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中小学平台台应用——双师课堂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
原“国家云平台”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升级、迭代,变成了“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于全国上下教育的资源的整合的力度,为了建设课程资源共享模式,在努力提升全国小初高的教育水平。“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是一个覆盖全学科、全学段具有时效性的资源平台,不仅有课程教学,也有专题教育、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庭教育和教改实验等模块。针对我们学科教学,“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中的优质课程能够方便我们教师的备课,便于教师掌握教学重难点,搜集教学素材,借鉴教学模式。除此以外,还有利于教师开展“双师课堂”和“翻转课堂”。二、案例描述
(一)“智慧中小学平台”构建及智慧教育的意义:(1)服务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沉浸式的高效学习;服务农村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家校协同育人;服务“双减”和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2)充分利用平台资源进行自选培训、专题培训,从平台中寻找与自己专业方向接近的研修课程去观看,平台提供了教育类书籍,并将所学内容摘抄到了个人研修笔记上,能够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实现自我提升。(二)具体背景随着2022年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已成为教师教学的新方向。我校为了让语文教师更加深入学习新课标,举行了“智慧中小学平台应用双师课堂”的语文大单元集体备课研讨交流展示活动。我利用“智慧中小学平台”上的专家课堂和线下课堂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双师课堂”,进行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教学。《中国古代神话》是部编教材四年级“快乐读书吧”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这本书想象奇伟瑰丽,情节异彩纷呈,故事中的人物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和浓郁的进取抗争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了远古先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通过本节课的体验,激发学生正本书的阅读兴趣。三、案例分析
案例:基于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双师”课堂教学
巧借“双师课堂”,开启美妙的阅读之旅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兴庆区六小湖滨分校作为“国家中小学智慧中小学平台”的试点校,老师们开启了紧跟国家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步伐,积极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双师课堂”教学。我作为四年级语文老师,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名师视频讲解导入,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美妙的阅读之旅。课堂上,我带领学生读封面、看目录,结合具体故事教阅读策略、运用策略再读故事,边读边感悟道理。在此基础上,我还在平台上布置了了“做阅读启示卡”和“做阅读计划”两项任务,激励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这节课大大提高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促进了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需要潜心钻研、诲人不倦。课堂上,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借助“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监督孩子们阅读。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探讨成长,展现自我。力争站在更新、更高的角度,带领孩子们看到不一样的语文天地,追寻最美的诗和远方。四、
案例反思
“双师课堂”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不仅推动课堂改革,而且创新了教学模式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线上线下教学互相融合。“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端名师的专业引领和线下老师的当堂辅导,实现了教学中1+1>2的效果。在不断的实践和磨合中,两个课堂的互动也更加自然和默契,学生也收获了更丰富的体验和知识。面对新颖的课堂模式,学生们全神贯注,积极发言。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隔空式教学中体验课堂,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信息技术的支持赋能促进了教育教学交流,让教育教学向更优化的方向发展。“双师课”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屏幕前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这次整本书阅读的双师课堂探索,让师生对于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让学生面对整本书阅读不再怯步,敢于大胆尝试阅读,坚持长期阅读。“且行且思,且悟且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将怀着“上下求索”的态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积极探讨“双师课堂”教学,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深耕细作笃前行!五、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快乐读书吧——《中国神话传说》“阅读指导”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讲述故事情节,感受神话的神奇。2.通过研读《中国神话传说》“阅读指导”,梳理阅读整本书的方法。3.通过比较阅读、群文阅读,发现不同篇目之间的联系或差异,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学重点感受神话的神奇,梳理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发现不同篇目之间的联系或差异。教学难点梳理精神脉络,品味人物精神,学会归类阅读。教学准备借助智慧平台自主探究
课堂交流探究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1.疫情期间,我们在线上通过“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为大家推送过《盘古开天的》《女娲补天》这两节视频可,让大家对中国神话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大部分同学这本书非常感兴趣,并积极加入阅读打卡计划,本节课我们一起回顾《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感受它的独特魅力。2.利用“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播放传奇神话视频《盘古开天的》《女蜗补天》《普罗米修斯》中的三个人物特征串烧视频,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教学过程环节一:讲述故事情节,感受神话的神奇。1.讲述故事情节,感受神话的神奇。出示神话传说卡牌,学生围绕“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哪部分情节最神奇;你对人物的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故事讲述。(1)范例引导:
女娲补天——文言文和现代文对照:
俗说开天辟地,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做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绳人也。据民间传说,开天辟地时,大地上还没有人类,女娲用手抟了黄土创造了人类他工作太忙了,以致于一个人的力量远远赶不上自然对人类的需要。
于是便引来一条绳子放入泥浆内,然后举起绳子一挥洒,溅落的泥点也都变成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后来人们就说,富贵的人,就是女娲抟黄土造的,贫贱的人,就是女娲甩绳子溅落的泥点变成的。
(3)总结:神话传说是远古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自然的愿望,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神化”了的现实生活。环节二:聚焦人物
品味精神1.课件展示学生画的神话人物画像师:这是咱们班孩子画的人物图,来看看里面有你喜欢的人物吗(简单采访学生喜欢的人物)2.
小组合作这些神话人物之所以令人喜欢,是因为他们身上的某个精神触动了你。课前大家已经梳理了人物精神,现在在小组讨论。合作内容:梳理神话人物精神及其代表人物。合作要求:①总结人物精神,补全代表人物,相似的精神进行合并。②将精神写到纸条上,一个纸条写一个精神,用一个词语概括。③选出代表上台贴词条,并说说理由。3.全班汇报交流小组代表上台板贴精神词条,并进行简单阐述,生生互动交流(神话人物的创造精神和抗争精神教师进行点拨。)4.
小结①创造精神;②抗争精神;③勇敢献身精神。环节三:研读“阅读指导”,梳理阅读方法。1.出示学习要求:
《中国神话故事》(人民教育出版社:曹文轩编选版本)一书中有四则阅读指导。请你选择一则,说说你学到了哪些读书方法?
阅读指导(一)第1页
阅读指导(二)第44页
阅读指导(三)第70页
阅读指导(四)第138页2.学生交流:(1)绘制人物关系图(2)作批注3.
多角度评价人物:有疑问有体会
思写法有启示有联想
4.教师总结:阅读整本书(1)绘制人物关系图。(2)作批注(3)多角度评价人物。(4)联想成语、古诗。环节四:比较阅读、群文阅读,发现篇目联系差异
1.比较阅读(1)教材——文言文《精卫填海》(2)《中国神话传说》——现代文《炎帝的后代》(第65—67页)。
自主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发现联系与不同。2.群文阅读——不同版本的嫦娥奔月(1)交流: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
你知道有哪些版本吗?(2)出示不同版本,学生填写表格。三、拓展延伸神话的世界简直太奇妙了!它为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在故事的海洋中翱翔。其实,不仅在我们国家,世界各地也流传着多姿多彩的神话传说,《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这本书就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神话,在这些神话中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你读得越多,收获就越多,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四、作业布置阅读《世界经典神话与传说故事》,填写神话人物档案卡,品析语言,在”国家智慧中小学“平台上完成阅读打卡任务。五、板书设计教学随笔【设计意图:通过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读过的故事,学生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把自己读到的故事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倾听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初步交流读书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