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枫实验学校课后服务以“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为主题,通过深入开展民族精神文化教育活动,将优秀民族文化与学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采取分阶段有序推进的方式,通过红色电影赏析、德育实践及精彩纷呈的德育社团等活动的开展,长文化之根、塑文明之形、铸美德之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观看红色电影,感悟民族精神
学生学习或是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大多是通过课文学习或阅读获得,学校课后服务活动创造性的开发影视资源,开设红色电影赏析课程,让学生立体感受众多英雄人物身上所具有的高尚民族精神,克服文字带来的局限性,提升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解读。
1.慎重筛选,提高品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节奏频率过高的历史电影较难理解,所以对电影的选择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经课后服务领导小组再三商定,每周观看一部红色电影,低年级班的电影有:《功夫熊猫》、《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鸡毛信》、《我和我的祖国》、《少年雷锋》等,中高年级班的电影有:《建国大业》、《攀登者》、《烈火英雄》、《中国机长》等。
2.边看边讲,加深理解
学生观看电影前,教师讲解电影背景,观看过程中采用分段式赏析的模式,比如《建国大业》,以事件转换为分割点,并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串联,学生能清晰认识民族精神在每个关键时刻的重要性,加深对民族精神实质的理解。
3.及时交流总结,明确民族精神内容
观看电影后的交流由不敢说、不会说到激烈的讨论,是课后服务中学生最大的收获,例如:六年级的彭得玉说:《攀登者》登珠峰的背后,不仅仅是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情绪,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向全世界证明,中国有人能够登上珠峰,我们要捍卫自己国家的边界;四年级的张晓燕说:《我和我的祖国》讲述很多平凡人的爱国情怀。让我体会到了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三年级的张国富说,《中国机长》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职责,而我们的安宁,是因为有那么一群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的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应该更加积极向上、珍惜现在、好好读书,将来才能有能力做国家的栋梁
二、立足自身,践行中国精神
1.不怕苦累的劳动实践活动
知识的习得、精神的感悟,最终都要以行动的方式彰显。学生在深入了解中国精神的实质后,通过参加拔草、种植等德育实践活动,践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虽是烈日炎炎、热汗直流,却依然坚持完成任务,学生骨子里的民族精神正在发芽开花。
2.强身健体的传统体育活动
强健的体魄是逐梦的基石,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是学生们激情爆发的时刻。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思维发展情况组织精彩纷呈的拔河,跳绳,接力跑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游戏的比拼、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整体身体素质。
三、提高兴趣,快乐社团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不断收获成长,学校课后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打造丰富多元的“快乐社团”,包括体育类、艺术类、语言类等多元校内活动课,为校园文化注入新鲜活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年儿童。
书法社团
做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练字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操,增强了学生书写规范秀美硬笔字的意识,进一步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
绘画社团
妙手写美景,巧手著奇观。绘画是一种综合性教育,它通过感性与理性,动脑与动手、艺术和科技、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方面面,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戏曲社团
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戏曲的魅力,培育学生宽容待人、热情开朗、乐观大方的性格。
阅读社团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是开启孩子智慧的窗,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门。每周的阅读活动让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激发了阅读兴趣,养成了喜爱阅读的好习惯。
故事社团
教育学生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回顾历史,坚定信念,开拓进取,再创辉煌。
棋类社团
棋类游戏有助于学生智力开发,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又能培养学生顽强勇敢、坚毅沉着、机智灵活、大局观等优秀的意志品质。通过下棋,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学会与人交往,促进个性发展。
体育社团
一根跳绳,甩动出万千种变化;一个篮球,展现着团队的精彩;小小圆球,展现国球的风采,在传统武术活动中,孩子们上下翻飞、辗转腾挪,仿佛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孩子们笑容绽放,活力四射,如同一群朝气蓬勃嬉戏的精灵。
舞蹈社团
舞蹈令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找到一个放松身心以及舒展自我的方式,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从小训练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炼坚强的意志。
音乐社团
学生学习红色歌曲,红歌”是对学生思想与灵魂的深刻洗礼,是对红色精神的一种张扬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军精神”展现校园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英语口语社团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说习惯,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挖掘学生的兴趣特长,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初步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系列课程的开设,学生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内在、发展了兴趣、提高了素质,在学生们严以律己的行为中,达成了“双减不减质,课后服务增素质”的目标,逐步实现“炼性格、养大德”的愿景。
经过探索与实践,我校课后服务工作初见成效。老师们、同学们在活动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携手合作,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同时深知课后服务工作欲想精益求精,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后服务工作,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