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技术论文范文10篇

摘要:职务评聘工作是高校师资工作的杠杆,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校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从完善职称评聘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性,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实验技术;职称评聘;队伍建设

目前实验技术队伍中存在着思想不稳定,干劲不高等问题。以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自1994年以来,因辞职、调动等原因离开的有18人,这还不包括那些转岗不再从事实验技术工作的人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实验技术人员职称问题解决困难、待遇偏低是造成实验技术队伍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职务评聘工作是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队伍建设起着杠杆的作用,完善职务评聘是实验室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自1987年底开始试点、1988年全面铺开,至今有10多年的历程,这项工作对巩固和促进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

一、实验技术系列职称评聘中存在的问题

(1)实验技术人员职称名额偏少,职称设置不尽合理学校每年下拨的实验技术人员高级职称的名额偏少。以我院为例,2001年有工程师35人,只有2人获得晋升为高级工程师;而讲师14人,却有3人晋升为副教授。除去实验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等因素外,高级职称的名额下拨比例偏少是重要因素,实验技术人员晋升职称难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实,严重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最高职称为“高级工程师”,满足不了实验技术人员学历层次近年来提高的要求。特别是许多年轻人,已拿到了硕士甚至博士文凭,副高职称满足不了年轻人对自我发展的需求,这是造成这支队伍不稳定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一、基于传感技术探究实验设计

在教学实践中我利用传感技术仪器进行实验能够得到很好的实验效果。分析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选择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材能够有效提高课堂实验效果。课堂实验探究的高效,传感技术仪器的有效使用,不仅需要分析教材,合理选材,还需要精心设计实验方案。只有通过有效的实验设计和规范的实验操作,以学生为主体性,让学生配合教师来完成实验,学生便于理解,又可增加学习兴趣,才能使实验变得简单易行,达到教学目标。以下是四上年级《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个有关于心率传感器的实验。首先,连接手握心率传感器、界面和计算机。其次,启动LoggerPro或LoggerLite软件,最后,程序将自动识别手握心率传感器,这样就可以准备采集数据了。测量一个人在激烈活动,例如做跳跃运动前、之间和之后的心率;测量一个人在运动后的心率返回平常心率要多久。让学生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注重体验和感悟,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从而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传感技术探究实验室的组建

为了提高实验探究效率,保证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创建探究实验室,合理利用“数字化”仪器设备是非常重要的。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的配备,主要用于采集并储存实验数据并根据探究需测定的参数。通过政府采购,我们采购到探究实验室套材,主要有湿度、音高、音量、光强、pH值、溶解氧浓度、电流、电压、氧气含量、二氧化碳含量等传感器,还可以根据需求来自行选择;同时,这些仪器的轻巧与便携还为学生进行户外探究提供了可能。计算机软件的安装将传感器插入计算机时,传感器可以精确地测量实验中获取的各种数据,并通过数据采集器传到计算机中,计算机经由配套软件将数据以表格和图像的形式呈现,并进行分析处理。

三、传感技术实验器材在拓展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合成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新兴学科。该文从研究方向和实施内容、功能实验室的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及平台效益等方面,对厦门市合成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阐明了合成生物技术平台对海洋生物资源挖掘、生物活性物质开发、污染物资源化等技术研究中的协同创新带动作用。

1平台的研究方向和实施内容

2平台实验室的功能化设置

摘要:目前,高校存在着仪器设备重复购买、使用效率不高、不进行经济核算等问题。为提高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科研成本,提出构建实验技术平台的必要性和几种模式,针对高校以学科群或学校投入为主模式的收支核算方法和对构建实验技术平台所面临的人才、能否维持自收自支、共建的科研成果如何归属及分配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见解。

关键词:高校;实验平台;核算

一、高校构建实验技术公共平台的必要性

高校的实验技术公共平台是指在高校,以学科研究工作中方法学的共性为基础,把各学科实验研究中可共同使用,价值较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集中管理、使用、开展有偿服务的一种充分利用仪器设备,提高使用效率,节约科研成本的使用方式仪器。

目前,高校仪器设备的拥有量是比较大的,少的几千万,多则十几个亿。如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用率,避免重复购买和闲置,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是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从高校仪器设备的管理上看,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验课程;实验教学技术;网络技术;实验教学改革

引言

已经进入21世纪,这个以知识为主体的时代,对知识型劳动者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对知识的欲望空前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渗透,使我国教育领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使教育信息化迅速明显加快。实验教学作为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业已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信息化速度大大加快。现今实验教学过程中己很少有单纯的传统教学仪器,一般都用机做终端,形成新一代智能化实验教学仪器,以弥补传统教学仪器的不足。本文的重点正是新形势下信息技术与实验课程的有效整合。

实验是的基础,是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实验教学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实验教学的基本目的是让学习者学习实验的测量、学科基本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在中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是实验教学的主体,在实验教学中具有能动性,对实验加以理解和体验;无论是课堂实验还是家庭实验,都成为实验教学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一角度上讲,学生也是实验教学的一种资源。但是中学实验课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知识面窄,发现问题、问题与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下降,这已成为中学的实验教学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寻求现实的可操作性的途径和方案,促进技术优势转化为教学效益,推进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效用,因此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主要是进行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CAI),即利用计算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仿真技术对实验进行数据采集、储存、处理和监控以及对实验进行模拟、重现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多种优势,与传统实物实验优势互补,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实验的效果。开展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研究,可以解决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中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是实现实验教学最优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1实验与工程技术队伍现状

1.1实验技术力量不足,可持续发展受阻

1.2评价体系不完善,发展目标不明确

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为教学和科研提供实验测试分析和其他技术服务性工作、操作维护仪器设施、落实实验室安全、保障教学和科研正常运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以论文、教学、科研奖励、课题经费等量化数据对教师进行考评,但是这些标准却不适合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反映实验室实际工作状况。许多高校以论文、科研等数据考核实验室人员,偏离了实验室工作实际,导致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在考核过程中很难获得合理评价,在职称晋升和职级晋升中受到许多限制。在培训培养方面,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发展目标不清晰。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学术交流、出国研修的机会比教师少很多,职业幸福感不强。物质条件、工作成就及个人发展等方面与教师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严重制约了实验与工程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有效发挥。

1.3实验室管理体制不顺

1高校实验技术人员的现状

(1)实验技术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水平不高。长期以来,各高校普遍存在对实验技术岗位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实验技术人员从事的工作科学研究的成分不高,大多是为别人的科学研究提供支持服务,自己的劳动在最终的科研成果中得不到承认,这直接导致高学历人才不愿意从事实验技术方面的工作,在引进实验技术人员时存在普遍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的状况。这将极大地影响学校的实验教学水平和科研分析能力。目前高校实验室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缺少高水平操作及分析人员的现象,导致某些高精密先进设备的利用率和功能开发率不高,不但致使资源浪费,而且还将直接影响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水平。

(2)实验技术岗位定位狭窄,发展空间狭小,不能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高校内部人员普遍分为高校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机关管理人员等几大系列,学校为他们提供的发展平台不一样。实验技术人员往往仅从事最基本的实验教学和大型设备操作的工作,岗位定位狭窄。各高校尤其是重点院校重科研、轻教学和实验的状况依旧存在,对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工作量考核等方面缺少政策支持,导致实验技术岗位人员的发展空间狭小,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专业人才很少,不利于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扎根在此谋求长远发展。

(3)实验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缓慢,忽略继续教育。随着科技进步,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有人预测,近20年来人类的新发现超过了过去2000年的总和,我们今天所用的全部工艺知识将只占2050年所用知识的1%。每个人都只有处于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中,才能跟上知识更新步伐、科技发展速度。但由于实验技术人员并不处于科学研究最前沿,知识老化的现象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再加上各高校普遍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使得一部分人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所以大家都忽略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按部就班,满足现状,吃老本的思想长期存在。

(4)实验技术人员管理能力欠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自己的一份工作,都需要用到管理学知识。实验室工作也是一门管理艺术,有效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才能,有助于协调教师、学生、设备、科研进度之间的联系,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教师、学生和工作人员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提升技术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还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实验设备的价值,充分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甚至做到为课题研究和科研进展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案。而管理学是一门系统、深奥的学问,需要无管理学背景的实验技术人员在后续的继续教育中不断地加强学习。

【关键词】实验教学生物技术制药

1理论教学中强调相应实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2实验教学前预习已往的实验技术

构想:在传统的美术课堂中,主要通过挂图、书本和录象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后,通过计算机的图、文、声、象并茂的特点,甚至三维虚拟现实等多方位信息用于制作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涉及面更广,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THE END
1.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通过学习通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如示波器、频谱分析仪等,逐步掌握很多通信实验设备的操作,制作电子小设备,如实验课上可以亲手设计并制作电子计算器、数字电子时钟、抢答器、遥控玩具车等很多有趣的电子产品,很具有成就感。大家运用所学的知识制作出活生生的实物,这种快乐的学习经历是其他专业的同学难以体验到的。我们专业https://mip.oh100.com/zhichang/879912.html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作训练》本科实验课程大纲首页3.运用科学的方法,规范地编写信息技术课程教案。 【实验要求】 1.实验属性:综合性实验 2.开出要求:必做 3.分组要求:3-4人1组 4.实验准备:①微格教室②小组内课前分配好教学题目,要求每个小组的教学内容必须包含概念、操作、编程和综合活动四种类型;小组内提前完成教案撰写。 http://cte.swu.edu.cn/info/1201/3292.htm
3.化学实验心得体会(精选28篇)化学实验心得体会 篇1 转眼间,进入大学已经快一个学期了。而我们上化学实验课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在化学实验课上,真的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也有很多事课外的,或者是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很大帮助的。 下面就说一说我自己的一些实验心得吧! 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3552001.html
4.淄博市张店区第三中学教学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政务公开4.每个实验,教师要根据实验条件恰当地分组,以保证每个学生在实验课上都有一次实验的机会。 5.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帮助学生克服遇到的困难。特别要注意及时纠正违反实验要求的做法和不科学的操作方法,消灭一切不安全因素。 6.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及时、认真地批阅学生的实验http://www.zhangdian.gov.cn/gongkai/site_zdqjyhtyj/channel_632ea2bb328b0c01085811aa/doc_6334f5e6219e56b05b5816e8.html
5.《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问与答》福州政务新闻频道11.与以往的课程结构相比,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变化一:课程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新课程应适应社会需要的多样化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新的高中课程结构分三个层次,最上层为学习领域,学习领域下设学科科目,科https://news.fznews.com.cn/zhengwu/2006-3-12/2006312ke7qd9jxa_02741.shtml
6.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信工)本科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工作始终站在电子信息及IT技术的发展前沿,经过多年的持续的专业建设和教学积累,形成了面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基本素质、厚专业基础、强实践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创新的教学体系,构建了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多类选修课程的 “立足行业需求,工作任务驱动,落实具体目标”项目式教https://dxx.cdutetc.cn/html/2c9082c93bcaface013d6cbceb550215.htm
7.化学实验培训总结(通用10篇)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有很多特殊的、特定的实验,如有毒有害物质参与且不易排污的实验、化学现象瞬间即逝的实验、不易操作或难以成功的实验、需要反复观察的实验、反应慢导致单位课时中难以完成的实验等。教师在认真研究改进措施的同时,也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视频资料或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化学https://www.jy135.com/peixunzongjie/1075477.html
8.寿光中学四、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28 五、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29 六、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制度………30 七、学校饮食安全管理制度………31 八、车辆管理制度………32 九、安全责任制度………35 十、安全教育制度………38 十一、值班制度………http://www.sgzxedu.com/xxgk_1/xdzcfg/nbgzzd/202011/t20201130_1353056.html
9.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心得(通用12篇)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必须从起始年纪抓起,首先要从第一堂课抓起,为此,在第一堂实验课中,我们要向学生进行实验室规则的教育,如有违反实验操作,损坏仪器,浪费药品的`,要追查责任,并照价赔偿。并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完毕,要清洗、清点和摆好实验用品。并派专人打扫实验室。由于注意了这方面的教育,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初https://www.fwsir.com/Soft/html/Soft_20221015092115_2017177.html
10.信息技术课程总结(通用9篇)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信息技术课上也是应该得以充分体现的。学生创新思维具有五大特征,即: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动的灵感。教师应该课堂中及时抓住学生所闪现出的点点光辉,要将那些有独到见解的孩子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让他们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要在课堂教学中https://mip.ruiwen.com/zongjie/4224678.html
11.随着计算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各行业都需要专业的计算机课前: 教师系统备课,熟悉教学内容,制定实验课程计划,包括实验内容、授课班级、课程时间等;同时还可以发布课程计划,授课信息同步到学生账号。 课中: 进行实验课程课堂实训(云虚拟主机),教师学生可以进行课堂实时在线问题互答,同时实验完成后提交实验报告。 课后: https://blog.csdn.net/whwzzc/article/details/120369066
1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版)课程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https://www.hzsz.gd.cn/news/2987.cshtml
13.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案(精选10篇)2、实践:全体专任教师要开展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即拟写一份教学设计、制作一个信息技术课件、上好一堂示范课、开展一次教学反思、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展示:学校将教师参与电教作品评选活动及教学资源应用新星评选等活动与大练兵活动https://www.unjs.com/fanwenku/256307.html
14.2023年装备检查情况报告(五篇)侃(化学实验室实验员)、姜荷莉(心理咨询室管理员)、陈佳(团队室负责人) 学校各类专用教室及图书馆等均按照《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中有关要求设岗,专、兼职人员数量、学历达标,人员稳定,培训、职称、劳保待遇落实。 二、各部门工作 (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 1、信息技术教育设施设备完善 目前学校有网络http://cooco.net.cn/zuowen/1101572.html
15.《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新教材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建议报告》徐汇区“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新教材学习活动设计研究”项目组通过研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必修),结合单元项目和单元评价,通过教学和实践,积累并完善课堂学习活动、课后实践活动等案例,开展单元活动规划和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案的研究。 https://tpd.xhedu.sh.cn/cms/app/info/doc/index.php/92392
16.《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课程整合》课题实验中期评估报告(2)每学期有两次学校课题组的活动进行总结交流,每位研究教师要提供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或教学课件,上一堂研究课。 (3)每学年要求研究教师汇报阶段成果报告。 (4)每学年要求研究教师要参加信息教育技术的培训与交流总结。 六、实验研究初步成果 一、通过前期对课题组成员的培训,达到了三个目标,为后面课题的研究打下了良http://www.aqsizh.net/xkjy/wljyw/jhzj/42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