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DIY]课堂实验在构建全球能源和水循环系统模型中的应用水蒸气潜热烧杯显热

6—7年级(建模和第1个实验),8年级(建模和2个实验)

活动概述

在地球科学课堂上,真实性教学要求学生为地球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建模型。但是,除了气候和天气系统之外,包括板块构造与成矿等地球上的大部分主要过程在内,对于物质和能量这些巨大的系统层面的模型来说,在课堂上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构建模型”呢?

如果我们把教学重点放在系统层面,那么教学就很容易简化为帮助学生记住和理解带有大量箭头的大型示意图,而这些示意图对传达构建模型所必需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如果我们考虑将水循环作为突破点,可以把水的运动和热量传递联系起来,最终与气候和天气联系起来。

这幅图显示的模型是基于明尼苏达州的,它提供了一个突出案例,因为它与主要海洋的距离、它的大量湖泊,以及热传递在保持这个寒冷的州变暖方面的重要性。你也可以为自己所在的地区构建类似模型——所有地区都有来自遥远或附近海洋传输的水分和能量。

图1逐步构建一个关于地球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大型模型

然而,在这个案例中,让学生思考和理解越来越详细且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型,仍然侧重于学习模型,而不是模型真正基于的科学实验。我们认为,把一些不可思议的复杂问题——比如地球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互作用——分解成若干子实验、小问题,聚集起这些小问题就能理解我们的世界。

因此,将建模与小规模课堂实验联系起来是非常必要的。在接下来的2个实验研究中,我们将探索如何做到这一点。

蒸发和热量吸收

图1c中的能量流动模型反映了墨西哥湾的蒸发带走了热量,使那里的水变冷。本文的重点是热传递本身,而不是由热传递引起的风和天气——另一组重要的循环和系统。因此,学生们可能会询问或遇到的第1个问题是:“我们如何知道蒸发带走了热量?”

大多数学生有过这种体验:当一阵微风吹过海滩,把他们湿漉漉的身体或衣服上的水分蒸发掉时,他们会有一种凉爽的感觉。但这是真的带走了热量,还是仅仅让我们感觉到冷?

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验解答这个问题,实验中使用的水盆是没有盖子、暴露在空气中的(允许蒸发),或者是有盖子的(不允许蒸发)。把水留在教室一整夜后(例如:水盛在颜色和大小相同的盆中,其中一个盆没有盖盖子,另一个盆盖上了保鲜膜),学生可以测量2个水盆的温度不同,并推断出某种东西(蒸发)从没盖盖子的盆中带走了热量。为了确定蒸发损失的水量,学生们在夜间实验之前和之后分别测量每个盆里的水量,看是仅其中一个盆里的水减少了还是2个盆里的水都有所损失。

图2显示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装置(已稍加修改可处理阳光的影响)。表1中给出的实验结果示例表明,没盖子、可蒸发的水盆的温度的确比空气温度或有盖子的水盆温度低,没盖子的水盆里的水减少了(减少的水量大于测量不确定度,从盖盖子的水盆中可推断出测量不确定度)。这2个观测结果都支持蒸发引起的热量和质量损失模型。

图2简单的课堂实验,测量蒸发对水温的影响并证明有蒸发的水比不蒸发的水温度低

表1图2的实验数据表范例(实验1和实验2均在黑暗处中进行)

这些真实数据反映了真实的科学研究中总是存在测量不确定度,让学生有机会解决多种数据解释难题,例如:为什么起始温度不总是同一个值,为什么实验后水的质量有时高于实验前的质量等。学生能够发现没盖盖儿的水的温度始终较低(比测量不确定度的值大),并且水的质量有损失。

真实的实验不仅仅简单提供“是的,模型是正确的”这样的演示,更为解释结果和提出科学问题提供了平台。例如,如果学生得到与表1相似的结果,他们就可以解决为什么起始温度不同的问题。学生们可能会意识到,这些水盆最初并不是室温,而是在夜间逐渐接近室温,这为实验正在达到某种平衡提供了证据——证实实验方法是合理的。

虽然上面描述的是一个简单的实验,但是学生和教师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并对这些实验进行拓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检测他们关于蒸发原理的理论模型。例如,蒸发冷却需要阳光蒸发水分吗?很多学生认为,有阳光照射或沸腾的水才会产生蒸发。

如图2所示,可以对实验稍加修改,将盆放在阳光下或阴凉处,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学生们还可以通过改变盆的颜色进行实验,因为盆的颜色会影响其吸收阳光的多少,并可能对蒸发冷却产生影响。

蒸发和吸热建模的关键问题

在学生进行实验并修改他们的模型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关键问题引导学生。

●为什么没盖盖子的盆里的水更凉?(水中的一些能量被用来蒸发水了吗?)

●热量到哪里去了?(能量仍然以潜热形式存在于水蒸气中吗?)

注意:尽管我们不推荐在实验之前给学生定义,但是教师应该意识到,从技术上讲,潜热不等于水蒸气所含有的总能量,而是在温度不变时改变物体状态所需要传递的能量。

●课堂实验和真正的墨西哥湾有哪些相似或不同之处?

凝结和热量释放

前面讲述的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水分蒸发消耗能量,但是这些能量去哪里了?因为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所以它肯定仍然存在于水蒸气中。这种“隐藏的能量”,被气象学家称为潜热,无法通过测量温度变化而探测到。与之相对的是可以通过测量温度变化而探测或感觉到的能量,气象学家称之为显热。学生们如何测试水蒸气中是否存在隐藏的能量?

图3中展示的简单实验装置模拟了蒸发过程中的能量传递、水蒸气传输和凝结释放热量。在普通课堂活动中,水蒸气会在温度低的表面凝结成液体并滴落下来。

烧瓶里的水烧开后,水蒸气通过试管进入装有冷水的烧杯里并凝结。随着烧瓶里的水逐渐减少,烧杯里的水逐渐增加。

图3模拟水分蒸发、输送和凝结及测量水蒸气凝结释放的热量的简单实验装置

而图3所示的实验与之不同,它让学生推断和测量水蒸气凝结成液体时释放的潜热总量。注意:液滴从低温表面降落的实验会加大学生对降雨的误解。学生会误以为大部分降雨是由于热空气与冷空气相遇而造成的,其实更准确的理解是上升空气在上升和扩张过程中温度降低(如图1b所示)。

学生可以观察到水在烧瓶内蒸发、流经管道并在烧杯内凝结成液体的传输过程。随着烧瓶内的水不断沸腾,烧杯里的水位会慢慢升高(图3)。此外,学生还可以观察到烧杯内的水的温度随着水蒸气凝结释放热量的增加而稳步上升(图3)。

当烧瓶中原有的空气和后来产生的水蒸气离开烧瓶时,烧杯中会出现气泡,学生也可以通过观察这些气泡的变化推断出水蒸气凝结。从试管中冒出来的水蒸气气泡进入烧杯中的冷水后就会“消失”(图4)。这与学生们在实验开始时观察到的烧瓶中的空气(不是水蒸气)进入烧杯时的现象形成了对比。与水蒸气不同,空气气泡在向水面上升时并不会消失。观察到水蒸气气泡消失,有助于学生区分水蒸气和空气这2种不同的气体。

来自烧瓶的水蒸气凝结,使烧杯中的水位升高——本实验中增加了约15.9mL。水蒸气在凝结过程中,释放了潜热或隐藏的热量,提高了烧杯中的水温——本实验中大约为16.9℃。先搅拌烧杯中的水使水温均匀,然后测量得到平均水温。除了从试管进入烧杯的水蒸气凝结释放的潜热之外,由于冷凝水刚开始时处于100℃,也会传递一些显热。传递的显热远小于潜热。学生们可以自己验证这一结论,方法是把15.9mL的沸水倒进装有400mL水的烧杯里——与我们在水蒸气凝结实验中观察到的相比,水温仅升高了一小部分,由此可以推断出,在水蒸气凝结实验中,水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潜热。

图4水蒸气凝结

估算1克水蒸气的潜热

如果需要,可以让高年级学生进行潜热的定量计算,拓展上述概念性研究。通过测量烧杯中的水温变化(用温度计测量并在实验中记录数据)和水的体积变化(分别在实验前后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学生可以粗略计算出1克水蒸气凝结成液体时释放的热能(潜热)估值。这就是水蒸气从墨西哥湾输送到明尼苏达州(以及美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隐藏”热量,它给龙卷风、雷暴和暴风雪提供了能量,还为驱动飓风等热带风暴提供了大部分能量。水蒸气凝结放热的简化计算过程如下。

1卡路里的定义是将1g(1mL)水提升1℃所需要的热量。因此,传递给烧杯的总能量=烧杯中的水的体积×温度改变量。

对于图4中的实验示例,其计算过程为:430.6mL×16.9℃=7277.1cal。

每克水蒸气凝结释放出的热量=总热量/冷凝水的质量。

对于图4中的实验示例,其计算过程为:7277cal/15.9g=458cal/g。将此实验估值与水在100℃时的汽化热540cal/g进行对比。

汽化热的公认理论值与实验估算值之间的差异,主要不是由于测量误差,而是由于没有考虑系统其他部分传递的能量。例如,上面计算出的近似值没有考虑来自试管和烧杯水面处的热量损失。根据试管的长度,试管伸入烧杯水面下的深度,以及实验结束前烧杯中的蒸发量,学生们可能会得到更接近理论值的数值。

上面的简化计算也没有考虑水蒸气传递的显热(气体温度高于烧杯中的水温,所以水蒸气除了潜热之外还携带着一些显热)。这份额外的显热通常小于前面提到的热量损失。如果需要,可以把此额外显热考虑在内,通过总能量减去显热传递的热量计算出潜热:

潜热≈总热量-(100℃-烧杯中水的最终温度)×冷凝水的质量。

凝结和放热建模的关键问题

在学生进行实验并构建水蒸气运动过程中热量和物质传输模型时,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关键问题引导学生。

●为什么烧杯里的水位会上升?(因为来自烧瓶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态水。)

●为什么烧杯里的水温会上升?(因为水蒸气凝结释放潜热,再加上传递的部分显热。)

●烧瓶里的水是保持不变、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烧瓶内有凝结?(因为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玻璃,在其表面凝结。)

●这种凝结会影响潜热的测量吗?(可能不会,因为水和热量都在烧瓶里,不会影响烧杯。)

●为什么实验早期形成的气泡会一直上升至水面,而实验后期形成的气泡会在到达水面之前消失?(因为与水蒸气不同,空气不会凝结。)

●与图1中的模型相对比,烧瓶中的水(图5)最像图1模型中的墨西哥湾,还是风将水蒸气输送到明尼苏达州的过程,或者是明尼苏达州降雨的形成过程,抑或水从明尼苏达州流向大海的过程?试管里的水蒸气最像图1模型中的哪部分?烧杯里的水呢?

当水蒸气气泡从试管中冒出来时,迅速冷却并凝结成液体,因此气泡在水中上升过程中会“消失”,这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到水蒸气正在凝结成液体。这也有助于学生们认识到试管中主要是水蒸气,而不是液态水或空气。

图5水蒸气气泡

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助于指导学生构建他们的水和能量循环模型,并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形成性评估。

总结

安全

使用烧瓶和烧杯时,要求学生牢记热材料、水和玻璃器皿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包括组装和拆卸实验装置、做实验,学生都应佩戴间接透气型化学防飞溅护目镜和围裙,并使用合适的耐热手套或专门设计的钳子移动热玻璃器皿。

THE END
1.小学科学开发新能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课标分析:1、会根据所学知识搜集资料,认识常规能源的利弊2、理解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太阳能为例)3、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4、畅想未来新能源,认识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研究没有尽头5、尊重证据,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学生的科学学习已经进入尾声,他们对于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资料信息的整https://m.renrendoc.com/paper/260449267.html
2.9各种各样的能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六年级上册冀人版冀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能源》教学设计 课题名 《各种各样的能源》 教材分析 本课以能源为线索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1“认识各种各样的能源”目的是通过讨论、阅读等活动,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能源、常见的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活动2“制作简易太阳灶”目的是通过制作、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https://www.zxxk.com/soft/44299891.html
3.六年级上册科学《各种各样的能源》教学设计.doc六年级上册科学《各种各样的能源》教学设计.doc 3页VIP内容提供方: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 大小:16 KB 字数:约1.12千字 发布时间:2023-11-11发布于甘肃 浏览人气:9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book118.com/html/2023/1110/8014057132006004.shtm
4.能源教学设计(通用8篇)篇1:能源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4课,教材通过安排阅读、讨论、制作等学习环节,主要介绍能源的概念(能产生能量的物质叫做能源),说明能源可分为可再生性能源和不可再生性能源,指出不可再生性能源面临匮乏的严峻形势,倡导利用可再生性能源。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n6xf8a0.html
5.《循环与运输》优秀科学教学设计7篇(全文)《循环与运输》优秀科学教学设计 第1篇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七课 循环与运输 单位:抚宁县石门寨镇石岭小学 王勇 教学设计思想: 以问题的形式引入学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氧气和养料的运输问题,通过观察的插图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进行分析,理解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在人体中的重要意义。教学目标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cbquqp7.html
6.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能量的传递》(精选9篇)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B.教师提示→自学课本→学生讨论→教师讲解[设问]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评价]回答得很准确。 大家阅读教材找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概念,以及它们伴随着怎样的能量变化? [讲解]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伴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类似https://m.oh100.com/kaoshi/jiaoan/231183.html
7.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8、设计制作小赛车 五年级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回顾和总结小学科学的学习方法,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 2、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内容,讨论本学期的主要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 3、通过趣味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http://www.360doc.com/document/23/0924/16/17555785_1097726520.shtml
8.六年级科学教案(精选20篇)六年级科学教案(精选2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科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制作出简单的能量转换玩具。 2 、能用画图(模式图、卡通图)的https://www.ruiwen.com/kexuejiaoan/5253627.html
9.最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义务教育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各种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要重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总结与反思,使学生逐步学会调节自身的学习,能够独立和https://www.360doc.cn/document/79930059_1131015503.html
10.小学生科学论文范文(精选14篇)篇5:科学论文 天然材料的包装设计往往是以其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特色和独特的艺术品质感受给大众带来不俗的印象。很多时候,天然材料的绿色包装设计作为一种有效的设计载体向受众传递产品的优异性,天然材料包装设计是绿色环保设计的有机展现,更是彰显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https://www.hrrsj.com/wendang/lunwen/301487.html
11.新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16份)小学·科学 搜索 0 资料篮 充值 上传资料赚现金 首页/小学科学/2024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上册优秀教案(全册)(新教材)/新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新冀人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共16份 版本: 冀人版(2024) 册别: 六年级上册 这是一套根据新冀人版六年级上学期科学最新课本目录设计的教学设计,整套备课教https://www.51jiaoxi.com/album-40719.html
12.土木工程毕业论文通用(15篇)本文分析了改革材料实验课程教学的方法,包括改革课程教学模式,调动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改革实验教学设计,提升探索能力;改革教学体系,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 【关键词】材料实验;土木工程;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材料属于土建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概述性的特点,计算与理论推导方面的教学内容相对较少,但课程的https://www.yjbys.com/biyelunwen/fanwen/tumugongcheng/735092.html
13.把课堂搬进博物馆温州小学幼儿园的科学课可以在这里上新落成的“温州之光”能源博物馆外观。潘舒畅 摄 温州网讯 把课堂搬进博物馆,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近日,两堂别开生面的STEAM课程,在新落成的温州能源博物馆举行。近百位来自我市小学、幼儿园的科学教师、教研员齐聚一堂,就如何在博物馆开展科学课、如何利用馆藏资源让课堂教学更丰富等话题进行教学研讨,碰撞思维火花。https://news.66wz.com/system/2024/03/31/105628602.shtml
14.全国哪些专科(高职)有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2025年更新专业核心课程:《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科学教学设计与实施》、《基础物理学及实验》、《基础生物学及实验》、《地球与宇宙科学基础及实验》、《基础化学及实验》、《科技作品设计与制作》、《科技活动设计与实施》。 4.水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专业 https://www.gaokao.cn/gk-mb/31/545-0
15.教师资格证(小学)思维导图模板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学、心理学) 实践性知识 教学法怎么教 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表达、组织管理、研究、创新 途径 师范教育、入职辅导、在职培训、同伴互助、自我教育 方法 观摩、分析优秀老师教学;微格教学;专门训练和反思 三阶段理论 关注生存 生存阶段(人际关系) https://www.processon.com/view/5ee0eccf07912929cb392b51
16.滇西科技师范学院2020年招生简章教学过程中注重把专业认知、教学观摩、模拟教学、岗位实践、学训互动等环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主要开设课程:学前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科研方法、教育评价、游戏论;幼儿卫生与保育、健康教育、语言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幼儿园课程、环境创设与玩具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http://eeayn.com/index/index_article_detail?id=24194
17.实用培训方案范文14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时期对我县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要求,以及中小学教师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现实背景,以提高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执教能力、专业引领能力为重点,整体设计培训工作,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实效,提高培训质量。 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1874342.html
18.北部湾大学2024年招生专业介绍1、地理科学(师范教育)(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地图学、地球概论、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水文气候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地理教学论、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普通话培训与测试、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班https://zsw.bbgu.edu.cn/info/1006/2413.htm
19.普洱学院招生简章(普洱学院录取分数线)第十六条 报考英语类专业须口语成绩合格。除英语类专业要求外语语种为英语外,其他招生专业统考外语语种不限,非英语类专业新生入学后以英语实施外语教学。 第十七条 艺术类考生的录取:我校认可和使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专业联考(统考)成绩,在文化成绩、专业成绩均达到本省(直辖市、自治区)本科、专科最低控制线后,https://www.yanxiuedu.com/zhaoshengjianzhang/7943.html
20.常州工学院2024年招生专业介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理论、车辆工程及相关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具备良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适应汽车技术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趋势,能够在车辆特别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行业从事汽车设计制造与控制系统开发、整车试验与性能检测、技术服务与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https://zsw.czu.cn/2024/0423/c1881a140241/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