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的部级文件已经下发。
有兴趣的老师可以开始准备了。
很多老师说不是去年刚结束吗?怎么这么快又来了!
我也感觉,去年写的文都还没消化,今年又来了。
发文更早了
真正能做到像佛山那样5月“预发文”,地市先行组织,再等省部级的文件下发后,微调上交这种极具前瞻性的地市,是极少极少的。
关于节点目录
今天早上一起来看到群里好多老师在问我目录节点在哪里,我昨天特地查过,目录节点暂时还没有更新。
而今年的文件表述和去年并不一致,去年是:已有精品课的课程节点不再开放。今年则是:以网站公布为准。
若是按去年的规则,精品课可以选择的录制内容,是逐年减少的。这样一来,精品课遴选的难度会越来越高。
但如果这个活动成为每年的例牌活动,则势必在内容遴选上会作出调整,亦或是开放所有节点,择优录取,让同一节课有更多不同学习内容上的选择,也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举个例子来说:去年我录制的节点选择是初三语文的词四首。该节点的部级优课,来自与上海施丹老师的课例,但这一节课例是一节常规课例,教学环节是较为中规中矩的。
而我的教学设计,则是创设了一个大情境,让学生准备制作一个短视频,然后从设计剧本、聚焦主角等环节,对文本进行分析。
两个课程的设计思路并不一样,给老师们的启发我相信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平台能同一课程节点收录不同的优质课例,我想会使这个活动更有意义。
但当然,以上只是属于小编我个人的推测,具体怎么操作,等端午过后官网更新节点目录,我们便清楚。
多线并进
往年精品课仅仅只包含学科课程学习,特教和实验教学并不在其中行列。
物化学科中穿插实验,仍旧是基于学科课程教学展开的。
按照往年的做法,实验教学是另一条线的评选,有另一个组织方。也就是说,实验员参评,是即可以参评基础教育精品课,也能参评基础教育实验精品课,若最后获奖,是拿到两张奖状的。
但今年这一做法可能会被取消。实验精品课的分支线也许要被并入基础教育精品课中。同时,还会涵盖特殊教育的部分。
这也是一次大整合,当然也不排除是因为实验节点难度过高,很多老师不愿意尝试。尤其是高中的理化学科,目前收录的精品课依旧数量很少。
以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第二册为例,整本书23个节点,目前仅有3个精品课例。
配合节点的部分来说,也许实验和特教的部分,几乎是全空白的存在,机会也许会更多。
更高难度的实验精品课
虽然机会更多,但实验精品课的难度也更大。
按照文件的表述:实验教学精品课应为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所涉及的实验或实践活动。
具体包括小学数学、科学、信息科技,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信息科技,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
实验类型可为课标原型实验、课标实验的简单变式实验、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实验以及跨学科实验等多种形式。
每节课需包括实验教学视频、实验教学设计、导学案、课件等。
也就是说,实验精品课交的配套材料和学科课程的是一样的,甚至更多。
-5-
整合度很高
文件中还提到:为有效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的一般范式与方法,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实验教学品质。鼓励教师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创新实验设计,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意愿。鼓励教师布置实践性作业,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增加学生科学探索的机会
这个和近几年,各省各市在推的一个比赛很相似,叫原创实验教具比赛。
鼓励老师们自己创新设计教学教具。这次实验精品课中也有体现。
而实验精品课的录制时长,远比课程教学的长得多。文件中提到,实验教学视频应为一节完整实验课的实录,时长一般为40—45分钟。相比起课程教学的10-15分钟,实验精品课的录制难度更大。
而且还要求: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须近镜头拍摄。也就是类似下图这样的效果:
导学案的提交要求也强调,同时需要提交至少3份学生完成后的导学案扫描件,要求与课堂一致、真实、典型。
-6-
分配给各省的指标保持不变
除了学科课程的指标保持不变外,今年对实验教学和特殊教育的指标也有细化,但相比起课程教学,实验教学和特殊教育的指标则少很多,竞争力也更大些。
-7-
新增了实验教学和特殊教育的评价指标
有兴趣参加这两项的老师,不妨先研读一下评价指标。
以上是小编对今年基础教育精品课的理解,各位老师加油!预祝各位今年都能录制顺利,获奖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