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汉理工大学熊兵谢中清吴先超
一直以来,武汉理工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新时代领航计划”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建好基本队伍、建强基层组织、夯实基础工作、健全基本制度、完善基本保障,依托名师导航工程,协同推进思政领航、管理护航、服务助航三大工程,实现学生筑梦启航、卓越远航两大行动目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和强有力保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
精准滴灌推进思政领航工程学生思想状态向上向好
学校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持续融入青年血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举办“卓越之光”理工故事展演会,激励广大学生把实现人生梦与理工梦、中国梦紧密相连;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育人等学校特色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实践教育课程化建设;持续开展“创新杯”科技文化节、“奉献杯”志愿服务文化节、“三下乡”社会实践。连续18年、近500名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含研究生支教团),在基层大课堂、大熔炉、大舞台上绽放青春绚丽之花;每年200余个实践团队、2万余名师生奔赴全国各地,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基层一线,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持续深化“学生党员先锋行动”“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等生动鲜活的教育实践活动,筑牢学生立志报国、奋进担当的思想根基。
近年来,学校有30余人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大学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国家级荣誉称号,“理工群星”更加闪耀。
“青春告白祖国”主题升旗仪式
严格精细推进管理护航工程学生行为养成规范有序
学校始终坚持生命至上,着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及时开展全覆盖心理普查和全方位心理援助,学生返校复学后无人感染,人物同防、多病共防常态化推进,疫情防控成效显著。深化“党委抓课堂”工程,健全多方联动、多维一体的学风建设机制。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持续完善学生奖助学金与荣誉称号评选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学情分析,提高学业困难学生识别和预警能力,增强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力度,延期毕业学生增量和存量连续三年持续下降。深入推进安全与法制教育,建立健全学生轻度违规教育惩戒机制,加大防诈骗、防校园贷、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行为规范等教育工作力度,学生工作“基本盘”持续稳定。
统筹资源推进服务助航工程学生服务保障持续有力
学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年均提供心理咨询服务4000余人次,实现复学后心理普查全覆盖,开展普及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心理育人项目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接受湖北省示范中心验收评估。进一步规范实施“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学生联动资助服务体系,深入开展“诚信·感恩·自强”等品牌活动,将育人融入到资助服务各个环节,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与成长发展。
分层分类推进名师导航工程队伍育人能力持续提升
学校着力构建辅导员精准赋能培训体系,引导辅导员结合工作实际和职业发展需要学理论、提素养、强能力。实施“青马计划”,进一步提升“思政实践类”辅导员选拔质量。开展“5·25”心理育人主题实践活动,举行辅导员入职仪式,全面提升辅导员职业归属感和价值感,增强育人使命感。着力实施“名师名导”班主任计划,开展和谐导学关系建设季活动,重点开展“师徒携手、共克时艰”研究生谈心谈话,将全员育人落在实处。按照“周期性、常态化、全覆盖”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年级周课建设,出版教材《思政领航:高校辅导员年级周课50讲》。学校两项目入选2021年度全国高校辅导员百门精品培训课程建设,《合理定位与职业选择》入选2021年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以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靳敏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
协同联动开展筑梦启航行动学生内生动力持续迸发
优质高阶开展卓越远航行动学生就业发展动力强劲
搭建行业人才供应链,学校每年走访三大行业、校友及重点合作企业300余家,引进2000余家三大行业企业来校招聘。用足地方招才引智政策,与武汉、宁波、佛山等地建立30余个引才工作站,积极推进“学子留汉”等人才工程,每年与地方政府联合举办专场招聘会80余场。用好国家就业信息平台,组建“校-院-班”三级就业信息员队伍,针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精准筛选“24365”“国聘行动”等平台就业信息,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工作群、促就业信息服务群组等实现及时推送和无缝对接。近年来,每年来校招聘单位6000余家,每年向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数量超过60万。毕业生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就业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面向三大行业就业人数比例达到40%以上。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获批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