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头崮小学20222023第二学期教研计划

本学期学校将以区教研室以“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强化教学管理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深入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生本高效课堂建设,实现课堂教学根本性变革,促进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语文

本学期的学科教研将围绕区市教研工作重点,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意见》《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坚持服务一线、开放教研、兼容并包的工作思路,突出问题导向,深化以“言语实践·思维发展”为核心的学科教学方法研究;坚持新课标的研究与学习,减负提质,加强教研方式创新,提升学科教研的育人价值;坚持内涵发展,打造学科教育高地,全面提升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稳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重点工作

1.强化新课标、教材和学情的研究,打造高效务实课堂

继续加强新课标的学习与落实,聚焦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核心素养”等关键词,结合当前统编教材特点,明确各学段要求与任务,梳理语文要素落地的路径,做好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板块研究;做好基于学情的教学,发挥以学定教的效能,因材施教,差异化指导,增加课堂教学的厚度,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科教学有底线、规范化。

2.深化“言语·思维”的研究,加强学科深度教学

3.优化教研管理模式,提升教师学科专业素养

4.深化“读书无边界”活动,打造区域阅读名片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了新一年教育工作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其中包括“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本学期将进一步推进和落实“读书无边界”活动,以整本书深度阅读实验校为引领,挖掘区域阅读特色,树立阅读典范,聚焦读写结合的专题研究,梳理总结第一批阅读教学成果,借助观摩会、现场会、评选优质示范校等,着力打造城阳教育阅读名片,从而带动全区阅读教学的纵深发展。

二、常规工作

1.落实制度。深入落实《城阳区教学管理制度》,在教学常规的管理上以规范为基点,高效为核心,务实为保证,努力形成有机、有序的新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切实将备课、上课、作业设计与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质量检测、个案与教学反思等落到实处,不断开拓思维、创新机制、完善考评,以强化和落实过程管理和督导为重点,将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载体,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聚焦课堂。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定期组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召开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深入探索“六学联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努力构建和谐、灵动、高效的智慧课堂。

3.继续加强写字教学,规范书写习惯。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4.抓好作业研究和管理,强化前置作业、课堂作业、课后作业的设计与评价。作业从“布置”走向“设计”,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负担”走向“情趣”,从“教学”走向“课程”,推进探究性、实践性作业,让作业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5.以微课题为突破口,深化问题研究。积极参与省市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课型研究》《任务群视角下的群读共写与研究策略》《“五维立体”整本书深度阅读策略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倡导教师从自身教学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结合当前教学实际,发现和挖掘亟待解决的语文问题,确立课题,深入研究,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三、具体安排

1.积极组织教学研讨及培训活动。

2.校示范课、研究课、赛教课等研讨活动。

3.整本书深度阅读与读写结合教学研讨

4.完善教学资源库,征集与整理优质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等。

6.写字教学研讨及作品展评。

7.新课标学习及课例研讨。

8.作业设计研讨活动。

9.每周语文集备活动。

10.每月单项测试活动。

数学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研工作将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教研思路,以“促进教学方式转变,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目标导向—课题(问题)驱动—多级联动”的推进策略,全面提升教师和学生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强化教研管理,注重区域教研和校本教研协同,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教研机制,高水平开展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引领教师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深入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生本高效课堂建设,实现课堂教学变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课题

1.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统整教学研究

2.以数学史为载体的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研究

3.“教学评”一致性生本高效课堂建设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培训,科学指导实践

(二)重视教学研究,创新教研机制

1.聚焦关键问题。引领广大教师树立研究意识,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如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等,以主题教研的形式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帮助教师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2.优化教研方式。倡导参与式、体验式、研究式教研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师参与的效果。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学能力。

4.抓实集体备课。继续推进全区大集备和校本教研相结合的方式,按照全区统筹安排、单位自荐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不断推进,采取“观念转变一课堂实践一反思改进一策略提升”四步走的研究基本模式,落实“确定课题、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上课、反思、评课,二次上课、反思、评课,总结梳理策略”十个集备环节,进行单元集备或课时集备,进一步提升学科教研组工作水平,实现区域教育高质量优质、均衡发展。

5.成立教研联盟。以质量薄弱学校转化为关键,建立区域教研共同体,加强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质带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教研格局。搭建各种展示平台,通过听课评课、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等形式加强各校之间的学习和沟通,增强研究、指导、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薄弱学校的教学水平,以此推进区域教研,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立足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整个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同时,瞄准学科核心素养,推广“先学后教、自主合学”的教学方式。坚持“目标导向、问题驱动、六学联动”的推进策略,深入推进“教学评一致性”生本高效课堂建设,促进学生从浅层次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搭建展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以“名师工作室”为引领,成立研修梯队

2.搭建展示平台,培育优秀成果

全面推行“1(教研员)+N(骨干教师)+X(青年教师)”的教师研修策略,充分发挥青岛市2020级研修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新秀班共同发展。搭建平台,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尤其是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优秀教师,实施定向培养,助其发展。同时鼓励骨干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集思广益,形成有成效、有特色的教学法和教学成果,最终实现“名师名课名教法”,引领全区小学数学专业发展。

(五)依托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1.有效推进市规划课题《以数学史为载体的小学数学文化教学实践研究》

以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工作室小学教研基地为依托,带领全体课题实验学校积极参与基地展示活动,以数学史为突破口,开发数学文化教学资源包(教学设计、典型案例、课件、微课等),形成系列数学文化教学资源,用以补充教学。组织数学文化实验学校参加全国数学文化比赛,提升广大教师实施数学文化教学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

2.继续推进市重点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单元统整教学研究》

带领全体教师研究新课标背景下,基于数学文化的单元统整教学。引领全体教师理解大观念和数学大观念,初步掌握寻找大观念的方法,以及大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设计的策略方法,提升广大教师大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设计能力。

3.鼓励广大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

鼓励广大教师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数学文化、单元统整、跨学科主题学习、减负、作业设计等热点问题为研究方向,形成小课题,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课题研究方式,实现教、研、训一体化,增强全体教师的课题研究意识,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六)坚持多措并举,多思善研减负增效

1.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命题能力

研究“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和试题命制,提升教师命题水平。一方面要做好“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研讨日常作业、周末作业和寒暑假作业;作业从“布置”走向“设计,从“单一”走向“多元”,从“负担”走向“情趣”,从“教学”到“课程”。另一方面要提高广大教师的试题命制水平,根据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明确试卷和每道试题所要考察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的相应表现,为改进教学提供重要参考。

2.积累教学资源,建设好优质资源库

3.抓实专项检测,打牢扎实根基

各校要建立每月一次的专项检测制度,根据各个年级的学习内容,进行计算、解决问题、探索实践等专项检测,做好数据的横向和纵向分析,对检测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学期拟进行全区的运算能力测试。

二月:学习数学新课标、年轻教师培训活动、推门听课、公开课选拔活动、口算、计算单项测试。

三月:计算动手操作单项测试、青年教师赛教活动、教学常规检查、集备活动。

四月:期中质量检测、期中小结、小组合学教研活动、集备活动。

五月:解决问题单项测试、区运算能力测试、作业检反馈。

六月:复习研讨课,备课手册等检查、反馈、综合练习测试、各项工作总结。

英语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英语教研工作将继续贯彻义教新课标的最新理念,

同时,扎实落实城阳区教体局教研室“立足创新、提升内涵、创树品牌”的工作目标,以及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教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推进城阳区小学英语教育向纵深发展。

二、主要工作

(一)更新理念,把握课程标准的内容精髓

2.充分挖掘市级平台的宝贵资源。利用青岛市小学英语教研平台中“跟着名师学课标”等专栏内容,及时跟进对课标的细化解读,精准捕捉课标中对小学英语教育和教学的具体要求,丰富对课标内涵的理解,从细处着手,反复内化不同级别的学习范围和学习要求,借助名师学习课标的视角,不断反思和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增强理论学习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

3.教学设计撰写及课件制作。以山东省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征集活动为契机,结合北师领航工程骨干教师培训内容及市教研室下发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模板,组织骨干团队进行教学设计的二次培训。根据分工,提前完成本学期所有年级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并在教学实践中,汇集资源,制定磨课流程,在交流磨课的过程中,继续优化和完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及课件,提高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完善集备机制,促进团队与教师的双向共赢

2.结合导学案的设计与运用,优化个性备课,以集备共案为基础,挖掘生长点和延展点,基于学情和教材补充和完善个案,融入激励性机制,完善过程性评价和课堂管理细则,提高课堂效率,在常态课的基础上,打造有灵性、有特色的课堂。

3.突出学情和教材的研究。如预备级一二年级要充分体现听做、说唱、玩演、视听的学习要求,挖掘与教材匹配的图片、视频、歌谣、歌曲、韵文、以及游戏等,满足预备级学生对英语趣味性的学习需求;一级三四年级则注重课堂生态的搭建、学习习惯的培养、词汇语法的学习方法以及逻辑关联的语言实践活动;二级五六年级则突出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有意义的学习素材、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集备过程中要围绕课标中共性的教学提示并结合自身具体学情精心准备、认真把关、反复打磨,找准边缘,强化优势,托住薄弱。

(三)凝聚智慧,建立教师学习和研究共同体

1.优化1+N+X区域教研模式,加强对学科学术委员会的管理。制定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学习讨论反思,分级落实任务,在平日听课和公开课教研活动中,由学术委员会成员起主导作用,切实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2.不定期地组织教学骨干(市优质课,青年教师大比武优秀教师)上示范课、研究课;开展区域、校际教研,成立教研联盟。形成“优质带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教研格局。

3.做好新入职教师及顶岗实习教师的培训。集中培训期间,加强新课标学习,骨干教师分级部分析教材并进行优秀课例展示,帮助他们尽快掌握教学常规,提高驾驭教材及课堂教学的能力;跟踪日常教学,区域之间师徒,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以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研究课、区市教研活动等平台为依托,优化完善教学设计,强化素养立意,围绕单元主题,充分挖掘育人价值,确立单元育人目标和教学主线,以单元教学目标为统领,组织各语篇教学内容,规划系列教学活动,实施单元持续性评价,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构对单元主题的认知,发展能力,形成素养。

5.继续推行“六学联动”的课堂教学模式,促教学评一体化生本高效课堂,提倡自学、合学、展学、评学、悟学与测学在不同课堂的实践,开展切实有效的小组合学,提高教学质量。强调教师在团队协作中自觉反思、主动修正、自主研究、迭代重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创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6.以工作室为载体,打破区域内专业交流的壁垒,加强片区之间的教研联盟互动,通过工作室的系列活动,发挥其成员的辐射带动作用,传播优秀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多阅读、多学习、多实践、多反思,成为促进教师成长和壮大教研力量的有效渠道。

(四)多管齐下,助力减负提质

1.通过主题教研活动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典范,明确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评等方面的内涵和要求,建立相互间的关联,体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使评价镶嵌于教学之中,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2.优化作业设计质量,规范作业批阅讲评。成立作业设计团队,建立“基础性作业+弹性作业”分层模式,探索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性和过程性作业,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教师要按时回收、批改、反馈作业,实行“等级+评语”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建立“错题本”,做好作业的二次批阅。

3.组织各学段、年级骨干教师力量,分析中高年级试题,依据新课标学业质量描述,研究制定试题,提升试题命制的能力。加强复习课教学研讨,完成本学期的复习课教学资源汇总。制定过程性评价实施细则,扩大实验区域,助力终结性评价。

4.继续整理完善小学英语资源库。充实典型课例、课件、教案、导学案、复习课学案、检测题等资料,完成各年级拼读微课等资源的录制;不断充实“城阳小英教研”公众号资源,通过区域大集备、教研交流、作品展示等为老师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参考素材。

(五)推进课题研究,开拓科研路径

1.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扎实推广已有课题成果:主题意义引领下小学英语拼读写一体化单元整体教学各年级深化推进。

2.通过课堂实践积累预备阶段——低年级歌谣、绘本阅读与教材有效融合的研究素材,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开展中高年级教学评价改革研究,包括新课标理念下中高年级试题分析,研究及复习课教学研讨和过程性评价如何助力终结性评价。

4.聚焦课例,鼓励教师开展反映真实问题的小课题研究。一方面,引导教师借助教学理论阐释课堂中发生的各种教学现象,审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鼓励教师与同伴合作,依托课例实践并探索课程新理念和新要求倡导的教与学的方式,通过基于证据的教学实验和研究,解决问题,突破瓶颈,创新发展,提升自身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三、活动日程安排

二月:各级部做好教学计划、做好上学期英语质量分析、区公开课选拔、听录音图片排序、根据问句选答案单项测试。

三月:听对话或短文选择单项测试、教学常规检查、制定学困生帮扶计划。

四月:任务性阅读、写作单项测试、学生书写大赛、期中检测。

五月:阅读短文、判断对错、任务型阅读单项测试、优秀教学案例展示。

六月:组织参加口语朗读比赛、综合练习测试、复习研讨,学期总结系列工作。

道德与法治

根据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以市教研室和区教体局工作为指导,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建立“培训、研究、实践”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以区市精品课为引领,以抓好道德与法治学科常态课为主线,以重视学生课堂评价为依托,以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为主要研究方向,逐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流,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良好基础。

(一)上好常态课

1.充分挖掘资源,备好上好每一节常态课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可参考的资源非常丰富,各任课教师在备课时可直接输入课题通过百度搜索网上教案或通过研读学校订阅的《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根据区教研室小学道德与法治现在推行的小组合学设计完成个人备课,然后进行年级组集备,做好每次集备分工计划,定好中心发言人,落实好区教研室提出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十六字备课制度,确保每一节课的备课质量,上好每一节常态课。

2.用好上好《读本》内容

根据省教育厅2021年8月20日开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线上培训要求,合理安排课时,用好上好《读本》内容。

(二)做好区公开课的选拔及教研工作

1.区公开课选拔工作

2.区公开教研活动

本学期的公开课磨课将继续采取提前下发磨课计划、各单位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自愿参与的方式进行,引领全区道德与法治教师逐步在常态课中学会用小组合学模式组织教学,尤其将课堂现场生成的效果作为主要研究的目标,进一步落实区教研室推进的“教学评一体化”生本高效课堂建设,使学生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得到有效提升。

(三)深入探究“同心圆”小组合学教学模式

1.充分发挥“城阳区小学道法小组合学实验团队”教师作用,本学期将整理出一套小学道德与法治优秀教学案例集,供全区老师参考使用;后期也将通过参考本案例集全区分工完成每册部编教材优秀教学案例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2.引领骨干教师结合已结题的“小组评价”市级课题及上学期申报的青岛市优秀教学法深入研究“同心圆”小组合学教学模式,使其更有生命力。

(四)加强校本研究,突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提高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

(1)各街道学校至少保证有一名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局属学校至少保证有两名骨干教师,及时参加区教研室或市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

(2)根据已确定好的区级“1+N+X”学术研究团队定期开展学科活动。

(3)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及各校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组的力量,打造各级各类优质课、公开课及示范课。

2.加强思政课任课教师的培训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择时加强对思政课任课教师的培训。每位思政教师提高学习意识,学会创造性利用教材,善于从学生生活中选取课题,教学过程中重视“导行”环节的设计与教学,扎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突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特点。

三、具体工作安排

1.2月份迎接期初视导。

2.3月份参加区公开课选拔。

3.4月份积极参加区市级公开教研活动。

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认真学习国家、省、市《教育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严格执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与《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科学设置三级课程,开全、开齐、开足、开好地方与学校课程。

1.重视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力度,在各级各类各项活动的选拔与评选中,继续涉及并加大校本课程开发的比重。每一门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将课程纲要编写清楚,课程纲要的编写主要包括课程名称、适用年级、课程简介、背景分析(包括课程的目的、意义、已有的基础和所需的条件)、课程目标、学习主题及活动安排(即教学进度,包括日期、周次、内容、实施要求)、评价活动即成绩评定等。

4.做好区公开课的选拔及教研工作

(2)区公开教研活动

本学期的公开课磨课将继续采取提前下发磨课计划、各单位教研员和骨干教师自愿参与的方式进行,引领小学地校任课教师在常态课中善于用小组合学模式组织教学,进一步落实区教研室推进的“教学评一体化”生本高效课堂建设,使学生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得到有效提升。

5.各学校主要分管领导将引导任课教师利用小组评价的方式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列入工作计划中,落实好教研室提出的“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十六字备课制度,确保每一节课的备课质量,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2月份迎接期初视导

2.3月份参加区公开课选拔

3.4月份积极参加区公开教研活动

4.积极参加市、区教研室组织的其他活动。

音乐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市教研室和区教体局工作为指导,大胆改革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思路,深入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生本高效课堂建设,继续深入探索推广“多维乐动(5C)”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探索“十个一”项目与音乐课堂教学的结合,将立德树人要求、学科教学改革导向贯穿到课堂教学全过程,以健康向上的音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促进我区基础音乐教育教学工作长足发展。

二、工作要点

2.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加强教材研究。继续认真、深入学习《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明确音乐课程目标的具体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围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体现音乐课程性质,反映音乐课程理念,确立音乐课程目标,以《课程标准》指导课堂教学。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在充分解读和理解学业要求、内容要求、学业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学情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整合教学内容,围绕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来确立学习目标,结合学情重构教材内容,根据单元的主要知识和能力,提炼出关键概念,形成单元目标。围绕音乐要素、音乐概念等为主题将知识结构化,从知识点走向单元(大概念),组成一个围绕学生的“学习”而进行的单元教学。注意教材作品内容的组合与把握,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切实提高广大教师把握教材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3.优化教学过程,落实常规教学。学习贯彻《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学生发展,坚持以学定教,落实好常规教学,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分级制定好教学工作计划,积极参加教研协作体的大集备活动,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协同推进,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全面落实“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十六字备课制度。音乐教学活动要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有机结合,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遵循教育规律,注重音乐实践,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坚持单元备课,优化个性备课,注重教学总结反思,确保课堂有序、高效,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4.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式。继续优化音乐学科教研“1(教研员)+N(学术委员会成员)+X(青年骨干教师)”学术研究团队,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发挥青年教师的新动力作用,通过课堂教学研讨、示范课、集体备课展示、同课异构等形式,强化教学基本功,提高专业化水平,促使音乐教师呈梯队不断成长。用好空中课堂资源库,多维度、多形式的开展音乐教师培训活动,积极开展音乐学科特色的创建活动,促进音乐教师专业化发展。抓好艺术测评工作,促进学科长足发展。

1.迎接区期初视导

2.积极参加区公开教研活动

3.积极参加市公开课、交流课、名师开放课、一师一优课及典型经验交流活动等教研活动。

体育

坚持“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促进中小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

1.加强新课标的学习研究。

2.依据新课标,制定本校的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积极消除体育课程教学长期存在的繁(项目繁多)、浅(蜻蜓点水)、偏(缺乏系统)、断(学段脱节)现象,组织开展逻辑清晰、系统连贯的结构化内容体系的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发展学生体能。

3.做好高效、实效课堂研究。

全面落实“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系统性教学思路与方式,实施更有效的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4.加强培训、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素养。

美术

一、课题研究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工作思路

继续认真学习、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反思课程改革以来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按照区、市教研的整体要求,以提高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研究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开展多种活动形式,共享资源、互相探讨、共同发展。使全区的美术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学习研究《美术新课程标准》,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美术课堂新思路、新思想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开展美术学科的教育教学研究。

2.倡导情感教学模式,让教师放松的教、让学生放松的学。

3.组织好美术骨干教师作好高质量的展示课、送教课。

4.抓好美术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向课堂要质量,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跟踪听课,集中备课;定期举办美术学术沙龙交流教改经验,为美术教师提供专业交流和切磋的园地,改善美术教师教育专业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全区的整体美术教育教学质量。

5.美术教师要重视在教学专业技能方面的提高,对教师的范画、手工制作、写生和创作能力要有质量的提高。

6.美术教师要开展好学校的各种美术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7.积极推进创建美术特色项目学校有关工作,为学校做好参谋,指导和帮助学校美术特色项目的创建工作,力争涌现一批在区、市产生一定影响的美术特色学校。

8.建立美术工作坊,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师生合作的综合素养。

9.积极组织好青岛市美术骨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活动和各项省市活动。

四、具体安排

1.迎接期初视导。

2.积极参加青岛市中小学美术学科公开课、城乡交流课、名师开放课。

3.校骨干教师开放课堂。

4.积极参加青岛市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

信息科技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信息科技新课标,以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为课程逻辑主线,按照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统筹安排各学段学习内容。小学低年级注重生活体验;小学中高年级初步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体验其应用。

本学期根据青岛市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改进指导意见,推进信息科技人工智能进校园使用,培学生良好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大胆改革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信息科技课堂编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人工智能进校园,本学期4-6年级进行编程教学。6年级下学期开设PYTHON,开设开源硬件教学促进我区基础信息科技教育教学工作长足发展。

二、教师培训

举办编程培训。今年主题“编程进校园”。

对入职新教师进行主题培训,每周四培训,安排骨干教师一次一个主题,进行2个月线上活动。

每周一次小学全员线上活动,新课标线上共读、编程(mind+python)、开源硬件。在视频平台展示VOD.CYJTJ.COM每周一课。

根据市教科院工作部署开展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学校工作。

举办经验交流,经验交流内容涉及: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为课程逻辑主线。带领教师走出去周边市区学习交流。

尝试多种交流教学思路,提倡无缝交流衔接,尝试空中教学腾讯课堂教学,积极开拓教研空中课堂平台应用.

三、教研

1.通过青岛市小学信息科技教学改进指导意见,加强青岛市一师一优课晒课。整合学科融合,抓好“三通,两平台”基础资源培训共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将学校的信息科技资源充分发挥。

带领全体教师研究新课标背景下,基于信息科技文化的项目化教学。引领全体教师理解大观念和信息科技大观念,初步掌握寻找大观念的方法,以及大观念统领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的策略方法,提升广大教师大观念统领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能力。

2、实施分年级集备召集人制度,3-6年级每个年级一名负责人,每周召集一次年级集备,承办3次线下市级活动。

3.授课内容PDF版,上学期已发到各校。

科学

新学期,城阳区小学科学教研工作将紧紧围绕市教科院和区教研室工作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以增强教师专业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教研工作实效为目的,采用大单元集备、理论学习+实操训练、扶持基地校建设、优化“1+N+X”学科团队、加大校本教研监督的教研模式,稳步推进区域学科发展。

一、大单元集备

在原有集备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要求,对于旧教材开展全区大单元集备工作。以局属,街道为单位,负责1-2个“单元”集备任务,采取大集备组长负责制,名师工作室、基地校和“N+X”学科团队均负责承担部分重点集备内容。形成全员参与、团队共创、专家引领的局面。

二、理论学习+实操训练

理论学习:强化新课标的课程理论学习,融入教学计划的制定、融入每次教研活动中,要求在课堂教学、说评课、经验交流等中体现对新课标的学习和贯彻。

实操训练: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很关键,体现实验技能要求的课程,在教研中植入技能操作训练,强化专业技能培训。

三、扶持基地校建设

本学期,我们将选拔出优秀基地校和有发展潜力的特色校。在教研、大单元集备中,充分发挥基地校的典型带动作用,辅助拉动特色校借此契机规范学科建设。在帮助其规范学科教研教学建设的基础上,给其压担子,为其搭台子,从个别骨干—全体任课教师—学科团队,从学校—共同体—区域,发挥师资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优化“1+N+X”学科团队

一方面给团队自主发展的空间,结合自身优势进行课程的开发和优秀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另一方面教研携手学科团队及名师工作室,将其作为教研团队的主力军,承担区域大单元集备等重点任务,创新研修模式,成为理论+实操训练的实验基地,为培养骨干、强化基地校建设助力。

五、加大校本教研监督力度

全区各小学要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核心任务:

1.及时传达市区级教研精神,并落实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2.带领科学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山东省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指导课堂教学;

3.组织教学计划撰写指导,集体备课。

每次校本教研要做到有目标、有主题、有记录、有反思,不断提升学科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准。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科学教师素养赋能行动——聚焦“科学教师学科素养”训练,课标解读,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实验操作等方面对科学教师进行培训,加强科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打造更多的骨干科学教师。

新学期,我们将继续通过各种赛课评选活动,区域磨课,带动学科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深层次研究,为优秀骨干搭建发展平台,打造出更多的学科能手、专业人才和名师。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新学期,城阳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将紧紧围绕市教科院和区教研室工作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方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以增强教师专业素养为重点,以提高教研工作实效为目的,采用中小衔接式教研、理论学习+实操训练、扶持基地校建设、优化“1+N+X”学科团队教研模式,稳步推进区域学科发展。

一、中小衔接式教研

综合学科教研队伍实行初中、小学一体化。采用”1+N+X”学科团队引领,带领各校学科教师参加教研。实现教研、集备、理论培训、实操训练等全方位中小衔接模式。也为实施大单元集备搭建起九年一贯制平台。同时深入研究各学科目标内容,九年循序推进和螺旋上升,达成中小学教学衔接、资源共享、互相带动共同发展的目标。

理论学习:强化课标和指导纲要的课程理论的学习,融入教学计划的制定、融入每次教研活动中,要求在课堂教学、说评课、经验交流等中体现对课标和纲要的贯彻。

实操训练:综合实践体现技能要求的课程,在教研中植入技能操作训练,强化专业技能培训。

本学期,我们将选拔出优秀基地校和有发展潜力的特色校。在教研、大单元全景集备中,充分发挥基地校的典型带动作用,辅助拉动特色校借此契机规范学科建设。在帮助其规范学科教研教学建设的基础上,给其压担子,为其搭台子,从个别骨干—全体任课教师—学科团队,从学校—共同体—区域,发挥师资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厘清教学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主要活动方式: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

课题选择范围:

1.《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四类推荐主题

2.其他课程中侧重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探究性实践活动,也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3.各学校自主研发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六、加大校本教研监督力度

全区各中小学要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核心任务:

2.带领学科教师深入学习《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精神,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指导教学;

劳动教育

一、指导思想: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通过劳动教育活动,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劳动观念,让学生学会分工合作,体会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和谐的新型劳动关系,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引导学生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参加各种劳动活动,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本学期将以《劳动课程标准》为指导,围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教研思路,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以研促教,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劳动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发挥劳动教育育人功能。

1.深入课堂听课,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把集备落到实处。针对课堂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讨,及时解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组织开展好区市级公开课、开放课,交流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提升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引领全区教师上好高效常态课。

3.开展新教材培训活动。根据青岛市新改编劳动教材的编写板块及特点,开展专题培训与指导。组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切实提高教师把握教材和挖掘教材的能力。

4.定期组织区域优秀骨干教师开展集备、磨课活动,促进教学方式转变,以“目标导学、问题驱动、六学联动”促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教学评一体化”生本高效课堂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5.培养劳动教育优秀骨干教师,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教科研梯队,优化“1+N+X”学术研究团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线上与线下培训相结合等形式给老师搭建各种学习平台,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训和培养,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

6.本学期继续做好《劳动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培训,指导各学校制定学校的实施方案,建立有效的培训机制,定期对劳动教师进行培训指导,帮助教师认识劳动教育的意义,领会劳动课程的设计意图、核心素养的表现,全面提升劳动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劳动课程的有效实施。

7.鼓励各学校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校资源、师资专长,积极研究、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校本课程,发挥好学校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打造“一校一品”劳动教育品牌,。

1.积极参加区公开课选拔,教研活动

2.积极参加专题示范课观摩活动

3.校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4.积极参加全学期市区级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

心理健康

一、工作要求

2.开展“育心赋能”课堂成果展示活动。第一,指导教师将曼陀罗绘画、团体辅导、心理体悟式训练、问题辨析、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等方式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相结合。第二,开展“育心赋能”课堂成果展示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研和培训质量。第一,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区级主题教研活动,提高教育质量教研活动针对性强;第二,进一步完善学校心理教研组,每月至少开展一次校级心理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公开课或观摩课。第三,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务”“曼陀罗绘画教学”“学习心理辅导”等研训活动,确保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年进行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伦理、知识和技能等培训,兼职心理教师每年参加不少于1次的通识性培训。

4.常态化开展按需送教活动。继续组织骨干心理老师开展“按需送教送学”、“进学校进社区公益服务”等送课活动,推进优质心理教育资源区域内共享,提高薄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5.加强心理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发挥第一批、第二批名师工作室的引领辐射作用,开发和生成优质资源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二、小学各年级学习主题

一、二年级:学校适应,性别意识,生活辅导,心身呵护。三、四年级: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辅导。五、六年级:积极心态,生命教育,青春期,生涯教育。

三、主要活动安排

月份

内容

2月

1.教师研修活动;2.新教师课堂展示;3.教研主题:小学心理活动主题解读及常见问题

3月

1.教师研修活动;2.骨干教师按需送课;3.市四课、区课集备磨课;4.教研主题:如何上好一节心理课、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展示观摩

4月

1.教师研修活动;2.骨干教师按需送课;3.市四课、区课集备磨课;4.教研主题:心理活动课的专业化技术、“育心赋能”课堂成果展示活动

5月

1.教师研修活动;2.骨干教师按需送课;3.区级心理公开课展示;4.教研主题:心理活动课的专业化技术、心理教师“育心赋能”课堂成果展示活动

6月

1.教师研修活动;2.区级心理公开课展示;3.教研主题:如何评价一节心理课

THE END
1.科创筑梦·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n12年来,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参与人数逐年递增,覆盖面积和影响力逐步扩大,品牌效益不断增强,累计参与中小学超过1万所,累计参与学生超过3000万人,已逐步成为“多部委联合推动、广大青少年广泛参与、社会反映良好”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典范,为促进广大青少年科学兴趣、梳理科学理想、提升科学素养、增强创新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https://gs.cyscc.org/publicity
2.搭平台建机制聚合力……河北邯郸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沃近年来,邯郸市通过搭建平台、构建机制、凝聚合力、注重实践等手段,不断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因地制宜构建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新格局,为广大青少年插上科学的翅膀。 强机制,下好科学教育“先手棋”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体要求。做好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从小激发https://edu.gmw.cn/2023-12/18/content_37034820.htm
3.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暑期研修心得体会(精选35篇)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暑期研修心得体会 6 这个暑假,我作为xx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之一,很有幸参加了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暑期教师研修”线上培训活动。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合理安排了八大模块的学习资源,各个模块之间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和指导意义。 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3317381.html
4.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范文虽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起点低,学术性不是很强,但其科学性不容置疑。它更多的表现为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通过研究来指导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质就是通过教育科研的研究来达到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水平,使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眼下的中小学教育科研热,在很大https://www.gwyoo.com/haowen/147253.html
5.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江苏省试点工作经验分享江苏省今日教育近日,江苏省教育厅为进一步总结推广各地各校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试点工作的先进典型和创新案例,经各地各校推荐,共遴选了体现江苏特色、有创新、可复制的43个典型案例,其中试点中小学典型案例14个。近期本版将陆续分享省内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优秀应用案例,以期推广成功经验,不断创新实践举措,切实提升试点工作的成效http://www.todayedu.cn/jyzk/paperdetails.php?CurrPeid=279&CurrSid=5868&newsid=16287
6.市级以上教研系统师生获奖情况统计新碶小学小学科学实践基地被评为宁波市小学科学优秀实践基地。在2015年宁波市小学科学录像优质课比赛中,霞浦小学王芳老师、大碶小学顾贤伟荣获二等奖,淮河小学贺宁丰荣获三等奖。在宁波市学具比赛中九峰小学曹丽珍获一等奖,博平小学俞伟国获二等奖,蔚斗小学林飞荣获三等奖。在宁波市小学科学论文评比中蔚斗小学刘燕、大http://bl.nbsedu.com/index.php?r=portal/content/view&sid=330206&id=405077
7.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樊菁 扬州市西湖中心小学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促进所有学生的共同发展,通过分组、教学实施、激励评价等方面对小学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加以探讨,可以得出合作学习给学生带来极大发展的结论,体现出其在日常教学中的必要性。https://sz.zjer.cn/index.php?r=portal/content/view&sid=330683&id=5076420
8.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甘肃省中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实验与推广硏究”(以下简称“群文阅读”)项目,构建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信息化教育生态,提升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创造能力,促进了信息化时代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了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打造纵向无缝衔接、横向融合贯https://www.gsier.com.cn/Article.Action?ID=263819
9.中国心理学家大会天天心理网除了收集数据建档外,倾诉过程中还可识别和筛查心理危机群体,并进行一定的干预。对于严重心理危机个体采取即时干预。该系统已成功地预防了好几起学生自杀事件,挽救了宝贵的生命。 二、构建动态精准模型库,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下,大数据云平台融合智能化语音反馈人偶、呐喊宣泄https://www.mypsy365.com/article/1250
10.江苏省青少年科学教育服务平台省内全日制中小学在校适龄学生均可参赛,分为小学组(7-12周岁),中学组(含职校)(12-18周岁); 3、参赛方式: 请参赛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认真阅读大赛规则(附件1),通过电脑登录江苏省青少年科学教育服务平台(www.jsstem.org)进行答题,也可通过手机搜索微信号(js5461)关注江苏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微信公众号,进入“https://jsstem.org/news/tempNotice.aspx?colid=390202
11.心理降结课论文(精选5篇)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在小学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担负着培养下一代重任的小学教育,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我们更应当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保持健康的心理。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融入学生,才能够倾听学生的声音,为他们烦恼而烦恼,为他们快乐而快乐。要https://www.1mishu.com/haowen/27776.html
12.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范例6篇而科技教育最好的方式是做中学,实践中学,模拟中学。所以要把课堂文化课与课外活动课很好地结合起来;把科学知识教育和技能技术教育整合起来。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范文2 早段时间,长沙教育有两件大事备受关注:一是“星城杯”教师教学竞赛,二是第四届“魅力教师”评选。前期网络预热,现场网络直播,教师们即使去不了https://www.baywatch.cn/haowen/121565.html
13.临沂市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公布作者:王效华 苗成彦 赵丽艳 解修亮 段广强(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 2018年1月 53、《书润沂蒙——临沂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践之路》 作者:陈中杰(临沂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现代教育出版社 2018年10月 54、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培养研究 https://app.langya.cn/a/144130.html
14.北京市开放科学实践活动平台,恢复送课到校活动2020年11月9日起,将全面恢复中小学开放科学实践活动中的送课到校活动,资源单位发布送可到校课程的平台地址:https://kfsj.bjedu.cn/,详情见正文。 北京初中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平台发布了北京市全面恢复中小学开放科学实践活动中的送课到校活动通知,详情如下,随北京小升初网了解一下: https://www.xschu.com/xiaoshengchu/10/40431.html
15.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智慧中小学 客户端下载 手机版 Pad HD版 桌面端首页 推荐 德育 课程教学 体育 美育 劳动教育 课后服务 特殊教育 教师研修 家庭教育 教改经验 教材 地方频道无障碍浏览 登录 注册 应用场景 帮助中心 平台应用 客户端 建议反馈https://basic.smartedu.cn/training/2024sqpx
16.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二、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与科学知识融合点 西安航空基地第一小学开发了航模校本教材,通过开拓学习通道,搭建师生成长的平台,以创建国家航空特色学校;同时,学校每年积极开展航空科普及科技节系列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体验中学习知识,收获成长。作为“陕西省STEM教育实验学校”和“西安市科技特色教育学校”,西安航空第一小学开http://xaeduyun.cn/sgosv/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082b3a3530182b4b550f503b5
17.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通用12篇对于教育管理来说,教育规划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也非常重要,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信息化支撑。 点通教育科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争做到“三个突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开展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https://www.xueshu.com/haowen/105253.html
18.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劳动砺心志实践促成长)贺兰县金贵镇潘昶贺兰县金贵镇潘昶小学“以育人为主”,从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务求实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在劳动实践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自己生活的家园的情感。同时,要让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增强他们的农业科普知识,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2219441
19.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各方资源有机整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科学教育教师规模持续扩大、素质和能力明显增强,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明显健全,科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科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推进https://www.cas.cn/zcjd/202305/t20230530_4891045.shtml
20.超星中小学实践课程平台走进生命科学 创客教育课程平台 诚心·木工 弘桥小学教师团队创客教育课程平台 布艺手工的乐趣 王银创客教育课程平台 护肤品DIY 教师团队创客教育课程平台 端午中华情 创客教育课程平台 奇妙的折纸世界 超星基础教育课程中心创客教育课程平台 中学实践课程 3D纸模型(4级) http://ckjy.jichu.chaoxing.com/
21.2024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在势技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指示精神,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相关要求,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共同实施2024年中小学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培训。其中,依托现代科技馆体系资源策划实施的“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在https://www.hbstm.org.cn/webart/WebArtInfo/2451/?p=70
22.赋能,分层突破: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支持下的分层作业创新实践本文来源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号,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原文内容。 编辑:“克拉玛依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编辑部 薛雅元 徐世钰 杨灵华 来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平台 审核/朱科红 黄启 唐勇 精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A0MTQ2Mg==&mid=2652958145&idx=3&sn=25055446b713ccd24cced5779e1255cc&chksm=f6091f4b6998c3d5dbca23de99f9c1d7a00408124eb4c1231e2810d7d1116d9e107bc53a5bb1&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