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展播】甘肃高院:以信息化为手段为法院发展注入新动能
01从实践探索到引领创新
甘肃高院党组充分发挥顶层规划引领作用,以《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发展五年规划》为工作依据和根本遵循,先后编制完成“十三五”和“十四五”《甘肃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为全省法院信息化中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形成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灾备”的信息化建设新格局。同时,甘肃高院紧紧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智慧法院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和质效评估方法,提出了“一年强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新跨越”的智慧法院建设目标,研究制定《甘肃法院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全省智慧法院建设标准(试行)》等管理办法,完成了《全省法院信息化制度汇编》。甘肃高院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成覆盖全省113家法院的甘肃智慧法院3.0版。全省智慧法院建设、应用、管理实现了由分散部署向云化聚合、由基础建设向全面应用的转变,系统应用软实力显著增强。
经过十年的不懈发展,甘肃法院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甘肃智慧法院项目建设案例入选《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9)》,荣获中国电子政务理事会2019年“互联网+智慧法院”先进单位奖项,入选《中国智慧法院建设丛书》。2020年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全国法院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先后多人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智慧法院年度人物”“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先进个人”,展现出了甘肃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风采。
02从基础薄弱到成果丰硕
经过十年的不懈建设,甘肃高院建成专有云和开放云“两朵云”,向全省法院提供基础服务,形成了高院统一“建、管、维”,中基层法院重“用”的全要素一体化信息基础设施格局。2020年被甘肃省委网信办评为“网络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在2021年“HW行动”中,甘肃高院应对措施有效、问题处置及时,获得了最高人民法院及公安部的一致肯定,并发来表扬信。
03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
为人民群众提供各类在线业务办理途径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甘肃高院建成覆盖全省三级法院的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截至2022年8月,人民法院在线服务(甘肃)平台注册用户8.38万人,立案申请7.13万件,一审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用时减少1.62天,执行案件平均执行用时减少2.23天。人民法院调解平台邀请1566个调解组织、3190名调解员入驻,调解平台在全省人民法庭的入驻率达100%。网络查控15.88万件,扣划资金1.02亿元,网络司法拍卖1.19万件、成交金额8.54亿元,有效破解了执行难题。全省法院通过11个市州的中国邮政集约化送达中心打印文书12.42万份,送达案件14.1万件,送达人次41.25万人,解决了长期困扰当事人和法院的“送达难”问题。
兰州中院法律服务工作
榆中法院金融纠纷调解服务中心
兰州市西固区法院家事调解
04从奋力追赶到快速领跑
甘肃高院深入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周强院长关于将智慧法院建设作为法院整体工作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主动邀请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领导莅临甘肃指导工作、组织干警外出学习交流信息化建设经验、邀请网络通讯厂商代表洽谈技术合作、联合专家开展方案论证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发展水平,推动全省法院工作质效进一步提升。研究编制的《甘肃法院智慧法院4.0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甘肃省发改委评审正式批复立项。目前正稳步有序推进“一脑、一网、一平台”和基础设施、云网架构、智慧大脑、数据中台、协同系统、安全体系、质效运维七个方面40项具体建设任务,争取以大项目催化甘肃智慧法院迭代发展演进。
经过十年的不懈追寻,甘肃智慧法院建设水平大幅跃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每年发布的全国智慧法院建设评价报告显示,甘肃智慧法院建设排名已从2017年的第28名跃升至2021年的第5名,位居全国第一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