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个笑话也流传甚广,有两家公司,每股收益均是5毛,净资产同是3块多,净资产收益率亦17%,二者股价应该相差多少?答案是,一个3块8,一个348。第一家公司,是农业银行(601288.SH);第二家公司,叫全通教育(300359.SZ)。
就是这样一个股票,上市14个月业绩平平,股价却由36.37元一路飙升到最高348元,成为A股第一高价股。而随着网络流传“证监会将严格打击创业板、中小板股价操纵行为”的传言让更多的投资者对全通教育的高股价产生了质疑,短短不到十个交易日,曾经的第一高价股就大跌到了4月8日最低238元的收盘价。
有人戏言,全通教育名副其实,先把空头教育了一通,又把多头教育了一通。这场资本游戏中,教育者是机构和上市公司,受教育的却是广大的散户。
全通教育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上市公司,上市之初,许多媒体就敏锐地发现了这家公司的蹊跷,这家主营业务是什么呢?根据全通教育自己的定义,就是“首家家校互动信息服务上市公司”,做的是一个叫做校讯通的产品,老师通过给家长发短信来及时告知孩子的学习情况,说穿了就是一家SP公司。
突然火了
这就决定了教育培训行业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相当分散的市场,很少有企业能够成为一个细分领域的绝对寡头。事实上之前教育培训企业是不允许在A股上市的,只能通过VIE结构在海外上市。即便上市之后往往日子也不好过,俞敏洪曾经无奈的表示,成为一家好的上市公司,要做到收入增长多少,利润增长多少,以及人数增长多少。但对于一个教育机构来说,它最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在于它的教学质量,并不在于每年学生增加了多少,这就是矛盾,而且还难以平衡。
规模和质量的不可兼得是教育培训行业不受资本青睐以及规模成长瓶颈的症结。而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进步以及MOOC(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兴起,让超越时空的大规模知识传递成为了可能。2012年开始,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Coursera、Udacity、edX三大课程提供商的兴起,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机会。
今天无论你此时坐在哈佛的图书馆还是在中国三线城镇的小网吧里,只要有网络,你就能通过互联网享受到相对均等的教育资源,许多人相信,未来的教育最终会像自来水和WIFI一样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的获得。
刚过去的2014年,美国在线教育领域的投融资总额达18.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55%,而在国内,在线教育领域的投资额度也在不断地攀升。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在线教育领域投融资主要涉及到了外语教育、K12教育、早期教育、IT教育、出国留学、职业教育、平台类等七类,合计投融资金额超过44亿元。
尤其是在今年3月两会上,“互联网+”战略成为整个中国经济产业聚焦的热点。而“互联网+教育”则是最好的结合体,引来了各路资本的追捧。仅在3月最后几天里,先后有多家在线教育平台获得巨额融资。
如何估值
去年A股突然冒起来的手游概念股,好歹还能为企业带来盈利增长和现金流。而今年的上市企业纷纷转型去做在线教育可都是要烧钱的。事实上在美国,在线教育类公司无法获得大额的融资也正是因为此。去年售卖课程认证证书的Coursera找到了一个相对清晰但缺乏想象力的盈利模式,而对于更多的企业来说,只能眼巴巴的等着钱烧完再去盼下一个金主。
对于现在集体排队上市的教育企业来说,危机还并不仅仅在于此,最近正在借壳*ST新都上市的华图教育,初步承诺2015―2018年的利润分别不低于1.8亿元、2.3亿元、3.1亿元及3.4亿元。高利润成长的承诺让*ST新都连续多个涨停,但事实上考虑到华图教育已经占领了公务员培训市场接近70%的市场份额,在池子有限的情况下利润翻番,并不容易。或许最终还是会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实现。
在线教育概述
中国的在线教育在20世纪末开始了缓慢起步。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在线教育经历了从远程教育平台、培训机构转战线上,到目前的互联网公司涉足在线教育三个阶段。
2010年前后,美国可汗学院的运营模式开始影响世界,而此时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对于投资者而言,如电子商务、网络游戏机领域会已经不多,而在线教育成为“新宠”。
2012年,美国三大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的大规模融资强烈冲击着人们的心理预期,导致国内在线教育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在线教育作为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细分行业,开始受到互联网巨头(腾讯、网易、百度、新浪)的重视,数以百计的新兴在线教育企业进入这个市场,仅2013年全年就新增近千家在线教育机构。
在线教育发展规模
据艾瑞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998.0亿元人民币。从2008年至今,我国在线教育以不低于17%的速度高速发展。2012年受美国慕课平台的影响,国内在线教育发展速度达到顶峰。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快速增长和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扶持,在线教育行业必将持续快速增长。据艾瑞咨询分析预测,中国的在线教育市场未来三年仍将以20%左右的增速发展,且在2017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700亿元(见图1)。
现阶段,国内在线教育类型包括学前教育、K12教育(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高中阶段)、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培训、语言学习和其他教育。其中,份额最大的是职业技能培训,占比达40%左右。
由于高等教育与社会就业的严重脱节,大部分毕业生能力跟不上企业技能所需,企业的用人观念也逐渐由“学历”转向“学力”。社会对于技能类实干人才的需求呼声强烈。同时国家教育政策的东风,也将给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提供契机。国家教育部近日消息称,高考将推出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全国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办好职业教育指明方向。最近访德,媒体大量报道德国职业教育,这说明中国必然借鉴德国职业教育体系,意味着职业教育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线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的在线教育至少有10年尝试的历史,业内人士发现想要改变教育、带来变革非常困难,因为它有很多潜在的看不见的业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近些年来,很多在线教育产品在摸索中前进,探索出各种发展模式,未来发展方向也逐渐明晰。总的来说,在线教育未来有以下发展趋势:
第一是三线及以下城市会有更多的机会。由于三、四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更加缺乏,互联网在线教育没有地域的限制,因此他们对于在线教育的产品需求更加迫切。
第三是在线教育将会有非常好的学习体验。按常规人的观点,在线教育是线上,不能面对面,所以它的体验不高于线下教育。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其实体验好坏不在于线上还是线下,而是怎样对用户的学习体验做规划,怎样利用互联网的方法去做很多的创新。比如在直播课上,通过老师非常有亲和力的视频头像、上课课件的实时展示,以及学生可以参与互动讨论等方式,可提高学习上课的体验效果,实现一个系列课程平均的完成率达80%。
第四是移动端大有可为。手机具有随时上网的特性和便捷性。手机端与PC端用户量类似,但手机端的使用量是PC端的10倍。用户在闲暇等待的时候掏出手机学一学,将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第五是未来在线教育将实现教育全程在线化。提升学习效果是在线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然要求教育全程在线化,包括教、学、测、练等各个环节。这是近两年来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也是商业模式得以形成的基础。国内用户没有为在线视频付费的习惯,但会为整套服务付费。在产品运营中,用户对提供全套服务的产品是非常满意的。
资本的快速涌入,让在线教育项目如井喷般涌现,一方面投资机构急于抢占项目,另一方面创业者看到拿钱快的机会,纷纷突进这个领域。事实上,在线教育虽然有足够大的市场,但要做一个教育平台不是两三天就能做成的。而拿到钱的项目在激烈的竞争下也会疯狂烧钱去做营销,最后钱光人走。
市场极度膨胀后总伴随着泡沫破裂,其中以梯子网及那好网的关闭为代表,后面更有粉笔网弃卒保车,当然这其中还有面对BAT等巨头的压力而卖身求全的。无论是被注资还是卖身,都是当前的在线教育项目的一个活法。它们都是幸运的,剩下的那些不幸者只能在这场泡沫中关门大吉。
在线教育一直是创业的高危领域,2012年项目的死亡率已经达到8.6%,当年倒掉的就有巨象网、技能都市、乐学习、吖吖网、畅享驿站、91师徒网及聚享学等项目。
盘点这些死掉的在线教育项目,主要是为了促使大家反思:你是不是对自己的项目有足够深的认识?你是否做好了应对激烈竞争的准备?你是否找到了项目的未来之路?
NO.1:那好网
生存周期:3个月
项目现状:已经停止运营
项目简介:那好网于2014年6月上线,是龚海燕继创建梯子网后创办的在线教育项目,以直播、互动为主打形式,跟梯子网一样涵盖K12在线教育领域的学业课程与素质教育课程,算是梯子网的一个延伸项目。9月15日,那好网首页公开提示“因公司战略调整,那好网关闭,对于已经付费购买了课程但是还未上完的用户,我们将酌情退费。”上线3个多月的那好网就此宣告倒闭。
死亡原因:K12教育激烈竞争,如今已经出现泡沫。另外,在线教育是个烧钱的领域,大家都在寻找好的商业模式,一旦风投不继续投钱,项目会很快死掉。
NO.2:传课网
生存周期:35个月
项目现状:被百度收购合并
项目简介:传课网成立于2011年10月1日,主要业务是为用户提供全套在线教育解决方案,包括C2C课程和交易、支付服务、在线互动教室和IM服务。早期曾获得刘韧和阿米巴资本投资,2012年7月又获得贝塔斯曼的A轮投资,同年12月,百度还以数ff2r美元入股传课网。
死亡原因:百度收购了传课网后,于今年8月将其与百度度学堂正式合并,并启用全新品牌“百度传课”。传课网这个独立品牌从此不复存在。
NO.3:粉笔网
生存周期:15个月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我国2015年教育信息化投入达2500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5160亿元,2015-2020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
如此大的市场空间自然吸引了众多资本的争相进入,整个投资圈也形成了投资在线教育的风潮。对于广大普通投资者来说,A股中具有在线教育基因的公司自然成为大家投资的重要选择,本期《英才》将为读者盘点A股中具潜力的在线教育公司。科大讯飞(002230.SZ)
概念股指数:
公司是安徽省规模最大的文化企业,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出版物发行企业。公司在教育领域布局清晰,线上线下结合,线下方面,公司拥有2000多名教育服务专员,覆盖1.8万所学校,750万学生,渠道优势明显;线上方面,公司与沪江网深度合作,构建互联网教育生态圈。公司携手新东方研发出国内第一个VR数字教育内容“美丽的科学”系列,在三星VR平台点击量排名榜稳居前列,与沪江网开展深度合作,“深质+平台,内容+渠道”布局互联网在线教育。未来,公司将定增打造“智能学习全媒体平台”和“智慧书城运营平台”,加速推进文化消费,教育服务的转型升级,打开估值空间。凤凰传媒(601928.SH)
公司是我国出版发行行业的龙头企业,主营图书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及文化用品销售。公司5月8日晚公告称,将于江苏省教育厅签署《智慧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江苏省智慧教育建设的总体规划与目标任务,共同开展江苏省智慧教育云计算服务平台的资源建设。近年来,公司在巩固扩大传统纸质国标教材业务优势的同时,围绕数字内容、网络平台、软件技术、数据管理等几个重点板块积极布局智慧教育业务,包括凤凰版国际教材数字化业务,职业教育数字化业务,K12在线教育业务,云计算业务和教学软件开发业务。洪涛股份(002325.SZ)
公司是国内高端装饰龙头企业,主营酒店、剧院会场、写字楼、图书馆、医药、体育场馆等公共装饰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公司自去年转型教育以来,积极储备教育项目,同时进行了关键性的人才与业务布局,对部分教育项目进行了前期投入,目前公司12亿可转债募集资金已到位,预计未来公司将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力度。公司定位通过线上大数据,云平台,线下实训基地及企业实习方式提品。未来公司将致力于打造包含职业教育大数据云平台,多类垂直业务并举及基于打通产业链合作业务的全球顶尖职业教育产业集团。大地传媒(000719.SZ)
公司是大型的出版传媒企业,主营出版、印刷、物资贸易类及中小学教材出版等业务。今年来公司旗下各个出版单位延续“大教育”出版主线,在做好“K-12”教育出版的主线下,逐步向婴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延伸,并通过“中国教育出版网”开发网络课堂,形成“课堂书本+网络课堂”的教育出版新模式。公司旗下大象出版社在做好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基础上,与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等主流教材出版社合作,成为其在河南省的独家租型商。大象自主研发并配套研发了多个数字教育产品。宏润建设(002062.SZ)
公司是从事家校互动信息服务的专业运营机构,从属于家庭教育信息服务领域。主要是通过利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采用与基础运营商合作发展的模式,为中小学校及学生家长提供沟通互助服务。公司以“校讯通”业务起家,在国内拥有最大的“校讯通”市场规模。公司业务重点在K12基础教育和K12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领域,总营收增长190.02%,主要因为Edsaas业务收入增加,企业合并导致继续教育业务收入,家校互动升级业务收入增加。秀强股份(300160.SZ)
看了上面这些案例,你是不是觉得眼花缭乱?没错,在线教育在海外已经做得风生水起,涌现出一批相当不错的创业公司。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海外几大在线教育网站的商业模式及玩儿法。
免费公开课:Udacity
Udacity是由斯坦福大学教授、GoogleX实验室研究人员SebastionThrun创办,旨在为尽可能多的学生带来高质量的大学课程。目前该网站主要提供计算机类课程,均可免费学习。在形式上除采用视频授课外,其他基本都与在真实的大学中接受教育一样,也有课前大纲、课后作业、结课测试等等。结课后网站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颁发不同层次的证书。
目前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环球学院已经认可Udacity上部分课程的学分。Udacity还了一个免费的就业匹配计划,可以将学生的简历根据公司的招聘情况和学生的成绩发给包括Google、Facebook、Twitter,以及美国银行在内的合作公司。
与学校合作:2tor
2tor的目标不是取代传统大学教育,也不是与其竞争,而是与其合作。它们为大学提供工具、技能、资金,帮助大学创建和管理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的在线教育项目。
2tor的主要盈利模式是和各大学合作伙伴共享学费收入,不过2tor本身不介入大学的招生和教学工作。这些工作仍由大学自己完成。
直接想要取代学校:MinervaProject
MinervaProject是一家宣称要向常青藤盟校挑战的创业公司,他们试图构建一个虚拟的在线哈佛大学,并且还请到了前美国财政部长、哈佛大学校长LarrySummers担任顾问委员会主席。MinervaProject将与传统大学教育一样采用4年学制,每年两个学期,并将根据具体情况配置真实校园。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获得了来自BenchmarkCapital的2500万美元种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