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24年1—9月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新闻频道

2024年前三季度,人民法院坚持严格公正司法,持续加强和优化审判管理,不断推动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努力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司法审判工作总体情况。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公正审理各类案件。受理各类案件3597.3万件,同比增长5.78%,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3.34个百分点;结案3378.2万件,同比增长6.20%。其中,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020.4万件,同比增长24.04%;受理各类审判执行案件2576.8万件,同比下降0.05%,结案2357.8万件,同比下降0.02%。受理的审判执行类案件中,刑事案件128.2万件,同比下降0.36%;民商事案件1569.4万件,同比增长2.78%;行政案件51.5万件,同比下降4.83%;执行案件731.3万件,同比下降7.56%。截至9月底,全国法院一年以上未结诉讼案件同比下降58.02%,长期未结诉讼案件持续清理工作成效明显。

最高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优化调整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将26项精简为18项,更加突出强调指标体系补短板、强弱项的“体检表”作用,坚持做优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截至9月底,新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中的18项指标已全部进入合理区间,16项指标同比趋优。其中,案-件比同比下降0.05、上诉率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申诉申请再审率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二审开庭率同比增长23.21个百分点、审限内结案率同比增长2.66个百分点、民事裁判申请执行率同比下降8.43个百分点。

诉前调解案件办理情况。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党委领导下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诉前调解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功能凸显。诉至法院的民事、行政纠纷2421.6万件,同比增长10.94%,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54个百分点,其中经诉前分流调解成功案件1020.4万件,95.84%的诉前调解案件得到自动履行,较去年同期上升1.07个百分点。15家“总对总”合作单位共有3.6万家调解组织、8.4万名调解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参与调解,同比分别增长15.89%、24.45%,接受法院委派诉前调解成功116.3万件,同比增长11.37%。

刑事案件审判情况。人民法院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惩治各类犯罪,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受理刑事一审案件91万件,同比增长0.90%。判处生效被告人117.9万人,同比增长2.20%。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罪犯8.4万人,同比下降9.74%,重刑率为7.10%,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罪犯103万人,同比增长3.49%,占比87.41%,同比上升1.09个百分点。

加强醉驾型危险驾驶犯罪的精准打击,严格执行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受理危险驾驶罪21.3万件,同比下降15.04%,实现治罪与治理一体推进。加大对赌博犯罪特别是跨境赌博犯罪打击力度,受理开设赌场罪2.7万件,同比增长10.65%。最高人民法院发布7件典型案例统一裁判标准,依法惩治赌博犯罪。依法维护国家税收秩序,受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4294件,同比增长26.55%。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办理危害税收征管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8个依法惩治危害税收征管典型案例,加强对骗税、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犯罪的惩治。依法严惩以偷拍、窃听等手段严重侵犯公民隐私的犯罪,斩断偷拍盗摄黑灰产业链,受理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案件同比增长436.36%。

行政案件审判情况。人民法院树立和践行“监督就是支持、支持就是监督”理念,助推更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受理行政一审案件22.2万件,同比下降6.66%;受理非诉行政行为申请执行审查案件13.1万件,同比下降0.04%。加强判后答疑与类案指导,尽最大努力把行政争议吸附在一审、解决在当地、化解在基层,行政案件调解率同比增长1.41个百分点,行政案件上诉率同比下降1.11个百分点,行政案件申诉申请再审率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最高人民法院会同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等单位合力加强行政争议预防与化解工作,做实对下监督指导。持续贯彻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针对行政复议后又到法院起诉比较多的类型化案件,探索建立与司法行政机关沟通衔接机制,降低行政复议决定成讼率,推动行政纠纷更多通过复议方式有效化解。

执行案件办理情况。人民法院持续推进执行难综合治理,推动将胜诉当事人“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积极服务法治社会、诚信社会建设。受理各类执行案件731.3万件,同比下降7.56%,其中受理首次执行案件689.8万件,同比下降8.22%。深入开展交叉执行,攻坚难案积案,加大财产保全力度,以保促调、以保促执,办结执行保全案件344.4万件,同比增长45.23%,以被告财产保全促履行的效能得以巩固加强。执行完毕率同比增长6.17个百分点,执行到位率同比增长7.88百分点,执行到位金额18404.5亿元。首次执行案件终结本次率同比下降8.53个百分点,新增终结本次执行案件同比减少28.33%。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数量持续呈现负增长趋势,同比下降24.53%,人民法院积极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助力被执行人信用修复,完成信用修复204.2万人,同比增长55.95%。

THE END
1.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商事案件信息公开的规定政策文商事案件审判信息公开工作,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的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通过互联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开民商事案件相关信息的通知》,结合北京法院审判工作实际,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1905/t20190522_62026.html
2.审判中国法院网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成立,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综合性新闻网站,并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自办视频播放业务。中国法院网是世界最大的法律网站、法律新闻网站,为社会提供最丰富的法律资讯、最权威的法院信息、最快捷的案件报道。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index/id/MzAwNDAwMiAOAAA.shtml
3.各级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审判程序总结各级人民法院民事案件审判程序总结 1956年10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 一、案件的接受 各级人民法院过去接受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原告人(包括个人和机关、企业、团体)直接起诉的和其他人民法院移送的两种。个人起诉的有的用诉状,有的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代写诉状或者代录口诉;机关、企业、团体起诉的多用公函。有的人民法院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114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21为正确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 一、买卖合同的成立 第一条当事人之间没有书面合同,一方以送货单、收货单、结算单、发票等主张存在买卖合同关系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以及其他相关证据,对https://lawyers.66law.cn/s2307c279f8270_i98947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