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如何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培养新型学习行为、支持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新的支撑,各地各校要积极探索用好国家平台,依托国家平台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等。

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国家平台”)上线,为中小学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途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工具和资源,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

为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是一个起点,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一个过程,是由国家、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要素共同作用的。因此,国家平台可以从加强基础条件保障、重视多主体实践应用探索、健全应用保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国家平台常态化应用、激发师生内部动机等,发挥国家平台“智慧教育”作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1

加强基础条件保障

优质的基础设施环境是平台应用得以顺利推进的基础性保障。对于师生来说,国家平台的建设与优化是推进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因此,各地各校要为国家平台的深入应用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一是加速网络环境升级革新,着重强调网络性能的扩容提质,支持中小学实施校园网络全光网改造项目,积极推行5G、IPv6等先进网络技术的大规模部署与广泛应用,构建高效稳定、覆盖面广的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

二是普及师生终端应用,根据各区域现实条件,通过政府配备、学校租借、自主携带等途径实现师生终端应用普及,满足师生在不同环境下便捷接入和充分使用国家平台的需求。

三是创新环境建设,紧扣学校师生需求,有针对性地规划和构建新型教育环境,适时推进教育场景的智能化升级。如建设适用于虚拟场馆教学的VR环境设施,以及打造利于线上研讨交流的虚拟教研室应用环境等,精准对接并有力支撑师生依托国家平台开展各项创新性应用实践。

2

重视多主体实践应用探索

各地各校要引导并鼓励多主体开展基于国家平台的教、学、管、研等场景应用,秉持“实践驱动”理念,推进国家平台常态化、全方位、深层次应用。

作为国家平台应用的主要推动者和实践者,教师应主动展开基于平台的备课、教学、评价、研修等场景的深度实践与探索。

备课环节,教师可借助“智慧中小学”APP发布学情测试掌握学生学情,利用课程教学板块获取教案、课件等资源,也可以观摩名师课堂,借鉴教学活动设计等,有效提升备课效率。

教学环节,教师应积极探索基于国家平台的“翻转课堂”“双师课堂”、虚拟实验教学等教学应用。以双师课堂为例,教师可利用国家平台中的“名师课堂”进行录制剪辑,有效整合后穿插进线下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线上优质教学资源作用。

评价环节,教师可利用国家平台实时记录的学生学习数据,包括在线测验成绩、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时长等,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难点,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精准化教学。

研修方面,教师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教师研修”板块师德师风、学科研修、作业命题、院士讲堂、名师名校长等栏目资源开展自主研修,也可通过组建研修群、参与名师名校长及专家工作室等方式开展同伴互助以及专家引领等模式的研修活动。

扫描二维码获取

更多国家平台应用案例

作为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的核心受益者,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主动开展基于国家平台的自主学习实践,根据个人进度和兴趣爱好选择学习资源,并根据学习任务进行课前预习、自主学习及深度探究。学生可借助智慧中小学APP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完成在线测验等活动,在虚拟课堂环境中进行沉浸式学习体验。学生还应充分利用平台集成的各类虚拟场馆资源,进行课外延伸学习和跨学科学习探索,以拓宽视野,激发潜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作为国家平台应用的主要协调者和推进者,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开展基于国家平台的活动管理工作以及基于国家平台数据分析的教育管理工作。在活动管理层面,教育行政部门应结合区域实际教学情况,依托国家平台策划并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跨校际线上教研活动、基于平台资源的个性化课后服务等。在数据驱动决策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主动分析本区域国家平台应用基本信息、基于国家平台开展的活动以及项目等数据统计,并根据数据获取关键信息,分析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作出快速响应和科学分析,促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和精准化。

3

健全应用保障机制

完善的应用保障机制是推进师生深层次应用国家平台的关键引擎。

首先,嵌入督导与激励双重机制。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制度化督导机制,定期对各学校和师生在平台应用方面的实践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反馈;另一方面,设立多元化激励措施,如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平台应用上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学校予以表彰奖励,将国家平台的应用情况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与评价体系等。以制度化的督导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教师开展国家平台应用实践活动的动力。

THE END
1.中小学网络党校·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通知 2024-08-2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的通知 2024-07-1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读经典 我思考”主题读书活动的通知 2024-07-10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的通知 2024-06http://www.zxxdx.com.cn/news/world/
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入口:https://basic.smartedu.cn/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不仅有常规的免费课程资源,还有许多“隐藏”的精品课资源。?无忧考网特别整理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免费网课入口,点击即可查阅免费网课,仅供大家参考! 基础教育精品课 “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是教育部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面向全体中小学教师开展的,目前已开展两届。通过教师自主https://www.51test.net/show/11020768.html
3.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同上一堂好课 AI学习 在线教研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学习二十大云课堂 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 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 树人课堂 心理健康 平台介绍 严正声明 温馨提示:控制上网时间,保护视力,锻炼身体! 德育更多 课程教学 小学课程 国家优质课程资源 https://xue-test.ykt.eduyun.cn/
4.教视网教视网收录了国家级优质课教学视频和各省市优质课、研讨课、公开课等名师课堂实录。教视网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朋友提供一个优质而便捷的教学视频观看平台。https://www.sp910.com/
5.教视网教视网收录了国家级优质课教学视频和各省市优质课、展示课、公开课等名师课堂实录。教视网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朋友提供一个优质而便捷的教学视频观看平台。 标签:综合其他门户网站优质课优质课视频公开课视频名师课教学视频教视网课堂实录 链接直达手机查看 教视网收录了国家级优质课教学视频和各省市优质课、展示课、公开https://www.baobaocun.com/thread-377147-1-1.html
6.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通用20篇)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观后感 8 首先,我明白火警电话是119,每年的11月9日是全国安全日。火对于人类来说是很重要的,它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温暖,带领人类走向礼貌。大家离不开火,但是我们不正确地使用火是很危险的,容易造成火灾给国家和个人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学习消防安全知识。 https://www.yuwenmi.com/guanhougan/3620569.html
7.国家级荣誉!广东312节中小学课例入围部级精品课南方+国家级荣誉!广东312节中小学课例入围部级精品课 此前,省教育厅公布了2023年省级基础教育精品课名单,遴选出省级精品课900节,其中基础教育学科课程700节,特殊教育课程25节,基础教育实验课程175节。 最新消息!1月25日,教育部公示2023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部级精品课”名单,公示期为2024年1月25日至31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401/26/c8544799.html
8.国家提供的免费网课平台国家提供的免费网课平台有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国图公开课等,复制网址既可到达国家教育平台免费网课入口。 1、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国内教育优势地区的名校、名师资源集中起来,为全国师生提供个性化的空间和服务,平台http://www.wwiki.cn/wiki/215430.htm
9.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网:教师资格证考试网官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教师招聘考试][贵阳市]贵州贵安新区招聘中小学国企雇员教师114人公告 20小时前 [教师招聘考试][黄冈市]湖北黄冈罗田县实验高级中学招聘教师15人公告 20小时前 点击查看更多 信息注册 考试报名 考试咨询 成绩查询 2025上笔试考试倒计时86天 直播公开课 换一换 https://www.ntce.com/
10.中小学教育联盟网中小学教育联盟网依托人大附中优质教学资源,打造精华云集的中小学辅导网站,网校主要有小学资源、初中资源,高中资源、人大附中校本课、等中小学各类资源。http://www.g12e.org/
11.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方案(通用14篇)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根据《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浙教师[20xx]175号)精神,中国教师研修网特制定此实施方案。培训方案坚持以学科核心知识点为基础,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贯彻“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采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http://hr.yjbys.com/peixunfazhan/1738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