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育资源网

1、本案例对应的是《思想品德》内容标准“成长中的我”主题中的内容目标1—2和1—6。

2、①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③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初中生活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总体设想及依据

授课理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在开放性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三.教案特色:

用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在初中生活中的新体验和新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寓教于乐。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2、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

3、认识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积极在同学中建立新的友谊。

(二)能力目标

1、面向新的学习生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培养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初中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2、通过系列活动感受到积极交往的乐趣,珍惜同学友谊,克服自我封闭的心理,积极培养自己热情开朗的性格,主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初中生活新环境,珍惜新起点

难点:如何通过积极的交往在同学中建立友谊。与同学结伴成长

六.教法及教具

教法:图例、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教具:多媒体课件

七.课时:1课时

八.具体教学过程

Ⅰ.引入新课:前言(板书)

Ⅱ.讲授新课

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板书)

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板书)

(一)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

活动1:校园里的新鲜事

①设计目的:通过寻找“校园里的新鲜事”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领悟积极适应中学生活的重要性,珍惜初中这个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中学生的快乐。

②准备工作:因为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学生又是七年级新生,所以教师可事先为学生提供介绍学校情况的资料,可相应作以下准备:1、准备本校的校史、校貌、校风等资料,并编成若干竞猜题。

2、了解学生入学后的思想动态。

3、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写好“我爱学校,爱我学校”的赞美诗词。

4、中小学的学习特点和规章制度的比较可让学生课前准备。

③过程指导

④评价指导

可单独评价,也可采取项目评价,以每一小组答案的正确性、完整性作为评价标准,最后的补充填空可以采取自由抢答的方式。教师应对同学们在竟猜活动中的积极性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肯定同学们在竞猜活动中流露出的喜欢自己学校的心情,并举例说明;指出可能有的同学对自己目前所在的学校并不满意,或并不喜欢学校的同学,这也是很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同时应引导这部分学生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发掘学校的优势所在。通过分组讨论活动考察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能力,作为评价标准。

过渡: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略。教师概括为两种感觉:作为一名中学生既感到很高兴,但又感到孤单。怎么消除孤单呢?就需要我们结交新的同学、新的伙伴。

(二)珍视新友谊(板书)

活动2:“认识你,记住我!”

①设计目的增进同学们相互认识了解,扩大交往面,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交友的乐趣。

②准备工作每个学生自制5到10张填有自己基本情况的“交友名片”,涉及的内容应是课本上的11个方面,鼓励学生尽量设计得新颖别致些,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④评价指导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提供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没有思想顾虑的情况下交流。

(三)“与新朋友结伴同行”(板书)

活动3:短剧表演

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认识,促进同学团结;让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常识。

活动准备:

①教师事先了解班级的人际关系情况,并通过座淡、个别交流等方式了解其原因。②上课前老师组织同学将课桌排列成圆圈。③教师事先针对本班的人际关系实际,编制同学和睦相处和吵架的实例或故事(或组织学生…起编写,要求故事能切合本班实际)。④教师事先挑选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同学,在课堂上表演自编的短剧故事。

活动过程:

第一步:将学生分成两组,各组自行设计并表演——则短剧,短剧内容为同学和睦相处或吵架的实例或故事。故事可以由学生自编,也可由师生在课前一起预先编制。第二步:同学表演完毕,组织学生自由讨论。第三步:每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谈谈同学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班集体的重要性,(为下节课做好铺垫)第四步:教师总结。

Ⅲ.课堂小结:

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在新的校园里学习、生活,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让我们珍惜这个新起点,与新同学结下深厚的友谊,一起茁壮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我们的明天会更好。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结束。

ⅢI.布置作业:

活动:我的新面貌

在小学,有的同学可能曾是佼佼者,有的同学却一直默默无闻,但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应为曾经拥有的荣誉而背上包袱,也不必为曾经有过的失误而懊恼。关键是怎样把握住新的机会,在新学校、新集体、新老师面前怎样展现新的自我。在中学,我将出现的新面貌是:

THE END
1.免费课程app有哪些免费课程app下载免费课程app可以给所有在校的学生提供免费的线上教育,并且是国家统一的免费教育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地区还有正在上学的年纪,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料和科目,整个平台app中包含大量的免费课程和学习资源,并且会有不同的类型,拥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学习方式,http://www.downcc.com/k/mianfeikecheng/
2.关于公布全国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活动陕西省评选按照教育部基教一司《关于开展全国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活动的通知》(教基一司函〔2015〕67号)要求,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了全国(陕西省)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活动。 全省上传至全国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征集展示活动平台课例435件,经组织专家评审,143件课例获省级精品课程。 http://jyt.shaanxi.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701/06/11710.html
3.祝贺!成都市实验小学成功获评“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探究式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实录入选国家教委《名师讲坛》节目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小学自然课堂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入选全国教师培训教材;探究式活动教育研究获省普教研究成果一等奖。 各研究成果分别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育报》《四川教育》杂志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川科技教育等出版社发表,并多https://www.cditv.cn/show/4848-1769077.html
4.媒体关注丨中小学课程教材如何高质量发展?国内60多位学者共聚这个论坛8月20~21日,在全国课程学术委员会指导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办了以“中小学高质量课程教材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的第四届全国课程与教学青年学术论坛。 论坛特邀全国60多位青年学者分享灼见真知,并邀请到多位学界资深学者作大会主旨报告和点评,为推进中小学高质量课程教材建设提供https://www.ecnu.edu.cn/info/1095/60796.htm
5.2018年(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通知为鼓励、引导更多的校长关注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北京圣陶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院定于2018年11月2日—3日在北京举办2018年(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长论坛。本届论坛的主题是“走进课堂,提高质量”。论坛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行政领导、校长和教师,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寻求解决之路。https://www.canedu.org.cn/site/content/148.html
6.全国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指导丛书中小学体育与降的有效教学《全国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指导丛书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的有效教学》,作者:全国中小学有效教学模式指导丛书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的有效教学 著,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9787303132669。导语_点评_推荐词http://product.m.dangdang.com/product.php?pid=23885882
7.一周大事儿一批新规施行中小学必修课将再添一门【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将成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自小学1年级至高中3年级全面实施。>>>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1/05/c_1121894936.htm?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8.2023年5月“2023首届全国中小学德育干部创新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关于开展“新时代全国中小学德育干部创新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通知 德育工作致力于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养的培养,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各学校德育负责人不仅要在新形势下深刻认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担当,更需要在落实“新课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实践中不断提升教育智慧与育人能力,特别是依据学生年龄特征http://www.qgxxaqjy.com/new2.asp?pid=4135
9.幼儿园足球课程总结范文实施“幼小实验项目”就是将幼儿园、小学一年级整合于同一体系,统一其教育功能与目标,构建双向衔接的“幼小课程”,实现平缓过渡。为此,我园在课程设置、教育环境、教育方式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依照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培养目标,进行不同内容、途径以及方法的选择,为他们的人生发展奠基。在“幼小实验项目”中,https://www.gwyoo.com/haowen/234992.html
10.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邮件合并的运用》教学本课程的设计基于一定的应用情境,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将此功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自主独立完成较高要求的学习任务,喜欢具有挑战的任务。他们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office软件初步,已经掌握了word软件的基本应用操作,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不过邮件合并是属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0914/5244123330002343.shtm
11.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11月启幕吴向东(广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家) 校园服务劳动设计可以有多少种可能 杭州市胜利实验学校 新劳动创造101 上海静安区和田路小学 儿童城市课程——设计思维下的未来职业挑战 王胜(佰特博雅书院院长,上海佰特教育创始人) 当学校变成一间综合职业体验馆后 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小学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toutiao/2020/08/26/250533.html
12.中学计算机竞赛教程,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初中信息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设置自定义动画动作路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赛获奖案例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设置自定义动画动作路径(9页珍藏版)》请在人人文库网上搜索。 1、教案名称设置自定义动画动作路径年级 初二 课时 1一、教材分析自定义动https://blog.csdn.net/weixin_32348697/article/details/1186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