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CF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CertifiedSoftwareProfessional-Junor/Senior(简称:CSP-J/S)
2、CSP-J/S的组织与实施
认证过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轮主要考察通用和实用的计算机科学知识,第二轮则侧重于程序设计。通过两轮认证,选手可以获得相应的认证证书。
b、测试内容:笔试,主要考察计算机基础知识(满分100分)
c、测试内容:上机调试,主要是程序设计题(满分400分)。
d、比赛语言:C++
4、面向群体
CSP针对中小学生有两个等级,分别为CSP-J(入门级,Junior,小学生和初中生参加)和CSP-S(提高级,Senior,初中生、高中生参加)
1、NOIP的创立与目的
2、NOIP的参赛资格与流程
NOIP主要面向高中学生开放,部分拔尖的初中生也可以参加,但不能获奖只能拿到成绩证明。参赛者首先在CSP-S第二轮中获得达到一定分数线后的中学生才有资格参加NOIP,要求选手在计算机上调试完成程序设计任务。
3、NOIP的竞赛内容
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等,难度较CSP-S有所提升。
三、省选
高中才能正式参赛,初中纯体验。省选即省队选拔,NOIP成绩较好者可以参加省选,每个省会选出5~17名省队队员代表所在的省份参加NOI比赛。
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NationalOlympiadinInformatics(简称:NOI)
1、NOI的历史与发展
自1984年起,中国计算机学会在邓小平“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号召下,创办了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即NOI。每年经各省选拔产生省队,A类、B类、C类选手参加正式比赛,D类、E类选手将参加同步举办的夏令营。同时,NOI是最高水平的国家级竞赛。
2、NOI的组织与实施
NOI的竞赛分为省级选拔和全国竞赛两个阶段。每年,各省至少选拔出5名选手(包括至少一名女选手)参加全国竞赛。这一竞赛不仅记录个人成绩,还计算团体总分。
3、NOI的竞赛内容与形式
NOI的竞赛内容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多个领域,包括算法设计、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等。竞赛形式多样,既有个人解题,也有团队合作。团体对抗赛的引入,使得竞赛更加激烈,同时也考验了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竞赛规则严格,评分标准公正,确保了竞赛的公平性和权威性。
4、比赛设备
2021年9月1日起,NOI系列比赛开始使用NOILinux2.0操作系统。
注意:只有成为省队队员,才有资格参加NOI,NOI排名前50名的选手,获得金牌进入国家集训队,保送资格清北;银牌+清北营奖励可强基校测满分,同时这也是大多数走信奥竞赛家长追求的目标。
五、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nternationalOlympiadinInformatics(简称:IOI)
1、IOI的国际地位与影响
自1989年起,中国开始参与IOI,同时中国也是IOI创始国之一。中国选手自1989年至2023年,已连续参加31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共有125名选手参加了IOI,累计获金牌100块、银牌27块,铜牌12块。展现了中国在信息学领域的强大实力。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科技竞赛中的地位,也激励了国内青少年对信息学的热情和追求。
2、IOI中国选手选拔
国家队选拔过程综合考虑选手在NOI、冬令营等赛事中的表现,以及参赛选手的论文、答辩、平时作业和选拔赛成绩。这一过程旨在确保选出选拔出最优秀的4名选手组成中国国家队参加IOI。
3、IOI的竞赛内容与挑战
以下是NOI组织的官方赛:
1、冬令营的目的与意义
自1995年起举办,旨在为信息学竞赛的优秀选手提供一个深入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2、冬令营的活动安排
冬令营在每年寒假期间开展为期一周的培训活动。由资深教授和国际金牌选手指导教师授课、专题讲座、小组讨论以及实战测试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选手的信息学能力及素养。
3、冬令营的参与者
参加冬令营的营员分正式营员和非正式营员。获得NOI前50名的选手和指导教师为正式营员;非正式营员限量并需要通过报名并支付一定费用来参加冬令营。
二、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赛/AsiaPacificInformaticsOlympiad(简称:APIO)
1、APIO的创立背景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赛(APIO)成立于2007年,该竞赛为区域性的网上准同步赛,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每年一次的国际性赛事,旨在给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信息学才能的赛事舞台,同时推动亚太地区的信息学奥林匹克的发展。
2、APIO的组织与实施
APIO每年5月举行,由不同的国家轮流主办。每个参赛团参赛选手上限为100名,其中成绩排在前6名的选手作为代表该参赛团的正式选手统计成绩。
3、APIO的竞赛内容
APIO的竞赛内容涵盖了信息学的核心领域,包括算法设计、程序设计等。
对于升学来说,每年的清北冬令营、夏令营也非常重要,是一个必选项。
(附NOI系列活动和认证日历↓)
除NOI系列活动竞赛外,小编同时整理了北京市/区比赛
一、CCF-GESP编程能力等级认证(简称:GESP)
c、认证语言包括:C++、Python和图形化编程三种语言,其中C++和Python编程为1-8级,图形化编程为1-4级。
3、面向群体:图形化Scratch面向年龄6至15周岁,Python/C/C++面向年龄8-18周岁。
二、北京中小学信息学能力测评活动(BCSP-X)(首届)
1、活动目的
为积极践行全国两会精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对“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的要求以及北京市科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对人才工作的要求,加强首都青少年优秀人才Q的早发现、早培养,推动“大中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体系"的构建,形成“数字教育+科技创新”的新质生产力,推进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工作,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拟组织BCSP-X活动,面向北京市中小学生进行信息学能力测评,旨在进行信息学人才的早发现、早培养。
2、活动组别
小学低年级组,面向1~3年级;小学高年级组,面向4~6年级;初中组。低年级组学生可以报高年级组比赛。
4、主办方:北京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
5、活动形式:线下
6、认证环境及评测方式编程能力测评采用Windows系统下DEV-C++编程环境。
三、海淀区中小学生信息学竞赛(原名“海淀区中小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1、活动目标为了更好地推动这项活动的开展,给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提供动力和新的思路,给具有计算机特长的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并籍此契机培养和发现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2、组织机构
a、主办单位:海淀区教育委员会
b、承办单位: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
c、协办单位: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3、竞赛分组说明
a、本竞赛通过命题体现各学段的水平差距。
b、区级复赛分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
c、学校预选赛、区级初赛、复赛报名环节中,小学、初中、高中一律按学段自动对应分组。
d、不允许跨学段报名。
四、青少年信息学程序设计展示活动/RevealofYouthInformaticsProgramming(简称:RYIP)
该活动旨在贯彻国家关于加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理念,是致力于在青少年中推广计算机程序设计,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一项科学性和创新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拔科技创新型人才。
2、活动内容
科学知识、组合数学、数论、图论、人工智能基础、程序设计和运筹学知识以及计算机应用知识等,同时将考评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算法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