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202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第五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师生参赛。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3年9月21日
202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
第五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2023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第五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
英文名称:2023AnhuiProvinceCollegeTeachers'TeachingSkillsCompetitionandthe5thYangtzeRiverDeltaTeachers'TeachingBasicSkillsCompetitionSelection
赛项组别:中学组、小学组、学前组、综合组、教具组
二、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协办单位:安徽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合作委员会
(一)竞赛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储常连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立驰??淮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副主任委员:
高原??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主持工作)
任永??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
翟胜宝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委??员:
朱永国??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崔光磊??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卓翔芝??淮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二)专家委员会
汪芳启??阜阳师范大学副校长
吴琼??安庆师范大学副校长
周端明??合肥师范学院副校长
委?员:
潘锦云??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王诗兵??阜阳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钱立青??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
鲁先文??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
王红艳??宿州学院教务处处长
方辉平??黄山学院教务处处长
孙兰萍??蚌埠学院教务处处长
(三)仲裁委员会
谢?飞??淮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淮北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
委??员:
王?峰??宿州市灵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吴光华??马鞍山市和县一中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四)秘书处
秘书处设在淮北师范大学教务处。
秘书长:
副秘书长:
赵一平??淮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李桂萍???淮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
三、竞赛目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强化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安徽省高等学校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一流基础教育师资。
四、参赛对象
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全日制在籍本(专)科学生。
有五年制初中起点的高等学校专科师范生参赛选手应当为2019级和2020级师范生。
每个参赛学生最多可以有3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可以指导2名学生。
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竞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均不得作为参赛学生的指导教师。
五、竞赛类别与规模
线上选拔赛分“中学组”“小学组”“学前组”“综合组”及“教具组”五组。
线下决赛分“中学组”“小学组”“学前组”“综合组”四组。
(一)中学组
按照学科划分,中学组分为9个竞赛小组:语文、数学、英语、历史、思想政治(道德和法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参赛院校的语文、数学、英语科目可各推荐2名选手参赛,其他科目可各推荐1名选手参赛。
(二)小学组
按照学科划分,设5个竞赛小组: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德与法治。
参赛院校每个科目可各推荐1名选手参赛。
(三)学前组
设1个竞赛小组。
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参赛院校可推荐2名选手参赛。
(四)综合组
不分学段,按照学科划分,设5个竞赛小组: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包括通用技术)、心理。
参赛院校根据师范专业设置情况,每个科目推荐1名选手参赛。
(五)教具组
“教具组”参赛学段为中学,实行组队参赛(不超过3人),各参赛小组须有1名组长。每校参加省赛小组可各推荐5个作品。
六、竞赛内容
(一)线上选拔赛
1.中学组、小学组、综合组
中学组、小学组、综合组分别按照学科竞赛小组进行比赛,比赛由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上课(含板书)等四个考核项组成。
(1)教学设计(25分):选手根据自选主题及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进行1课时的教学设计。
提交材料形式:教学设计文档,PDF格式。
(2)课件制作(15分):选手根据自选主题及内容,制作1课时的课件。
提交材料形式:教学课件PPT。
(3)说课(15分):选手根据自选主题及内容,开展说课。
提交材料形式:说课视频,MP4格式,时长5分钟以内。
(4)上课(含板书)(45分):选手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自制课件,在教室内选取核心内容进行上课(板书)。(注:如条件允许,教室内可安排5-10名学生配合上课)
提交材料形式:授课视频,MP4格式,时长15分钟以内。
2.学前组
学前组比赛由教学活动设计与说课、基本技能展示和保教活动分析等三个考核项组成。
(1)教学活动设计与说课(40分)。包括①教学活动设计(15分);②说课(25分)。
提交材料形式:教学设计文档(PDF格式)、课件PPT等;说课视频,MP4格式,时长10分钟以内。
(2)基本技能展示(45分)。包括①儿童故事讲述;②音乐技能;③舞蹈技能;④美术技能。
提交材料形式:技能展示视频,MP4格式,时长20分钟以内。
提交材料形式:保教活动及分析视频,MP4格式,时长10分钟以内。
3.教具组(本组仅采用线上竞赛形式)
教具组比赛由教具设计及使用手册和教具演示两个考核项组成。参赛团队根据选择课程的教学活动需求,自行设计并制作教学实物演示模型和实验实训器材等教具类作品。
(1)教具设计及使用手册(40分)。选手根据自选主题及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具设计,并从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介绍教具设计理念和操作使用说明。
①科学性:符合中学新课改理念,能围绕学科教学和中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制作教具,符合科学原理,服务于学生认知发展需要。
②创新性:教具构思巧妙,设计新颖,体现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与运用,适当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③有效性:教具展示效果直观明显,现象稳定,能用于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探究学习,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④实用性:自制教具能做到安全可靠,坚固耐用,外表美观,可重复使用。功能和用途明确,能从本质上解释具体的物理现象。
提交材料形式:教具设计文档,PDF格式。
(2)教具演示(60分)。选手从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介绍教具并进行操作演示。
提交材料形式:演示视频,MP4格式,时长10分钟以内。
(二)线下决赛
决赛由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课件制作、即席演讲、上课(含板书)组成。
(3)上课(含板书)及基本技能展示(45分):选手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运用自制课件,在教室内选取核心内容进行上课(板书),时长15分钟以内。(注:若条件允许,教室内可安排若干学生配合上课)
流程简介:
(1)在机房根据现场抽取的题目完成并上交1课时的教学设计和课件;
(2)完成(1)后直接进入准备室抽取即席演讲题目,并准备5分钟;进入竞赛室,首先进行3分钟即席演讲,后进行15分钟的上课(含板书)
竞赛由3部分构成:
(1)教学活动设计和说课(40分:其中教学活动设计15分,说课25分);
(2)基本技能展示(45分:其中①儿童故事讲述15分;②音乐技能10分;③舞蹈技能10分;④美术技能10分,画板自带);
(3)保教活动分析(15分)。
(2)完成(1)后,直接进入竞赛室进行7分钟的说课,3分钟的儿童故事讲述,5分钟的歌曲弹唱和儿童舞蹈表演。
七、竞赛流程
(一)初评
(二)线上选拔赛
2023年10月15日-10月20日,学生提交参赛作品至大赛官网(具体安排另行通知)。10月下旬,大赛组委会对各高等学校参赛选手的作品组织评审,各竞赛小组打分后,取前60%选手参加现场决赛。
(三)线下决赛
本次大赛成绩在超星工作人员协助下导出,由高师联盟成员对竞赛成绩进行抽检复核,无误后由大赛组委会在高师联盟官网公布成绩并公示获奖名单,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再次在高教网公示,公示无异议,由安徽省教育厅发文公布获奖名单,颁发获奖证书。
八、竞赛试题
参赛选手依据教育部课程标准,按照参赛组别和学段自选主题及教学内容,须围绕选定主题开展教学设计、课件创作、说课及上课和保教活动分析。
九、提交材料要求
(一)文本及课件材料
教学设计等文档需要以PDF格式提交,教学课件需要以PPT格式提交,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二)音视频材料
音视频材料须针对参赛选手本人全程录制,严禁弄虚作假。
说课及课堂授课等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摇臂、无人机、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LED显示屏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录制手段,音视频清晰流畅即可),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和片尾、字幕注解,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采用MP4格式,每个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00M。
视频录制软件不限,采用H.264/AVC(MPEG-4Part10)编码格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1024Kbps,不超过1280Kbps;分辨率设定为720x576(标清4:3拍摄)或者1280x720(高清16:9);采用逐行扫描(帧率25帧/秒)。音频采用AAC(MPEG4Part3)格式压缩;采样率48KHz;码流128Kbps。
十、成绩评定
(一)评委选聘与成绩评定
每个竞赛组配备5名评委,由省外专家、省内非参赛学校专家及中小学(幼儿园)高级教师或教研员组成。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评委打分以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以此类推。
(二)评分标准
1.普通科目:中学组、小学组、综合组评分标准(不含体育)
(1)教学设计(25分)
内容
评价标准
分值
内容分析
(2分)
教学内容前后知识点关系、地位、作用描述准确,重点、难点分析清楚
2
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特点和水平表述恰当,学习习惯和能力分析合理
目标设计
(3分)
教学目标表述清楚、具体,易于理解,便于实施,行为动词使用正确,阐述规范
1.符合课标要求、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
2.体现对知识、能力与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要求
1
教学过程设计
(9分)
教学主线描述清晰,教学内容处理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1.教学重点突出,点面结合,深浅适度
2.难点清楚,把握准确,化难为易,处理恰当
1.教学方法准确适切,多样而有效
2.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规律,能够支持教学内容的完成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辅助手段准备与使用清晰无误,教具及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恰当
1.内容充实精要,适合学生水平
2.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过渡自然
3.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教学互动,启发学生思考及问题解决
注重形成性评价及生成性问题解决和利用
延伸设计
1.课时分配科学、合理
2.辅导与答疑设置合理,练习、作业、讨论安排符合教学目标,有助强化学生反思、理解和问题解决
文档规范
1.文字、符号、单位和公式符合标准规范
2.语言简洁、明了,字体、图表运用适当
3.文档结构完整,布局合理,格式美观
创新设计
(5分)
教学方案设计具备跨学科融合理念,富有创新性,能够较好体现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教学改革创新实践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5
(2)课件制作(15分)
评价内容
科学性
(4分)
课件取材适宜,内容科学、正确、规范
课件演示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性
(6分)
1.课件设计新颖,能体现教学设计思想
2.知识点结构清晰,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6
技术性
课件制作要采用多元的教学资源,能支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操作简便、快捷,交互性强,适于教学
艺术性
画面设计具有较高艺术性,整体风格相对统一
(3)说课(15分)
说目标
1.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素养等多方面的目标
2.目标的可操作性,即目标要求具体、明确,能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
说内容
1.对所选内容在教材中地位、作用的理解和分析正确,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2.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科学合理。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分析比较透彻,确定的依据充分
说方法
1.教法与手段的采用恰当、实用,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直观性、灵活性、多样性
2.学法指导科学、具体,其理论依据充分;注重联系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说过程
1.教学层次清楚,前后衔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2.重难点突出,重视教学信息反馈与及时评价指导
3.教学程序实施的可操作性,预期目标能达成
语言
1.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述清晰、流畅,逻辑性强
2.教态自然大方,感染力强
视频效果
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4)上课·板书(45分)
项目
上课
(32分)
教学目标
目标设置明确,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
3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按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处理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较好落实教学目标
2.突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体现多元化学习方法;实现有效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1.教学整体安排合理,环节紧凑,层次清晰2.创造性使用教材,教学特色突出
3.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演示规范
教学素质
1.教态自然亲切、仪表举止得体
2.注重目光交流,教学语言规范准确、生动简洁
4
教学效果
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教学创新
教学过程体现多学科融合设计理念,富有创新性,能恰当的开展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特色鲜明
板书
设计
(8分)
书写
1.书写清楚整洁,规范正确
2.书写快速流畅,字形大小、间隔适度,美观大方
内容匹配
反映教学设计意图,突显重点、难点,能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构图
1.构思巧妙,富有创意
2.构图自然,形象直观,教学辅助作用显著
视频效果(5分)
授课视、音频清晰、摄制效果良好、格式符合要求
2.体育科目(中学组)评分标准
学生认知特点和运动水平表述恰当,学习习惯和能力分析合理
2.体现对知识、能力、身心发展与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要求
2.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规律,能支持教学内容的完成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
2.作业安排符合教学目标,有助强化学生反思、理解和问题解决
1.文字、符号、单位符合标准规范
设计创新
课件制作和使用上恰当运用多媒体效果
操作简便、快捷,交流方便,适于教学
1.说明活动内容是什么?能够准确把握活动涉及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2.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科学合理,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分析比较透彻,确定的依据充分
(4)模拟上课(45分)
基本素养(8分)
仪表仪态
着装整齐端庄、大方得体,教态自然、和蔼可亲,精神饱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动作示范
示范准确、熟练,站位合适、示范面合理
动作讲解
讲解正确简练、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富有启发性,专业术语准确
模拟上课(32分)
1.按新课标要求处理教学内容以及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较好落实教学目标
2.教学手段选择合理、符合实际;突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体现多元化学习方法,实现有效师生互动
1.教学整体安排合理,环节紧凑,层次清晰
2.口令准确、指导有效得当
3.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4.教具选择合理、恰当
语言表达
教学语言规范准确、生动简洁、清楚流畅
3.学前组评分标准
(1)教学活动设计和说课(40分)
教学
(13分)
活动目标
1.符合年龄特点
2.陈述明了、具体、可操作,体现学科特点
活动准备
1.准备与目标要求相匹配
2.物质材料准备适宜
活动过程
1.教学基本程序完整
2.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3.活动过程有逻辑,有层次
4.活动组织形式选择适当
文字表述与格式
1.清晰、流畅
2.无错别字
3.格式规范
说课
(22分)
1.说明活动内容是什么?
2.能合理阐述对内容的理解或者认识
3.说明活动的重点或者难点及其理由
1.说明主要的教学方法
2.说明选用或者设计教学方法的理由
1.能清晰说明各环节以及有关策略的设计理由
2.能明确说明各环节设计的目标
(2)基本技能展示(45分)
评分标准
儿童
故事
讲述
(10分)
基本功
1.故事内容熟悉,形象解读及文本加工合理,讲授逻辑清晰、情节完整
2.语音规范,吐字清晰,语流顺畅
表现力
1.叙述语言和角色语言分明,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
2.仪态大方得体,态势语运用自然灵活
创意
儿童特点和讲述者的个性特点结合恰到好处
音乐
技能
1.钢琴伴奏熟练、完整,歌曲旋律演奏准确,指法、和弦配置规范合理
2.歌曲演唱完整,咬字吐字清晰,歌词准确无误,演唱气息规范、流畅,声音自然
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及风格,歌曲情感处理恰当,表情自然,弹唱具有一定感染力
弹唱结合,歌曲特点和弹唱者个性特点结合,自然、和谐、流畅
舞蹈
动作协调,连接顺畅,能合理运用各种舞蹈元素且与歌曲内容相匹配
动作流畅,舞蹈元素、风格准确体现儿童歌曲特点
动作优美,有张力,有个性特点
注:舞蹈技能环节只能使用第2项音乐技能(即弹唱)环节的曲目
美术
1.能较好地表达儿童故事的思想内容,熟练运用构图的基本法则合理布局,构图饱满,疏密得当
2.主体形象突出,调子明确
表现技法娴熟,画面具有一定的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有较好的细部刻画能力。
画面新颖而富有童趣,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意。
(3)保教活动分析(15分)
保教活动分析(13分)
思维品质
1.观点正确鲜明,思路清晰,分析透彻,内容详尽,逻辑性强
2.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育理念
1.具有科学儿童观,对幼儿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分析正确
2.具有科学教育观,教师观,能对教师的保教言行、职业道德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分析,其理由科学、充分,符合《纲要》及《指南》精神
教育建议
1.建议正确合理,能促进保教工作的改进
2.建议具有针对性、科学性,且切实可行
视频效果(2分)
1.授课视、音频为原创、清晰度良好、摄制效果良好
2.格式符合要求
4.教具组评分标准
(1)教具设计及使用手册(40分)
符合中学新课改理念,能围绕学科教学和中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制作教具,符合科学原理
10
创新性
教具构思巧妙,设计新颖,体现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与运用,适切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教学性
教具设计效果直观明显,贴近教学实际,符合中学教育教学特点,能直观地帮助学生感知理解知识,有助于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实用性
(10)
1.手册说明简洁实用,包括教具名称、材料、使用年级和具体科目、可用于什么教学内容、设计原理等
2.自制教具要取材方便,成本适宜,易于操作,性能稳定,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美观耐用
(2)教具演示(60分)
1.对教具的创作目的阐述清晰
2.能够阐明教具创作的科学原理和学科教学规律
(20分)
教具操作规范、熟练,演示效果好。教具应用效果直观明显,贴近教学实际,符合中学教育教学特点,能直观地帮助学生感知理解知识,有助于解决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20
(15)
教具使用简洁方便,易于操作,性能稳定,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美观耐用
15
5.即席演讲评分标准(15分,现场赛阶段)
演讲内容
(5分)
1.主题鲜明切题,内容充实、针对性强
2.问题分析到位,解决策略得当、新颖,说服力强
3.论据鲜明、阐释充分、符合实际
4.内容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语言能力
(3分)
1.普通话标准,用语规范
2.语速、语调与演讲内容适宜,节奏处理得当,说服力强
思维能力
1.思维敏捷,逻辑性强
2.能够灵活而有效地调整、组织演讲内容
仪态仪表
1.精神饱满,神态大方自然
2.能较好的应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目光等表达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演讲效果
(1分)
1.演讲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能主动营造良好的演讲氛围
0.5
十一、奖项设置
(一)集体奖:优秀组织奖,为参赛学校数的20%。根据参赛学校初赛组织情况、参赛选手在省赛中的表现及获奖情况进行评选。
(二)个人奖:按参赛总人数的10%设一等奖,20%设二等奖,30%设三等奖,获一等奖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为优秀指导老师。按选手在各科目竞赛成绩的排名次序,择优推荐选手代表安徽省参加第五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
十二、竞赛须知
(一)参赛选手须知
1.选手须认真学习本赛项规程,熟知比赛规则,严格按照规则参加各项比赛,接受评委和监督组成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选手应遵循纪律,诚信参赛,拒绝舞弊。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取消该选手的比赛资格和成绩,并通报批评。
(二)工作人员须知
服从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各项服务工作,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十三、申诉与仲裁
在比赛期间,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参赛队领队可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超过时效不予受理。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诉后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四、疫情防控主要注意事项
落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疫情防控要求。在室内戴医用外科口罩(发言时可不戴口罩)、在室外可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咳嗽礼仪、清洁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