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建筑央企最全介绍!以及基建国企上市公司梳理!中国交建(601800)股吧

中国交建:国内最大的港口设计及建设企业,在公路、桥梁及隧道设计及建设领域居于龙头地位;

中国中铁:拥有铁路工程总承包特级;公路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总承包一级;桥梁、隧道、公路路基、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中国铁建:铁路施工行业龙头,行业地位高;

$中国交建(SH601800)$$中国铁建(SH601186)$$中国中铁(SH601390)$

八大央企,各有千秋,待遇也不一样,以下巨无霸企业,哪家最强?

中国建筑(CSCEC)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2019《财富》世界500强第21位)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是中国最大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和中国最大国际承包商;是中央直接管理的53家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以房屋建筑承包、国际工程承包、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勘察设计为核心业务;也是中国唯一一家拥有三个特级资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的建筑企业;建筑领域唯一一家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

历史沿革:建筑工程部<37军司令部1953年并入>--国家基建委--国家建工总局--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一)8个基建局

中建一局(前身是建筑工程部直属工程公司,后改为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奉调组成建筑工程部第一工程局,后改称国家建工总局第一工程局,北京);

中建二局(前身是华东野战军步兵第99师、华东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国家建委第二工程局、建筑工程部第二工程局、国家建工总局第一工程局、北京);

中建三局(国家建设工程总局第三工程局,武汉);

中建四局(前身为建设工程部贵州工程公司、国家建委第四工程局、国家建设工程总局第四工程局,贵阳迁广州);

中建五局(初创于贵州遵义,建筑工程部101工程指挥部、国家建委第二工程局湖南指挥部、国家建委第五工程局、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长沙);

中建六局(前身是由20兵团后勤部和建筑工程二师合并改编而成、国家建工总局第六工程局,天津);

中建七局(前身国家建工部东北第五工程公司、辽宁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辽宁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国家建工部第二工程局、基本建设工程兵第二十一支队、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郑州);

中建八局(前身为第90师改编为水利建设师、基建工程兵西安指挥所、基建工程兵二十二指挥部、基建工程兵二十二支队<华为总裁任正非当年就是这支部队科研所的副所长>、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上海)。

(二)设计研究院

中建东北院(东北人民政府建筑工程局设计处、建筑工程部设计总局东北设计院、建筑工程部东北工业建筑设计、国家建筑工程总局东北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

中建西北院(建国初期国家组建的六大区建筑设计院之一,曾先后隶属于国家建筑工程部、国家建委、国家建工总局,建设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中建西勘院(成立于1956年,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

另外还有中建国际、中国海外集团(中海地产)、中建地产、中建发展、中外建、中建基础、中建路桥、中建钢构、中建电力、中建铁路、中国通达、中建新疆建工,中建上海院、中建北京院,市政西北院(兰州,注:市政西南院、市政东北院属中交集团;市政华北院属于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40多个下属公司机构。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CAG),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央直属设计公司,2000年4月由原建设部4家直属单位建设部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和建设部城市建设研究院合并组建。为中国建筑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提供最为专业的综合技术咨询服务,是国内建筑设计行业中影响力较大、技术能力较强、人才汇聚较多、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领军型设计企业。中国院主营业务涵盖建筑的前期咨询、规划、设计、工程管理、工程监理、专业工程承包、环境与节能评价等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全过程服务。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

二、中铁

中铁

(一)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2019《财富》世界500强第55位)

——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CREC)以整体重组、独家发起的方式于2007年9月设立。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是集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铁路和公路投资及运营、矿产资源开发、物资贸易等业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企业集团;也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先后修建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铁路(77925公里)、95%的电气化铁路(52894公里)、十分之一高速公路(7708公里)、五分之三的城市轨道工程,9000多座大桥(9297公里)、隧道(6886公里)。

历史沿革:铁道部工程总局和设计总局--铁道部基本建设总局--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1)17个基建局

中铁一局(前身为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后改铁道部第一工程局,西安);

中铁二局(前身为西南铁路工程局,后改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成都);

中铁三局(前身为东北铁路工程局,后改铁道部第三工程局,太原);

中铁四局(前身为西北,华北铁路工程局,后改铁道部第四工程局,合肥);

中铁五局(前身西南铁路工程局,后分建为铁道部第五工程局,贵阳);

中铁六局(原北京、太原、呼和浩特铁建公司及丰台桥梁厂2004年1月重组而成,北京);

中铁七局(原郑州、武汉、洛阳、襄樊、安康铁建公司及中铁一局第三公司于2003年12月重组而成,郑州);

中铁八局(原成都(铁道兵第六师一部改建)、昆明铁建集团、成都桥梁厂2004年7月重组而成,成都);

中铁九局(原沈阳、锦州、吉林铁建公司于2003年12月重组而成,沈阳);

中铁十局(原济南铁建、中铁三局第三公司、中铁四局第三公司于2003年12月重组而成,济南);

中铁大桥局(原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武汉);

中铁隧道集团(原铁道部隧道工程局,后改称中铁隧道局,洛阳);

中铁电化局(原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北京);

中铁建工局(原铁道部建厂工程局,北京);

中铁上海工程局(原中国中铁上海分公司、中铁三局华海公司、中铁四局六公司和市政分公司整体重组设立,上海);

中铁航空港(前身为空军工程建设总局和空军直属工程总队,2009年并入中铁,2010年原中铁一局一公司、中铁三局一公司、中铁建工北京公司整体划入,北京);

中铁港航局(前身是海军工程建设总局,2009年并入中铁,2010年原中铁五局三公司、中铁大桥局三公司和中铁二局深圳公司部分项目及人员重组并入,广州)。

(2)3个勘察设计院

铁二院(铁道部西南铁路工程局设计处、铁道部西南铁路工程局设计分局、铁道部第二设计院、交通部第二铁路设计院、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公司、对外称中国华阳工程咨询公司、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

铁三院(原铁道部的“嫡系部队”--几度各归中国中铁和铁道部管理、铁道部华北设计分局、铁道部第三设计院、第五设计院及铁道部专业设计院标准设计处并入铁三院更名为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交通部第三铁路设计院、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公司、对外称中国渤海工程咨询公司、铁道部第三勘测设计院、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铁六院(2014年8月中铁电化局下属中铁电化院和通号院、中铁隧道集团下属中铁隧道院、中铁建工集团下属中铁工程设计院、中铁二院下属西安公司整体并入新组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另还有中铁山桥、中铁宝桥、中铁科工、中铁隧道装备、中国海外工程,中铁置业,中铁大桥院,中铁西南院,中铁西北院等46家二级公司。

注1:中铁一至五局为原铁道部工程局,为综合局;中铁六至十局为2004年配合铁道部主辅分离新组建的,为综合局;大桥局、电化局、隧道集团、航空港、港航局,为专业局,但目前也慢慢走向综合化。

三、中铁建

中铁建

(一)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2019《财富》世界500强第59位);

——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铁建,CRCC)于2007年11月独家发起设立。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以工程承包为主业,集勘察、设计、投融资、施工、设备安装、工程监理、技术咨询、外经外贸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集团。承建和修建了全国新线铁路的1/2强(32000多公里),设计全国铁路网的3/5,承建和修建了18000公里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参加建设的机场26个,水利电力工程132项,地下铁路和轨道交通50项。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

历史沿革: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铁道兵团--铁道兵--铁道部工程指挥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1)15个基建局:

中铁十一局(铁道兵第1师、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中铁第十一工程局,武汉);

中铁十二局(冀鲁边区回民支队、铁道兵第2师、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中铁第十二工程局,太原);

中铁建大桥局(东北铁道纵队、铁道兵第3师、铁道部第十三工程局、中铁第十三工程局,2014年3月更名为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中铁十四局(直属桥梁团、铁道兵第4师、铁道部第十四工程局、中铁第十四工程局,济南);

中铁十五局(步兵第19师改编、铁道兵第5、6师一部合编后的第5师、铁道部第十五工程局、中铁第十五四工程局,上海);

中铁十六局(铁道兵第11、13师合并为第11师、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中铁第十六工程局,北京);

中铁十七局(铁道兵第7师、铁道部第十七工程局、中铁第十七工程局,太原);

中铁十八局(铁道兵14师合编到铁道兵第8师、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中铁第十八工程局,天津);

中铁十九局(铁道兵第9师、铁道部第十九工程局、中铁第十九工程局,北京);

中铁二十局(铁道兵第10师、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中铁第二十工程局,西安);

中铁二十一局(由兰州、乌鲁木齐铁建公司、中铁二十局三公司于2004年3月整合重组,兰州);

中铁二十二局(由中铁工程集团、哈尔滨铁建公司、中铁十八局四公司于2004年3月整合重组,北京);

中铁二十三局(由原中铁路桥集团、齐齐哈尔铁建公司、中铁十四局一公司、中铁十五局三公司于2004年3月整合重组而成,成都);

中铁二十四局(由原上海、福建和南昌铁建公司于2004年3月整合重组,上海);

中铁二十五局(由原广州、柳州铁路工程集团和十五局一公司重组而成,2007年十五局一公司重新划归中铁十五局,广州);

中国铁建电气化局(北京);

中国铁建大桥局(天津);

中国铁建港航局(珠海);

中铁建设集团(铁道兵89134部队、铁道兵独立建筑团、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建筑工程处、北京中铁建筑工程公司--北京铁城工程公司并入、北京中铁建设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工程局城建总公司划入,北京)。

(2)4个勘察设计院:

铁一院(原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设计处、铁道部设计局西北设计分局、铁道部设计总局第一设计院、交通部第一铁路设计院、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公司、对外称中国昆仑工程咨询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迁西安);

铁四院(铁道部设计局中南设计分局、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公司、对外称中国东方工程咨询公司、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铁五院(铁道兵科学技术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设计院、哈尔滨及齐齐哈尔铁路勘测设计院并入更名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中铁上海院(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另有中土集团(铁道部援外办公室、中国土木工程公司、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公司,北京);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北京);中铁物资等30多家二级公司。

四、中交——中国交建(CCCC)

中国交建(CCCC)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9《财富》世界500强第93位)

——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10月独家发起设立。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设计、疏浚及港口机械制造业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港口建设及设计企业;中国领先的公路、桥梁建设及设计企业;中国最大、世界第三的疏浚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商(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8%以上)。承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00多个,高速公路等高等级主干公路10000公里,各类独立大中型桥梁1900座,总长度25万米,其中跨江跨海大型、特大型桥梁100多座,承担的铁路施工线路总里程已超过350公里。2010年11月中标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岛隧工程国内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

(一)中交五大品牌:

(1)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CCCC),2005年12月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由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和原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以强强联合、新设合并方式组建,2010年中房集团整体并入。北京。

(2)中国路桥(CRBC),前身是中国交通部援外办公室,1979年成立为中国公路桥梁工程公司,1989年更名为中国公路建设总公司,1997年组建为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2005年合并组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组为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3)中国港湾(CHEC),前身是成立于1980年的中国港湾工程公司,1997年组建为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2005年12月合并组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组为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5)中房集团(CRED),发展沿革:中国房屋建设开发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2010年8月整体并入中交成为其子公司--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北京。

(二)基建企业:

中交一航局(前身是塘沽新港工程局,华北航务局新港工程局,筑港工程局,交通部渤海工程局,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局,中港第一航务工程局,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

中交二航局(原交通部直属四大航务工程建设一级施工企业之一,中港第二航务工程局,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珠海大桥,珠海横琴二桥。武汉);

中交三航局(交通部航务工程总局筑港工程局上海工程队及青岛工程队,交通部航务工程局第三工程局,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中交四航局(交通部广州区航道工程局,广州市筑港工程局,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中港第四航务工程局,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

中交一公局(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路一师、路桥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中交二公局(原交通部第二公路工程局,路桥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

中交三公局(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中交四公局(前身是交通部直属房屋建筑公司、中交建设工程公司,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珠海横琴二桥。北京);

中交隧道局(由中国路桥国内事业部部分人员及国内隧道专业人才和部分隧道施工队伍2005年5月整合成立。北京);

中交机电局(2006年2月成立中交总承包公司,2013年9月挂牌机电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北京);

中交疏浚(2015年6月天津航道局、上海航道局和广州航道局整合而设立,主营疏浚、填海造地。上海);

(三)8个勘察设计院:

中交水规院(航务工程总局勘察设计大队,原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以水规院下放人员为骨干组建了一至四航院。北京);

中交一航院(原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中交二航院(交通部长江航务工程局勘察设计处,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

中交三航院(上海筑港工程局设计室,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设计处,交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局设计处,通部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中交四航院(原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

中交公规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曾属中国路桥,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中交一公院(西北军政委员会交通部设计公司,交通部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曾属中国路桥,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中交二公院(原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另外还有中咨集团、中交路桥、中交铁道总院(北京)、中交煤气热力院(沈阳)、车辆公司(北京)、市政西南院(成都)、市政东北院(长春)(注:市政西北院属中建集团;市政华北院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绿城房地产集团等60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

中国电建(POWERCHINA)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9《财富》世界500强第161位)

——由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占股99%)和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占股1%)于2009年11月在北京共同发起设立。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是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14个省(市、区)电力勘测设计、工程、装备制造企业基础上于2011年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

(一)主要子集团

(1)中国水电(SINOHYDRO,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前身为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局,后几经合并与拆分,先后由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归口管理,2002年12月改组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2009年11月整体改制并控股创立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成为中国电建全资子公司。北京);

(2)中水顾问(HYDROCHINA,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局(院),主要分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国际公司>和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公司>,2002年12月改组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2011年成为中国电建全资子公司。北京)

(二)原中国水电17个工程局:

中国水电一局(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长春);

中国水电二局(中国水利水电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2015年5月改名中电建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中国水电三局(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

中国水电四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宁);

中国水电五局(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

中国水电六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沈阳);

中国水电七局(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

中国水电八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长沙);

中国水电九局(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贵阳);

中国水电十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

中国水电十一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郑州);

中国水电十二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杭州);

中国水电十三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

中国水电十四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昆明);

中国水电十五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安);

中国水电十六局(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福州);

中国水电基础局(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天津)。

(三)原中水顾问系统8个设计研究院:

电建华东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

电建西北院(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

电建中南院(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

电建北京院(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电建贵阳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贵阳);

电建昆明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

电建成都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都);

(四)14个省(市、区)电力勘测设计、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系统企业:

河北省[河北设计院(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石家庄);河北电建一公司(河北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石家庄);河北装备公司(河北电力装备有限公司,邯郸)];

山东省[山东电建(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济南);山东电建一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济南);山东电建三公司(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青岛)];

甘肃省[甘肃能投(甘肃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华亭发电、崇信发电、灵台南煤田>,兰州);青海省电力设计院(西宁);

宁夏区[宁夏电力建设工程公司(银川)];

四川省[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原四川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成都);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原四川电力工业勘察设计院,成都);四川电建二公司(四川电力建设二公司,成都);四川电建三公司(四川电力建设三公司,内江);成都电力机械厂(成都);成都电力金具总厂(成都);成都铁塔厂(成都);都江电力设备厂(都江堰)];

重庆市[重庆电力建设总公司(重庆)];

贵州省[贵州院(贵州电力设计研究院,贵阳);贵州工程公司(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公司,原贵州电建一公司、贵州电建二公司重组而成,贵阳)];

河南省[华中院(原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中国电建集团华中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公司(2016年5月河南火电一、二公司重组并入,郑州);河南电力器材公司(漯河);郑州电力机械厂(郑州)];

湖北省[湖北工程(国电建集团湖北工程有限公司,武汉);湖北省电力装备有限公司(武汉);武汉电力设备厂(武汉)];

江西省[江西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南昌);江西火电(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南昌);江西省水电工程局(南昌);江西省火电建设公司(南昌);江西省水电工程局(南昌);江西省电力设备总厂(南昌)];

福建省[福建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福州)];

(五)后来调整重组:

电建路桥(2006年4月成立中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电建铁路(2011年1月成立中国电建集团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电建港航(2007年整合重组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港航建设有限公司。天津);

电建核电(2016年8月山东电建二公司更名为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济南);

电建新能源(2004年7月成立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电建国际(2016年3月成立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电建地产(2005年11月成立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电建海投(2012年7月成立中国电建集团海外投资有限公司。北京);

另有电建租赁、电建装备研究院、北京华科软、电建水治理、电建(德国)等85家二级子公司、控股公司。

中国中冶(MCC)

——由由中冶集团(占股99%)与宝钢集团(占股1%)于2008年11月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冶集团MCC),是中国冶金工业建设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基本建设和海外工程承包的主力军。

历史沿革:1982年中冶金工业部中国冶金建设公司--1994年中国冶金建设公司+冶金部部属的部分设计院、勘察院和施工企业组建更名为中国冶金建设集团公司—1998年冶金部所属的所有勘察、设计院和施工企业划入中冶集团公司—2006年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不再作为国资委直管企业。

(一)母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五矿MINMETALS),成立于1950年,是以金属、矿产品的开发、生产、贸易和综合服务为主,兼营金融、房地产、物流业务,进行全球化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国务院国资委直管。

(二)中冶建设施工企业

中国一冶(1954年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中国第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武汉);

中国二冶(1956年国家为建设包钢而成立--2006年从包钢回归中冶集团--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包头);

中国三冶(1948年中国第三冶金建设公司--2006年分立出中冶东北建设有限公司、2008年存续公司改为中国第三冶金建设有限公司--2009年合并更名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鞍山);

中国五冶(建于1948年,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成都);

中冶天工(从99年开始太钢和中国十三冶分化---2006年采取分立式改制模式自山西太原迁入天津,成立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5月,中冶天工下属上海十三冶转隶中国二十冶,二十冶下属天津二十冶转为中冶天工天津有限公司。天津);

中国十七冶(成立于1957年,前身是中国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中国十七冶建设有限公司--1994年12月加入现中冶集团,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马鞍山);

中冶建工(中国第十八冶金建设公司--2006年分立改制中冶建工有限公司--2011年4月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

中国十九冶(1966年成立冶金工业部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建设攀枝花钢铁基地<1969年划出4000余人作为东风钢铁公司(攀钢前身)的骨干,1973年1.4万多人划归攀枝花冶金矿山公司,1981年4000余人划归武钢,1.34万人成立十九冶上海分公司[1986年改组为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1992年中国第十九冶金建设公司<支援宝钢建设,再度成立上海十九冶>、1998年划归现中冶集团--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上海十九冶整体并入上海十三冶>。攀枝花+成都);

中国二十冶(前身是冶金部第二冶金建设公司河北工程建设指挥部、二冶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天津市冶金建设公司、冶金部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中国第二十冶金建设公司,中国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下设上海二十冶[上海十三冶转入]、宁波二十冶、河北二十冶20多个子公司[天津二十冶转出给中冶天工]>--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中国二十二冶(1978年组建冶金工业部第二冶金建设公司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1993年更名为中国第二十二冶金建设公司--1998年划归现中冶集团--2007年变更为中国第二十二冶金建设有限公司--2010年更名成立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唐山);

中冶宝钢技术(1986年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原属十九冶>—2006年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

上海宝冶集团(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中国华冶集团(1974年中国华北冶金建设公司--2005年改组成立了中冶集团华冶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置业(2005年成立中冶置业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中冶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冶瑞木(巴新)、中冶陕压(西安)、中冶国贸(中冶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上海)、中冶交通(由原中冶交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设高新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中冶(广西)马梧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整合组建成立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中冶财务(北京)、中冶海外(1994年中冶集团海外事业部--2006年9月组建中冶海外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上海中冶医院(上海)、中冶东北建设(沈阳)。

注1:有人认为(仅作参考):施工企业中最强是二十二冶,其次是二十冶、十三冶、五冶和一冶。另外宝冶实力堪比二十二冶。

注3:中国四冶现隶属于中国节能。

中国四冶(1965年中国第四冶金建设公司--1979年-兰州迁江西,参加江西铜基地建设--2010年改制重组为股权多元化的国有控股公司<2012年成立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与上海稼禾投资有限公司联合经营,上海分公司将继续保持着国家级大型施工企业的优良传统>--中国第四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贵溪);

中国节能(CECEP,1988年国家能源投资公司节能公司--1994年中国节能投资公司--2010年由中国节能投资公司与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实行联合重组为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北京)唯一一家主业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中央企业,是中国节能环保领域最大的科技型服务型产业集团。国务院国资委直管。

中国铝业公司(CHALCO,2001。年成立中国铝业公司,中国铝业公司是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国铝业>的控股股东。2015年整合重组并入中国五矿方案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备案。北京)是中国最大的氧化铝生产商、全球第二大氧化铝生产商,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原铝生产商。中国铝业公司现有所属企业66家,也不遍及20多个国家、地区,有铝业、铜业、稀有稀土、国际工程、矿产资源等七大板块公司;中国铝业拥有31家主要分公司和子公司,分布在国内17个省、市、自治区。与中冶一样,现隶属于中国五矿集团。

注5:七冶现隶属于贵州省,八冶现隶属于甘肃省,十一冶现隶属于广西区,十四冶现重组并入云南建投。

中国七冶(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七冶金建设公司,始建于1958年,先后隶属于国家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国家有色金属管理局、中国铝业集团。。2000年7月从中央划归贵州省管理,2008年实施企业改制重组为七冶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前身,现为贵州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独资企业。贵阳);

中国九冶(九冶建设)(始建于1953年,1965年十二冶宝鸡指挥部--1973年冶金工业部第九冶金建设公司--1992年中国第九冶金建设公司--1993年划归首钢集团总公司--2009年改制为九冶建设有限公司--九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现有6个子公司3个控股公司。咸阳);

中国十一冶(1963年冶金部隶属的鞍钢建设指挥部等冶金建设队伍的一部分,后成建制组建成,冶金部第七冶金建设公司--1974年七冶广西指挥部、七冶广西分公司--1980年与七冶分开,成立冶金部第十一冶金建设公司,直属国家冶金部--198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十一建设公司--1992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一冶金建设公司--1998年归属中国稀有稀土工业集团--2000年归广西区管理--200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一冶建设公司划拨部分资产组建了广西十一冶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十一冶建设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柳州);

中国十四冶(十四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四冶金建设公司,始建于1964年,先后隶属于国家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中国铜铅锌集团公司,2000年7月从中央划到云南,现为云南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监管企业,目前已经与云南建工集团、西交集团整合为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昆明);

*云南建投(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十四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西南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整合重组成立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十冶(中国第十冶金建设公司成立于1948年,于2007年10月20日申请破产,陕西省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7年10月29日宣告其破产。华阴);

注7:中国十五冶现隶属于中国有色集团。

中国十五冶(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先后隶属于国家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2000年成为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成员企业。武汉);

注8:中国十六冶已于2005年12月30日破产,改制为广东十六冶

中国十六冶(1965年在原广东冶金建设公司基础上组建成立冶金工业部第十六冶金建设公司--1983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第十建设公司--1991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六冶金建设公司--1998年隶属于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1999年隶属于中国铜铅锌集团公司--2000年十六冶下放到广东省,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广州公司接收下放单位--2001年十六冶划归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管理--2003年改制后成立广东十六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六冶金建设公司工会委员会出资4431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3.85%,2005年12月30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十六冶金建设公司由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破产>。韶关迁广州);

注9:中国二十一冶改制为二十一冶建设集团

中国二十一冶(由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二十一冶金建设公司重组改制为二十一冶建设有限公司<由甘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十一冶建设有限公司47名自然人股东及二十一冶建设有限公司工会等49名股东共同出资设立>--2016年4月二十一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兰州);

注10:中国二十三冶划归中国五矿集团,改名五矿二十三冶。

中国二十三冶(成立于1953年,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2001年划归湖南省管--2006年7月成为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员企业--2013年更名为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长沙)。

(三)八大院及其他研究院

(1)原冶金部八大院

中国恩菲(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ENFI。北京);

中冶京诚(鞍山钢铁公司设计处--鞍山钢铁公司黑色冶金设计公司--冶金工业部黑色冶金设计院--冶金工业部黑色冶金设计总院--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院--冶金工业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冶集团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CentralEngineering&ResearchIncorporationOfIron&SteelIndustry--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CERI。北京);

中冶南方(1955年武汉钢铁公司设计处--重工业部黑色冶金设计院武汉分院--冶金工业部黑色冶金设计总院武汉分院--冶金工业部武汉黑色冶金设计院--武汉钢铁设计院--冶金工业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中冶集团武汉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武汉);

中冶华天(1962年马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冶金工业部马鞍山钢铁设计院--马鞍山钢铁公司设计院--冶金工业部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院--中-冶-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马鞍山+南京);

中冶东方(1957年包头黑色冶金设计院---冶金部包头黑色冶金设计院--冶金部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中冶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2004年分立式改制成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BERIS)。青岛);

中冶北方(1956年重工业部黑色冶金设计院黑色金属矿山设计院--1957年冶金工业部鞍山黑色金属矿山设计院<1958年调出500人成立武汉黑色金属矿山设计院/现中冶长天前身>--1976年冶金工业部鞍山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1993年冶金工业部鞍山冶金设计研究院--1999年划归中冶改制为中冶集团鞍山冶金设计研究总院--2004年分立式改制组建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鞍山迁往+大连);

中冶长天(1957年冶金部武汉黑色金属矿山设计院--960年与长沙矿山研究院合并为“金部长沙矿山设计研究院--1962年与研究院分设更名为冶金部长沙矿山设计院--1963年冶金部长沙黑色金属矿山设计院--1978年冶金部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1993年冶金部长沙冶金设计研究院--2000年划归中冶改制为中冶集团长沙冶金设计研究总院--2003年改制设立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长沙)

注11:京诚(秦皇岛)(1976年从鞍山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按专业配套调出200人组建冀东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冶金部冀东黑色矿山设计院--1978年冶金部秦皇岛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1993年冶金部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院--1998年中冶集团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院--1999年中冶集团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总院--2005年由中冶京诚和秦皇岛冶金设计研究总院发起设立中冶京诚(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秦皇岛)。

(2)其他研究院

中冶设备院(原冶金工业部所属国家科研事业单位转制,始建于1978年,1999年划归中冶集团,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北京);

中冶焦耐(建于1953年隶属重工业部--冶金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院--冶金部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院--中冶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研究总院--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大连);

中冶沈勘(冶金工业部沈阳勘察研究院--中国冶金建设集团沈阳勘察研究总院--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沈阳);

中冶武勘(原华中钢铁公司设计处勘测科--重工业部武汉黑色冶金设计院勘测公司--冶金勘察总公司武汉分公司--冶金工业部武汉勘察公司--冶金部武汉勘察研究院--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总院--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注12:中冶成勘(1969年冶金部勘察总公司(全部)及沈阳+长沙勘察公司=300余人迁入四川简阳成立了冶金工业部简阳勘察公司--1970年冶金工业部成都勘察公司--1986年冶金工业部成都勘察研究院--1999年中冶集团成都勘察研究总院--2008年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13年2月划归中国五冶,已经成为五冶集团全资子公司。成都)。

七、中能——中国能建(ENERGYCHINA)

中国能建(ENERGYCHINA)

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9《财富》世界500强第364位)

——2014年12月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占股99.53%)与其全资子公司电力规划总院有限公司(0.47%)共同发起设立。继承了中国能建的全部优质资产、资质和企业文化。

葛洲坝一公司(1997年公司改制为第一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4月,与原葛洲坝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合并重组成新的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宜昌);

葛洲坝二公司(其前身由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第七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成都);

葛洲坝三峡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宜昌);

葛洲坝三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西安);

葛洲坝五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宜昌);

葛洲坝六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昆明);

葛洲坝机电公司(1958年水利水电机电安装第四安装工程处,1972年三三工程局安装分局,1998年改制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葛洲坝机电公司。成都);

葛洲坝基础公司(1970年为三三指挥部下属的钻灌队,1974年三三工程局基础处理分,1987年长江葛洲坝工程局基础处理工程公司,1993年长江葛洲坝工程局基础工程总公司,1996年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2015年中国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宜昌);

葛洲坝电力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宜昌);

葛洲坝机械船舶公司(1971年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机械厂,前身是“三三0指挥部修配团”,由水电十局丹江口修配厂+水电十三局马颊河修配厂+湖北省水利厅工程局水电二团及三团抽调人员和设备组建,后更名三三O工程局修配厂,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机械厂,2005年中国葛洲坝集团机械船舶有限公司,2014年底改革重组为控股型、管理型的平台公司。);

另外还有葛洲坝国际公司、葛洲坝房地产公司、葛洲坝水泥公司、葛洲坝宜昌基地管理局等20多家下属公司。

(2)中电工程(CPECC,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北京)

中电工程东北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春);

中电工程华东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中电工程中南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武汉);

中电工程西北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

中电工程西南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成都);

中电工程华北院(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

另外还有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投资有限公司、新能源有限公司、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共10家全资子企业。

(3)中能装备(CEEEC,中国能建集团装备有限公司,2012年9月中国能建加快所属企业内部整合与调整、深化内部改革成立,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30家装备企业分布于全国12个省、市、区。北京),

华南装备(2013年广东省电力线路器材厂和广东电力设备厂整体划入广东电力装备有限公司,2014年华南电力装备有限公司。广州);

华东装备(2014年镇江华东电力设备制造厂有限公司、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有限公司、浙江省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整体划入成立华东电力装备有限公司。镇江);

西北装备(西2015年西安电力机械有限公司、陕西银河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陕西秦仪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整体划入成立西北电力装备有限公司。西安);

北京设备公司(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北京);

江苏装备公司(江苏电力装备有限公司。常州);

山西装备公司(山西中能建电力装备有限公司。太原);

葫芦岛设备公司(原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朝阳电力设备厂—2011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葫芦岛电力设备厂—2014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葫芦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葫芦岛);

南京线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南京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南京);

湖南线材公司(湖南省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长沙);

湖南三电(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公司湖南电力电瓷电器厂。醴陵);

鞍山铁塔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鞍山铁塔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电力器材有限公司是其子公司。鞍山);

宝鸡铁搭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宝鸡铁塔制造有限公司。宝鸡);

兰州修造公司(兰州电力修造有限公司。兰州);

沈阳机械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沈阳电力机械总厂有限公司。沈阳);

(二)设计单位

中能建黑龙江院(原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哈尔滨);

中能建辽宁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沈阳);

中能建天津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天津);

中能建山西院(1958年山西省电力厅基建局设计院--1970年山西省电力设计院--1972年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2011年隶属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太原);

中能建江苏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南京);

中能建浙江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杭州);

中能建安徽院(1958年上海电力设计院+北京电力设计院部分人员支援安徽+省内原有少数设计人员组成火电设计组--1966年安徽省电业管理局设计室--1977年安徽省电力设计院--2011年进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合肥);

中国能建湖南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长沙);

中国能建陕西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陕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西安);

中国能建甘肃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甘肃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兰州);

中国能建新疆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

中国能建广东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

中国能建云南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昆明);

中国能建广西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广西水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安科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广西桂能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泰能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西中宇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广西桂能软件有限公司、江西省桂能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广西远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等8家甲级资质全资子公司。南宁)。

(三)施工企业

黑龙江火电一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火电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

黑龙江火电三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黑龙江省火电第三工程有限公司,2002年黑龙江火电四公司并入,哈尔滨);

东电一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沈阳);

东电二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大连);

东电三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锦州);

天津电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天津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天津);

山西电建(2012年原山西电建总公司、山西省电力建设一公司、山西省电力建设三公司、山西省电力建设四公司改革重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太原);

江苏电建一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南京);

江苏电建三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镇江);

浙江火电(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杭州);

安徽电建一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合肥);

安徽电建二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合肥);

湖南火电(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长沙);

西北电建(2013年在陕西电力建设总公司、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西北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西北电力建设第四工程公司、甘肃火电工程公司基础上组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西安);

广东火电(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火电工程有限公司。广州);

广电工程局(原广东省电力第一工程局,2014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电力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

广西水电集团(广西水利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广西电力工程建设公司等10多个下属公司。南宁);

广西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8年9月。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2010年1月,中国化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证券代码:601117)。

中国化学自成立以来,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建立健全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均能按照公司章程独立有效运行,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2013年公司被评为“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2014年7月中国化学被纳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成分股。

中国化学业务覆盖建筑工程、环境治理、工艺工程技术开发、勘察、设计及服务。通过持续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多个工程领域的全过程服务和产业运营、资本运营,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拥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集中了我国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化学工业以及其他工程建设领域的主要力量。业务范围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化学是我国工业工程领域资质最为齐全、功能最为完备、业务链最为完整、知识技术密集的工程公司。公司拥有工程勘察最高等级的综合甲级资质3项、工程设计最高等级的综合甲级资质6项、石油化工、公路、市政和房建等施工总承包特级和一级资质43项,以及专业承包一级资质47项。另外,公司还拥有多项工程监理专业甲级资质、工程造价咨询甲级资质、资信评价专业甲级,以及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压力管道)全类别最高等级的许可。

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工程公司,集团公司在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炼油等行业的工程建设领域拥有领先地位,60余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建成了7万多座工厂。自成立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各类建设工程奖项1855余项,其中国家建设工程鲁班奖36项,国家优质工程奖金奖19项,国家优质工程奖95项,优秀勘察、优秀设计、优秀总承包(金钥匙)奖810项,省部级优质工程奖895项。

THE END
1.2019《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公布2019年7月22日,《财富》杂志发布了最新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今年,中国大公司数量首次与美国并驾齐驱,世界最大的500家企业中,有129家来自中国,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沃尔玛连续第六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中国石化位列第二,格力、小米首次登榜,京东跃升至139位。http://finance.sina.com.cn/zt_d/sjwbq/
2.全球榜2019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发布,中国77个品牌入榜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Brand Finance发布《2019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排行榜》(Brand Finance Global 500 2019)。美国网购巨头亚马逊又一年保留其全球老大地位,价值1879亿美元,一年来增值24.6%,第二为苹果,1536亿(增值+5%),第三谷歌1427亿(+18.1%),第四微软1195亿(+47.4%),第五韩国三星912亿(贬值-1.1%,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08961.html
3.2019世界品牌500强出炉,中国共40个品牌上榜,有你熟悉的吗?2003年开始,世界品牌实验室就对世界60个国家的8万多个主流品牌进行跟踪研究,并建立了最大的世界品牌数据库,研究成果已成为许多企业并购过程中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依据。 原标题:2019世界品牌500强出炉 中国共40个品牌上榜 有你熟悉的吗?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4&newsId=2035289
4.2019年世界品牌500强排名Top10榜单:1谷歌2亚马逊32019年世界品牌500强排名Top10榜单:1、 谷歌 、2、 亚马逊 、3、 微软 、4、 苹果 、5、AT&T、6、 耐克 、7、梅赛德斯-奔驰、8、 麦当劳 、9、丰田、10、 沃尔玛 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 Brand Lab)发布了“2019年世界最具影响力品牌50https://xueqiu.com/2944596948/138721008
5.2019年世界500强中国公司完整企业榜单\全球品牌排名2019年世界500强中国公司排行榜http://www.caifuzhongwen.com/fortune500/paiming/global500/2019_%E4%B8%AD%E5%9B%BD%E5%85%AC%E5%8F%B8.htm
6.2019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正式发布2019年世界品牌500强完整榜单→买购2019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解读 2019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入选国家共计29个,从品牌数量的国家分布看,美国占据500强中的208席,继续保持世界品牌第一强国位置;欧洲传统强国英国和法国分别有44个和43个品牌上榜,分列二三位;日本、中国、德国、瑞士和意大利是品牌大国的第二阵营,分别有42个、40个、27个、21个和14个https://www.maigoo.com/news/537129.html
7.全球500强榜单出炉:中国上榜品牌总价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近日,英国权威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andFinance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布了《2019年度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报告。据报告显示,科技行业在全球10大最有价值品牌中获得6席。并且亚马逊成功保住了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称号,品牌价值增长近25%,达到 1879 亿美元,其中,中国上榜品牌总价值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达13074亿美元,占500强总https://www.iyiou.com/news/2019021992913
8.2019世界500强:129家中国企业48家中央企业上榜!!!2019世界500强:129家中国企业 48家中央企业上榜!!! 与上年相比,今年上榜500家公司的总营业收入近32.7万亿美元,同比增加8.9%;总利润再创纪录达到2.15万亿美元,同比增加14.5%;净利润率则达到6.6%,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2.1%,都超过了去年。这体现了500家最大公司的复苏。https://www.brandzg.net/news/2709.html
9.2019世界500强高质量 信用 世界500强高质量发展5A 高质量榜 推荐 发展力 世界500强 2019世界500强高质量榜 2022-04-08 来源:大美无度高质量榜评级-集世界500强韬略,铸商界新领袖本榜单于2019年4月24日在香港发布。排名 企业品牌名 动力指数 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108179.41 2 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101602.01 https://www.dameiwudu.com/article-82.html
10.蒙牛激活发展新动能,上榜“2019年全球最具价值500强”最近,世界著名的品牌管理和品牌评估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了全球唯一被国际标准委员会ISO认证的榜单——“2019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榜单中,中国蒙牛乳业位居全榜第410位。蒙牛乳业上榜,彰显出中国乳业的品牌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激活动能,业绩高增长 2018年,蒙牛一直活跃在行业前端,筹建国家乳业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承办http://m.jpm.cn/article-69525-1.html
11.2019世界500强企业之日本企业排行榜(含往年数据一览表)据2019年来自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数据显示,日本企业排行榜中上榜的有53家,其中制造类的车企就占据8个席位,分别为丰田、本田、马自达、斯巴鲁、电装等知名品牌企业,而作为经历2008金融危机的日本,虽然“雷曼危机”已经被淡忘,但那时日本很多企业都陷入了困局,即财报上并无赤字,但由于资金周转急速https://www.360doc.cn/article/5779011_1040285306.html
12.工业互联网领域唯一!卡奥斯荣获中国工业大奖!2020年12月16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的2020年度(第十七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在美国纽约正式揭晓。 海尔再次以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入选,排名提升至39位,列中国品牌第三名,这是海尔连续17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也是连续4年位列中国入榜品牌前三强。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0263568
13.涂鸦智能上市,为什么是他们敲响了钟声?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施耐德电气是能源和自动化等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领军者。施耐德近年来协同行业内的IoT企业级平台,积极构建开放的生态系统和智能家居生态圈,从基础设施延伸布局到较为接近终端用户的智能家居和智能全屋,实现业务生态的全面覆盖。 为了更好地服务地产商的智能化需求,施耐德电气采取较为开放的合作策略,和各个https://www.tuya.com/cn/news-details/Kaff1o3pugr9e
14.“2019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排行榜”强势出炉《2019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榜单由专业品牌金服机构Asiabrand提供评价技术支持,凭借十余年品牌服务经验和领先世界的品牌评价技术,从众多中国A股上市公司品牌中评选出500家品牌价值最高的企业。通过对这些优秀上市公司品牌的测评和价值确认进行分析,可以窥见中国上市公司及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整体品牌实力状况、行业发展趋势http://chinaepo.com/h-nd-227.html
15.北汽集团第7年跻身财富500强位列129位北京时间2019年7月22日,美国《财富》杂志正式公布“2019世界500强企业”排名。北汽集团以4807.4亿元(726.7亿美元)营业收入,位列世界500强第129位。这是北汽集团连续第七年入围“世界500强企业”。自2013年入榜以来,北汽集团的排名已上升了207位。 2018年,北汽集团多个整车板块实现全新成长:北汽新能源继续领先行业,连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938637688253174723.html
16.世界品牌实验室WorldBrandLab世界品牌实验室2003年成立于美国纽约,是世界领先的独立品牌评估及行销策略咨询机构。对于各类商业公司、非赢利组织以及政府机构,无论其规模大小,我们都能给出十分正确的品牌建设建议。http://www.worldbrandla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