经营过程中不断优化公司的服务。公司把“客户满意度”作为任职资格和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全体员工高度重视提升客户体验,在公司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可持续、简单的服务产品;高周转、低毛利、高杠杆(上下游占款,有息负债不高)的商业模式;精细化运营、管理高效的团队;良好的费用控制能力;广泛布局的规模经济。

3、规模优势,低毛利低净利,没有规模就没有办法承载一系列费用,更无从发展;后进入者、或长尾从业者很难具备成本优势;集装箱物流服务模式差异化不明显,因此市场占有率低下者很难具备竞争优势,有可能在区域市场形成有效竞争能力,但不会对全国全局产生颠覆式影响;

4、网络优势,与国内主要港口建立合作,广泛布局(港口资源空间有限,先到先得);广泛的网络布局,带来服务能力的提升;

6、重资产、资金壁垒,需要投入大量船舶、集装箱;

7、精细化管理、运营,向管理要效率,服务产品无差别,竞争优势来自效率;

8、老板型领导者、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多年稳定、股份绑定;对于进入壁垒不明显得行业,优势主要来自运营效率,而效率与管理层、团队关系极大;

9、市场准入壁垒,《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明确外商不得经营或租用中国籍船舶或者舱位等方式变相经营国内水路运输业务及其辅助业务;在未经中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水路运输经营者不得使用外国籍船舶经营国内水路运输业务,上述政策对公司所处的内贸集装箱物流行业准入形成有力壁垒。这条主要是针对外资的,对内资竞争没有限制。

本公司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和快速发展,是目前内贸集装箱物流行业少数参与者之一,截至2019年12月31日,根据国际权威研究机构法国Alphaliner报告,本公司综合运力排名为全球第13名,国内前三。截至2019年12月31日,本公司高效运营集装箱船舶112艘,拥有及控制运力达到248.65万载重吨;标准化集装箱38.24万TEU。

公司行业第二,与其他两名共同占据市场超60%份额,格局已定。

公司产业链地位强势,占款能力强,上下游没有依赖性,没有卡脖子的危险。

本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集装箱为核心载体,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高性价比的“门到门”全程集装箱物流解决方案,致力于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集装箱物流综合服务供应商,积极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集装箱物流生态。

(二)加快建设开放、共享的“公、铁、水”一体化物流平台

本公司将坚持以标准化集装箱为核心载体,继续加快建设开放、共享的“公、铁、水”一体化物流平台。本公司将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进对公司所整合的公路运输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包括对集装箱卡车公司信息、运输状况信息、货物信息、实时送货情况等数据管理,提高公路输运的效率,降低集装箱卡车成本。

公司计划开通更多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短途驳运铁路专用线,沿铁路线投资铁路场站,进入更多集装箱“无水港”,提供重箱集港、空箱调运服务,以及建设货物仓储、分拨中心。本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推进“公、铁、水”联动的多式联运建设,降低客户物流综合成本,提升物流时效,增强稳定性,提升客户粘性,为客户提供立体化的物流解决方案,提高“门到门”运输比例,获取产业链全程附加值。

(三)加快数据化、移动化的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公司将积极推进信息系统的数据化,充分利用数据挖掘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面向需求的数据仓库,精准分析客户需求、支持公司精细化运营,支撑公司经营战略决策。

同时,公司亦将推进信息系统的移动化,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开发系列的移动端产品,实现客户随时随地订舱、集装箱精准定位、货品位置实时跟踪,完善业务流程监控信息系统,建立特殊情况自动预警程序和应急处理机制,进一步实现集装箱“门到门”运输过程中全生命周期可视可控,建设并完善订舱在线自助结算、售后评价等功能,提升售后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实现集装箱物流服务的智慧化、智能化水平。

(四)完善服务种类,升级服务品质,满足客户差异化的定制需求

目前,本公司集装箱物流业务已经相对成熟,未来本公司将在现有业务基础上,持续拓展高附加值服务,进一步优化并完善服务的种类和品质,向综合化、专业化方向继续发展,加强特色化和差异化的业务服务能力,满足客户日益剧增的差异化定制需求。随着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人群结构的变化,新一轮消费升级展开,冷链物流需求逐步提升。本公司将进一步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导向,发展冷链物流等高附加值的物流业务,以规模化的冷链集装箱设备为基础,完善冷链集装箱物流服务管理体系,为市场销售终端提供水果生鲜等农产品全程综合集装箱物流服务,满足客户对于冷链物流服务的需求。

本公司亦将积极拓展创新型集装箱业务,如液体货物集装箱物流服务、汽车集装箱物流服务等特种集装箱物流业务,满足客户对粮油、药品、化工品等液体货物以及汽车等大件货物的物流服务需求。未来,本公司将持续完善服务种类,根据客户需求设计全程物流方案、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

(五)把握“散改集”方针,持续推进绿色、低碳、环保的集装箱物流方式

(六)上下游产业链扩充计划

本公司将紧抓行业发展机遇,开拓市场,在保持主业稳定增长的同时,本着对股东有利、对公司发展有利的基本原则,积极进行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及整合,完善业务产业链,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本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落实集装箱物流综合服务供应商的战略定位,提升运营效率,提高全程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打造一站式供应链管理平台,向现代综合全程物流运营商转型。

一、市场风险

(一)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

内贸集装箱物流行业需求及行业景气程度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联度较高。本公司主要面向大宗客户提供集装箱物流服务。宏观经济波动、沿海及腹地经济的发展状况将对公司面向物流市场的客户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影响。若宏观经济政策有不利调整或经济整体形势低迷,市场需求放缓,将会导致对运输的需求下降,本公司所经营业务可能由此减少。

(二)市场竞争导致的风险

目前,内贸集装箱物流行业集中度较高,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占据市场主要份额。虽然公司依托服务品质建立了稳定、多元化的客户群体,但未来公司仍将面临来自竞争对手在航线布局、集装箱运输设备、运价等方面的竞争。若公司未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对手展开有效的竞争,则其经营业绩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其行业地位、市场份额可能下降。

二、行业风险

(一)内贸集装箱物流行业的周期性风险

内贸集装箱物流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和上游行业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大。若上游行业经济周期下行或低迷,将影响集装箱物流行业需求水平,进而对公司业绩情况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同时,新船交付周期、二手船舶拆船周期以及钢材价格变动周期均对集装箱物流行业运力供给水平产生一定影响,若行业运载供给能力过剩,亦将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二)集装箱物流行业的季节性风险

本公司整体从事的内贸集装箱物流业务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受元旦、春节等假期因素影响,每年第一季度是公司业务收入的淡季,内贸集装箱物流业务的需求在此期间内较小。每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是公司业务收入的稳定期;第四季度为公司的业务旺季,客户多在该期间内采购集装箱物流服务。公司的固定运营成本在全年各季相对稳定,收入季节性导致公司可能存在业绩季节性波动风险。

三、政策风险

(一)集装箱物流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二)对内贸集装箱物流的保护政策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于2019年6月发布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国内水上运输公司须由中方控股。《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年版)》进一步明确外商不得经营或租用中国籍船舶或者舱位等方式变相经营国内水路运输业务及其辅助业务;在未经中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水路运输经营者不得使用外国籍船舶经营国内水路运输业务。上述政策对公司所处的内贸集装箱物流行业准入门槛形成有力壁垒,但随着国家与国际通行规则对接进一步深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若未来国务院修订负面清单放开内贸集装箱物流行业的保护政策,外资控股航运公司亦可以进入内贸集装箱市场,将对集装箱物流行业格局产生一定影响,并可能对本公司的收入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一)偿债风险

(二)政府补助风险

本公司提供集装箱物流运输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主要为集装箱运输发展扶持补贴。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本公司收到政府补助合计分别为17,423.07万元、19,875.94万元和22,651.67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9.11%、26.94%和19.70%。尽管公司经营成果对政府补助不存在重大依赖,但未来公司收到的政府补助金额存在不确定性。若公司不能够持续获得政府补助或是政府补助无法延续,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2、进入壁垒不明显,对运营效率要求较高;

3、公司行业地位领先,竞争地位凸显竞争优势,充分竞争行业的胜出者;

4、商业模式简单、好理解;

5、管理层稳定、可信赖;

6、毛利率净利率不高,非暴利行业,对潜在进入者吸引力不大,但投入资本报酬率不低。

综上,公司不是让人馋涎欲滴、肥的流油的公司,适合精耕细作、细水长流。

下一篇,我们看看2021年报,深入三张报表,继续寻找公司可能的竞争优势,解析潜藏的商业秘密到底是什么?

THE END
1.中华航运网六安市船舶报废更新补贴资金完成发放 (2024-12-12) 渝黔铁路航道应急抢通项目试爆成功 (2024-12-12) 2024年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 (2024-12-12) 云浮云安区举行2024年水上搜救应急综合演习 (2024-12-12) 迎峰度冬煤炭供需“三高一降” 天然气保供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4-12-https://info.chineseshipping.com.cn/cninfo/News/AllShipping/
2.赋能航运业高质量发展——中国航运数据库引领行业创新全面性:中国航运数据库涵盖港口、船舶、企业、航线、货物、政策等多个维度,数据丰富、详实,满足航运企业多元化需求。 实时性:数据库实时更新,确保用户获取最新、最准确的市场信息。 三、应用篇:助力航运企业转型升级 市场分析:通过中国航运数据库,企业可实时掌握市场动态,为经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https://sisi.shmtu.edu.cn/2024/1212/c8958a240947/page.htm
3.船胜网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4500艘船舶享受到了通检互认带来的便利,直接节约社会成本超过6500万元。这一改革举措在优化船舶检验流程、提升检验效率、促进航运企业降本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全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工作将进一步扩大适用船舶类型和检验项目范围,增加受理点和检验机构的覆盖率,逐步形成“国内统一大http://www.shipwin.com/web/news?id=465
4.报告:全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机制改革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航运海事局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4500艘船舶享受到了通检互认带来的便利,直接节约社会成本超过6500万元。这一改革举措在优化船舶检验流程、提升检验效率、促进航运企业降本提质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全国船舶检验通检互认工作将进一步扩大适用船舶类型和检验项目范围,增加受理点和检验机构的覆盖率,逐步形成“国内统一大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A7MLE90514R9OJ.html
5.国内航运企业船舶管理系统项目报告.docx国内航运企业、船舶管理系统-项目报告.docx,国内航运企业、船舶管理信息系统——测试项目 1 引言 测试目的 软件测试的目的与软件工程所有其他阶段的目的都相反。软件工程的其他阶段都是有“建设性”的:软件工程师力图从抽象的概念出发,逐步设计出具体的软件系统,直到用一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23/8020024056004074.shtm
6.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开展了航运经纪业准入制度试点,国内第一批专业航运经纪公司率先在上海成立。上海航运交易所积极落实交通运输部印发《船舶交易管理规定》,2010年“中国船舶交易信息平台”公示成交船舶91艘次,接受1057艘次船舶的成交信息报送。非双边海运协议关系国际航运企业在境内设立独资公司取得政策性突破,全球第二大班轮公司地中海航运https://www.shanghai.gov.cn/shssewzxgh/20200820/0001-22403_617912.html
7.剖析新形势下航运公司实施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1)《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第六条指出,要完善交通安全生产体系。完善依法治理体系,健全交通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预防控制体系,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可见,完善预防控制体系是交通强国的重要任务之一。 2)时下航运公司(特别是小型航运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未达到合法性要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2/0113/18/78104344_1013125176.shtml
8.船舶航运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管理←产品中心←宏达管理软件体验《船舶航运信息管理系统》是一款用于船舶航运、航次信息管理的软件,本软件主要用于船舶资料以及船舶的航运信息的管理。软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 基本信息设置:基本信息设置添加的内容是软件使用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信息,包括船舶种类设置、船舶所需证书、航区、港口名称、船员职务、船员等级证书以及船舶所载货物分类等。http://www.inmis.com/product_view.asp?id=940
9.推进第四批船舶实施NSM规则系列之一——新运行体系公司如何取得临时请回到首页登陆框登陆协同管理平台,点击蓝条框的公司管理——航运公司安全管理系统,跳转到航运公司安全管理系统界面,如下图所示: 点击业务办理——公司审核申请,如下图所示:(船舶审核也在这里,要先取得临时DOC之后才可以申请船舶审核,具体下期再讲)。 根据需要申报的内容,填写申请单详细: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264589
10.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软件产品实现完全自主创新的国产化船舶交通管理系统 陆海科技自2006年为Softrelog的VTS产品配套国产化DBMIS开始,为国内20多个VTS系统建设提供产品与服务,具备多款雷达产品的专业服务资质、具备完整的VTS产品研发与工程师团队,提供国内用户VTS系统建设、运行、日常巡检等全生命周期的保障服务。 https://www.maritech.cn/saas/11.html
11.长江经济带航运信息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中观层面,缺少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运输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从而实现优化资源利用、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航运经营效率等功能和作用。 微观层面,缺少像国外的对航运企业的信用信息评估系统,对船舶融资、海上保险和船舶交易等航运高端服务的风险控制起到支撑作用,航运信息没有有效支撑企业管理和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https://cyrdebr.sass.org.cn/2020/1125/c5572a99495/page.htm
12.船舶航运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一款功能十分强大、简单便捷且极易操作的航运信息管理系统。它有基本信息设置、船舶信息、航次信息等三大功能模块。也还能提供各种查询以及报表打印功能,能够方便的管理船舶资料和查看船舶的历史航运信息,随时掌握企业运营状况。 SAAS云平台 | H5自适应 | 免安装 | BS网页版 | 实时访问 本地化部署 | 可https://www.deerpu.cn/soft-878.html
13.船舶航运信息管理系统船舶管理平台具有完美价值,体现在符合今天信息化时代成长需求,而且具备先进的平台结构。不断改善改进的海运管理系统即是保证进行航运管理操作时不会出现失误,也不会纰漏细节。公众号完全与多项小程序数据交互,这能保证船舶服务全渠道涵盖,使得各项的资讯能够实行实时精准触。本系统包含船舶种类、船员职务、船舶经营人、航次http://www.suxisoft.com/product/24/483.html
14.首页上海海硕士软件公司海硕士软件,船舶管理信息化,船员管理信息化,航运管理信息化,smis系统开发商,航运企业船岸一体化智能平台,助您实现船舶船员航运管理信息化https://www.seamaster-soft.com/
15.中海集团航运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同时选用中标普华Linux作为系统的运行平台,并结合Linux高可用集群系统进一步确保了系统的高可靠性。系统中应用的Sybase技术可实现多种功能,包括检索速度快;支持XML标记和操作;支持应用组件HA部署架构;支持事务处理等等。《中海集团航运船舶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案例》 中海集团,作为中国的一家大型航运企业,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38607908/1220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