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买房加群,省钱不踩坑,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铁路Wi-Fi比拼空中Wi-Fi,成本低覆盖广
约三周之前,东方航空完成了国内通信卫星宽带空地互联商业航班“首秀”,将Wi-Fi带上了三万英尺的高空,乘客利用Wi-Fi网络信号在飞行中实现网上冲浪。
连同此前成功进行空中上网飞行测试的国航,以及即将进行空中上网验证飞行的南方航空,中国民航三大航空公司已基本具备空中上网能力,步入“网络时代”。
“谁能解决旅途中的信息隔离状态,谁就能获得主动。”一位高铁人士面对媒体采访时作出如是评价。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的新进展,极有可能加速铁路Wi-Fi和空中Wi-Fi的比拼。与空中Wi-Fi相比,高铁Wi-Fi目前的竞争优势就在于,Wi-Fi航班上仍然不能使用手机。因而,高铁上的系统覆盖范围和使用人群都要广得多。
东航方面表示,Wi-Fi航班商业试飞将持续到今年9月30日,其间,旅客上网是免费的。据了解,无论使用何种技术模式,在飞机上实现空地互联服务,成本都是较为昂贵的,远高于地面互联网服务的成本。与国外空中Wi-Fi的高收费相比,东航测试期启用的“免费模式”,或许旨在培养潜在消费者。无论是铁路Wi-Fi还是空中Wi-Fi,找到一种合适的盈利模式都是一件比较艰难的事,但都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时速350公里,重要的是不掉线
今年春运期间,广铁集团在湖南始发的23组普速客车车底,安装了280台无线Wi-Fi装置。在安装了“无线Wi-Fi旅客列车综合服务系统”的列车车厢,乘客只需开启智能手机或电脑的Wi-Fi功能,再在游览器中输入网址railwifi.cn,就可以免费进入铁路列车Wi-Fi系统。系统设有列车影院、旅客资讯、旅行指南等内容。
高铁上能否上Wi-Fi,并不是铁路部门一家能够决定的,这还需要电信运营商的密切配合。我省电信业的一位业内人士称,之前我省电信业运营商曾在济南至青岛之间的动车组列车上提供过3G无线网络信号供旅客体验,在运行时速超过190千米/情况下,旅客可以顺利地进行通话、上网浏览、看电影、玩游戏、视频点播和移动办公体验。
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邢建平说,列车在慢速运行的情况下,对无线技术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但是目前中国高铁实验室测试运行速度能达到580千米/,正常运行时速已达到350千米/的情况下,如何实现Wi-Fi不掉线保持用户上网流畅,显得尤为重要。
邢建平表示,在高速运行的高铁动车上,运营商能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这对未来可视通信、移动智能交通和掌上应用的发展有前瞻性意义。
据介绍,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研制的“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轨道交通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具备卫星直播电视、卫星上网以及3G/4G上网功能;系统后台采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客户端软件适用于Android、ios、Winphone等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终端,具备较高的先进性和较好的兼容性,可应用于铁道客车车载旅客信息服务系统。
平台“入场费”或成赢利点
业内普遍认为,高铁Wi-Fi拥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率先涉足高铁Wi-Fi业务者将占得市场先机。一项调查显示:在地铁公交上、等人时、无聊时、厕所里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分别为67.4%、59.9%、70.0%、43.9%。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规模达5.27亿。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一旦高铁Wi-Fi应用于现实,它的受众群体无疑很可观。
不过,高铁Wi-Fi的使用群体显然足够庞大,但是习惯了“免费午餐”的低头族手机党们,是否愿意为此掏钱买单,显然需要深入的市场调查。
“如果价钱不贵、支付又方便的话,有部分人也许会考虑付费。既能满足旅客的需求,又能获得,对于铁路来说,是双赢的事情。”一名互联网行业从业者认为,高铁Wi-Fi有用户基础,但高铁Wi-Fi的研制和改造费用可观,不可能全部寄希望于旅客这一条财路。
我省电信业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高铁Wi-Fi免费模式或将吸引众多的用户群体,“初期利用免费模式,让用户形成习惯。”该业内人士表示,等用户群培养成熟后,运营商和终端厂商等产业链再共同发展。仅靠几款手机显然支持不起整个产业,必须在公共场所大规模布局,寻找合适的流量计费模式;最后,发挥软件厂商的作用,譬如Wi-Fi管家这样的服务,不应该让用户去考虑热点和位置,要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邢建平也认为,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以网路为代表的3G、4G应用,特别是基于网络的应用会更丰富;在使用环境上,新的应用将从动车、高铁扩展到航空、航海领域,并拉动车载掌上产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