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关于组织2020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的通知》(中气函〔2020〕33号)要求,中国气象学会在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创新活动开展方式,在3.23世界气象日期间,联合全国各省(区、市)气象学会,计划单列市气象学会共25家单位围绕今年世界气象日“气候与水”主题,以线上直播和网课为主的形式,举办了第七届全国气象科普系列报告会,中国天气网,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中小学校等300多家单位共同参与,覆盖面达3000万人次。
3月19日,北京气象学会邀请万云公司气象科普姐妹花陈冰、陈雪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从气温、水、温室效应三个方面在线解读“气候与水”,讲述了大自然中水循环,特别是水在大自然中的不同状态和在不同天气现象中的作用,直播时长达1.5小时。邀请北京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明英老师录制关于雾的五个小视频,通过雾的分类、雾的监测、科学应对雾的灾害、雾的综述和北京的雾五个角度的阐述,让学生对北京的雾有了全方位的认知。活动期间,市政府新闻办微博“北京发布”等数十家媒体进行了矩阵式发布,截止3月20日,直播课覆盖率近4万人次。
天津市气象学会邀请并指导中学高中地理老师倪俊,结合高中地理课制作了一堂“气候与水”地理课。天津中学、微山路中学、新华中学、第57中学、102中学、外大附中等9所学校共300多名学生收看。另外在市、区中学地理教研室教研员群里推广,得到很多学校领导和老师的积极推荐。该视频课还收录在中国气象学会科普资源平台上。
3月18日,吉林省气象局、吉林省气象学会邀请吉林省气象台刘海峰台长以“天气气候变化与水”为主题,开展首次线上直播科普报告会,为线上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气象科普盛宴。吉林省气象学会组织了珲春市第四中学、榆树市闵家中学800余名同学们在线收听。活动结束后闵家中学的9位老师和36位同学们书写了老师感悟、学生感悟,制作了“美篇”与全校师生共享。
浙江省气象学会举办了2020年第二期“博物在线课堂——揭密新冠疫情、澳洲大火、非洲蝗灾事件背后的气候与水的全球影响”。该活动主讲嘉宾是“绿色浙江”环保公益组织秘书长忻浩,重点讲述了气候变化的现实影响、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我们可以有的行动等3个方面内容,揭示了非洲蝗灾与澳州大火是“一对”印度洋气候事件。该活动通过PC端、“科学汇”APP、“博物达人行”微博等方式进行了直播,全省近百所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在线人数近千人。
安徽省气象学会邀请安徽省气候中心专家卢燕宇围绕“气候与水”主题开展网上视频科普讲座,依托安徽农网服务矩阵和中国气象科普网“一网两微”的技术优势,通过视频录制和直播互动等形式开展,同步邀请省内各市气象学会作为协办单位共同参与。3月23日,卢燕宇的气象科普公开课在凤凰新闻“风直播”平台播出,池州市实验小学、宿州市第一小学等62所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居家用手机或电脑收看,并与气象专家进行了问答互动,同学们表现出对气象科学浓厚的兴趣,短短的公开课共提问题50余个,全省收看气象科普公开课的学生达3万多人次。
福建省气象学会、福建省科技馆、福建省气象宣传科普教育中心、福州市气象局联合制作《福建科普大讲坛》——“气候与水”气象科普主题系列微讲坛,并于3月20日-23日,组织福州乌山小学、福清华侨中学、泉州师范附小学等21所中小学校、青少年宫开展“空中课堂”。该线上活动除新媒体传播矩阵专题推出,省科技馆户外宣传大屏持续滚动播放外,华安县气象局联合华安电视台连续4天播放科普视频。截止目前,不含网络传播统计,学校参与人数达13835人。
围绕世界气象日“气候与水”主题,江西省气象局气象主播熊姗、卢华清向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投屏端的近10000位同学宣讲有关气象科普知识,并结合春季天气特点,讲解灾害性天气防御知识和技能。直播过程中,孩子们还通过“云中镜头”,跟随熊姗的脚步一起“走进”省气象影视中心演播大厅,跟着熊姗的手势讲解一起学习天气预报节目播报常识,同时还播放了气象卫星、人工影响天气等内容科普小视频。
山东气象学会在3月18日组织全省中小学收看朱定真老师的气象科普公开课,山师附小雅居园校区、禹城市安仁中学、禹城市实验小学、武城二中、庆云一中、齐河第四实验小学、济宁实验初中、泰安卧虎山小学等积极组织学生收看直播,参与人数3000多人。
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学会联合郑州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通过直播形式为全省大中小学校送上科普在线大餐。郑州大学、郑州第八中学、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惠路小学、郑州市管城区创新街小学、金水区经三路小学等全省近50所学校共12500师生观看学习了“气候与水”、“气象的故事”、“气象文化”等直播讲座。
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形势,湖北省气象学会指导荆门市科协、市气象局联合开展了“气象科普网络直播课”活动。为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浙江省医务人员驰援荆门之际,荆门望兵石学校连线浙江衢州实验小学共计500余师生共同观看学习直播讲座,并在中新网、浙江电视等媒体上报道,反响较好,赢得社会公众好评。
湖南省气象学会邀请潘志祥、郭晓芳、柳逸飞3位专家和老师,在3.23世界气象日期间组织学生学习“我是接班人”湖南省网络大课堂——《读“天书”的人》,采用线上视频播放的形式探索气象奥秘,使同学们认识到天气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活动期间,湖南省气象学会组织湖南津市市德雅中学、临澧县职业中专学校等7所学校师生8400余人学习了线上气象知识讲座。此外,湖南省气象局、气象学会将开展的网络大课堂列入全省中小学课表中并在芒果TV播放,收看人数达2300多万。
中国气象学会、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学会联合主办,中山市气象局承办的2020年世界气象日国省联动气象科普专题报告会,3月23日在广东省中山市开讲,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东的科普报告以“云课堂”的新方式呈现。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第一中学、中山三乡大布小学先后将张东首席录制的《神奇的水与水循环》视频列入学校课程计划中,火炬开发区第一中学初二全年级932名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同学们表示学习到许多课本之外的常识,学生家长对本次线上科普创新给出很高的评价。
3月23日,重庆市气象学会邀请气候中心胡祖恒博士开展主题为“气候与水”的线上科普讲座,并组织南开(融侨)中学七年级同学共1300人观看学习。胡博士在讲座中介绍了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气候与水资源的关系,世界水资源的不均衡以及未来100年全球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倡议大家重视气候变化,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
四川省气象学会组织成都市金建小学于3月18日收看朱定真研究员的“气候与水”线上直播讲座,包括校领导、科普辅导员等,该校师生共1030人参与观看学习。本次活动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家长反映孩子们能这么近距离的与科学家互动学习还是第一次,非常激动,希望今后能多参与这样的活动。
3月18日下午,贵州省气象学会组织云岩区未来方舟向阳实验小学全体师生准时在线观看朱定真研究员《气候与水》的网络公开课,通过这次在线学习,师生们近距离接触了气象科学,更加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气象、认识气象、学习气象的热情和兴趣。同时,联合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老师组织学院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文资源等专业的学生150余人在线学习了朱定真研究员“气候与水”的专题报告,使大学生们了解水对气候系统的贡献、气候的变化及气候对水的影响等知识。
3月18日,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示范校园气象站)--云南师大实验中学组织初一初二年级44个班2500名学生在线收看了朱定真研究员的《气候与水》科普报告会。随后,两个年级组织各班学生开展了观后感、手抄报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将收看的心得体会和学习经验在全班与同学共享。
青海省气象学会邀请马秀梅、刘彩红、陈曦3位专家分别作“青藏高原气候特征”、“气候与水”“解读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报告,并组织西宁市育才、水井巷小学将此线上直播和视频纳入学校在线学习课程中,500名师生及家长观看学习了线上课程。
大连市气象学会与市水务局合作,组织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和气象部门业务骨干制作“气候变化与水”、“百叶箱的秘密”、“降水量是怎样测量的”等微课9期,联合区市县气象局开展气象科普云课堂进校园活动,组织师生学习微课,并收看朱定真研究员的直播讲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3万多学生老师参加了学习。
青岛市气象局、青岛市气象学会以线上形式开展全国气象科普系列报告会进校园活动,在青岛市气象融媒体中心帮助下,采用预先录制视频、线上集中观看的形式,邀请气象台预报科科长时晓曚录制“气候与水”科普视频,组织学生们在家里收看。同学们都对活动非常感兴趣,纷纷表示,要从自身做起,积极加入到节约水资源的队伍中来,以实际行动为创建美好、健康家园尽自己的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