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疫情期间面对负性情绪,不仅可以去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还可以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
正确答案:√
2、不确定性只会使我们焦虑、恐慌,给我们带来弊端。
正确答案×
3、师生关系中的沟通基础是教师的权威。
4、不可能也不必要消灭负面情绪。
正确答案√
5、社交焦虑障碍,又称社交恐惧症,是指在一种或多种社交或公共
场合表现出与环境实际威胁不相称的强烈恐惧和(或)焦虑及回避行
为。
6、作为介于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之间的“第三空间”,网络已全面
渗透并改变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对其身心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
响。
7、自杀是由个体发起的(不一定是由自己实施的)、具有死亡意图
(知道或期望通过某种方式达到实际或潜在的致死结果)的自我伤害
行为,无论这种行为是否构成伤害。
8、人不是问题,是人遇到了问题。
√
9、只有创设一种真诚、民主、平等、合作、共情的人际环境,才能
让家长们开放自我,探索自我,进而改变自我。
10、利用可以分组的工具平台,在线上也可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心
理教师可以设计主题方案,但是需要得到督导和小组的支持,才能保
证网络团体辅导的效果。
11、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问题筛查和干预。
×
12、所有教师承担着维护学生身心健康的责任。
12、心理咨询技术的发展根植于心理学整体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工
作者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首先要奠定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功
底。
13、无法忍受不确定性不会导致状态担忧。
14、对人生命的发生、发展、消亡、价值和超越等问题的哲学思考与
阐释,是人生活态度和心理反应的思想基础。
一、单选题
1、约有一半的成人精神心理问题起始于()。
A、婴儿期
B、幼儿期
C、儿童青少年阶段
D、成年期
正确答案:C、儿童青少年阶段
2、情绪问题的分类包括()和障碍性问题
A、发展性问题
B、成长性问题
C、可控性问题
D、不可控性问题
正确答案:A
3、认知重建常问的六个问题包括()
1.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个自动思维是真的?什么证明它是假的?
2.有没有替代性的解释?
3.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我能怎么应对?可能发生的最
好的情况是什么?最现实的结局是什么?
4.如果我相信我的自动思维会有什么影响?我改变想法的话会有什
么影响?
5.我该怎么做?
6.如果(某个朋友的名字)在这种情景下,有了这种思维,我会告诉他
/她什么
7.我是谁?
4、心理危机的基本元素包含()
A、当事人
B、心理失衡
C、危机干预
D、危机评估
B
5、青少年自杀的危险因素不包括以下哪个?
A、罹患精神障碍
B、以前有过自杀企图
C、有自杀家族史
D、失恋或亲人过世
E、来自农村家庭
E
6、精神卫生法对于非自愿住院的规定,正确的是()
A、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必须有监护人同意才能办理
住院
B、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必须有患者自己同意才能办理住院
C、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杀人致死,不需要公安机关按司法程序处理
D、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其本人和监护人都不同意住院时,
不能办理住院
D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施行。
A、2021年9月
B、2022年1月
C、2022年9月
D、2023年1月
8、数字化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从基本认知到自我建构和社会行为,
有全方位的、深入的、长期的作用效果,其中()发挥着核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