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名单。
其中,
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星科校区
拟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什么是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决定分三批启动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项目。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在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场所场景构建、社会力量整合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先行先试,破解难点堵点,探索科学教育实施有效途径和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构建大中小学段纵向贯通、校内校外横向联动的发展格局,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创新成果,切实发挥辐射引领作用,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和水平。
入选首批
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在科学教育方面有哪些特色?
近年来获得了哪些亮眼的成绩?
一起来看看
近年来,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星科校区坚守科学教育办学特色,以“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素养”为目标,依托学校教育资源优势,逐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科学育人”实践模式,走出了富有特色的文化之路。
学校供图
创新科学教育特色育人
据了解,该校把科学教育列入党建及学校的工作计划,成立科学教育学科组,融合国家课程标准和课后服务工作进行跨学科、跨时段教学。
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星科校区校园科技氛围浓厚。学校供图
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从2019年开始,学校联合家长、科协等社会力量,开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科技育人”的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有科技类社团7个,科技指导教师30余人,社团学员300余人。
多学科融合
探索科学教育新模式
为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科学教育,该校通过科学和其他学科结合开展科学教育,着力构建多维度、多层次、多渠道的科学教育体系。
开展科学教育。学校供图
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学科与科学教育双融合,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本校学情的校本教程,该校现有数学、物理、化学、美术、计算机学科融入科学教育。
同时,培养一专多能的科技辅导员,通过科学教育的指引,吸收了一批其他学科教师进入科学教育,通过培训和考核让他们成为学校科技辅导员,以充实教学需要。
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活动
厚植校园科技文化
为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该校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
学校内设7个校级科技社团,通过课后服务时段,开展多样式、多项目的社团活动,扩大师生的参与度,对有潜质的学生早发现早培养,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同时,每年举办科技节活动,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如“科技小发明”“节能小卫士”“创意小发明”“小小科学家”等,举行科学知识竞赛、趣味科学实验比赛、节能减排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比赛,推动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无人机社团在2024年元旦文艺汇演中进行无人机编队表演。学校供图
积极组织师生队伍参加青少年机器人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各类竞赛,培养学子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据了解,近年肇庆市高要区第二中学星科校区在各类科创比赛中,佳绩频传。2021年在广东省“小小科学家”科学实验活动中获省级“优秀组织奖”,团体“二等奖”;2023年在广东省“小小科学家”科学实验活动中被评为“示范校”及获得“市级承办贡献奖”;2021-2023年连续三年获得广东省“小小科学家”市级“优秀组织奖”和团体“一等奖”;学生获省级奖项14次,市级奖项168次;教师获市级以上奖项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