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两手抓两不误,我校提前谋划、统筹安排,科学制订疫情防控期间的教育教学工作方案。变被动为主动,多措并举全力提升教师在线教学水平;转危机为契机,多种方式全面推进在线课程资源建设。自2月24日全面开展线上教学至今,全体任课教师积极认真备课,熟练使用各种线上教学技巧,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在线学习,涌现出诸多在线教学名师及在线优秀课程。
名师堂十《社会学原理》在线课程
——人文学院闵兢等老师
《社会学原理3》是人文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也是人文学院最早获批的校精品课程,目前正积极准备申报2020年国家一流课程。该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是人文学院院长助理闵兢副教授,现有团队成员5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1名,结构合理且学缘背景互为补充。在本课程的线下教学过程中,最为显著的特色当属新颖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团队创新性设计了“导、读、写、议”四环节教学活动,创造生动的学习情境,既能够使学生对社会学的理论体系有完整的了解,又能使学生对鲜活的社会现实有深刻的把握。为了将线下有效的教学设计充分转移至线上教学中,教学团队充分讨论,集体攻关,结合线上平台优势,创造出精彩纷呈、亮点频出的教学成果。
1.你方唱罢我登场,解锁双师授课模式
闵兢老师发布引领讨论
刘海健老师发布问题并点评
2.“导读写议”环环相扣,学习理论与解读现实贯通
“导读写议”,这一传统的线下教学设计与线上的即时互动相结合,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教学效果。社会学教学不仅要讲授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教育学生要开放胸怀,面向社会大课堂,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知识去解读社会,引导学生从“读”开始,推动学生由读到写的转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导读写议”教学设计
发布作业锻炼学生“写”的能力
3.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培养新时代“思想者”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因此对其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尤其重要。教学团队一致认为“教好书”与“育新人”同样重要,必须将知识传授与思想引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有理想、有信仰的新时代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团队从课堂融入、讨论点评以及课后总结三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学理论课程的学科对话和理论引导,在价值观培养中“同向同行”,使“课程思政”深入人心。
课后总结中渗透价值观教育
名师堂十一《形势与政策》在线课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红艳等老师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政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必修课程。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做怀爱国情、立强国志、有报国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智慧树平台自学内容及实时学习数据
面对我国以及世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团队在寒假期间既已着手准备“战疫”专题教学工作。该专题由课程负责人王红艳主任和耿加进教授担任主备课人,课程组教师补充教学素材并提出改进意见,刘巍副院长、王国莲教授负责审核。
集体备课教学课件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具有稳定性与变动性的双重特点。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国内外的基本形势,是相对较为稳定的部分。而国内外突发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往往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变动性。针对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团队要求学生依托智慧树平台课下自学完成。自学内容分为6个教学单元及对应章节测试,这些教学单元由23个微课视频和若干客观题构成,学生只有认真听讲并正确回答问题才能继续观看视频,进而顺利完成章节测试。教师需要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随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督促未开始学习和进度落后的学生。
王红艳老师将“战疫”最新信息融进教学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注重依托“学习强国”平台和《人民日报》公众号的权威资源,将最新的“战疫”信息和成果向学生传达,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理论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讲解这一特殊形势下党的坚强领导、有力组织和科学决策,以及党是如何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战疫”效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教育引导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四个自信”,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相信科学、努力学习、锻炼身体,不断提升自我。整个授课过程确保了教学质量,得到了同学们广泛认可和好评!
布置完成限时小作业
名师堂十二《商务英语》在线课程
——外国语学院陈惠惠等老师
课程资料(PPT、微课)展示
1.“互联网家”双平台互动本学期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以及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教学部署,本课程教学团队充分利用“超星尔雅”课程平台+“腾讯课堂”直播平台开展商务英语教学。
“超星尔雅+腾讯课堂”双平台互动
“课程思政”防疫与感恩教育
教师备课+学生评价
学生项目式作业展示
名师堂十三《基础工程》在线课程
——建筑工程学院龚成中教授团队
“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基础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物的安危。《基础工程》就是一门介绍地基与基础设计的一门学科,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讲授常见的地基基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方面的内容。该课程于2010年获批校级优秀课程,2014年获批校级精品课程。目前该课程已建成稳定的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是建筑工程学院龚成中教授,目前团队成员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
基础工程精品课程
多种形式主题讨论及教学计划安排
课堂讨论形式多样
为保证教学效果,45分钟的线上学习时长,课程教学团队采用30分钟视频学习,15分钟学习讨论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团队录制的30分钟教学视频内容充实,凸显教学大纲要求,并紧紧围绕工程实际应用,突出工程应用特色。15分钟课程讨论采用直播方式进行,形式活泼多样,采用了发放测验、现场选人、学生抢答、问卷调查等多种手段实施。
直播交流与反馈
单元测试发布与批阅
名师堂十四《中级财务管理》在线课程
——商学院周旻老师
课程基本情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学校及时组织开展在线教学活动。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证教学质量,该课程除了按要求录制教学视频外,任课老师也精心设计了各种教学环节。
1.课前明确教学目标
课前通知
2.课堂加强师生互动
课堂互动
3.课后做好跟踪评价
任课老师下课后及时查看平台的各项统计数据,跟踪学生学习进度,根据各任务点得分推断其学习效果,对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或参与度较低的同学做到及时提醒。学生完成在线作业后及时讲评,分析高频错题巩固知识点;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在线学习的感受,并根据学生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课后调研
疫情特殊时期,传统的面授形式改变后,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随之而改变,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摸索更有效的教与学之道。春天已至,线上教学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已日趋稳定,也将迎来春天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