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恶劣的天气,所有民航机都已经停飞,为何这架飞机仍然在天上?
这架波音737并不属于任何民航公司,而是属于驻德国的美军第86空运联队,军用型号CT-43A,航班编号IFO-21。
第86空运联队专门负责政要人物运输。IFO-21航班上有以时任美国商务部长罗纳德·布朗为首的美国贸易代表团。全机35人,来自美国商务部的官员就达12人,另外还有6名军人。
罗纳德·布朗是美国首位非洲裔商务部长,他不远万里来到克罗地亚,就是要在刚刚结束四年内战的克罗地亚为美国企业寻找重建商机。
部长大人在飞机舒适的客舱里边休息。驾驶舱内的两位飞行员则面临着一个难题,如何在杜布罗夫尼克机场降落。
杜布罗夫尼克机场在内战期间被大肆破坏,很多基本的助降设备都不复存在,机场甚至没有导航雷达,无法引导IFO-21航班降落。
两位飞行员都是第一次飞这个机场,地面无法引导,气象条件恶劣,要成功降落只能靠自己的技术、飞行仪表以及一张空军提供的降落进场地图。
因为天气实在太差,机场塔台与美军同僚都建议IFO-21航班改往其他机场降落。但机长担心这样做会引起机上高官不满,没有改变行程。准备在盲视条件下穿过雨云,以目视方式在机场降落。
因为机场没有雷达,空管人员不知道飞机去了哪里,也有可能迫降到了其他机场。
再经过几分钟呼叫,IFO-21航班仍然没有回音,机场马上启动紧急程序。
除了克罗地亚救援人员,驻意大利的美军也派出直升机加入救援。一开始搜索地点集中在飞机降落航道上,但一无所获。
飞机失踪几小时后,当地警方收到一条线索,有一位村民看见他家附近的圣约翰山上有浓烟冒出,此处距离机场北边约3公里。
这个地方离重点搜索区域很远,山上浓烟真的来自于IFO-21航班?
救援人员顺着指示上了山,在山上700米高的地方发现了IFO-21航班残骸。此时已经是晚上7点半左右,距离飞机失踪已经过了4个半小时。
整架飞机直接撞山坠毁,只剩下尾段还算完整,地面到处都是飞机碎片与遇难者尸体。
救援人员在飞机尾段发现了一名生还者,是机上的一名女医疗军士,但她脊椎骨断裂,伤得很重,最后还是死在救护车上。
IFO-21航班空难造成机上包括美国商务部长罗纳德·布朗在内的35人全部罹难,消息很快震惊全世界。
特别为政要运输而专门改装的波音737,为何会坠毁在山上?因为乘客都是达官显贵,很快各种谣言与阴谋论就开始流传。
有人认为飞机坠毁与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卷入的“白水门”丑闻有关。罗纳德·布朗曾公开表示克林顿夫妇要为“白水门”案件负责。
有传当时机场附近出现了一个神秘引导信号,指引IFO-21航班偏离航道撞山。甚至有说法,罗纳德·布朗的验尸报告显示头部有枪孔。
为平息各种谣言,空难调查全面展开。调查人员遇到一个前所未见的棘手难题——这架军用波音737居然没有安装普通民航机必备的飞行数据记录仪与语音记录仪。杜布罗夫尼克机场也不能提供任何雷达数据,令调查难度大大增加。
幸亏当时美国空军有一架预警机在执行空中交通指挥任务,机上雷达提供了IFO-21航班的最后航道资料。
在进入机场范围之前一百公里,IFO-21航班航向一切正常。但在距离机场只有20公里时,飞机开始偏离航道,出现7度的误差,径直朝着山区飞去,最后撞毁在山上。
飞机为何在旅途就要结束的时候出现偏航?是被什么错误引导?真的有所谓的神秘信号?
调查人员分析,在机场条件、能见度都很差的环境下,IFO-21航班的飞行员可能采取了一种古老的导航技术,也就是惯性导航系统。
简单来说,起飞时输入目的地座标,惯性导航系统可以根据飞机飞行时的速度、姿态、航向等数据,判断飞机位置,引导飞机飞向目标。
因为没有任何飞行数据与语音记录留下,调查人员只能推测飞行员在为惯性导航系统输入数据时出错,引致飞机偏航。
但单单偏航,不足以造成撞山坠毁。调查人员在坠毁现场找到了一张提供给飞行员的杜布罗夫尼克机场降落进场图,从中发现了最大问题。
美国航空安全标准规定机场附近山区最低下降高度为850米。但这张地图上,却标明可以用低于美国标准的660米高度作为最低下降高度。
所谓最低下降高度,就是飞机在利用目视降落之前,在机场附近飞行的最低高度。IFO-21航班坠毁时候的高度,刚好就是以上两者之间的700米。
如果IFO-21航班严格执行美国航空标准,那飞机只会偏航,不会撞山。
这份降落进场图明显不符合美国航空标准,美军飞机本来就不能在这个机场降落。但在飞机起飞前,飞行员还是从第86空运联队那里得到了这张不合标准的地图。
调查工作马上转由空军接手,重点调查对象是提供地图的空军军官马祖罗夫斯基上校。
马祖罗夫斯基专门安排政要的飞行运输。经过多次质询,他终于交待了前因后果。
马祖罗夫斯基很清楚地图的问题,也很清楚杜布罗夫尼克机场不符合美国起降标准。但当时美国政要扎堆前往克罗地亚,如果真按照标准执行,很多代表团根本到不了克罗地亚,严重损害外交利益的罪名他可担当不起。
而且使用不标准地图的情况已经延续多年,期间也没出什么差错。只是没想到一出错就死了一个商务部长。
出事之前,马祖罗夫斯基曾经向上提交报告,要求豁免对杜布罗夫尼克机场的限制,但美国国防部事后却推说没有批准。
调查的最终结果,IFO-21航班空难是因为“指挥失败、机组人员错误和设计不当的仪表降落程序”。所有锅都由已经死于空难的机组人员与第86空运联队背起来。
第86空运联队正副指挥官被撤职,马祖罗夫斯基上校被判犯有渎职罪并被降职为少校退役,还有另外12名军官受到谴责。
美国国防部在空难后明确规定,未经国防部允许,任何运载外交使团的军用飞机都不能随便起降。美国空军也命令所有军用飞机必须配备飞行数据记录仪和语音记录仪。
整起空难调查看上去告一段落,但围绕IFO-21空难的阴谋论仍然甚嚣尘上,从未停止。
空难三天后,确实发生了一件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
杜布罗夫尼克机场空难当天的地面空管人员,被发现胸部中弹死亡,警方却以自杀草草结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