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EducationDepartmentofHainanProvince
标题:海南省教育厅关于申报海南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研究重点项目的通知
海?南?省?教?育?厅
?
海南省教育厅关于申报海南省国家中小学
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研究重点项目的通知
各市、县、自治县教育局,三沙市社会工作局,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琼台师范学院,厅直属中学:
为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一步推进我省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我省的全域全员全过程应用试点工作,经研究决定开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工作重点项目课题研究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截止2024年5月15日。
二、申报对象
三、申报要求
四、申报材料
五、其他
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进行集中评审,择优立项,评审结果将在省教育厅官网公布,立项通过的将发放项目立项通知书,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附件:1.海南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研究重点项目
申请书
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海南省深化应用推进工作
研究重点项目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海南省教育厅
2024年4月2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有关高校附属中学。
附件1
海南省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应用
研究重点项目申请书
项目名称
单位名称
负责人
职务职称
手机号码
申请日期
年??月??日
2024年4月
一、申请人及参与人基本信息
所在单位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年??月
行政职务
专业职称
学科或研究方向
最高学历
最高学位
毕业学校
身份证号
所学专业
主
要
参
加
人
序号
工作单位
任教学段学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项目设计
项目拟达成的具体目标
项目实施的具体内容
预期成果与成效
三、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核意见
请各单位认真审核申报材料,并签署意见:审核通过,同意申报。
???????????????????????????公章:
??????????????????????审核人签名:
???????????????????????????????????????年????月????日
四、申请人所在市县(区)科研管理机构审核意见
海口、三亚区属学校填写此栏,请认真审核申报材料,并签署意见:审核通过,同意申报。
审核人签名:
公??章:
年???月????日
市县审核栏,请认真审核申报材料,并签署意见:审核通过,同意申报。
年????月????日
五、省级立项审批意见
(公章)
??????????????????????????????????????年????月????日
附件2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海南省深化应用
推进工作重点项目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海南省全域全员全过程深度应用,确保在2025年底前,我省建成全域智慧教育示范区。经研究,决定开展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海南省深化应用试点工作重点项目课题研究工作。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预期
根据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海南省深化应用试点内容,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初步拟定以下十六个方面的课题。
(一)政策机制创新与条件保障项目研究
目标预期:
1.形成把教师应用国家中小学平台的区域积分纳入省政府对各市县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市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指标体系。
2.梳理提炼各市县把应用国家中小学平台及各种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作为教育资金分配、奖补的重要依据的典型经验。
3.建构将学校应用国家中小学平台及各种数字技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情况,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等级评估的标准。
(二)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研究
1.构建国家、省、市、县(区)、校纵向贯通的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形成用户、资源、应用、数据跨界融通新机制。
2.结合AI人工智能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数字资源,开发涵盖各学科、各学段数字化教学优质教学设计和精品课件资源库、涵盖各学科、各学段的省级精品课资源库及具有海南特色的地方课程资源库等。
3.研制平台技术操作应用规范和审查激励机制,形成各市县、各学校及企业基于平台开发本地特色优质资源和应用工具的制度体系。建立统一的资源库和平台,集中整合各级学校的教学资源,提供便捷的检索和共享功能,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
(三)助力教师备授课,推动课堂教学深化应用项目研究
1.研制适合海南学情教情的可操作易上手的应用指南,梳理提炼应用平台资源突破教学重难点、推动课堂创新的典型模式。
2.形成“菜单式教师研修板块”围绕学科研修、作业布置、试题优化、名师示范、重难点讲解等资源栏目。
3.提炼教师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线教研”栏目自主选择资源自主学习的发展模式。
4.建构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线教研”的专题教师培训与备课模式。
(四)数字化课堂教学流程再造项目研究
1.提炼开展基于数据的学情分析、基于3D的情景再现、基于终端的智能课堂,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教学从单向走向互动、从平面走向立体、从传统走向智能的课堂教学再造流程。
2.形成普及新技术赋能的自主、探究、合作、项目式学习,重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流程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数据驱动的各学科精准教学项目研究
1.建构基于数据驱动的学科精准教学模型,客观认知教学质量和发展水平,精准布局区域发展战略。
2.形成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教学数据,客观判断教学水平及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教学重点,诊断问题所在,有效提升教学能力,制定更加科学、个性化教学方案的路径。
(六)组织小规模学校双师课堂常态化应用研究
1.研究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建构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创新跨区域、跨学校协同育人机制,赋能中小学集团化办学模式。
2.提炼促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向乡村、海岛、边关的小规模学校输送,缩小“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的路径与典型经验。
(七)深化课后服务应用项目研究
1.形成借助平台资源,弥补学校课后服务短板,丰富学校课后服务课程,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的课后服务新模式。
2.提炼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开发线上具有海南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服务全省或全国学生,创设海南新路径,打造海南品牌特色。
(八)有效运用平台资源助推教师培训项目研究
1.形成推进数字素养培训全覆盖(局长、校长、教研员教师等)的路径。
2.研究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远程听评课等教研活动,构建覆盖全省各市县(区)的数字化教研培训中心,贯通省、市、县、校四级教研培训体系。
(九)以智助学推动学生个性化学习项目研究
1.形成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基于学生学习的大数据进行学情分析,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风格、特长等个性化学习特质的基本模式。
2.建构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特质,预测和定位学生自身学业发展水平,发现学生学科知识漏洞、学习盲点及学能缺陷,发现符合其自身需求的学习内容和个性化学习路径,针对性提升学习效率,自主构建学科知识图谱的基本范式。
(十)以智助研推动教研方式变革项目研究
1.形成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化教研服务版块,开展远程听评课等新型教研活动范式。
2.探索和实践计算教育学的新理论和方法,如利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AI评课量表算法等技术来研究教育过程和效果,通过跨学科的研究,为基础教育提供更深入、更智能、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实施路径。
3.建立数字化教研评价体系,激发数字化背景下教研的创新活力,提升教研员的数字化素养和能力。
(十一)以智助管推动智能治理变革项目研究
1.提炼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包括教育资源配置、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方面决策的经验。
2.建构依托省级平台,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全面有效监测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的模型。
3.建立健全基于数据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包括学业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发展指导。
4.形成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实现校园安全管理和风险预警,及时发现和应对校园安全事件和风险机制。
5.通过实施智慧校园示范校项目,研究示范校的达成标准和示范效果,以问题导向促进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构建示范标准。
(十二)家校协同推动国家平台广泛应用项目研究
1.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家校协同共育的联结载体为家校协同共育搭建联结载体,构建建构科学、高效的家校协同共育常态化联动机制,形成“家校共育”新模型,为师生和家长应用平台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响应和支持服务的路径。
2.建构利用智能平台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提供智能化的课后辅导和作业帮助,通过在线答疑和虚拟导师服务,推动国家平台广泛应用的范式。
(十三)国际教育海南平台共享应用项目研究
1.基于资源共享与普惠学习,搭建海南自贸港国际教育资源库,建构跨境拓展、纵向贯通的服务平台,补充、优化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服务能力的范式。
2.建构基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利用数字化技术拓展应用场景,讲好海南故事,推动数字海南与基础教育国际教育的创新发展应用模式。
3.建构基于中小学阶段的国际赛事交流,以新技术赋能,探求自主、任务式学习以及合作、项目式学习等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形成数字化图书馆/赛事库。
4.基于学生与学校发展的科学评价,围绕国际视野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与素养形成完善的评价机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和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考核标准。
(十四)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合作共建智慧教育生态研究
形成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校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教育生态系统,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推动教育技术创新和实践转化路径。
(十五)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海南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究
借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深度应用,线上线下结合,以实验校为基地,组织省内外优秀专家走进课堂,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交流,着力提升海南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切实提高海南省的基础教育水平。提炼教育数字化转型助力海南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径与模型。
(十六)应用效果评估标准项目研究
基于数字化应用带来的实际变化开展深度研究,形成应用效果评估标准。包括区分评价等级,试点工作给当地教育发展带来的变化的评估标准等。
注:课题研究采取省教育厅指定与学校申报相结合,课题研究单位统筹,学校参与的方式。
(十七)U-G-B-S合作机制中多元主体协同深化应用研究
2.通过深化U-G-B-S多元主体的合作,推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广泛应用和持续优化,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合作模式与长效机制。
3.建立G-B联合研发机制,促进教育技术与实际教学需求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智慧教育平台进行深化应用,提高平台的智能化水平和个性化服务能力。探索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为中小学教育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
(十八)中小学教育数字化知识图谱构建
1.研究各省中小学基础教育数字化信息的知识图谱智能构建,形成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试点决策服务的数字资源基础平台;
2.分析各主要发达省份中小学基础教育数字化的现状、热点及趋势;结合海南省中小学基础教育发展实际,立足以数字化助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为海南智慧教育试点政策性研究提供服务。
3.建设全球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基础教育智慧化案例库,形成涵盖教育专家、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学技术、教学经验等教育要素的知识资源库,完成中小学基础教育智慧化变革演进、发展模式等方面研究的数据报告。
(十九)典型示范校指标持续监测及国家平台深度应用方案研究
针对性选取典型示范校制定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度应用方案,包括网络、设备、课程、培训等部分,及特色课程、特色资源、智能+模式等的实施方案。并在项目期进行不少于6次、不少于3种指标体系的监测及分析报告,包括应用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数字素养指标体系。
(一)课题规划和样本校申报
2024年4月下旬,海南省教育厅组织各单位申报课题。
(二)课题评审和实验学校确认
2024年5月上旬,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专家对申报课题进行评审,确认课题等级(分省级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评审通过的实验学校被确定为《XXX课题实验校》。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
(四)定期总结交流
各课题研究单位定期开展阶段性总结交流,确保研究有序深入。
(五)中期交流
2024年12月10日前,组织中期交流。
(六)课题结题
2025年5月底结题。
四、条件保障
为保障课题顺利开展,拟聘请教育部及高校数字化研究专家对各课题研究进行指导,并对专项课题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