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现场。封面新闻记者粟裕摄影
封面新闻记者粟裕
3月29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和应用进展成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会上表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已正式上线,资源更加丰富,应用更加广泛,运行安全平稳,有效支撑了“双减”工作和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社会反响良好。
吕玉刚表示,平台资源建设坚持“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教师、家长等不同群体实际需要,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农村提高质量,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务“双减”和“停课不停学”。
他介绍,资源总量得到大幅增加。平台在原有专题教育和课程教学两个资源版块的基础上,新增加了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实践经验等四个版块,共有36个二级栏目。现有资源总量达到28052条,新增资源17300条,增加1.6倍,其中,平台的课程教学资源目前上线了19个版本、452册教材的19508课时资源。
“资源功能注重全面育人,平台资源内容广泛,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吕玉刚表示,专门开设了党史学习、爱国主义、品德教育、科普教育、生态文明、体育锻炼、文化艺术、劳动教育等栏目;着力支撑“双减”和疫情防控等重大任务,专门开设了作业命题、课后服务、学科研修、“双减”经验和防疫知识、生命与安全、心理健康等版块栏目,还专门提供了心理援助热线。
吕玉刚介绍,着力实现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全过程育人,既有覆盖多个教材版本的各学科各年级全部课程学习资源,又有丰富的课后活动、研学实践、影视教育、经典阅读、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资源。
此外,坚持系统谋划、精心设计、严格标准、强化审核,切实把好政治关、坚持科学性、注重规范化。课程教学资源主要依托教育水平高的地区、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和制作水平高的团队开发建设,每节课都经过教学设计、备课研究、课件创作、反复打磨等环节;其他资源坚持广泛遴选、好中选优、应连尽链,确保资源精品化、专业化、体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