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0年度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申报指南

2021年度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申报指南(该指南在线填写“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申报书或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申报书”)按照省委、省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总体部署,现将2021年度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绩效目标:培养一批勇于创新的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造就一批优秀的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60篇,申请20项专利,获得5项专利,助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资金支持方式专项资金采取前补助支持方式。

二、支持类型和单项经费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和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均分为资助项目和培育项目两个层次给予支持。

(1)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支持经费40万元/个;培育项目支持经费20万元/个。

填写申报书时,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均按照40万元进行财政预算。

(2)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资助项目支持经费60万元/个;培育项目支持经费30万元/个。

三、支持原则按照“基地+项目+人才+任务”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支持在川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尤其是考核评估优秀的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固定研发人员(已备案);按照《关于印发支持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全力开展疫情防控科技攻关十条政策措施的通知(川科基函〔2020〕1号)》有关内容,优先支持和培养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突出贡献和研究成果的实验室的青年人才(单位盖章证明原件扫描后作为附件在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上传)。

按照区域协调、兼顾平衡的原则,视情对民族地区、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省属和地方高校院所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申报的项目倾斜支持。

四、重点支持领域重点支持数学科学、先进核能、网络空间安全、空天技术、现代农业、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现代交通、人工智能、公共卫生安全、现代医药、防灾减灾与生态环境等领域。

□属于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微利项目范围。

□符合创业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格条件。

□符合创业担保基金担保条件。

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该对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进行一个简要介绍,包括该计划的背景和目标。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概述部分的内容: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是为了培养和支持年轻科技人才而设立的一项重要计划。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创新的推动,培育高素质的青年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迫切需求。

该计划旨在通过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指导,发掘和培养具有潜力的年轻科技人才,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本计划的目标是通过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系统和全面的培训,加强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通过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我们希望能够为年轻科技人才搭建一个提升自己、实现梦想的平台。

我们相信,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将有更多有志于科技创新的青年人才能够得到机会,发挥出色的才华,同时也能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这是一个富有挑战性和意义重大的计划,我们期待着通过年度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项目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添砖加瓦。

接着,我们会简要介绍整篇长文的组织结构,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导读。

首先,我们将细致地介绍该培育计划的设立目的、实施方案以及参与人群。

其次,我们将深入探讨该培育计划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包括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推动科技领域的青年人才崛起等方面。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7〕209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四川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11月13日四川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精神,根据《科技部关于支持四川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函》(国科函创〔2017〕24号),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思路。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人才队伍,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二)总体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坚持全面创新,着力重点突破。

聚焦最紧迫、有影响、可实现的重大领域,找准全面创新改革突破口,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区域协同、开放合作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

2、归口管理部门指申报单位所隶属的省级有关部门或所在市、州科技局。

4、申请书用A4纸打印,一式5份(至少一份为原件),左侧装订,不得加用塑料等额外装订材料。

经申报单位、归口管理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送四川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

5、创新团队名称统一用“XXXXX四川省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六、经费预算。

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推荐范围优秀科技创新平台推荐范围为通过评估、建设的262个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平台,包括109个重点实验室、86个工程技术创新中心、67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推荐范围为2023年前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的青年科技人才,即《自然资源部关于公布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土地资源、地质矿产、地质环境领域)入选人员名单的通知》(自然资发〔2018〕37号)、《自然资源部关于公布2021年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入选人才和团队名单的公告》(2021年第70号)、《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国土空间规划行业)入选名单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2〕35号)印发的青年科技人才入选名单。

科技部科技人才专项青年项目是一项针对青年科技人员的专项支持计划,旨在培养和扶持具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该项目旨在鼓励青年科技人员投身科研,挖掘和培养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

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青年科技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此外,项目还需要注重团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

同时,项目也需要注重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需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扶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

其次,需要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与其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转化率。

在项目实施效果方面,青年科技人才专项计划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将会培养出一批具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其次,它将会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它还将促进科技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个科技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总之,科技部科技人才专项青年项目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支持价值的计划。

它将会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培养出一批具有潜力的青年科技人才,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注入新鲜血液。

同时,它还将推动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整个科技行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第六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计划和第十三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申报指南一、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一)培养方式及周期采取“3+2+X”培养模式,即3年建设性培养期、2年持续培养期和5年左右人才所在单位后续培养期,并在人才、项目、平台上给予优先支持。

对“十”层次、“百”层次人才培养对象,5年培养期内分别给予每人150万元、100万元培养引导经费资助,经费从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承担;对“千”层次人才培养对象,5年培养期内给予每人10万元的培养引导经费资助,经费由各推荐单位和依托单位共同承担。

(二)评审方式采取分类评价、同行评价、竞争择优相结合的方式,“十”、“百”层次人才评审按基础业绩评审、发展能力与潜力评审两轮进行;“千”层次人才采取主管部门评审推荐和省科技厅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考核目标根据申报人才层次的定位,结合申报人自身条件进行针对性培养,主要考核职业道德、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成果产出、业绩贡献、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各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等。

考核指标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内容。

(四)申报条件及要求1.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继续按《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遴选培养实施办法(试行)》(黔人领发〔2014〕1号)规定的条件及要求进行申报。

2.“千”层次人才须按以下名额分配确定推荐人选;省属高校(含医学类)由省教育厅统一推荐,省属医疗卫生机构由省卫健委统一推荐。

二、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一)培养方式及周期培养期为3年,给予20万元培养引导经费资助,并在人才、项目、平台上给予优先支持。

(二)评审方式采取分类评价、同行评价、竞争择优相结合的方式,评审按初评和总评两轮进行。

(三)考核目标主要根据人才层次的定位进行针对性培养,主要考核职业道德、个人综合能力提升、创新业绩贡献及影响力、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个人在团队建设中的领衔作用等。

(四)申报条件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严守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学风正派,师德高尚,坚持科学精神,有明确的科研规划和发展目标。

科技部青年项目申报条件科技部青年项目是为了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而设立的资助项目。

申请者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才能申请该项目。

本文将详细介绍科技部青年项目申报的条件和要求。

一、年龄限制科技部青年项目主要面向35周岁以下的科技工作者,申请者必须是中国国籍,并在国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年龄限制是为了鼓励年轻人在科技创新领域发展,并提供更多机会和资源支持他们的科研工作。

二、学历要求申请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并在博士学位授予后5年内完成博士后工作或在有关领域从事科研工作。

这一要求旨在确保申请者具备深入研究的能力和经验,以便能够在科技创新中取得突破性成果。

三、科研能力申请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科研背景和研究成果。

这包括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取得专利和科技成果转化等。

科技部青年项目主要资助具有潜力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项目,因此申请者的科研能力是评审项目的重要因素之一。

四、合作团队申请者可以组织科研团队进行合作研究。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和经验,并能够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和协助。

合作团队的组织和规模应与项目的研究内容相匹配,能够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取得预期成果。

五、研究计划申请者需要提交详细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进度安排等。

研究计划应具备创新性和实施可行性,并能够解决当前科技领域的重大问题或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计划的设计和实施能力是评审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六、资金支持科技部青年项目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用于项目的研究和实施。

申请者需要详细说明所需经费的用途和预算,并提供合理的经费支持方案。

经费支持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是评审项目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七、申报材料申请者需要准备完整的申报材料,包括申请书、研究计划、个人简介、科研成果等。

申报材料应准确、完整,并能够清晰地展示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和项目的创新性和实施可行性。

科技部青年项目申报条件严格,申请者需要在年龄、学历、科研能力、合作团队、研究计划、资金支持和申报材料等方面满足要求。

指南应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将基础研究与企业实际需求有效衔接,推动创新成果产出,为我省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头活水。

二、指南征集领域区域联合基金指南征集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与先进制造、能源与化工、生物与农业(含环境与生态)、人口与健康、现代交通与航空航天等六个领域。

三、项目层次区域联合基金由省政府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出资设立,主要以“重点支持项目”和“集成项目”形式予以资助,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类型项目共同限项申请。

“重点支持项目”直接费用的平均资助强度约为260万元/项,资助期限4年;“集成项目”直接费用的平均资助强度约为1000万元/项,资助期限4年。

聚焦科学问题,提炼精准,特色鲜明,具备创新性。

体现基础研究特点,避免偏技术应用,尽量避免出现“开发”等非基础研究常用词汇。

避免选取陈旧或重复资助的研究方向,特别需要避免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其他已资助项目的重复。

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2022年7月28日四川省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与管理职责第三章项目申报与立项第四章项目实施与过程管理第五章项目验收暨绩效评价与成果管理第六章监督与保障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四川省科技计划顺利实施,实现科学、规范、高效、公平管理,根据《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精神,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7〕5号)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省科技计划由省级财政资金设立,重点资助为增强我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等,开展的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移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等科技创新活动。

第三条四川省科技计划按照计划、专项、项目分层次管理。

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主要研究方向和整体发展水平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一直是科学界和科技界的宝贵资源,他们从事着各种前沿领域的研究工作,并且有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潜力。

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整体发展水平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的未来和发展方向。

一、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

新能源和信息技术也是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到光伏技术、电池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多个方面。

二、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整体发展水平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整体发展水平在近年来得到了显著提升,具体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研究成果的产出,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包括学术论文、专利申请、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

其次是团队的学术影响力,在国际学术界和科技界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和地位,多次获得国际学术会议的邀请和优秀论文奖项。

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在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承担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各类科研项目的承担数量和经费规模得到了提升。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成员,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个团队的活力和潜力。

在团队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还能够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科研难题。

我相信,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不仅仅是对个人的历练和成长,更是对整个科技创新领域的推动和促进。

随着团队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我坚信我们一定能够为科技创新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总结通过对青年科技创新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整体发展水平的评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团队在未来科技创新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青年科技人才托举计划项目申报书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2019年第17期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川财规〔2019〕10号各市(州)、扩权县财政、科技行政主管部门,省级有关部门(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四川省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川府发〔2017〕5号)、《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川财预〔2017〕41号)等规定,结合我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实际,财政厅、科技厅制定了《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科学技术厅2019年8月28日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附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四川省深化省级财政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方案》(川府发〔2017〕5号)、《省对下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川财预〔2017〕41号)等规定,结合我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财政厅、科技厅共同管理,用于支持我省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开展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发展、科技能力建设、科技示范推广、科技服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学技术普及、科研机构改革和发展等科技活动的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根据国家和我省制定的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科技创新规划、年度科技重点工作部署和绩效评价及监督检查结果安排。

第三条专项资金支持对象是在四川省境内注册或位于四川省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9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2019年第17期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和其他具备科研开发、科技服务和决策咨询研究能力的单位,以及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大科技事项承担或合作的省内外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

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申报指南一、功能定位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是由领衔人和一定数量的优秀科技人员组成,以团队协作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在长期持续合作的基础上所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科技创新群体,旨在全省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凝聚带动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二、建设与考核重点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的建设定位和目标、研发方向及预期成果、创新能力提升(科技产出,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及贡献、影响)、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平台(重点学科)建设、交流与合作、服务经济社会等。

三、资助强度和实施周期资助经费不超过50万元/项,建设期3年。

按照《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贵州省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2023年起对创新人才团队试行“包干制”。

由依托单位先行组建运行,省科技厅择优立项建设。

四、申报条件及要求1.团队长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集成创新或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研发方向明确、集中、稳定且特色鲜明,符合科技前沿发展趋势,或属于我省战略新兴产业或重点优势产业、重点发展领域,研发目标和发展规划清晰。

通过联合发表论文和共同作为专利发明人等文献计量学方式,表明具有良好协作机制和相对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具有完成研发与创新任务所必备的实验条件和装备基础,团队效应明显,并取得过具有省内领先或国内一流水平的代表性科技成果,协同创新能力在全省同行业或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和发展潜力。

附件: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二00六年十一月三日附件: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四川省教育厅(以下简称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高校科研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根据国家和四川省科研工作的有关文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类和人文社会科学类的科研项目管理。

第三条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要符合国家和省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规划,建立科研工作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运行机制;并通过科研项目的支撑,实现人才、学科、基地建设的共同协调发展。

第四条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面向全省普通高等院校。

自然科学类项目分重点项目、青年基金项目、科研基金项目三类;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分重点项目、青年基金项目、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三类。

重点项目面向全体在职教师和科研人员,主要支持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博士点、硕士点等方面的科研骨干,结合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需求,把握学科前沿,开展较为深入的创新性研究。

青年基金项目主要面向青年科研骨干,支持其开展创新性研究,着眼于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

科研基金项目主要支持新增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学校根据国家、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开展应用性研究,着眼于提高全省高校科研整体水平。

四川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根据四川省科技厅发布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包括项目背景、申报范围、申报条件、申报材料、评审要求等内容,供申报人参考。

一、项目背景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旨在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加强科技研发与产业结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攻关、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二、申报范围不同类型的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范围会有所不同。

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1.基础研究项目:推动科学基础研究,发现和培育创新基础。

2.应用研究项目: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高现有技术的成熟度和市场化水平。

3.技术攻关项目:解决当前和长期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4.科技服务项目:以科技为核心推动服务型产业发展和创新服务能力提升。

5.人才培养项目:培养和引进各类科技创新人才,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素质和科技发展能力。

2.申报机构条件:依法设立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

3.申报项目条件:项目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前瞻性,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解决方案,符合国家和省级科技发展方向。

四、申报材料申报材料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申报书:包括项目标题、研究内容、技术路线、预期成果等详细信息。

2.项目预算:列明项目的经费分配和使用计划。

五、评审要求申报的科技计划项目会经过评审评估1.创新性和前瞻性:项目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前瞻性,能够解决关键问题和推动科技发展。

2.可行性和有效性:项目要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取得实际成果。

-中青年科技人才:每年遴选支持20名左右杰出青年科技人才、40名左右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100名左右青年科技之星,分别享受每人100万元、30万元和10万元研发项目资助。

-嘉兴市:鼓励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嘉兴创新创业,给予项目资助、创业启动资金、创业担保贷款、购房补贴等支持。

附件182020年度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申报指南(该指南在线填写“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申报书或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申报书”)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工作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对青年科技人才工作的总体安排,现将2020年度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和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绩效目标:培养一批勇于创新的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造就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助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1)杰出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支持经费50万元/个;培育项目支持经费20万元/个。

填写申报书时,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均按照50万元进行财政预算。

(2)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资助项目支持经费70万元/―1―个;培育项目支持经费30万元/个。

三、支持原则遵循“择优选拔,目标考核,财政资助,动态管理”的原则,以省级财政科技经费资助为引导,以提升创新能力为目标,为我省培养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研究团队。

按照“基地+项目+人才+任务”相结合的原则,优先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青年创新研究团队;在同等基础和条件下,优先支持在川企业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整合高校和(或)科研院所科技资源,联合申报优秀青年创新团队。

按照区域协调、兼顾平衡的原则,优先支持民族地区、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省属和地方高校院所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研究团队申报的项目。

四、重点支持领域重点支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数字经济、核能与核技术应用、网络空间安全、未来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合成化学、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健康养老、护理、肿瘤防治、人类重大疾病防治、中医药、脑科学、现代农业、林业生态、畜牧养殖、深地科学与工程、航空航天、能―2―源电力、下一代移动通讯、页岩气、人工智能、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或产业。

(二)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申报人条件。

1.项目申报人应在四川省境内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工作,在自然科学领域从事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治学严谨,学风端正,勇于探索创新,具有发展潜力;3.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从事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经历,在学术上已取得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绩,所从事的研究工作对科学技术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或实际贡献;4.身体健康,1979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已获得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包含副高级)。

(三)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申报人条件。

1.支持在四川省境内注册,依托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等单位,以四川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为学术技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具有集中且重要的研究方向、明确的创新目标和较强稳定性的青年创新研究团队(已入选国家自―3―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不再列入);2.具备履职所需的良好素质,治学严谨,学风端正,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研究群体中有凝聚力;3.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或者从事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经历,学术水平在业内具有较高公认度;4.身体健康,1975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企业工作的须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充沛的精力领导团队开展工作,每年应在申报单位工作6个月以上;5.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8人以上),具有集中的研究方向以及合理的专业结构,创新能力强,有团结协作精神;核心成员(不少于5人)应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包含副高级)。

(四)限项说明。

1.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有关申报单位推荐名额见附件《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推荐名额表》,其中未涉及的单位申报人数不超过5人,超额申报不予受理。

前期已获得“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人才培育项目”且年龄符合本年度申报要求的申报人,再次申报时不受单位名额限制。

2.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每个高校和院所申报不超过6个团队(四川大学12个团队),每个企业申报不超过4个团队,超额申报不予受理。

前期已获得“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培育项目”且年龄符合本年度申报要求的申报人,再次申报―4―不受单位名额限制;前期已获得“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的团队带头人,不得参与本年度其它青年创新团队的申报。

3.鼓励和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已备案)申报,每个重点实验室可申报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各1项,且不受单位名额限制。

六、注意事项1.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和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中申报单位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须提供不低于财政预算经费总额30%的配套资金;申报单位是企业的,须提供1:1以上的配套资金,并出具配套资金能力支撑材料和配套资金承诺书。

2.所有支撑材料原件扫描后作为附件在四川省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在线上传。

附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申报名额―5―附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申报名额表单位:个注:1.未涉及的单位申报人数不超过5人,超额申报不予受理;2.前期已获得“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培育项目”且年龄符合本年度申报要求的申报人,再次申报不受单位名额限制;3.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可申报杰出青年科技人才项目、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各1项,且不受单位名额限制。

THE END
1.结果公示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2024年“领航杯”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大赛的通知》要求,2024年“领航杯”江苏省教育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2024年“领航杯”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大赛、2024年“领航杯”江苏省信息化教学优质课大赛等三项比赛已全部结束。现将获奖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2024年12月11日至2024年12月17https://www.jse.edu.cn/index.php?r=portal/content/view&id=16859
2.江苏中小学实验在线平台为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意见》(苏教基〔2022〕1号),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育人功能,提高教师实验教学水平,推动中小学实验教学广泛开展,结合落实《关于举办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的通知》(教基司函〔2024〕14号)要求,经研究,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决定举办2024年全省https://jiangsu.syzx-edu.com/activity?eqid=f590bdfd00062eac00000005648b2cfd
3.最新!关于举办江苏省首届中小学生实验操作大赛的通知近日,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省教育厅就举办江苏省首届中小学生实验操作大赛有关事项作出通知,具体内容跟小编一起来看!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意见》(苏教基〔2022〕1号),推动全省中小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实验教学课程,鼓励和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实验活动,切实提升中小学https://www.jszs.com/n/456148.html
4.上海锡鼎智能除赞助之外,锡鼎还在成果展上展示了其领先的智慧实验室软硬件技术,引发了广泛关注。锡鼎智慧理科实验室能够将现代科技与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富互动性、实践性和智能化的学习体验。 5.4为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技能操作大赛提供技术支持 比赛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无锡市教育局承办。近https://www.xiding.com.cn/news/detail?id=%E9%94%A1%E9%BC%8E%E7%A4%BE%E4%BC%9A%E8%B4%A3%E4%BB%BB%E6%8A%A5%E5%91%8A
5.在实验中感知科学魅力!2024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总决赛2024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分为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知识竞赛、分区赛和总决赛3个阶段,参赛对象为五年级、八年级与高中二年级学生,包含小学科学、初中生物、高中物理和高中化学4个比赛学科。 现场图 总决赛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中心、连云港市教育局承办。江苏208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总https://www.xdkb.net/p1/js/j9mdg/487959.html
6.金秋时节,戴南中心小学科技新花结硕果机关事业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江苏省教育厅举办中小学生实验操作大赛,大赛分为县级、市级以及省级。我校李雨晨和董梓文两名学生在兴化市东南片区选拔赛中成功出线,参加兴化市实验操作大赛,都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接着又参加了泰州市实验能力大赛http://www.tzmet.cn/portal.php?mod=view&aid=355123
7.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总决赛精彩纷呈8月16日,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2024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总决赛在赣榆高级中学火热开赛。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赛学子们在植物色素提取、在碘化钾试纸上“书写”文字、以及铁钉电镀等实验项目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大赛化学组竞赛室 在最近的全省网络知识竞赛中,约有230万名中小学生报名参加,参与率超过http://www.js.xinhuanet.com/20240817/f5de22ca6a254a80b2ddf9fd099abb17/c.html
8.“108将”同台竞技,江苏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总决赛无锡开赛!8月25日,2023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总决赛在无锡市第一中学火热开赛。在8月14日高中化学、高中物理两门学科的决赛结束后,此次于无锡举办的总决赛包含了小学科学和初中生物的决赛。当日,来自全省13个设区市的104名选手和江苏省对口支援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4名选手组成的“108将”,在赛场上同台竞技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0/u9nngthHFcyZjnhq/1
9.10年第二十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全国中小学生(江苏地区) “科技大众杯”金钥匙科技竞赛 一等奖: 张阳蕙 二等奖: 王可霓 刘贝乐 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四星级先进集体 区小学生劳动技术操作竞赛 刘贝乐 宋金娇 刘小露 金 汉 南京市第十四届中小学师生科技创新大赛 http://www.njsmfjxx.com/HTMLNEWS/422/2061.htm
10.喜报:我校学子在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中获奖!在2024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中,我校高三(2)班李志远以南京市第3名的成绩荣获高中化学实验江苏省二等奖,高三(5)班黄天昊同学获江苏省三等奖!(全市共有21位同学获得省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我校也获评优秀组织工作团体! 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向指导老师表示感谢! https://www.nsfz.cn/index/articlelists/details/pid/71/article_cate_id/72/article_id/17519/ad_position_id/30.html
11.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2期(总期22期)在线培训课程2019年4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该规范明确了国有企业的采购流程和通用培育建设一批高精尖科研院所;抓创新平台前沿引领,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大科学装置等对获得"创客中国"安徽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的项目,每个分别奖补50万元、25万元、10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26.html
12.关于组织参加2024年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知识竞赛的通知3. 点击“江苏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首页“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知识竞赛”轮播图,在报名页面填选参赛信息后点击“确认”,即可完成竞赛报名。 (二)练习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竞赛系统的操作方式,竞赛系统设置了练习模块。每位成功报名的学生自系统开放至初赛完成前均可以参与在线练习,练习不限次数。 https://hlzhjy.net/ywgz/gztz/content_11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