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电子版中国教育新闻网记录教育每一天!www.jyb.cn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

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在现今的时代背景下,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科学教育有怎样的意义?如何做实学校科学教育?科学教育如何在“双减”中做加法?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专家学者,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主持人】

本报记者张赟芳

【对话嘉宾】

韦钰中国工程院院士

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院未来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王教凯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党委书记、校长

张斌平北京景山学校党委书记

郑永和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薛海平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生校外教育研究院院长

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正逢其时

主持人:为什么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科学教育尤为重要?

韦钰:科学教育首先要面向全体公民。作为21世纪的合格公民,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人,才能参与社会的发展,才能对涉及自身和国家发展的重要问题,例如健康、疾病预防、环境保护、职业生涯选择等,作出正确的抉择。同时,正确而有效的科学教育,才能在未来,当学生需要进入更高一级的学习阶段时,使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

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构成的计算系统已经或将要替代人类的诸多功能,有的方面也许会优于人类。但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创新能力,始终是最强大、最宝贵的,也是不可战胜的。而科学研究已经证实: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在大学时期才开始的,至少是从出生开始,就需要保护和培育。婴儿一出生,就开始用探究式的方式认识世界,增长各方面的能力,他们是“摇篮里的科学家”。因此,在儿童早期和中小学生时期,接受适合他们发展阶段和个人特点的科学教育,就会给更多的人创造成为创新人才的机会。

主持人:为什么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是时代要求,是大势所趋?

曹培杰:从国际视野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谁占据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未来。为此,各国高度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将其视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增强国家竞争力的基石。

从国内发展看,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奠基工程,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要把科学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适应科技革命新趋势的人才,促使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使教育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

主持人:您认为《意见》出台有什么重要意义?

王教凯:在“双减”政策大力实施、全面推进科学普及工作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背景下,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了中小学科学教育的改革方向;强调了社会各方面资源的有机整合,尤其是发挥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力量协同育人的重要作用;部署了促使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和有效实施的工作机制,为学校的教学与服务改进提供了有效途径;对在“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具有重要意义。

大中小学协同支撑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您认为在发展科学教育的过程中,中小学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三是创造条件丰富内容,拓展科学实践活动。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和社会实践活动,把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假期作业等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拓展资源,开展双向互动实践活动。比如,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青少年讲开学第一课,鼓励学生保持好奇、坚定理想;开展科普系列阅读活动,邀请著名科幻作家进校园开展科幻讲座,并对学生的科幻习作进行当面指导;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园,用好社会大课堂,激发学生科学兴趣。

四是提升课后服务水平,争取学生主动参与。学校必须把科学教育作为学校课后服务最基本的必备项目,广泛开展各种科普教育、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对有兴趣的学生,积极开展创客实验、人工智能课程等,鼓励学生成立各种科技社团和兴趣小组。在地方行政部门的积极引导下,借助社会第三方的资源和服务,丰富学校课后服务项目。总之,要争取课后服务项目面向全体学生,把课后服务打造成学生的“兴趣”学校、“特长”学校。

主持人:您认为在发展科学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郑永和:对标《意见》的任务部署,高校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在保障中小学科学教师高质量供给、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变革、推动“大科学教育”格局形成等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一是增强保障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高质量供给能力。“强教必先强师”,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必须先做好科学教师队伍规模和素养提升的加法。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在中小学科学类课程师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方面的能力建设,强化师范院校科学教师培养能力,调动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理工科特色大学等高校积极参与科学教师培养,通过与师范类院校开展联合培养、培训等创新实践,提升高水平科学类教师源头供给能力。

二是强化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变革引领。《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科学教育学科建设、开展高质量科学教育研究的任务。这既是对我国科学教育研究提出的时代任务,也为高校推进中国特色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有条件的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加强科学教育学科建设,打造高水平科学教育研究平台和引领性研究团队,围绕科学学习目标、课程资源与学习环境、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规律、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政策和学校管理、科学教育监测与评价等内容凝练科学教育学科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我国青少年人才成长规律和科学教学规律。同时,高校还应在创办科学教育研究学术期刊、举办高水平科学教育学术会议、加强与中小学一线科学教学实践结合、推进科学教育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以及加强科学教育基础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

主持人:您认为科学教育在“双减”工作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薛海平:《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各方资源有机整合,大中小学及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明显健全,使得科学教育在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意见》为科学教育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社会教育资源整合、校外培训机构发展以及家庭教育体系完善等方面指明了前进道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把握方向,引导学校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当前我国部分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条件落后,部分青少年接受优质科学教育资源机会不足,我国青少年正面临科学兴趣下降的艰巨挑战。《意见》明确,要建立完善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将学校课程、课后服务和课外实践活动进行一体化设计。这一举措是对“双减”政策的深入贯彻与落实,有利于在缓解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调动中小学生科学探索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刚柔并济,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2022年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明确指出,各地要对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类培训机构实行分类管理,并对设置标准、准入流程、监管运营进行了详细部署。此次《意见》的出台,再次明确了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要求,同时提出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引进科技类非学科培训课程。此举旨在引导并促进科技类校外培训规范有序开展,使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从而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适应社会进步的需要,是对“双减”政策的进一步巩固与落实,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

四是凝心聚力,助力家庭科学教育广泛普及。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科学教育普及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乃至社会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意见》提出,各地要举办形式多样的家庭科普活动,促进家庭科学教育的普及,提升家长科普意识和学生科学素质。《意见》为优化家庭教育方式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化解当前家庭科学教育困境,促进家庭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推动科学教育中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主持人:《意见》对如何开展好科学教育进行了指导,您认为有哪些关键点需要注意?

韦钰:一是要以探究式的方式进行科学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出真知,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是强调评测在科学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无论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测,还是对学生学习进展的总结性评测,都应该考虑到要包括所有的学习目标。

三是在科学教育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组织和支持作用,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诸多措施中,关键中的关键。教育部现在已经建设了智慧平台,它一定能在教师培训,联合科技界、家长和社会力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THE END
1.《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材(初中版)》(蔡耘郭邵青)简介当当网图书频道在线销售正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材(初中版)》,作者:蔡耘 郭邵青,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材(初中版)》简介、书评、试读、价格、图片等相关信息,尽在DangDang.com,网购《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材(初中版)》,就http://product.dangdang.com/26912553.html
2.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装备广州飞瑞敖15年口碑,全国1000多所高校实验室建设案例,专注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核心技术研发、销售及服务,打造“六位一体”人工智能课程服务体系,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及师资培训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教育城市合伙人、培训机构转型课https://www.frotech.com/
3.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及教材介绍.pdf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与教育人工智能化.pdf 浏览:59 5星 · 资源好评率100%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与教育人工智能化.pdf 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电子版链接网址 浏览:129 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电子版链接网址 ,涵盖中小学生各学科、各学段、各版本网址。 快乐成长是你我的共同宗旨。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xiaohai0811/18470510
4.《人工智能(初中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系列》卖贝为您提供《人工智能(初中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系列》多少钱,标准《人工智能(初中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系列》简介,标准《人工智能(初中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系列》读后感,标准《人工智能(初中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系列》经典语录书评、书摘、目录等信息,为您https://www.netshop168.com/article-412196.html
5.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参编人员公示经推荐、遴选、政审等程序,钟义信等13位同志参加我院组织的中小学人工智能地方教材的编写工作。按照有关要求,现将有关人员情况公示如下: 1.钟义信,男,1940年2月出生,教授,中国共产党员,原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前理事长,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 https://www.bjesr.cn/tzgg/2020-09-11/48435.html
6.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建议——来自日本中小学同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同时将编写印发《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5]。 (二)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标准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实行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和《普通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14198497&efid=5Q2Zm6SXUW4giXhiJI9SKw
7.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全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支撑环境(网经社讯)《全球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支撑环境白皮书》,白皮书介绍了全球范围内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读本、开放教育资源、教师发展社区、开源算法、工具与数据集、教学实验室等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提供参考。 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服务商,提供“媒体+http://www.ec100.cn/detail--6614366.html
8.人工智能助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心得范文(精选9篇)对于学习评价,我们要设计持续性学习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并开展反思性教学改进。最后未来基因(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专家龚超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课程进行了介绍,并指出目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此次培训,使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也将会以此次解读活动为契机,立足新课标,结合教学实际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7278129.html
9.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pptx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上传人:流*** IP属地:山东上传时间:2024-01-22格式:PPTX页数:26大小:2.11MB积分:20版权申诉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7126288.html
10.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简报(2018年第1期)1~3月共话专业教师发展同促集团内涵发展——记2017年成都市机械制造职业教育集团年会38 重视科研成果推广提升教育科研效益——记2018年春季成都市教育科研工作例会39 规范研究设计提升研究质量——记成都市教育科研2017年度立项课题主研人员培训会40 成都市教育“健康体检”报告出炉——成都市2017年度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报告解https://www.cdjky.com/contents/165/10691.html
11.中小学互联网教育(精选6篇)2019年4月,人工智能课程正式在我校师生之间“亮相”,由百度公司安排专业任课教师协助我校教师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因为是初步探索阶段,人工智能课程以校本选修课程的形式在四五年级学生中开设。教学内容主要以百度公司提供的小学人工智能教材为主,教师做适当的补充拓展,让学生从人工智能的由来、发展到现实中的应用都有了深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xeuvrz3.html
12.人工智能学习心得(通用28篇)在18日下午分论坛中,很多同行教师提供不同学校具有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参照案例,针对教材缺乏问题,对人工智能比较重视的学校有的建立区域教研和课程资源建设,有的开发人工智能课程、有的建立研学基地,还有的建立网络学习平台;针对师资问题,教师主要通过自学,网络学习与多参加线下培训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3342600.html
13.有没有中小学人工智能(AI)的教育资源分享?走进课堂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今年6 月,韩国教育部宣布从2025年开始,在中小学课堂引入人工智能教科书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5787624
14.新学期!大变化!2024年北京中小学迎来这些变化!学生及家长一定要看今年年初,北京宏志中学、北京市第八中学、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等6所中小学校成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41所中小学校成为市级智慧校园示范校。 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挑战,新的学年将会有更多的学校借助新的技术,提升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让科技https://www.ysxiao.cn/zhongdianxiaoxue/207693.html
15.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栏目,广泛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分批设立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展厅等场馆向中小学校开放,开发适合中小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中小学人工智能实验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A0Njg5NA==&mid=2650390501&idx=1&sn=7e0299854c092740d144de55a912d35c&chksm=bf3b2db7099d39b24723dd725a38f5c18734d340692a23fd10918f8eebadfe446aee3a0c4f7c&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