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研”三合为一,高质量培养新科技人才
|项目介绍
近年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突破及控制技术发展,无人机技术变得成熟稳定。测绘行业从业者也开始使用无人机及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完成地形测绘等任务。通过无人机小巧灵活、高效作业效率、可获取测区高清正射影像等优点,无人机航测逐渐成为测绘作业的首选手段。高等院校作为国家未来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需紧跟行业时代趋势,为社会培养适应行业技术发展需求的人才。高校无人机航测实训室作为常规课堂理论教学之外的实践场所,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完成航测工作过程中的操作,巩固课堂所学原理和知识,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走出校园后的工作岗位。
|确立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共同改革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重构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遵循职业能力养成规律,将基于工作岗位的任务、项目贯穿教学内容的设计,并将创新精神及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开设公共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大类平台课程、专业核心模块课程和个性化培养模块课程。个性化培养模块包含专业选修课、技能鉴定、通识选修课、创新教育、社会实践。如航空管理法律法规、航测影像数据处理、飞行器设计与制造等专业。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
|教学师资团队建设
南方测绘为院校提供实训室设备操作培训,让实训室教职人员具备实施航测系统内外业操作技能。无人机操控及数据采集,无人机操作首先在飞行仿真系统上进行,操作者需在模拟系统上学习并练习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操作,练习环境从理想的无风状态过渡至常见风力等级环境。熟练模拟器操作后,学员进入实际训练机的操作。训练机供练习手动起降及必要的紧急情况控制操作。同时培训学员组装无人机,了解无人机的构成与安装。摄影测量软件培训,对于教学版摄影测量工作站、全数字自动空三软件SouthUAV、立体采集系统iData提供软件培训服务。配备范例数据,供学员进行反复练习至熟悉全套航测内业处理流程。
培训分两个阶段:1、无人机操控及外业数据采集
2、摄影测量软件使用
|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分为生产实验室、仿真实训平台、影像数据处理实验室、室外实训基地四个实验模块,除了满足各大高校对传统数字摄影测量的教学要求,还能通过实操、虚拟现实交互等手段,使学生更真实的体会课程内容。
一、仿真实训平台
1、飞行仿真操作
飞行仿真操作可在3D仿真软件中练习飞机的手动操作,对飞机的操作熟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进实机训练可以极大的降低练习过程中的摔机机率。
2、无人机仿真操作
无人机仿真操作训练即在虚拟软件系统中实现对无人机的操作练习,仿真训练可以节省训练的成本的同时有效保证实训质量。学生可以在仿真系统中熟悉飞机的特性及航线规划等的操作。同时仿真系统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学员初步接触飞机时误操作带来的危险。
二、全息实训室在全息室中,教师可以完成各种无人机的拆装,部件功能了解,通过现场演示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学生可以自主的从任意角度和距离观察教师的操作流程和方式,也可以进行自主的使用和操作,以完成整个使用过程,解决自身的疑点和困惑。极高的沉浸感和参与性,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能使其更好的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工程实施流程。
三、生产实验室1、物料库(无人机原材料收纳与储存)
2、工作台(无人机原材料组装与调试)3、展示区(无人机成品展示)4、学习区(大型学习和会议)5、电子设备焊接加工区(无人机电子设备进行加工处理)6、电池管理区(对无人机储存以及充放电管理)7、大型设备加工区(放置大型设备,对无人机原材料进行加工)
四、室外实训基地
1、小型多旋翼装配练习机:让无人机专业学生在无人机实现零基础上手,了解无人机的简单飞行,原理,以及飞机的架构,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2、固定翼教练训练机:巩固手动控制固定翼无人机飞行的技能,灵活性,起飞,降落,实行各种技能型的动作,让学生能更好,更熟悉的掌控飞机的各种操作;3、固定翼天巡AS1200固定翼无人机:了解行业需求的固定翼无人机,实现无人机在行业的应用,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最坚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