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启迪智慧、实验愉悦身心。科学实验渗透着孩子们的想象,联结着学习与生活,凝聚着集体的精巧构思和无上智慧。实验小学四学年的小小科学家们探索着有趣的科学实验,在实验中收获科学带来的知识和快乐。
四年一班
实验名称:《魔法盐水》
实验材料:两杯清水,食用盐,色素,搅拌棒
实验步骤:
1、将适量食用盐放入其中一杯清水中;
2、将同样色素分别滴入两杯水中;
3、观察滴入色素后,两杯水的不同现象。
实验现象:盐水中色素悬浮于水面,而清水中色素则没有
实验原理:
物质是从高密度区域向低密度区域转移,盐水密度比色素大,所以能看到色素漂浮在水上
四年二班
实验名称:《倒立的水》
实验材料:一碗水、一个空瓶子、一个装水的容器、几根牙签、一包纸巾
1.将空瓶里倒满水;
2.将纸巾盖住瓶口;
3.接着将瓶子倒立;
4.把牙签插进瓶子里,水依然不会漏出来。
实验原理:
瓶子和纸巾之间几乎没有空气,外部大气压压着纸巾紧紧的贴在瓶子口上所以水就流不出来。
四年三班
实验名称:《不用画笔的小画家》
实验材料:彩色粉笔、报纸、醋、食用油、纸杯、汤匙、锤子、纸巾、一碗水
1.在碗里加入两勺醋,并铺一些报纸备用。把粉笔放在纸巾上,用锤子把粉笔挤压成粉末。
2.把彩色粉笔末倒入纸杯中。你需要几种颜色就制作几种粉末。分别用不同的纸杯盛粉末。
3.往每只杯子里加入一汤匙的食用油,用汤匙彻底搅拌均匀。
4.把每个杯子里的混合物都倒入碗里,含有粉笔末的油会在水的表面形成彩色的圆圈。把白纸放在水的表面,再拿起来,然后放在铺好的报纸上晾一天。一天后,用纸巾擦掉纸表面的粉笔屑。这时可以看见纸上出现五颜六色的画面。
实验中,彩色油粘在了纸上,形成圆圈和条纹图案。粉笔中的碳酸钙成分跟醋酸发生反应,彩色的颜料便溶解在了油当中。油脂分子与纸纤维中带有负电的分子和带有正电的分子互相吸引,使颜色附着在了纸上,就形成了螺旋状的彩色图案。
四年四班
实验名称:《烧不坏的塑料袋》
实验材料:水、塑料袋、打火机
向塑料袋中加水,用打火机点燃塑料袋底部,观察发现塑料袋烧不坏。
热量被塑料袋内的水吸收,塑料袋达不到着火点,就不能被烧坏。
四年五班
实验名称:《打不开的书》
实验材料:准备两本书
1、找出两本书,將两本书的每一页进行重叠。
2、分别拉佳书的两边,使劲拉。
摩擦力: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者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纸张和纸张之问存在摩擦力,虽然两张纸的摩擦力并不大,但整本书的纸张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却很大,远远大于我们的拉力,因此我们怎么也都拉不开。
四年六班
实验名称:《隔空取物》
实验材料:纸盘、纸、、打火机、喷壶、杯子
1.把两张纸放在纸盘里,用喷壶把纸喷湿.
2.把放在纸盘上,点燃蜡烛
3.把杯子扣在点燃的蜡烛上,用力按压,再向上一提,蜡烛纸盘都被提起来了
蜡烛在杯子里燃烧的时候,会将杯子里的氧气消耗完,杯子里的空气减少气压也会随之降低,杯子外的气压较高,所以盘子会紧紧贴在被子上悬浮在空中。
四年七班
实验名称:《特工密信》
实验材料:适量淀粉一次性水杯棉签碘伏喷壶一张A4白纸
1、取适量淀粉放入清水中搅拌均匀
2、用棉签蘸取淀粉水在白纸写上文字,晾干
3、找个喷壶挤入适量碘伏
4、拿喷壶对着白纸喷直到文字显现
实验原理:淀粉遇碘呈蓝色这一特性,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并因其显色反应灵敏而被广泛用于检测碘或淀粉的存在实验中。
四年八班
实验名称:《神奇的万花筒》
实验材料:卷纸筒(保鲜膜筒)、3片三棱镜镜片、2片透明玻璃圆片(一大一小)、磨砂玻璃圆片、2条黑胶带、泡沫条、塑料珠片、塑料目镜、塑料物镜、厚纸条
1倒入珠花盖上珠花盖。
2.将彩色包装纸贴在直通外面。
3.将3片三棱镜镜片整齐排列在黑胶带上,并留约2mm的间距,折起来组合成三棱镜;
4、将镜筒与物镜组合,放入磨砂玻璃圆片,再放入塑料珠片,将大的透明玻璃圆片盖在上面,并用厚纸条固定;
5、将目镜与纸筒组装,在纸筒内放入小的透明玻璃圆片。将组装好的三棱镜缠上泡沫条,放入卷纸筒;
6、将镜筒与纸筒组合在一起
实验原理
万花筒是一种光学玩具,将有鲜艳颜色的实物放于圆筒的一端,圆筒中间放置三棱镜,另一端用开孔的玻璃密封,由孔中看去即可观测到对称的美丽图像。
科学小实验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一位爱动脑、勤思考的科学小工匠。他们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奇迹。这些简单有趣的实验,不仅让他们走进了一个全新的科学世界,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