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助力师生素养提升和教育教学减负增效,多年来,徐州市云龙区持续探索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作为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云龙区充分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用足用好优质资源,通过创新研制“云码”体系、开展“云码云学”行动、推动“云码”迭代升级。以“云码云学”赋能教学模式变革,促进育人体系升级,支持教育生态优化。区教育局坚持需求导向、应用为王、协同推进、成效评估,开启了“智慧研精准教个性学”的区域实践探索,有效促进了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一、工作背景
云龙区坚持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政策方针,荣获首届全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典范区域优秀实践奖,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进入“十四五”时期,云龙区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大力推进面向全学科的精准教学改革实验,并在区域智慧教育平台升级、数据采集与分析、数字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然而,精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高品质、便捷化的学科资源的匮乏,难以完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教师精准教学、区域减负提质的需求的问题。虽然前期全区也组织骨干教师研发了一批区本化的数字资源,但始终未能很好解决优质资源匮乏与使用不便的难题。为此,云龙区果断转变思路,以“用足用好国家、省、市智慧教育平台中的优质资源”为抓手和突破口,积极开展“云码云学”行动,让“云码”成为数字教育资源的“北斗导航”,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教师教学的好助手,让“云学”成为区域教学的新样态。
二、工作举措
2020年初,云龙区组织全区优秀教师整合国家平台优秀资源,录制微视频,由教研员审核指导修改后,在全区共享资源,得到了师生的广泛认可。
2022年起,为进一步满足学生自身诉求、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与学习,云龙区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展了“云码云学”行动。
“云码”,是云龙区基于国家、省、市智慧教育平台(其中国家平台资源占比80%以上),将中小学阶段各学科,按照单元、课时,对网络优质资源进行收集梳理,统一制作成的系列二维码。“云学”,是学生将“云码”贴到教材上,作为学习资源链接扫码学习,满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扩展了学习空间、节省了寻找网络资源的时间,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得到有力支撑。在制作的过程中,利用活码技术,把一册书的十几个、几十个码变成了一个码,并能随时动态更新。
图1一“码”在手,整册资源全拥有
图2“云码”资源
(二)指导教师用好“云码”资源,开展精准教学改革
云龙区以精准教学改革项目为抓手,通过成立云码云学工作小组、编制云码资源、制作指导手册、组建精准教学项目指导专家组等多种举措,有效推进了“云码”资源的有效化、常态化应用。经过几个月的探索,云龙区构建了以“云码”为基础的“精研-精教-精学-精练”的“新四精”教学模式。帮助教师形成了“数据分析诊断学情—问题导向设计教学—精准教学课堂提质—智能作业有效练习—靶向作业拓展补偿”的教学流程链,有效推进了全区精准教学的常态化运行。
图3基于“云码”的“新四精”教学模式
图4精准教学流程链
(三)激发一线学校创新活力,推动“云码”迭代升级
“云码云学”促进学生创造力提升。各集团在区域“云码云学”行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拓展“云码”资源体系,迭代升级为“云码”2.0。比如,解放路集团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云码资源,开展
“讲题小先生”活动。数学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思维过程录制成微课,学校再生成二维码,学生们就可以向同伴学习。“讲题小先生”活动把“学进去、讲出来”延展到“教别人”,不仅让学生思维可见,还成为帮助同伴的“小先生”,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改进了课堂教学生态。
三、工作成效
“云码云学”推出以后,深受师生和家长的喜爱,单日使用量就突破了20万次。应用案例《数据驱动“云码云学”,构建精准教、个性学的区域教育新生态》,通过教育部网站,向全国推广应用。《“云”学提质增效助推“双减”落地》在《新华日报》刊登;《人民日报》刊登的《这里有处网课“宝藏”》,着力推荐了云龙区如何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优质资源,为教师精准教、学生个性学提供支撑。
(一)优化教学生态:“云码”促进“研与教”的良性循环
借助“云码”中的优质资源,开展教师培训、集体备课、作业设计共享。以“云课堂”、“云教研”等为技术支撑,重塑教研体系,形成了结伴互助的区域智慧教研共同体。
运用云龙区精准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前置性学情了解,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聚焦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开展有效教研。依托区内五大教育集团,分解单元教学设计任务,通过“三三三”教研模式(三级网络:区域、学校、教师;三度教研:个人钻研、校本教研、区域展示;三优成果:优秀案例、优秀课例、优秀论文),打磨精品课例,共享优质资源,帮助教师重构教学体系。教师再根据课堂教学效果反馈,反思改进,促进“研”与“教”的良性循环。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精准教学的认可。61.9%的教师认为数据分析能够快速发现班级的共性问题。青年路小学的青年教师们反映:“自从有了‘云码’,作为新教师,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网上名师先进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促进教学创新。”
基于数据的精准教研使教师从经验主义向数据实证转变,教师从“有经验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行为的设计者”和站在学生身边的“学习支持者”,使大规模的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二)需求升级育人体系:“云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
云龙区在32所中小学,521个班级,2万4千名学生中推广应用精准教学平台。“云码”作为优质资源的链接,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基于“云学”,个性学,让学习成为自主的事。教师基于“云码”,智慧研、精准教,形成云龙精准教学范式;通过在课堂上使用“云码”,将信息技术无缝融合在课前、课中、课后环节中,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课前,学生可以通过“云码”推送的微课、实现数字化预习。教师根据学情分析结果,优化课堂教学策略与内容,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课中,学生根据老师推送匹配的学习资源,进行分层学习。教师布置随堂作业,在学生完成后,使用高速扫描仪当堂扫描。学生的薄弱点、正确率等指标以雷达图、柱形图等即时呈现,减少了教师批改作业和学情分析的负担。教师再根据反馈数据进行精讲,优先解决班级的共性问题。
“一‘码’在手,资源我有”已成为当下云龙学子的对使用“云码云学”的普遍赞誉。在云龙区小学生的眼中,知识因“云码”而“活”起来了。徐州市云兴小学四(5)班的张丹若同学说:“原来预习语文的时候就是自己读一读课文,学习一下生词,自从课本上有了‘云码’,同学们可以观看平台上的视频,平台上老师讲解很精彩!而且,当我想读书的时候,我就去看一看我们学校六(1)班的‘班班有读’,一下子就找到想读的书啦!”
四、工作经验
自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以来,云龙区坚持一贯的“高效、务实、创新”工作作风,全力推进“云码云学”行动在全区落地生根,产生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和社会影响,取得四方面经验:
(一)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师生精准教学
2020年初的调研发现,区域现有的精准教学平台和资源无法完全满足教师精准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等需求。云龙区始终坚持需要导向,立足服务师生,开展“云码云学”行动,同时结合精准教学改革项目整体推进。
(二)坚持应用为王,抓实抓细资源应用
云龙区不仅组织骨干教师基于国家、省、市智慧教育平台精选优质资源、建设“云码”资源,还高度重视资源的应用推广,指导全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都用好用活“云码”资源,将“云码”资源的使用效益发挥到最大化。
(三)坚持区校一体,多个部门协同推进
云龙区始终坚持“区校一体化”发展原则,区域进行“云码云学”行动的总体设计,全区学校明确职责、积极开展行动,云龙区教研部、信息部等多部门协同参与,共同推进“云码云学”行动的共建共享,共同打造“精准教、个性学”的区域教学新样态。激发了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和“云码云学”行动的广度和深度。
(四)坚持迭代优化,注重成效跟踪评估
“云码云学”是灵活开放的体系,是迭代升级的体系。“云码云学”的应用效果需要进行跟踪评估,对应用“云码”的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应用成效的反馈,不断迭代优化“云码云学”。云龙区通过精准指导不断激发学校的创新活力,不断优化“云码云学”的资源体系,持续扩展“云码云学”的应用范围,使“云码”更加动态和智能。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云龙区将把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资源的充分应用与区域整体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国家平台优质资源库与精准教学平台的数据融通,助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区域教育生态转变。
一是助力教师素养提升。通过开展研修,不断改进教学,促进教学、教研和培训一体化改革,有效解决区域教师优质均衡发展的问题,为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提供数字化、智能化支持。
二是赋能学生自主学习。把优质资源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支撑,引导学生利用资源开展预习、复习,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促进区域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三是推进区域教育生态变革。最大限度发挥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益,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将持续探索教育教学减负增效新路径,构建“智慧研”“精准教”“个性学”的“云学”新样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