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飞机座位被大面积锁定”的话题多次引发讨论。多名网友向新京报记者反映,在购买了机票、准备线上值机选座时,发现自己只能选择最后几排或中间的座位,大片座位不知为何处于“锁定”状态。
记者实测发现,目前,国内部分航司限制开放经济舱前排及安全出口处的座位。普通乘客若想选择,需在原票价基础上加价购买或使用积分兑换。但此外,经济舱中仍有部分座位被直接锁定。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航司都已开通在线值机付费选座这一项增值服务,相较于国际及地区航线的明码标价,国内航线上不同航司的选座规则略有差异,有的航司存在选座规则设置不明晰的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飞机锁座可能与高卡(高级会员卡)维护、飞机配载平衡、团队及特殊旅客关怀等多个因素有关,并不罕见。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不够透明的锁座规则,也让乘客与航司间的冲突层出不穷。
大面积“锁座”问题频发
工作近十年以来,徐静几乎每个季度都会有1-2次出行安排。她已记不清从何时起在线值机开始收费了。反正从去年出行频次增加后的她,为了省点座位费,要么提前定好闹钟在线值机选免费座位,要么就提前到机场柜台线下值机碰运气选个舒心的座位,“真的不想花钱买了机票还得花钱或积分、里程买座”。
发展到如今,几乎国内所有的航司都已开通付费选座服务。
民航新型智库专家林智杰表示,付费选座业务是民航客运服务未来的趋势。现在欧美航司的付费选座业务已经非常普遍,目前国内航司主要在国际航线上推行付费选座,国内航线上主要以积分、里程兑换选座或者为高卡旅客(类似于等级较高的会员)优先选座为主。
也就是说,在国内航线部分,大部分航司更倾向于将好座位留给自家的常客,支持旅客用里程或者积分兑换收费座位,但随之又有新的问题产生了。
今年10月底,张先生因出差需要,购买了东方航空(以下简称“东航”)从上海飞往深圳的经济舱机票。当他提前两天线上值机选座时,发现仅有最后两三排和大部分中间座位可选,前排以及靠窗、靠过道的位置几乎都被“锁定”,呈现不可选的状态。
“前三排和安全出口处的座位不给选可以理解,因为这些座位要么靠近出口,要么比较宽敞,可以留给有需要的乘客,比如高等级的会员,或是愿意花钱、花积分兑换这些座位的人。但经济舱其余普通座位也被锁住,这合理吗?”张先生非常困惑,他认为,航司过度限制选座的做法侵犯了乘客的消费权益。
此后,张先生将自己的遭遇发到社交平台上,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在上海工作的孟雨在8月上旬购买了一张9月初从上海飞成都的机票,提前大半个月预选座时,孟雨发现该趟航班上约80%座位被“锁”了,其中31-48排的108个座位里,除6个座位显示已被选之外,其他座位均为灰色呈“锁定”状态,而在49-52排的42个座位里,只剩最后三排及中间座位可选。
在社交平台的众多发帖中,与孟雨有相似经历的乘客并不在少数,其中多数为东航航班。带着父母一起出行的夏义购买武汉飞上海的机票,选座时遇到的“锁座”情况几乎与孟雨的一模一样。
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平台上,除东航外,也有关于国航、南航、海航等其他航司选座、锁座的讨论,但其中对于东航锁座的吐槽讨论度最高。
有商家收费百余元兜售选座服务
12月6日、10日,新京报记者以“无会员乘客”的身份,分别购买了今年12月11日由北京飞往西安和2025年1月6日由上海飞往北京的东航机票。根据网友此前的反映,这两趟航班锁座问题严重。
东航App选座页面的座位说明提到:淡蓝色座位代表优享礼遇座位,乘客在购买机票时需同时购买相应的优享套餐,才能选择这些座位;带有“小人”图标的是已被其他乘客占用的座位;深蓝色为免费、可选座位;带有锁状标志的为已锁座位。
12月10日上午,记者注意到,上述两趟航班的选座页面均显示,经济舱前四排及安全出口处的座位要么被锁,要么为优享礼遇座位,其他大部分座位可免费选择。除这两趟航班外,东航其他多趟国内航班也有类似情况。
此外,记者搜索发现,一趟12月11日由深圳飞往上海的东航航班中,经济舱前18排有超过一半的位置被锁。
除东航外,国航、南航同样存在部分经济舱座位“被占用或不可选”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前四排及安全出口位置。另外,有部分座位需用相应里程兑换。
这些座位为何被锁?是否为预留座位?又预留给了哪些旅客?如何才能选择被锁座位?
针对这些问题,新京报记者以乘客身份联系东航官方客服,对方回复称,被锁座位无法供乘客进行线上选择,若有需要,可在起飞当天前往值机柜台沟通。至于锁座原因,对方表示并不知晓。
虽然航司无法线上帮助旅客“解锁”座位,但有商家表示可以“代劳”。
12月10日上午9点左右,新京报记者联系到一名商家,表示想要12月11日北京飞往西安航班的安全出口处或经济舱第一排座位。商家回复称,只需提供航班号、乘机人姓名、票号,即可在起飞前一天办理,“收费120元,选座服务不能百分百成功,但基本没问题。”
在此前购票选座的过程中,该航班靠近安全出口的两排座位均显示为优享礼遇座位,即需要加价300元购买套餐才能选择。此外,经济舱第一排的6个座位,其中4个被锁定,另外2个为优享礼遇座位。
记者按照商家的要求提供了相应的信息。12月10日下午6点左右,记者收到消息,已成功选到安全出口处座位,“第一排因被航司系统锁定,无法选择。”对方还嘱咐:“打印登机牌时别说座位是买的,如果问起就说是朋友弄好了的座位。”随后,记者通过东航App查询到了预选座位信息。
记者追问“是否所有航班的被锁座位都不能选”,对方回复:“看具体航线,有些锁定的座位可能会预留给高卡用户。”
“锁座”率过高背后,机票外营收成盈利点
在民航客运里,“锁座”这一现象并不罕见,为什么会有座位要被锁定呢?
对此,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教育培训官方资讯发布平台“航协翔宇”公众号科普,一般情况下,为了给飞机预留可调空间,飞机配载员会锁定一些座位,这是因为每一个座位都会对飞机重心产生影响,配载员会根据不同机型,预先锁定一些位置,保证重心在安全范围之内。这些被锁定的座位在建航班时就会锁上,一般在航班起飞前24小时或当天根据实际情况放开调整。
资深民航专家、广外南国商学院教授郭佳也表示,航司“锁座”一方面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当飞机乘坐人数越少的时候,锁座的比例也会越大,也是因为安全的原因。”这其中就涉及影响飞行安全的飞行术语“配载平衡”——为承载在每一架飞机上的旅客、行李、货物等进行合理的安排,且安放在适当的位置,使飞机的承载重量和空间得以最大程度的利用,同时控制好飞机的平衡。
显然,上述常规的“锁座”原因并不能解释部分航司航班锁座率过高的问题。
郭佳表示,付费选座与航司推出的超重行李费、登机前的升舱一样,都属于航空公司的辅营收入,是航空公司在无法改变机票价格的情况下推出的一创新业务,也是其业务营收新的增长点。“近年来随着机票价格的不断下探,很多航司都在通过增加旅客机票之外的营收方式来增加自身的盈利能力。”目前航司主要是鼓励旅客通过成为会员或办卡充值的方式来解决“选座费”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将旅客的价值从一次性消费转变为长期消费的权益。
有不少乘客认为,东航线上能选择的座位与会员等级有关系。但身为东航金卡的宋蜜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并不一定,金卡遇到锁座的情况也很多,可能白金卡会好一些。”
北京的于欣则表示,如果一条航线上,乘坐该趟航班的高卡会员较多时,即便购买的是经济舱全价票也不一定有好位置可选。
除会员等级外,东航的“锁座”还与什么有关呢?
当然,同为推出付费选座服务的其他航司如国航、南航、海航也都有“锁座”情况,且不同航司、航班的“锁座”收费情况也无规律可循,有的是航班走道、靠窗收费,有的航班免费可选的座位多,有的免费可选座位是“点状分散”,有的则是连在一起的。
就航司的“锁座”规则问题,新京报记者联系了上述四家航司客服进行咨询。
国航客服则表示,基于运行和安保需求,航班会保留一部分座位开放值机和预选座,每趟航班的“锁座”没有固定比例。机型大小不同,“锁座”比例不同;如果是经济舱,旅客可以通过国航会员里程兑换前排或安全出口处座位。但对于里程不够的旅客,国际航线可以选择付费购买,国内航线则只开放了使用会员里程兑换选座的形式。此外,国航客服还提醒,旅客可以乘机当天提前到机场柜台办理,不需要额外支付会员里程,但是否有剩余的前排等座位只能碰运气。
南航客服告诉记者,旅客购买的机票等级不同看到的可选座位范围会不同,同时旅客也可以通过里程兑换选座。海航客服则表示,线上值机选座时,航司并非开放所有座位,部分座位确实会“锁”,有一部分是提供给三个及三个以上旅客购票一起出行的“爱心座位”,还有一部分是提供给航司会员可用积分兑换的座位。积分不够的乘客也可以通过付费购买积分的方式兑换座位,但是要求旅客必须是金鹏会员且有一次乘机记录才可以购买积分。
付费选座应“明码标价”
对于付费选座规则,新京报记者查阅了国航、东航、南航、海航四大航司的官方渠道,记者注意到,除东航外,另外三家航司对付费选座的方式、退订等都有明确规定。
国航明确,凤凰知音白金卡会员可享受免费选择经济舱座位的权益,国内经济舱选座产品兑换价格为1600里程起,国内经济舱选座产品价格为50元起;经济舱选座服务产品不允许签转,航班起飞前6小时之外选座产品可退,且退订暂不收取手续费。
南航则对已购买国际客票的旅客提供预付费选座服务,为已购买国内客票的旅客提供里程兑换座位服务。付费选座产品的销售期为自南航官网开放产品销售之时起至航班计划起飞前45分钟止。航班起飞前48小时外,可免费办理退座退款。
海航表示,付费选座产品基于航线航距、座位空间及位置特点等制定差异化价格,金鹏会员可使用常客积分兑换,其中白金卡会员可免费选择国际航线经济舱付费座位,白金卡及金卡会员可免费选择国内航线经济舱付费座位;航班起飞12小时(含)之前,产品可办理退积分或退款,不收取费用。
而在东航的官方渠道,除针对国际及地区航线推出的“优选座位产品”外,对国内航线的选座尚无明确规则。新京报记者在东航App选座上也并未看到积分兑换座位的选项。
对于付费选座,有的消费者如徐静般不甚在意,“反正买了机票都会有座”;有的消费者则大为不解,尤其是在碰上锁座率较高的航班后,就更为气愤,“已经是花钱买的机票了,选座还要另算,有些莫名其妙。”“既然要收费,不如一开始就像火车卧铺一样,明码标价地区分,消费者也好按需选择。”
陈音江认为,航司在推行付费选座业务时,应明确选座规则,不得制造信息差造成座位紧缺假象,对消费者的选择产生误导,否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