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在线法庭”疫情期间一天开庭148件法官“居家断案”当事人领菜诉讼两不误

河北沧州“在线法庭”疫情期间一天开庭148件法官“居家断案”当事人领菜诉讼两不误

扫码阅读手机版

温丽梅法官3月16日的最后一件庭审,是下午5点结束的。

此案之前,她已经完成了4次开庭。最后开庭的这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有位当事人上了点年纪。温丽梅开庭前还替他担心,怕当事人操作不了手机端的“云开庭”,没想到老先生完成得相当顺利。

“他准备了9页材料,手写的,用手机拍照并上传,很清晰。举证、质证顺利进行……”温丽梅是本案审判长,为当事人悬着的心放下之后,她忍不住在法庭环节全部结束后,“表扬”了一下这位在疫情期间大胆选择“云开庭”的当事人。

3月9日起,沧州青县等地相继发现新冠确诊病例;12日,沧州中心城区临时交通管制;13日,沧州市对全域加强疫情风险管控,封控区“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所有小区、村庄实施临时应急管控,“人不出区(村)、严禁流动”……

“在这种情况下,‘云开庭’不因疫情冲击而受到严重干扰,这是法官最高兴也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开了一下午庭,嗓子略有些哑涩的温丽梅说。

现场

“云开庭”法官居家断案

温丽梅是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速裁团队的负责人。沧州疫情拉响警报,社区实行封控、管控后,许多当事人、代理人、法官和书记员到达不了中院的庭审现场。温丽梅也是他们中的一员。

但是通过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云间网上庭审系统”,该团队70%已立案排期的案件,顺利实现了“云开庭”,没有因疫情影响而推迟甚至取消。

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温丽梅疫情期间“居家断案”。

以3月16日这天为例,速裁团队的4位法官中,除一位轮值不开庭外,其他三位:温丽梅法官开庭5件;付毅法官开庭5件;李霞法官开庭11件——上午5件、下午6件!这样的效率,让温丽梅这位快人快语的80后法官把团队在此次疫情中的表现形容为“竞速抗疫”:法官们重办案质量,也要跟疫情造成的阻隔和拖延拼速度,不让群众利益在坐困无助中持续受损。

速裁庭是针对简易民事案件实行的一种快审快结的审判方式。尽管审理的事实相对较清晰,证据相对较简单,但温丽梅深知:物业纠纷、保险合同、交通事故责任……这些于无关者或可急可缓,对当事人而言则利益攸关,许多是等不起也拖不得的。

有人将信将疑,有人跃跃欲试。多数人选择了信任她和法院。

“省事!好使!”3月16日下午在温丽梅指导下、一步一步设置成功、顺利进入庭审系统并完成开庭的那位老先生,如此评价自己花几分钟学习到的这个手机“新技能”。他的惊喜和赞扬,也是许多在疫情期间体验过“云开庭”的当事人的共同感受。

现在,温丽梅把家中笔记本电脑上新安装的互联网庭审系统叫作“小白云”——因为它在桌面上的图标就是一朵简洁的白云。这朵“小白云”,把她和当事人、代理人、同事们、人民法院以及自己的使命,紧紧联系在一起。

这让她即使独处一室审案,心里也依然踏实而庄严。

观念

法院人“战疫”有了互联网思维

被温丽梅法官称作“小白云”的互联网庭审系统,对沧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绝大多数法官来说并不陌生。2020年初,武汉及全国疫情首次对诸多社会运转工作产生冲击时,该院领导就敏锐地意识到:以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思维应对疫情挑战,是刻不容缓的课题。

温丽梅说,自己正是在2020年初,开始接触并逐渐有了利用“在线法庭”提高审判效率的观念。在更早时候,法院也曾推广信息化平台,但那更多是从“无纸化办公”角度使用这些工具。她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她可以把神圣的法庭,从法院“搬”到自己家里!

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作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并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此次修订,增加了第十六条:“经当事人同意,民事诉讼活动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民事诉讼活动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在线进行的,与线下诉讼活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即使前两年在工作实践中使用过在线庭审系统,但那多数是当事人通过互联网参加开庭,我作为法官,习惯了在庭审室里审判。此次沧州疫情,让我体会到互联网庭审系统为审判工作保驾护航的巨大作用。”温丽梅如此总结疫情期间“居家审案”给自己带来的观念刷新。

“这次疫情是极大的考验,也是一次向群众和法律工作者展示推广互联网庭审的良机。”

从驻院运维保障、互联网接入内网,到电子诉讼、互联网庭审、电子阅卷等程序顺畅进行,该院提供了从人员到方案的切实保障。甚至有些法官因仓促之间,法官袍不在身边还在单位,中院都安排了专人送达……

这些细节,让法官、当事人以及广大群众,更加意识到“云开庭”“云审判”的法之威严、法之力量。

镜头之外

为了法之“保障”的保障

“法院人战疫,当从服务于法、服务于民做起。”

他看了一眼前一天的开庭数,是80件。

“工作不停摆,云上可开庭”。法院人的任务就是让群众真正体会到法律这把保护伞“时刻在线”,卢文峰说,疫情拖住了城市的车水马龙,许多事不得不停下来,但沧州中院利用“云端网上”的法庭帮助法官冲破疫情阻隔,完成审判,让法律之轮不“静止”。(燕都融媒体记者刘采萍通讯员吴世英)

征集线索

联系方式

0311-67562890

shouyi_yd@126.com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

THE END
1.“指尖”解纷,一步到位!让双方当事人“少走走”,在线上就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并及时履行,问题最终得以解决,这不仅提高了审判效率,也切实解决了群众的纠纷。近年来,蒙自法院始终践行司法为民宗旨,秉持能动司法理念,传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借助微信、网上法庭等“数智”庭审开展“远程办案模式”,努力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2NDU3NDQ3Mw==&mid=2247601873&idx=6&sn=973cfab070ec27d559ce466a28227888&chksm=ebff2920748a95777e2d741597fdd45262e089f227612aa95330c4a772d9f713d2455763e319&scene=27
2.网上法庭怎么开庭四,庭审结束与签名 庭审结束后,法官会发起签名.当事人可以点击弹出的二维码,通过手机扫描完成在线签名,确认庭审笔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网上法庭开庭还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三日前https://lvlin.baidu.com/question/373332226385477372.html
3.起诉离婚开庭被告陈述技巧是怎样的我国离婚率越来越高,当事人面对的事情越来越复杂,那么在起诉离婚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和对方进行一个对抗,应该怎么去做才有利于自己呢。接下来华律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说说在庭上被告的陈述技巧问题,希望能够对您正在面临的离婚诉讼有所帮助。 起诉离婚开庭被告陈述技巧是怎样的 一、去法院打“离婚官司”前,要做好准备工https://mip.66law.cn/laws/548438.aspx
4.法庭之外怎么开庭?最高人民法院告诉你:出台在线诉讼规则今天(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正式出台《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对哪些案件适用在线诉讼、如何保障网上庭审秩序、区块链证据如何审核、如何保障网上庭审数据信息安全等问题都作出了详细规定;并介绍了目前全国法院在线诉讼的相关情况。 在线诉讼,简单说就是通过互联网或专用网络在线进行立案、证据交换、庭审https://m.gmw.cn/2021-06/17/content_1302363270.htm
5.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选编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通过创新人力资源系数考核机制,建立分级、分层、分类的岗位目标考核管理体系,形成有激励、有侧重、有互动的考核工作格局,严格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强化司法人员职业保障体系,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新成效。2020年1—6月,丰台法院结案率、结收比保持北京一类法院第1名,目标责任考核http://www.gzcourt.org.cn/sfgg/alxb/ck476/2022/03/18145937592.html
6.疫情防控期间官司怎么打?上海高院这样回答当事人可关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浦江天平”,搜索2022年3月21日发布的“(最新版)在线庭审操作指南”,2022年3月22日发布的“封控在家,怎样使用‘微法庭’?”了解具体准备工作和操作方式。 五、疫情防控期间,当事人可否申请延期开庭? 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正在接受治疗,或者按照https://www.chinanews.com.cn/m/sh/2022/03-30/9715090.shtml
7.网上诉讼怎么操作,操作的流程是什么?确定开庭日期后会给送达传票,按照传票上的日期去法院参加庭审。 起诉条件:起诉应符合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的范围和诉讼人民法院有权管辖。 起诉方式:起诉的方式有两种,书面方式和口头方式,主要以书面方式为主https://m.64365.com/zs/1370666.aspx
8.如何参与在线开庭?请看永春法院“智慧庭审”操作指南!如何参与在线开庭?请看永春法院“智慧庭审”操作指南! 近年来,永春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改善群众诉讼体验,不断提升审判质效,打造高效、便捷的庭审模式。 “智慧庭审”系统 该系统通过运用多方视频、语音识别、实人认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突破了时空、地域限制,诉讼参与人无需前往法院,在家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147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