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隔离已经一周整了。这一周里面一边休息调整时差,一边也把这次回国从做决定、抢机票到搭乘航班、开始隔离的全部过程记录了下来。很高兴能帮到一些人了解流程,同时也有些自己的感受想说,都写在这里了。祝大家想回来的都一切顺利,暂时不回的也健康快乐。
篇幅较长,大家挑有用的看。
1底,KLM从荷兰回国内的航班已经开始部分停,不过仍有不少其他航班可供选择,我也是在那时注意到有些开始计划回国了。坦率地讲,那时候部分海外还处于为国内的疫情揪/为海外的安全庆幸的复杂态中,在法预判的形势下很难做出回国的决定。
万你偏偏是医学,那时候选择回国简直要堪称最美逆者。我不知道为什么其中有些那么早就可以做出决定,但很显然他们赌对了:那时候的回国航班选择很多,直票价还没有涨到离谱,德法芬兰阿联酋、韩港台新加坡,乎全球的热转机点都还为你开放;并且随着海外的防疫政策逐huan渐man严格,学校的所有课程乎都转向线上,少了些互动其实你也落不下什么知识。
再周之后,回国的讨论进潮,这当然和政府的积极防疫措施不系。我当时还幸灾乐祸地看着同城留学群准备回国的哥姐甩卖旧物,80欧买了辆其实也就值80欧的变速。骑了仅仅两天之后,荷兰也成功lockdown了,出开始变得毫意义。我们这些后知后觉的同学们在囤积物的同时,也开始思考个终极哲学问题,我在这呆着到底啥?
不仅是中国同学,事实上我的外国同学3底就更先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我的美法双籍好友J是我们班第个决定也是第个离开的同学。他最终在四上旬回到了巴黎,据说途中转了数次。前我们谈次,他向我讲述了他对美国(乃整个)政府应对疫情的担忧、对来年学业的不确定性的担忧。除此以外,他也向我抛出了这个哲学问题,你在这呆着到底啥?
完成最后仨的课:在哪都差不多,铁定是课了;设计毕业论的框架:定题还得看数据的可获得性;联系未来半年的实习:希望可以兼顾论和职业发展;写公号、打游戏……总之,未来最短半年甚年内,没有任何需要我留在荷兰做的事情,反倒对于实习和论,恢复秩序的国内更有帮助些。
我考虑了离开的麻烦程度。
最后我算了算账。
回来的机票当时概往返2w,隔离两周再回家概还得个1w,但论如何当时从荷兰回国3w是够了。平常的暑假回国可能往返只需要7k,那剩下的2.3w看起来是笔额外出,但从五开始我每个房租和活费的钱都不需要了,像我同学说的,在国家呆着还是省钱很多。另外如果在国内顺利实习,概还有点钱补贴活不向伸。
我决定回国。总得来说,你也可以这样决定要不要回国:有没有必须留在国外做的事?回来要处理的事务麻烦吗?机票好买且价格可以接受吗?
我是在四初开始着买机票的,当时概是情况最复杂的时候。现在简单多了,买五个一的就完了,买不到就再等等。
但当时,KLM等些外航仍然在量预售往国内的航班,等期临近没有班真正成;更过分的是这些航空公司由于资周转问题法即处理退款,表示只能退回代券,机票瞬间变成套现的融产品。
政策也是团乱麻,五个(家航空公司个国家条航线周班)刚要开始,北京出了个第境点,买的机票落在哪都要特意查查。
所有都在赌,但是有些有好个鸡蛋,可以放多个篮赌。可能这个喻并不贴切,因为买机票是件需要保底的事,你没必要保住尽可能多的机票。我最初的计划也是买KLM(荷兰皇家航空)和国内航司的各张,KLM在前因为它便宜,好在同学提醒KLM乎不可能了,就直接没买。
然后开始纠结国内航司坐哪个。最开始计划的南航阿姆斯特丹北京,看了看第境点的政策,荷兰北京可能会落在沈阳,想着冥冥之中有天意,我就该坐这个航班,结果上了南航官看航班全都是往州本营的。
原来第境点只是个针对已售航班的临时政策,其后论哪个航司都没有北京作为境落地点的选项了。于是我转向东航上海的航班,超级经济舱单程2w6往返1w9,赶紧下单了往返机票,去程选了5.6,返程不知道开学要不要回来所以选了8.28。
买完当时就发现个问题,5.6是周三。换句话说当时东航还是直在超售机票,不确定下个是不是五个政策的情况下,每周有三五四个航班可选,但实际可能只班,很概率是延续之前的周国内来/周回国内。再换句话,我买的机票常常可能不了,但没出政策之前改签要花钱。
进五,我开始填报国际健康码,期间断签过,因为它设计的要24时之内填报,每天都要前天早点点报,逻辑常奇怪,报了天就报到半夜去了。不过还算科学的是,灰的健康码天内补填还会变回绿,我最后也提前三天顺利地看到了蓝的机。
最后聊两句五个,看到特别多抱怨这个政策。
从国内防疫度,这个政策我觉得问题不,这个观点也是我在落地之后看到清晨6点累倒在岗位上的作员得出的。在重重检疫的背景下境这个全球防疫最严格的国家,就我的观察来看,整个体系已经在满负荷运转了。那些抱怨“被祖国抛弃”的、羡慕“灯塔国撤侨”的,其实真正着急的早就做攻略想办法回来了,你抱怨五个的时候票已经被准备好的抢了。
不能再说了,再说封号了。
想到理发店预约不上,回国要隔离个,前两晚先给推了个头。然后预订了瓦村专做中国留学意的伊朗叔的接送机服务,两个三个箱,叔派了辆包来,说是为了能和我们保持距离,但当天他并没戴罩,可能还是不习惯吧。
到了机场先要在送机处的东航窗报个到,给作员看眼健康码。然后来柜台值机,座位号是安排好的,托运李超重当天查的还较严格,我取出了相机包三公(之后仍然超了点,23.5左右)才顺利通过,但提李没查。
然后开始过安检,包电产品不取出交给作员确认,直接扫描即可。酒精免洗洗液、酒精棉等等合理范围内都可以随身携带。然后过海关,需要看护照、机票、居留卡,海关员查完没把机票还我,我还以为丢了。急死我了???
过完海关,来到了没家免税店的候机区。并不是说没家店开,都开了,但真的共就没家。我进了电产品店逛逛,意外发现了49.99欧的AirflyPro,换算下不必国内标价贵甚还有点便宜?在机上刚好,我就买了。餐厅开的不多,个当劳个三明治店,分别在电产品店楼上和候机区,品种都不是很丰富。
买了当劳往候机区,感觉整个机场共只有三类:戴着各种各样甚制罩表情严肃的美国、全副武装堪线抗疫员的留英美学、以及深受荷兰影响仅仅戴个罩时不时还想摘下来的留荷学我。
登机区员密度很,不过还好所有都还戴着罩。登机前先是处理红码问题,填情况说明和签保证书。然后是按座位排号顺序依次排队登机,从前到后。期间有同学反映5k以下买到机票的同学,登机牌上没有写座位号,是sby候补,但最后也顺利登机了。
过了登机在廊道依然要排队,上了机这次不能换座位。物已经在座位上放好了,塑料袋装着单独包装的包、两瓶、两袋薯、个巧克、个橙汁,每两份。我隔壁的同学也选择了路不吃不喝,看起来不太舒服的样。
路上要填张表,内容和健康码填报乎没有区别,填完自己保存下飞机之后用,最好准备的笔。路上会测次额温,我偏过次37度,空乘问了问原因安慰我别紧张。我想可能是路上直玩AstralChain有点激动,并且时不时就吃点东,体温保持得较好。除此以外路上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正常上卫生间可以降温。
5:10落地,其实前排没有很久就下机了,超级经济舱的位置概半时左右。顺着引导直到了第个点,在这复印护照的同时发了另张表,内容同异,主要是要说明你原始出发地是哪,最近都去了哪,有没有症状之类的。到这里你手里就有了订在一起的三张纸。
在这里同时测了额温,我继续偏37,在正常范围内放了。到了动测温处,警报喊体温异常,我被抓去重新测体温。流程是先脱掉外套,冷静5-10分钟,然后测5分钟,最基础的银体温计测腋温。我这次也没低多少,但好不到37了。
过了这,下项是盘问流病学史,再然后乘坐扶梯下楼测核酸。我由于体温要、咽全测,听说有从纽约转机来的同学也是需要测两项,要是问题更多可能还需要抽,但切正常低风险的应该只需要测子。会很的根细取样棒伸进捅概5秒,左右孔各次;咽喉是压板压住头,棉签取样。
相对来说可能抽还痛苦少点,我反正测差点哭了,测咽喉差点吐了。作员态度特别好,我直在道歉,姐姐还在安慰我没事这很正常。结果要6-8时出,第天早上没联系基本说明是阴性。三张纸在这应该是直接上交了,检疫过程到此为,6点半左右全部结束。
接下来了关取了李,出到接机外,这依然是要按引导前进最后到个隔离酒店的等待区。在这你要扫个码填写个上海本地的防疫信息,此外作员还会和你确认护照身份信息以及隔离结束的去向,全部核对完就出发。
不过说是出发,路都在等待时不时的调度,上巴的时候已经快8点了,也不是特别清醒了,前为你还没法知道要住哪个隔离酒店。等要启动,你概能知道会住哪,因为司机师傅要开导航了,这时候你要竖起你的朵静静地听?。其实同时作员也会告诉你要去号隔离点,听说红书搜就有了,你能了解到些位置、价格、政策等等信息。路上你还会再用另一个上海防疫的小程序填一些信息,工作人员会挨个指导。
赶上早高峰堵车,我们大概9点半(也就是落地4个半小时之后)入住了。这些酒店普遍是位置还不错的旧星级酒店,包三餐价格在500以内,多是只可以单隔离,天送次外卖/快递,只提供第天的活必需品,吃的还OK。我在的这家酒店据说层看得到陆家嘴三件套,很fancy。
流程写到这差不多了。
先是常感激从经济和精神上持我回来,也常感激路上的各国作员,确实都太苦了。
然后想吐槽个事,关于各种回国群。我最开始加的是个base在阿姆斯特丹的回国群,感觉那会家都在认真讨论怎么回去,也接受到了不少有的信息,在我们也成了个来个的5.25东航上海群。想着再加点类似群多了解信息吧,看到有公众号发了阿姆斯特丹转机回国的攻略,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加了他们的阿姆斯特丹转机群,也是个常有的群。
直到群有问有没有5.25的群,我发了个维码,其他发了另个维码。诶,巧了,进去看看。进来发现这是个留美同学来ams转机的群,有160多,我们留荷同学的群多了倍不。我想原来这都是留美同学没个留荷同学啊,结果要的当天早上个意外还炸出了群另个庞的群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