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最新情况)

通知明确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满足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坚持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强调学用结合,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四是坚持统筹谋划,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积极稳妥推进,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先行先试。

通知强调,要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栏目,广泛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分批设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向中小学校开放,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室资源,升级优化现有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加强校际间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人工智能体验、学习、探究、实践的空间。

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大量介入,带来更易实现的创意、更优化的设计、更精密的技术,从而使从事各种工作的工人和成本大幅减少,也使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赋予生产过程中更多的“智慧”,可以预测和避免可能的失败,甚至可以替代人去进行研究、形成结论,从而创造发明,制造出各种产品。这是对原来一般意义上科技进步的一次大跃升,以此影响整个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比如,我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性能是4700万亿次,换算成全世界的人去做四则运算,相当于60亿人算1年,但是超级计算机1秒钟就可以算完;日本的鹿岛公司,2022年已开始使用AI技术操控机械,24小时不停歇建造“成濑水坝”。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将会推动人们进入“智能社会”。人工智能将会通过数据搜集和分析,整合人口、技术、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流动信息,感知社会态势和问题、预测公共需求,推动社会治理方式更加人性化、精细化,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它也能够更精准地把握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预测自然灾害;并能够改变人们对时空的认识,“智慧”地帮助每个人更加“舒心”地生活;甚至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之间和平交往,让整个人类社会更加“井井有条”。

随着经济发展,由于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效应,必然引发产业结构升级。而随着居民收入结构的调整,需求结构也由初级需求向高级需求不断转变,产业结构也由此表现为从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再向第三产业为主的转变。2012年到202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从9.1%下降到7.1%,第二产业占比从45.4%下降到38.3%,第三产业占比从45.5%上升到54.6%,反映了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从技术进步效应看,产业结构升级反映在各个产业部门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主导产业不断由技术水平较低的传统技术产业向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再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2013年以来,我国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下降,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上升,其中多半是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所致,反映了产业结构不断趋于高度化。

人工智能作为当代最为前沿的关键共性技术,可为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高精尖技术基础。从现实来看,无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新兴产业,还是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新型储能、未来显示(如全息显示、视网膜显示)等未来产业,几乎所有产业的技术体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场景化、产业化、规模化,将带动我国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数智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会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活力。例如,大力普及“无人农场”等智慧农业,加快发展“黑灯工厂”等智能制造,超前研发养老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各类服务机器人,不仅有助于提升生产经营效率,而且有助于解决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少子化等带来的社会“卡点堵点”问题。无论是智能产业化还是产业智能化,都离不开数智化基础设施的坚强“底座”。

THE END
1.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满足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http://education.news.cn/20241202/4975d14d75294fe8989632232a9a2c89/c.html
2.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记者12月2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http://cn.chinagate.cn/news/2024-12/03/content_117583278.shtml
3.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明确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点赞0 0 条评论 登录 来说两句吧。。。 我来说两句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取消 发布 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 授权信息http://m.cetv.cn/p/530973.html
4.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即时中国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记者12月2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http://www.tibet.cn/cn/In/jszg/202412/t20241203_7722481.html
5.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机构:AI+教育未来市痴间广阔12月6日,教育板块震荡上涨,截至发稿,中公教育涨停,*ST开元涨超9%,豆神教育、行动教育、昂立教育等跟涨。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满足面向未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12063261248835.html
6.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记者12月2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https://www.cnstock.com/commonDetail/324423
7.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知指出,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29635
8.教育动态河北教育网日前,省民政厅等21个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关爱保护。据悉,这是河北首个面向流动儿童群体专门制定的关爱保护政策。对于流动儿童[ 详细 ] 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http://www.hbjyw.cn/news/6.html
9.国务院发文确定中小学人工智能学科教育发展方向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鼓励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 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从今年秋季开始,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 上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应逐步开展全民智https://www.meipian.cn/r27imm7
10.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证券时报网讯,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知指出,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http://www.stcn.com/article/detail/1435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