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乘客来说,除了不可预测的天灾或机械故障等因素,事实上乘客自己可借熟知“10大安全守则”在关键时刻救回宝贵生命。
根据美国飞行安全专家整理出来的“10大飞行安全守则”,乘客们在安排飞行班机时,要注意的就是
一“选择直飞班机”。统计数据指出,大部分空难都发生在起飞、下降、爬升或在跑道上滑行的时候,减少转机也就能避免碰到飞行意外。
二,在选择飞机机型方面,应该选择至少30个座位以上的飞机。专家指出,飞机机体越大,受到国际安全检测标准也越多、越严,而在发生空难意外时,大型飞机上乘客的生存几率也相对较小飞机来得高。
三、熟记起飞前的安全指示。飞行安全专家表示,各种不同机型的逃生门位置都有出入,乘客上了飞机之后,应该花几分钟仔细听清楚空服人员介绍的安全指示,如果碰到紧急情况,才不会手足无措。
五、随时系紧安全带。在飞机翻覆或遭遇乱流时,系紧安全带能提供乘客更多一层的保护,不至于在机舱内四处碰撞。
六、意外发生时,一定要听从空服人员的指示。毕竟空服员在飞机上的首要任务,便是为了维护安全。
七、不要携带危险物品上飞机。飞行安全专家说,乘客只要“动动大脑”,就知道像汽油罐这些东西,都不应该带上飞机。
八、咖啡、热茶这些高温的饮料,都应该让受过专业训练的空服员为乘客服务。乘客自己拿这些高温液体的话,经常会发生烫伤意外。
九、不要在飞机上喝太多的酒。由于机舱内的舱压与平地不同,过多酒精将使得乘客在紧急时刻应变能力减缓,丧失逃生的宝贵机会。
十、随时保持警觉。飞行安全专家指出,意外发生时机上乘客应该保持冷静,在空服人员的指示下尽快离开。
中转乘客请勿弃乘飞机在各地机场,中转过站的旅客放弃乘坐下段航程的事件屡见不鲜。在广西柳州机场,今年以来,旅客中途弃机离走的情况已经发生过数例,而由此带来的后果是,由于旅客弃乘,不但造成航班延误,也给众多旅客带来了麻烦。
坐飞机哪个位置安全性最高?
“飞机座位KARMA分布”这是一个值得怀疑人生的问题,坐飞机到底TM那个位置最为安全呢?凭直觉我们的第一反应,当然是靠近安全出口的座位,但是否有科学依据呢?最近,格林威治大学与城市飞行专家(CivilAviationAuthority)发布了一个详细的调查研究,试图寻找出飞机座位与事故安全率之间微妙的关系。
虽然这听起来就好像天文学家使用占星术那样邪门,但科学是严谨的是用事实说话的,在研究人员调查了105起空难事故中的2000名生还者之后,终于悟出了神秘的座位学原理,并汇各家之精髓、吸日月之灵气绘制出了这张,传说中劫机撞楼、居家旅行必备的——“飞机座位KARMA分布图”(上图)。
图中红色座椅标示‘你基本上挂了’,绿色座椅标示‘还可以活下来做俯卧撑’。事实上也跟我们想的一样,越靠近安全出口就越安全。不过你看过美剧《LOST》后可能认为哪儿都不安全,并且这都是命中注定的。(文:oioi,煎蛋网)
飞机的安全性有多高
飞机重大事故发生的频率如何重大事故绝少发生,造成多人伤亡的事故率约为三百万分之一。航空是远程交通最安全的方式,而且它变得越来越安全。30年前,重大事故的发生率为每飞行一亿四千万英里一次。如今是14亿英里才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安全性提高了十倍。
坐飞机和坐汽车,哪个更安全据美国全国安委会对1993~1995年间所发生的伤亡事故的比较研究,坐飞机比坐汽车要安全22倍。事实上,在美国过去的60年里,飞机失事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在有代表性的3个月里汽车事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少。
飞行的哪一部分最具风险起飞和爬升到巡航高度,下降和着陆是飞行中最容易出问题的两个阶段。用极简单化的说法,起飞时在发动机推力和结构整体性方面对飞机的要求最高,而接近和着陆则对驾驶舱的机组人员要求最高。约有四分之三的严重事故都是在这两个短暂的飞行阶段中发生的。
机上座位何处最安全有人以为靠近机翼的座位或客舱后部的座位更安全。但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机上的任何一部分比别的部分更安全。最好还是听取每个航班起飞前的安全常识介绍以及飞行中所有的乘务报告。
有没有办法使航空更安全些在过去15到20年里,由于有了计算机化的飞行模拟器和雷达覆盖面的扩大,以及高技术设备在附近空域有飞机时、距地面太近时、飞机高度或飞行角度不稳定时或遇到风力发生变化时向飞行员发出警告,飞行的安全性提高了一大步。航空工业界正通过更好的飞行员培训、更好的飞机检验和维护技术以及新的安全技术等途径继续提高航空安全性。比如到下个世纪,所有的民航喷气机将使用卫星导航和通讯,随时把他们的位置告诉地面的空中交管人员,这比依靠地面导航设备和雷达导航要前进一大步,后者在飞机飞过地平线后就再也“看不见”飞机了。
乘飞机遇险时如何自救乘飞机旅行,安全系数大,但也不可避免飞机因机械原因、天气原因、操纵原因以及其他原因发生事故。作为乘客,在飞机遇险时应学会和掌握自救的技能,以此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为此,当飞机遇险时乘客主要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当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遇险时,乘客一定要镇定、冷静,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因为不冷静、惊慌,不但无济于事,反而会导致更大的危险。
二、乘客当飞机遇险时,一定要听从机组和空中乘务员的指挥,按照他们的指令行动,绝不能擅自行动。这样不但不利自己安全,也会给整个避险带来不利。
三、如果飞机遇险需要迫降时,乘客应按照空中乘务员的指挥,立即将可能伤害身体的锐利物品取下,女同志应脱去丝袜及高跟鞋,将这些物品放在飞机座椅背面的口袋里,并收拢小桌。
四、乘客扶直椅背,穿上所有的衣服,若有帽子和手套也都戴上,并系好安全带。
五、乘客此时还可将毛毯等柔软的物品垫在自己的腰部,这样可以保护腰部少受伤害。
六、飞机迫降前机组人员会将自我保护的方法教给乘客,大家可按照步骤进行,并将双腿分开、低头,且两手抓住双腿。
七、飞机即将触地时,机长会发出最后指令,这时乘客应将两手用力抓住双腿、屏气,使全身肌肉紧张起来,对抗外力,防止飞机触地时的猛烈冲击。
八、脱离危险后离开飞机时,乘客应等待飞机停稳后马上解开安全带,按照机组和乘务员的指令有秩序地快速离开飞机。
九、如果飞机迫降在水面上时,乘客应先将救生衣充气穿上,等到急救船艇连接上飞机后,再乘船艇快速离开飞机。
十、乘客离开遇险飞机后,应在指定地点集合,以便办理飞机迫降后的其他事宜。
旅客遇航班延误切忌说炸弹劫机首都机场公安分局发布警情提示,2009年元旦以后,随着春节临近,旅客人数目前恢复到17万人次左右。各类案件也成高发趋势,110报警数量从每月90起上升到150起以上。同时,冬季是恶劣天气频发期,遇有雨、雪、雾等天气造成航班大面积延误,旅客在乘机过程中,不要采取过激行为,不要说“劫机”、“炸弹”、“爆炸”等敏感词语。
飞行中多次翻行李最可疑
姜队长首先介绍了机上盗窃嫌疑人的特征。嫌疑人在登机过程中专爱盯着别人的行李,尤其是放在行李舱里的小型公文包、单肩背包,然后试探性地把自己的包放在他人的行李旁边。如果旅客不注意,嫌疑人就会偷偷地把别人的行李拿下来,到后边翻捡一番,偷走值钱东西后再放回原处。
机上盗窃团伙一般都有较强的地域性,多由家族成员或者老乡组成,一般是两人或两人以上。机上盗窃的作案成本很高,而且嫌疑人不是每回都能得手,往往需要耗费一定的财力。姜队长抓过一个机上盗窃嫌疑人,他交待不少案件,但追回的赃款并不多,嫌疑人自称除了挥霍外,都投到买机票的成本里了。
打扒前提保证航空安全
据悉,今年首都机场接报的机上盗窃案是历史上最低的,只有20余起。姜队长分析,除了奥运期间各地都加强打击控制外,还与机组人员提高警惕性有关,使发现防范打击更加有力。例如今年东航、南航机组人员配合警方,破获了数起机上盗窃案。
从机上盗窃案看,防范相当重要,飞机作为特定的空间,乘务员或旅客只要警惕性高,窃贼作案很容易被发现。如果旅客麻痹大意,就很难识破嫌疑人,而且警方不能像在长途车、公交车上随时打扒,而是更注重保证航空安全。
而有些乘坐飞机的旅客往往会麻痹大意,自认为非常安全,携带大量现金坐飞机。其实从2003年起,机上盗窃案就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而且涉案金额在万元以上的已占半数。今年首都机场警方破获的机上盗窃案案值最大的一起,旅客被盗走现金3万元。
机上盗窃可能反弹
今年以来,首都机场警方共破获多起机上盗窃案,多名犯罪嫌疑人被刑拘,破案率达到100%,而相较去年同期,机上盗窃案发案率大幅下降。从今年5月到9月,首都机场警方未接报一起机上盗窃案,实现了零发案。
旅客抓贼多注意
不要声张。姜队长提到这样一起典型案例,一个以前曾参与过打扒的旅客上飞机后,看到一个人先后翻动两三件行李。当他看到这个可疑人员从行李里翻出钱,塞进自己的兜里时,意识到这人可能是个窃贼。但这名旅客并没有立即声张,而是在飞机快停稳时,提醒准备取行李的失主,然后和机组人员共同协力,成功抓获那名窃贼。
姜队长提示旅客,如果在飞机上被盗,应在飞机落地前向机组人员报案,同时保护好现场,不要随便翻涉案物品、来回出入现场。为保证航空安全,在飞行过程中不要声张或动手抓嫌疑人,可以采取递纸条的方式,告诉机组人员飞机上有人盗窃,或在飞机将落地时向警方报案。
不要误报。近期警方相继接到误报的案件。主要是有些旅客习惯性地把包放在座位的侧面或者脚下,在飞机落地后却因忘记,误以为包没了。曾有一名温州旅客向机组人员报案说包丢了,结果发现包就放在自己前边的座位底下。有的旅客还喜欢把钱包放在裤兜里,在飞机上睡觉或者一侧身,钱包很容易就会滑落到地板上。
警方提醒,尽量不要携带大量现金,并且把包放在视线范围内的行李舱内。在机上盗窃案的重点发案时段,如7—8时,11时,16—17时之间,易犯困的时候更要提高警惕。
感冒患者乘坐飞机或可导致失聪尽管坐飞机快捷方便,但是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门诊部主任达四平介绍,感冒患者、心脑血管病人不宜乘坐飞机,否则可能加重病情。此外,坐飞机前切勿喝酒,勿吃胀气的食物。
达四平主任说,感冒患者尽量不要坐飞机,否则鼻塞症状会更严重,甚至流鼻血。此外,耳朵会因为气压改变而在飞机起降时有明显不适感,耳咽管括约肌会因瞬间压力差关闭,甚至自己都会听到“啵”的一声。特别是在飞机准备落地时,耳朵会痛,有时甚至暂时失聪。
心脑血管病人也不宜坐飞机。达四平主任介绍,因空中轻度缺氧,可能使心血管病人旧病复发或加重病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心肌缺氧、心肌梗塞及严重高血压病人。而且,脑栓塞、脑出血、脑肿瘤等脑血管病人,由于飞机起降的轰鸣、震动及缺氧等,也可使病情加重。
达四平主任还特别提醒,坐飞机前千万别喝酒。他说,一般人喝酒后血压会升高,而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气压有明显变化,且飞行途中相对缺氧,容易导致醉酒者的大脑、心脏等突发疾病,会有生命危险。此外,醉酒者在相对狭小的机舱往往会情绪失控,对机舱秩序造成不可预见的危害。另外,在坐飞机前,最好不要吃豆子、洋葱、包心菜等胀气的食物。
根据民航局有关危险品运输的规定,对旅客携带锂电池有一定限制。在手提行李中可以携带个人自用的内含锂或锂离子电池芯或电池的消费用电子装置,如手表、计算器、照相机、手机、手提电脑、便携式摄像机等,备用电池每人限带2个。据了解,对其他类型的备用干电池,比如镍氢电池等做好防短路措施也可以随身携带。
乘坐飞机时为什么要这样做乘坐飞机时,尤其是起飞、降落时,乘务员经常会提醒旅客许多注意事项,比如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系好安全带以及打开窗口的遮阳板等,然后乘务员还要逐一检查。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主要是从安全角度考虑的,飞机的起飞、降落,是飞行员驾驶飞机十分关键的两个环节,大多数意外主要也是发生在这两个阶段。
乘务员提醒乘客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系好安全带,就是从保护乘客安全着想,当万一发生意外情况时,可以有效保护乘客的身体,降低乘客撞碰受伤的机会。
在飞机座椅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经过大量的实验表明,调直座椅靠背后,万一发生意外情况,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乘客的安全,所以乘务员必须提醒乘客收起小桌板,调直座椅靠背。
坐飞机牙痛小心牙髓病变李先生:最近坐飞机遇到了一件麻烦事:补完牙后坐飞机去外地,在飞机起飞时,却感觉到牙齿一阵阵的痛,而且飞得越高痛得越厉害。这是为什么呢?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三门诊部主任郭航:这是一种由于气压改变引起的牙痛,称为气压性牙痛,也称航空性牙痛。一般来说,飞机客舱内的气压变化缓慢,旅客如果没有牙齿疾病,如龋齿、牙髓炎等,在乘飞机时是不会发生牙痛的。但牙齿是骨性组织,它中间有一个细小的骨腔,里面有丰富的血管、神经组织等,医学上称之为“牙髓”,一旦牙髓发生病变,炎症的渗出无法排出,就会导致牙髓腔内压升高,出现剧烈疼痛。尤其是患者刚结束牙齿治疗,此时牙神经有充血现象,遇到压力就可能诱发气压性牙痛。
“气压性牙痛”就是由于高空低气压导致牙髓内气体膨胀而引起的,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牙髓有轻度病变但患者还没有感觉的时候,需要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原来没有牙痛症状者,如果出现气压性牙痛后,就要到牙科去做仔细检查,及时治疗。如果患者在飞行途中发生“气压性牙痛”,可以服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其二,就是可以预先选择自己喜爱的座位。比如有人喜欢坐在靠窗的座位,可以在旅行中看看窗外的风景,有的旅客喜欢坐在紧急出口或过道,因为这些座位较宽松,方便进出。在网上自行打印登机牌,“想坐哪儿坐哪儿”!是不是能满足您追求时尚体现个性的需求呢?
选定座位可更改
托运行李也无忧
误机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对广大旅游者而言,乘坐飞机已然都是“老手”了,但,总会有那么几个“大头虾”,出于总总原因,误了航班。误机后,我们应该怎么办?
1、何谓误机?
2、误机后更换航班需要收费吗?
3、误机后,机票折扣有变化,该怎么办?
如果你之前购买的是6折票,误机后,如果后续航班有同等价位的机票的话,则不用多加费。如果后续航班折扣上升,比如只有七折票,乘客除需要补收实际差额之外,还要收10%的变更费(当然不用补收机建燃油)。
4、误机后,可不可以留着原机票?
可以。飞机误机后,原机票一年内有效,所以你可以留待以后再改签,但票面注明“不得改签、退票”的打折机票不在此类。
5、误机后,关于退票有什么规定?
紧急出口座位特殊旅客须配合工作一位坐在紧急出口座位的旅客,拒绝将随身行李放入行李架内,同时拒绝乘务员为其调换座位,经乘务员多次沟通,该旅客态度蛮横无理,最后被公安人员带下飞机。不仅影响了自己的行程,也由此造成飞机重新清舱影响了航班正常。
近日,MU2215长沙至上海航班上,乘务员为坐在紧急出口座位的旅客徐某做介绍时,发现该旅客的随身行李放在座位下,于是请其将行李放至行李架内,并解释该行为将威胁到紧急情况下的航空安全,徐某置之不理。乘务员建议为其调整座位,徐某断然拒绝。乘务员多次与该旅客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其能配合。在乘务员耐心细致地劝说后,徐某的态度愈发蛮横无理,并声称既不换座位也不放包。考虑到航班的安全和正点,机长通知地面公安人员上机处理。公安人员的到来让徐某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勉强同意换座位,但提出必须坐在客舱前部。因此时客舱前部已坐满了旅客,而且徐某的行为已激起其他旅客的强烈反感,没有一位旅客愿意与其更换座位。最终机长决定拒绝徐某登机,随后机组对飞机进行了重新清舱。
民航规则要求,坐在紧急出口座位上的旅客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能协助机组成员。为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有效地撤离,避免因各种可能的障碍影响撤离,民航规则要求紧急出口座位下不得放置任何行李物品,同时将应急窗口前的座椅靠背设置为不可调节后靠,应急窗口后的座椅靠背不可向前折叠,这些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紧急出口座位设置要比其他座位空间宽敞许多,这让旅途也更加舒适,但同时该座位旅客需要承担的责任也相应更多。作为旅客,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应积极配合。如确实不愿意承担紧急出口座位旅客的职责和义务,可以由乘务员为其调整座位。
携带液态物品请尽量托运“还是有很多乘客随身携带液体,刚开始实行禁带液体物品时,每天都有超百名的旅客倒掉或喝掉自己的饮料。”日前,记者从珠海机场和上海机场了解到,国家民航局颁布“禁液令”一个月以来,乘客随身带的饮料、护肤品仍“络绎不绝”。不少旅客因不了解新规定随身携带液态物品造成过检速度放缓甚至导致个别误机现象。为此,机场再次提醒旅客,乘坐国内航班勿随身携带液态物品,携带液态物品请尽量托运。
国航在3号航站楼设立了21个中转服务柜台,并采用了新的行李再确认系统。该系统能自动识别中转行李的条形码,直接分拣出中转旅客的行李,使行李与旅客同时中转,如果一旦出现问题,通过此系统反馈的信息,工作人员可及时与旅客取得联系。从3月26日开始,国航将对所有旅客托运的行李实行实名制。
在3号航站楼,国航为高舱位旅客提供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休息室,共有6处总计7815平方米、1356个座位供“两舱”旅客使用。在休息区内还专为旅客设立了睡眠区、淋浴区、上网区和娱乐区。
为什么民航飞机没有降落伞如果您经常乘坐飞机,会发现飞机上没有配备降落伞。这是因为如果每个乘客都配备一顶降落伞,就会大大增加飞机的重量,而且会占去很多空间,大大影响飞机的营运能力;再说,乘客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跳伞技术;最主要的是,飞机是在高空高速飞行,与一般的跳伞运动和低空离机不同,即使发生意外也无法打开舱门跳伞。如今,民航飞机的性能越来越先进,安全系数极高。根据数据统计,民航飞机的安全系数大于所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因此乘客大可不必担心客机在飞行中会发生意外。飞机空中飞行为什么会发生颠簸飞机一般都在万米以下的对流层中飞行,由于空气对流原因,飞机就会出现颠簸现象。一般来说主要是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受地形的影响:在山区、高原、沙漠地区飞行,地形使空气受到阻力,造成空气垂直运动;
(2)受季节的影响:由于夏季雷雨较多,秋天的风较大,这两个季节颠簸会多一些。乘坐飞机为什么必须系好安全带在飞机起飞或着陆前为什么乘务员总是要提醒并检查每位旅客是否系好安全带?因为飞机一般在飞行过程中,时速都在500公里以上,波音飞机时速可达900公里,即使在起飞或着陆时时速也在200多公里,这时要遇紧急情况,就会对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危险。如果旅客系好安全带,与飞机同步运动,可以避免惯性力对旅客的危害。乘机的旅客,为了确保旅途安全,当乘坐飞机时,请不要忘了系好安全带。为什么乘机不能使用电子类产品
在飞机上,使用中的一些电子装置,特别是会发射电磁波的用品,将干扰飞机的通讯、导航、操纵系统,也会影响飞机与地面的无线信号联系,尤其在飞机起飞下降时干扰更大,即使只造成很小角度的航向偏离,也可能导致机毁人亡的后果,是威胁飞行安全的隐形“杀手”。
机上餐饮和娱乐
再讲讲飞机上的洗手间,这个看似简单的设置,民航业却被它困扰了几十年。早期飞机使用的办法就是当飞机飞离机场一定距离后,把这种污物直接排放到空中。这种办法很快就被发现有严重的缺点:因为空中温度很低,液体冻结在出口处把出口堵塞后使污物不能顺利排出;冲洗用的水箱不仅占用了大量宝贵的飞机载量,而且在飞机运行中水箱中的水会振荡,很容易漏水甚至使水箱破裂。这个难题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才彻底解决。在水箱中加装防晃隔板并使用一种特制的化学药剂去处理污水,处理后的污水可以贮存在水箱内循环使用,飞机降落后由保洁人员将污水运走。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大大减少飞机上的用水量,而且旅客也可以使用上清洁无味的洗手间。机上洗手间的数目也是按70~80人一个的标准配备的。
温馨小贴士:具体情况旅客可以先致电95539进行详细咨询,再前往南航直属售票处办理购票等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