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他们这样说这样干→教学科学教育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以下简称《通知》),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进行系统部署。此次部署有何亮点?如何推动《通知》部署落地?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部分地方教育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的观点及部分学校的探索——

地方教育部门负责人这样说——

李奕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当前,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世界,对人类的社会结构、经济活动、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着知识的产生和传播方式,成为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当前,要把握好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全面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人才,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人工智能带来的创新和突破既是教育进步的推动力,也是未来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人工智能的引入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保护数据安全、防止算法偏见、平衡人工智能与人类教师的角色、避免学生过度依赖人工智能而导致的社交技能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削弱等,都是教育领域正在面对的问题,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范,以确保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健康发展。

《通知》明确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方向和实施路径,从课程体系、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师供给、交流活动等六个方面部署了重点任务,对全国基础教育系统深入落实国家数字化战略行动、全面对标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培育具有创新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支撑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周亚明

上海市教卫工委副书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通知》为人工智能教学活动提供了“施工图”:在构建知识体系方面明确“3+1”的知识体系。“3”即三个学段的知识,小学低年级段、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等三个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由浅入深,从学习到应用再到创新,有机衔接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要求。“1”指的是“应用伦理”,将德育贯穿在每个学段人工智能教育中,实现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齐头并进。

专家学者这样说——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郑勤华:开展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需要在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如何实现从小学到大学的一体化贯通培养等关键领域有所突破。对此,《通知》作了相应的谋划。首先,明确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内涵定位。人工智能教育应突破“技术至上”的狭隘框架,要将技术知识的传授与伦理意识、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等跨越学科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塑造有机结合。其次,阐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培养模式。核心是实现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打造完整的人工智能教育培养体系。最后,搭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贯通培养体系。《通知》明确了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人工智能教育培养目标,分别聚焦于“感知体验”“理解应用”和“创作与前沿应用”,为构建跨学段、衔接有序的贯通培养体系指明方向。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柯清超:目前,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的推广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为了提升人工智能教育质量,学校应根据实际,进行课程系统性规划和实施路径的优化,确保人工智能教育能够常态化、可持续地开展,可采取以下举措。一是探索AI+跨学科整合开课,优化教学内容与课时结构。二是应用优质线上资源,实施“双师”课堂教学。三是借助人工智能仿真平台,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四是依托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评”一体化。

学校这样做——

江苏省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的学生们在校园科技节上观看智能机器人表演。翟伟凯摄

山东省青岛人民路第二小学两名身穿“宇航服”的学生与仿生机器狗互动。王海滨摄

吉林省实验中学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一方面,学校打通“科学家+导师”的伙伴合作协同育人路径,特别强调在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的教育投入,聘请省内高校专业教师作为校外导师,为学生提供深入接触和参与人工智能研究的机会。另一方面,除了与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吉林省科技馆等进行多角度合作,发挥高校、科研机构在创新人才早期培育与识别、指导学生科学探究等方面的助推力外,学校还积极与企业和研究机构合作,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

深圳中学南山创新学校整合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源,组建了三环形科创教练队伍:内环由学校信息技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学科专业教师组成;中环吸收部分创新意识强、教学水平高的其他学科教师加入,开展项目式学习;外环引进校外科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及部分有科技特长的家长义工,逐步建立起一支跨学科、爱创新的人工智能教练团队。为提升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专业能力,学校组建由各学科教师参加的“AI+项目化学习研究小组”,共同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在学科教学、个性化学习以及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场景,并结合国内外成功案例进行详细解读,让教师明晰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

重庆两江新区礼嘉实验小学整合场地资源,建好人工智能教育阵地。以少年人工智能学院为载体,配备玛塔机器人教室、人工智能教室等10大智慧教学场域,打造可视化的人工智能长廊和体验式的人工智能活动区,形成人工智能教育科普阵地。学校整合数字资源,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科普教育板块、两江新区智慧教育云平台等,引入人工智能特色资源,建设60余节小学人工智能实验教学微课、优课及其配套资源,以及12节“5G+VR”的小学人工智能虚拟实验课程。学校整合课程资源,构建人工智能教育三级课程螺旋体系:低段“人工智能+思维”科创启蒙课程,中段“人工智能+设计”合作探究课程,高段“人工智能+创造”创新实践课程。

THE END
1.数字服务大厅历年查询入口 2024年高考成绩查询入口 2024年考生录取查询入口 2024年考生报名管理系统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官方网(www.eeafj.cn)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版权所有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北二环中路59号 邮编:350003 闽公网安备 35010202000856号 闽ICP备10029713号 当前访问量:您是第 785379611 位访问者https://www.eeafj.cn/sygkgzyy/
2.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要求。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新时代新征程教育使命,满足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A0Njg5NA==&mid=2650390501&idx=1&sn=7e0299854c092740d144de55a912d35c&chksm=bf3b2db7099d39b24723dd725a38f5c18734d340692a23fd10918f8eebadfe446aee3a0c4f7c&scene=27
3.浙江教育以科学和谐理念 引领教育发展 扫码登录 同时支持企业微信和微信扫码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号登录 @zjedu.gov.cn 5天内自动登录 管理员登录忘记密码http://mail.zjedu.gov.cn/
4.产业政策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强调 2030 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以下为本次重磅通知的要点内容: 01 总体要求 立德树人:确保 AI 教育方向正确,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人为本:构建创新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对AI技术的学习热情,培养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 https://www.szaicx.com/page00181?article_id=15616
5.教育部公布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教育部公布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推荐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3〕29号要求,经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遴选推荐、教育部集中公示等环节,最终确定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包括北京宏志http://www.xinhuanet.com/edu/20240223/225bcd38fd724abcb65b66f75e45367c/c.html
6.教育部办公厅: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通知》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https://edu.cctv.com/2024/11/29/ARTIqmuh0MpfYZkaMcGO72Ni241129.shtml
7.教育部办公厅: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通知》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https://edu.cctv.cn/2024/11/29/ARTIqmuh0MpfYZkaMcGO72Ni241129.shtml
8.教育部办公厅: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了一份通知,旨在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知中提出了六大主要任务: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使人工智能教育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实施常态化的教学与评价,确保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开发普适化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建设泛在化的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推动规模化的https://luojiatouzi.com/detail/44673.html
9.教育部办公厅: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e公司讯,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提出人工智能教育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通知》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http://egs.stcn.com/news/detail/1930509.html
10.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平台2024年全国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第二十八届教师活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课例征集项目指南 业务工作 2024-06-05 “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通知通告 2024-05-13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经验交流活动的通https://ai.eduyun.cn/
11.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建议——来自日本中小学同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将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构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3]。这两份文件促进了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中的开展,使得2018年成为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启动的元年。2019年1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发布会,确定北京、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14198497&efid=5Q2Zm6SXUW4giXhiJI9SKw
12.国务院发文确定中小学人工智能学科教育发展方向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鼓励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 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为进一步加强小学科学教育,从今年秋季开始,小学科学课程起始年级调整为一年级。 上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应逐步开展全民智https://www.meipian.cn/r27imm7
13.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网南昌市西湖区举行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建设项目启动暨教育装备捐赠仪式 3月28日上午,南昌市西湖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区建设项目启动暨教育装备捐赠仪式在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华侨城校区举行,南昌市西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小玲出席并致辞。启动仪式上,北京爱宾果科技有限公司向区属实验学校(校区)捐赠了https://www.caai-edu.cn/
14.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通知指出,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529635